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玉儿的小圈回忆录 > 第19章 小锅锅的第一次

大玉儿的小圈回忆录 第19章 小锅锅的第一次

作者:一月桃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4:42:09 来源:文学城

我和他的相遇,是在贴吧角落里一场不期而遇的温柔。最初的交集或许带着明确的指向——他因我写过的实践经历驻足,又为了解小圈实践偶然搭话。可真正聊起来,话题却悄悄偏离了预设的轨道:从下雨天闷在心里的郁结,聊到清晨透过窗棂的第一缕温润阳光;从加班后对着电脑屏幕的烦躁无趣,侃到周末赖在床上听窗外鸟鸣的静谧安然。全是些无关宏大叙事、只浸着烟火气的日常琐事,那些圈里讳莫如深的实践话题,反倒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留白。

我们像找到了一面能清晰映照彼此的镜子,无需刻意迎合,不必费力伪装。常常是一人抛出半句话,另一人便能接住那句没说出口的“我也是这样想的”,让话题顺着心意自然流淌。晨光熹微时带着困意的早安问候,深夜互发的晚安表情包,我们把生活里那些零散的、不值一提的思绪,都妥帖地放进对话框里——像分享一块藏在口袋里的水果糖,不用声张,却甜得扎实又安心。

就凭着这份难得的三观契合,我们在线上世界搭起一座小而温暖的桥。两个本应平行的灵魂,得以隔着屏幕,毫无保留地交换着生活的细碎褶皱与心底闪烁的微光。

其实我们也并非完全避开过圈子的话题,只是聊起时,总少了几分猎奇的探究,多了些掏心的坦诚。我曾认真地跟他说:“我总觉得,真正喜欢上一个‘贝贝’,是根本下不了狠手的。那些看似凌厉的规矩,底色里该是藏着软的。”

我顿了顿,又特意叮嘱他:“所以如果将来你真的要实践,要是对方只想着‘下手狠’,把这当成单纯的发泄或掌控,你一定要果断离开。两个人的实践,从来不是简单的‘打打人、甩甩鞭子’,更不是谁对谁的单向压制。真正的温度,是藏在‘疼’之后的‘惜’——是落手前的犹豫,是事后递来的温水,是看到对方泛红眼眶时,先软下来的那颗心。有了这份疼惜与关爱,那些约定俗成的形式,才真正有了意义。”

这番话我说得轻,却藏着我对这个圈子最本质的理解:不是靠严厉的惩罚来立规矩,而是靠彼此的在意,把“约束”酿成带着温度的陪伴。

我这人的性格,像裹着一层厚厚的壳——心里的门向来难开,要真正对一个人放下戒备、全然放心,不知要经过多少轮试探与磨合。可偏偏矛盾的是,一旦把心门彻底敞开,那份不设防的信任里,又会悄悄生出患得患失的藤蔓,总怕眼前的契合是镜花水月,稍不留意就会碎掉。

所以面对每个新认识的“贝贝”,我总陷入一种拉扯的冲动里:隔着屏幕聊得投缘时,会忍不住想立刻奔现,想把对话框里的温度,变成现实中并肩说话的呼吸;可指尖刚要敲下“见面吧”,又会被骤然冒出来的恐惧攥住——隔着网线,谁能真正看清屏幕那头的人?对方的笑容是不是真诚,话语里藏没藏着别的心思,那些契合的三观会不会只是精心伪装的假面?

每一次动了见面的念头,都像站在赌桌前:押上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敞开的真心,赌的是对方也是个同样赤诚的人。赢了,是双向奔赴的温暖;输了,便是把信任摔得粉碎,又得花很久很久,才能把心里的壳重新补好。这种既渴望靠近、又怕被灼伤的心情,让每一次见面的约定,都成了一场明知有风险,却又忍不住想赌一把的冒险。

国庆前几天,指尖在对话框上悬了又悬,终于还是把那句酝酿了许久的“要不要试试实践”发了出去——在此之前,连我自己都惊讶,原来对一个人放下戒备后,连这种带着私密感的邀约,都能说得如此坦然。

可消息发出去没多久,就收到了他带着歉意的回复:有事情没处理完,国庆得回老家一趟,时间实在凑不上。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心里像被轻轻蛰了一下,之前攒了许久的期待,瞬间落了空,却又没法说什么,只能隔着屏幕回一句“没关系,等你忙完”。

后来想想,或许是天意给了彼此更多缓冲的时间。于是便想着,不如等国庆的喧嚣过去,或是国庆后的某个安静周末,再找个双方都松弛的傍晚,慢慢约一个合适的时间——不用急着赶场,不用被琐事牵绊,只带着对彼此的信任与默契,好好赴这场迟来的、带着温度的约定。

国庆长假压根没歇着,前半程扎在一场接一场的婚宴、搬家宴里,赶场似的赴宴、道贺,后半程又被工作拽回办公室连加了几天班。忙碌像被按了快进键,转眼假期就见了底,只留下一身疲惫和乱糟糟的生活节奏。

更让人提不起劲的是,这阵子天一直阴沉沉的,雨断断续续下着,空气里飘着化不开的潮气,连带着心情都黏黏糊糊的,像蒙了层灰,烦躁得散不开。好不容易熬到国庆后的第一个周末,终于能彻底松口气,窝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我随手跟他说“今天总算没事,可以在家歇着了”,没成想他立刻顺水推舟接了话:“那我去找你实践吧?”一瞬间,之前因忙碌和阴雨攒下的沉闷好像都被这句话冲散了——没有刻意的铺垫,没有反复的纠结,就这么顺着松弛下来的节奏,自然而然地成了定局,倒比预想中所有的“计划”都来得更顺理成章。

我和小锅锅的第一次实践,约在了国庆后第一个周末的下午。头天晚上我还想着提前去火车站接他,让这场见面能从一开始就少些局促。可偏偏天不遂人愿,早上刚睡醒就接到公司电话,临时被抓去上早班,一堆紧急的事缠着脱不开身,等处理完打卡下班,已经跟不上去接站了。

心里揣着点歉意,也顾不上吃午饭,一路赶回家冲了个澡——洗去早班的疲惫,也像是给这场期待已久的见面做个正式的铺垫。对着镜子简单收拾了自己,又从柜子里取出提前备好的实践工具,一一归置进包里,指尖碰到那些熟悉的物件时,心跳还是忍不住快了半拍。

最后拎起包出门前,特意绕到楼下常去的肉夹馍店,多要了份肥瘦相间的——想着他从外地过来,路上肯定没顾上好好吃饭,两个热乎乎的肉夹馍,总能先暖一暖胃,也让这场带着些许紧张的初见,多几分烟火气的妥帖。随后才直奔提前订好的酒店,推开房间门的那一刻,心里悬着的石头才算稍稍落地: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就等他来。

我坐在酒店房间的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微凉的玻璃,目光追着楼下往来穿梭的车流。雨还在下,车辆一会儿过去一辆,哪一辆里有他,我的视线总忍不住飘向路口——他该快到了吧?

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反复描摹他的样子:想象中的他会和现实里的他重合吗?会不会见面时突然找不到话题,只剩尴尬的沉默?可转念一想,那些隔着屏幕聊到深夜的默契,那些关于圈子与生活的坦诚,又让心里生出点雀跃的期待。

这种忐忑像揣了颗不停轻跳的小鼓,而期待又像窗外悄悄透进来的,在鼓点间隙里洒下暖意。明明是早已熟悉的人,却因为“见面”这两个字,让等待的每一分钟,都变得既漫长又鲜活。

终于,一阵轻叩房门的声响打破了房间里的安静,我几乎是立刻从窗前弹了起来,指尖攥了攥衣角,才定了定神走过去开门。

门轴“咔嗒”一声轻响,他就站在门外——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和视频里一样亮,背上压着个鼓囊囊的大书包,像是把沿途的风尘都一并装了进来。他比照片里看着更清瘦些,穿着简单的休闲装,没加半点美颜的脸庞,轮廓干净又真实,笑起来时嘴角的弧度,和我无数次在对话框里想象的模样,分毫不差。

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忐忑都像被风吹散了——原来真正的“对味”,就是隔着门的期待,和开门瞬间那句“果然是你”的踏实。

推开门的瞬间,雨天的凉意像细弱的藤蔓,顺着门缝悄悄钻了进来。我,重新落回窗前那张木椅上。他逆着光站在门口,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翘,我眯起眼上下扫了他一圈。

他笑着打了招呼,把沉甸甸的书包往床头柜上一放,金属拉链“咔嗒”撞在木板上,声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我盯着他微微蹙起的眉,忽然反应过来——都快一点了,他一路赶过来,连口饭都没顾上吃。我抬手指向桌子,台面上摆着两个用油纸裹得严实的肉夹馍,边角还透着温乎气,油印在纸上洇出浅浅的圈。“饿了吧?先吃这个垫垫,等下午咱们再出去吃顿好的。”

他拿起一个,一口咬下去,油酥面皮的碎渣簌簌落在手背上,他含着饼含糊点头,声音闷闷的:“挺好吃的,西安那边都是白吉馍,从没吃过这种酥得掉渣的饼夹肉。”我看着他腮帮子鼓得像小仓鼠,狼吞虎咽的模样里带着点孩子气,忍不住笑出了声。

直到他把最后一点饼渣也捻起来塞进嘴里,才见他低头往上衣口袋里掏了掏,指尖勾出个圆滚滚的东西递过来。是枚蛇年纪念币,银白色的币面泛着柔和的光,盘绕的蛇身鳞片纹路刻得细细密密,边缘的年份数字清晰分明。“我在银行预约了好久才买到的,”他指尖轻轻蹭过币面,声音放轻了些,“想着咱俩都是属蛇的,留着当念想正合适。”

我接过来捏在掌心,冰凉的金属很快被体温焐热,那点暖意顺着指尖往心里钻。窗外的雨还在细细的飘,手里这枚小小的纪念币,让这个微冷的雨天,莫名的沁出的暖意,让人觉得很踏实。

看他吃完了,我便转身拿出那个熟悉袋子——里面装着一些方便携带的实践工具。

“哗啦”一声,我把袋子里的东西全倒在床铺上:各种材质,长短不一的工具排着队滚出来,零零散散铺了半床“来,挑挑看,想试试哪个?”我盘腿坐在床边,指尖点了点那把最轻巧的小戒尺。他果然凑了过来,先是伸手碰了碰小绿,又拿起小红翻来覆去地看,用指腹蹭过檀木板子边缘,眼睛里亮闪闪的,像发现了什么新鲜玩意儿。

他选了很久,最终选了几样最轻巧的东西上:我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忍不住笑了:“眼光不错,这些新手入门刚好,轻便又安全。”毕竟是他第一次碰这些,要是一上来就拿重型武器,把人吓跑了可就不好了。他听了也跟着点头,把挑好的几样东西轻轻拢到一起,像捧着什么宝贝摆在枕头边上。

“那我先去洗个澡。”他说着站起身,耳根还带着点刚吃完东西的红晕。我应了声“浴室里有新毛巾”,便低头收拾床铺上剩下的工具。谁知这澡洗得格外久,浴室里的水声停了又响,隐约还能听见他轻手轻脚挪动东西的声音——想来是第一次在别人家里洗澡,多少有些放不开。

等他终于推门出来时,我才发现他居然把刚换下的衣服又穿回了身上,领口的扣子都系得严严实实。头发还湿着,几缕碎发贴在额角,见我看他,他不自然地挠了挠头,耳尖红得更明显了,连说话都比刚才轻了些:“那个……工具我都放好了,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他走到床边,犹豫了两秒,才轻轻趴在床中间那排叠好的枕头上——我把软硬度刚好的枕头,垫在他身下,让他能舒服地撑着胳膊,不用绷得太紧张。他调整了两下姿势,胳膊肘往枕头上挪了挪,后背轻轻绷直,像只乖乖待着的小猫,声音里还带着点没散的水汽:“这样……可以吗?”

我走过去帮他把衣角往下扯了扯,露出一小片温热的皮肤,指尖在他后背轻轻点了点:“就保持这个姿势,放松点,不用僵着。”接着把挑好的工具放在手边的床沿上,拿起那把最轻巧的小木板,在掌心蹭了蹭才开口:“规矩说好了,每个工具30下,你得报数,漏了可要从头再来。”他埋在枕头上的脑袋轻轻点了点,闷声应了句“知道了”。

我深吸一口气,想着先用手热热身,指尖带着点劲落下去,他桃子的肌肉几不可察地颤了颤,却没出声,只把脸往枕头里埋得更深了点。第二下我稍微加了点力,指腹蹭过皮肤时,他喉间终于溢出一丝极轻的气音,像被羽毛扫过似的。第三下、第四下……节奏慢慢稳下来,他的呼吸也从一开始的急促,渐渐变得绵长,报数的声音从断断续续的“三……四……”,慢慢连成了清晰又带着点颤的调子,在安静的房间里,一下下敲得人心尖发暖。

报数声渐渐和呼吸缠在一起,我指尖的力道也跟着稳了下来,竟忘了数到了第几下。直到他?皮肤泛起一层薄红,我才停下动作,从床沿拿起那块黑色光滑的小木板——圆角温润,不会硌到皮肤。

第一下轻轻落下时,木板触到皮肤的瞬间,他后背的肌肉猛地一缩,像被烫到似的绷紧,连埋在枕头上的脸都侧了侧,露出一点泛红的耳尖。我立刻停手,指尖轻轻碰了碰他发热的皮肤:“疼了?。”

他闷在枕头里摇了摇头,声音带着点含糊的颤音,却格外清晰:“有点疼,不过还好。”

我点点头,重新扬起手。刚开始的几个工具还很轻松,板子落下的声音轻得像落叶擦过地面,可随着次数增加,他?的红意从淡淡的粉,慢慢染成了热烈的桃色,连皮肤也渐渐的有了温度,像是把刚才肉夹馍的热气全吸到了背上。每一下落下,他的肩膀都会轻轻抖一下,报数的声音也从一开始的清亮,变得黏糊糊的,尾音拖得长长的,却从没落下一个数,只偶尔在力道重些时,喉间滚出一声细碎的呜咽,又飞快地咽了回去,把剩下的话都堵在枕头里。

记不清是换到第几样工具了,只觉着手边的东西换了一轮,他的坚持也渐渐没了最初的稳当。

方才还乖乖贴着枕头的身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不由自主地微微扭动——不是大幅度的挣动,更像是被细密的痒意缠上,肩背轻轻蹭着枕头,腰腹偶尔往上弓一下,又很快落回原处,像条被晒得发软的小鱼,在枕头上轻轻扑腾。

我手里的动作没停,目光却落在他后颈的汗湿上:细碎的汗珠顺着脊椎的皮肤浮出,在泛红的皮肤上滑出一道亮晶晶的痕,连鬓角的碎发都黏在了脸颊上。

“还能坚持吗?”我放缓了力道,指尖抚摸过他微微有些发烫的皮肤,触到一片细密的薄汗。他埋在枕头上的脸侧了侧,呼吸粗重得能听见气流撞在枕头上的声音,报数的调子也变了,原本清晰的数字被揉进急促的喘熙里,变成了断断续续的“二、二十五……”,尾音里还裹着点没忍住疼痛的颤音,却依旧没说一句“停下”,只把攥着枕头的手指又收紧了些,指节泛着淡淡的白,我忍不住覆手上去,不知道是冷的还是害怕,他的手指像寒冰,我的手热热的,给他传递着温暖,也在摩挲间,给他一丝安慰。

最后一下落下时,他几乎是立刻松了口气,能感觉到他手指在用力握紧,撑着枕头的胳膊微微发颤,连报数的声音都轻得像要飘起来:“三、三十……”

我把手里的工具放到一边,拍了拍他的后背:“休息一下吧。”他依旧保持着姿势,只是把脸从枕头上抬起来些,额前的碎发全被汗水黏住,鼻尖也泛着红,胸口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像是刚跑完一场长跑。

我知道,对他这样的新人来说,这一路撑到现在,身体早已经累了,心理上更是快绷到极限——毕竟是第一次,太急太狠,只会让他对这些事生出抵触,可我偏偏就爱瞧这副模样:瞧他明明快撑不住,却还咬着牙不肯说停;瞧他把“能行”两个字攥在喉咙里,连声音发颤都要硬撑。

休息片刻,我俯身从床沿又拿起两样工具——轻轻放在他眼前晃了晃。他的目光顿了顿,刚放松下去的身体又悄悄绷紧了些。

“最后两个工具,咱们就结束。”我伸手按住他微微晃动的肩膀,指尖能清晰触到他皮肤下紧绷的皮肤,声音里带着不容置喙的笃定,“记住规矩,保持好姿势,哪怕只动一下,都得从头再来。”

他的喉结滚了滚,没说话,只是重新把脸埋回枕头里,攥着枕套的手指又收紧了几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连呼吸都比刚才沉了些,像是在默默攒着劲,准备接下这最后一轮的挑战。

最后两样工具落下去的瞬间,他方才还能勉强稳住的身子,立刻像被抽走了力气般晃了晃。短短的热熔胶带着清冽的气势,每一下都比之前的工具更添了几分实感,落在泛红发烫的皮肤上,发出轻脆又闷实的声响。他的候背绷得紧紧的,肌肉在皮肤下突兀地隆起,像是在拼尽全力和那股细密的疼意对抗,连撑在枕头上的手指都蜷了起来,指节泛着青白。

报数的声音早没了刚开始的清晰利落,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裹着浓重的喘息和压抑不住的颤音。“二、二十……二……”数到第二十二下时,他的声音突然断了,好久才放松下来,他终于沙哑着嗓子满是隐忍的恳求:“姐姐…疼…太疼了…等一下……慢、慢一点…好不好…”

我停下手,看着他侧过脸,额头上一滴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砸在枕套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闭着眼,嘴唇抿得有点发白,却还在强撑着,没说一句“停下”,等到呼吸稍微平顺些,又哑着声说了句:“…姐…姐姐…可以了,继续吧。”

下一次落下时,我刻意放轻了力道,可他的身体还是控制不住地瑟缩了一下,像是怕极了这一下的力度,却又乖乖地绷着不动,只把脸埋得更深,让那些没忍住的呜咽都堵在枕头里,只剩断断续续的报数声,一下下撞在安静的房间里,带着点让人心软的狼狈,又透着股不肯认输的韧劲。

我从床沿拿起最后一样工具——那支通体泛红的小红,握在手里能感觉到有点厚实的拍面带着点凉。刚一递到他眼前,他原本就紧绷的身体猛地一僵,埋在枕头上的脸倏地转过来,眼神里藏着毫不掩饰的恐惧,连呼吸都顿了半拍,声音发颤地讨价还价:“姐姐……这个能不能……能不能少点?二十下……就二十下好不好?”

我看着他眼底泛着的水光,我习惯性地指尖摩挲着小红的边角,缓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好,就二十下。”他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更紧张了,重新把脸埋回去。

这二十下对我来说不过是转瞬的功夫,对他却像是漫长得没有尽头。他的报数声越来越慢,从“五……六……”到后来的每一个数都要隔上好几秒,中间还夹杂着压抑不住的抽气声,后背的汗,从身上滑落,早已晕透了枕套,连床单都洇出一小片深色。

到了最后五下,我想着快刀斩乱麻,省得他多受煎熬,手腕一沉,木拍便连着落了下去——“啪、啪、啪、啪、啪”,五声轻响连在一起,像是串起的珠子。他再也撑不住,身体剧烈地瑟缩,却还是咬着牙,把最后几个数断断续续地报完,直到第二十下落下,他才安静地瘫在枕头上,连手指都没力气再攥紧,只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后背还在轻轻起伏。

我放下手里的工具,弯腰坐在床边,一只手握住他的手,另一只手伸手轻轻摩挲——皮肤还带着滚烫的温度,泛红的痕迹在指尖下格外明显。“好了,都结束了。”我声音放得极轻,指尖顺着他紧绷的脊椎慢慢往下滑,帮他揉开僵住的肌肉。他没说话,只侧过身,伸手攥住我的手,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把脸埋进我膝头,还沉浸在刚才的气氛里。

我顺势俯身抱住他,手掌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哄小孩似的顺着气:“好了,都结束了,你已经很棒了。”他在我怀里闷了好一会儿,呼吸才渐渐平稳下来,只是攥着的手还没松,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哑得厉害:“姐姐……下次,下次能不能……轻点?”我忍不住笑了:“好,下次都听你的。”

抱着他歇了约莫十几分钟,感觉像过去了很久,我拿起手机一看,都快五点了,便拍了拍他的后背:“走,带你去吃火锅,”他眼睛倏地亮了亮,他又去冲了个澡,换好了衣服,才收拾好出门。雨已经停了,他走在我身边,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只是上车坐下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瑟缩一下。

车子在广场旁边的路边停稳,我带他往里走,熟门熟路地走进熟悉的串串火锅。我们挑了满满一大盘串串,又各自调了小料,找座位时,我径直走向角落那张经常坐的桌子,拉开硬邦邦的木凳就坐了下来,回头却见他还站在原地,手捏着桌沿,脚尖在地上轻轻蹭着,眼神飘来飘去,就是不肯坐下。我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只以为他是好奇店里的装修,直到目光落在那张没铺任何垫子、边缘磨得发亮的木凳上,才猛地醒悟过来——这冰凉又坚硬的木头,哪里禁得住他刚受了累的??

我了然玩味地盯着他,他耳尖瞬间红了,头埋得低低的,小心翼翼的坐下,然后声音细若蚊蝇:“有点疼,但是还好。”

火锅吃到最后,汤底熬得浓白,我吃了很多肉肉和煮的软烂的油麦菜,结账的时候,他抢先付了款,走出店门时,感觉天快要黑了。开车回酒店不过五分钟路程,他靠在副驾上,嘴角弯着的弧度就没下来过。

回到房间,离高铁发车还有一个多小时。他没像来时那样拘谨,反而走到床边,弯腰选出几样最轻的工具:“姐姐,咱们再玩会儿吧?就用这些轻松的,慢慢玩,不赶时间。”

我点点头,我们没再提任何规矩,只轻轻的,慢慢的,把时间都泡在慢悠悠的松弛里,直到手机弹出检票提醒,他才恋恋不舍地把工具小心收进袋子。

把他送到高铁站,叮嘱他:“记得到家给我发消息!”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影融进进站口的人流里…

火车刚驶出站台,窗外的风景就成了流动的绿。他靠在靠窗的座位上,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顿了又顿,才慢慢敲下一行字,又删删改改,把那些没说出口的局促、紧张,还有最后藏不住的松弛,都揉进了文字里,轻轻发给了我:

“姐姐,现在火车刚开,窗外的树跑得好快。今天……刚开始拿工具的时候其实有点怕,尤其是听到‘每个30下’的时候,手心都在冒汗。但你让我报数,又帮我垫枕头,其实我慢慢就不慌了。小木拍落下的时候真的有点疼,忍不住想躲,可听到你说‘慢一点’,又觉得能再撑撑。

故事还没写完结尾,就像火车驶离站台,却总有下一站的风景在等。

那枚蛇年纪念币放进首饰盒里,身体的热度似乎还在手掌之下,串串火锅的香气还飘在回忆里——这些没说完的话、没玩够的工具、没兑现的“下次”,都成了未完待续的伏笔。

未来还有无数个这样的午后和傍晚,会有新的工具被拆开,新的笑声落进风里,新的故事正藏在“下次见”的约定里,等我们慢慢写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