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玉儿的小圈回忆录 > 第20章 调酒师

大玉儿的小圈回忆录 第20章 调酒师

作者:一月桃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4:42:09 来源:文学城

刚认识他时,他还在酒吧做侍应生,其实,也算不上真正相识,不过是线上断断续续聊了一两年。对他,我始终没什么特别的情愫,唯独去年年底想退圈那件事,印象格外深——突然就想退圈,就冲动地给通讯录里所有好友都发了告别消息,然后干脆利落地一键删除。

别人大抵是看到红色感叹号便算了,没再追问后续,只有他,又发来好友申请,还在验证消息里补了没说完的告别和祝福。这份在“断舍离”里偏要多走一步的认真,倒让我觉得这个人有些不一样。后来半年,我们又重新加回好友。

他总说自己圈里属性是“贝”,嘴上把这标签贴得严丝合缝,语气里也常带着几分刻意的软和,可话锋一转,那点藏不住的想翻身当主人的心思就露了馅。

他就像只笼中鸟,明明覆着一身温顺的羽毛,姿态也放得低,眼底却始终凝着一点亮,死死盯着笼门的方向——那不是认命的眼神,是等着某天能亲手攥住开门的钥匙,把“被动”的标签狠狠撕下来,活成主人的模样。

断联了许久,半月前他的头像却突然在列表里亮起来,消息来得直接又坦诚:“姐姐,我想去找你。”紧接着又是一条,字里行间带着点执拗的认真:“我看你写的那些文字,每一篇都有个主角。我不想只做划过去的读者,也想在你这儿留下点记忆——不用是主角,能让我在你世界里,多留下一些篇幅。”

我盯着屏幕愣了会儿,忽然想起去年他退圈又折返的那个验证消息——当时他也是这样,在所有人都“算了”的时候,偏要多补给我的祝福和告别。原来他从来都是这样,不管是告别还是靠近,都要明明白白,连想要“多占些篇幅”,都带着种不慌不忙的笃定,像在说“我来晚了,但我想把错过的篇幅,慢慢补回来”。

看到消息的瞬间,指尖在屏幕上顿了两秒,第一个念头竟是“这玩笑开得有点突然”——断联的日子像隔了层模糊的雾,他突然冒出来说要找我,还要在我世界里“占篇幅”,总觉得像睡前没醒透的梦话。

我还没来得及敲出“真的假的”,他的消息又追了过来,字里行间全是不加掩饰的认真:“之前一直在忙,没时间,然后有时间的时候又没钱。”他还特意补了句,带着点终于松口气的雀跃:“现在缓了两个月,刚好可以去做想做的事。”那股子认真劲儿,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了。

我原本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随口说说的冲动话,没成想下一秒他的消息就铺了过来,一条接一条,全是认真规划好的细节:“想在你那边多待阵子,先找个安稳的工作,住上几个月,慢慢熟悉熟悉你的城市。”

看着屏幕上条理清晰的计划,我脑子里却先冒出来个荒唐的念头:这小子该不会是在西安惹了什么麻烦,想找个地方躲风头吧?毕竟从前也从来没听他说过,如今突然说要投奔过来,安安稳稳找份工作住下,倒显得有些不寻常。

那种感觉说不出来,但是会忍不住多想——他这份突如其来的“安稳”,到底是真的想靠近,还是另有隐情?

今日是十月二十九日,恰逢重阳,暮色刚沉的七点,他踏出车站,首先给我发个消息,终于抵达运城。我暂未想与他碰面,便先帮着推荐了附近的酒店,他也计划先住下,等次日再在周边找处合适的公寓安顿。

到了酒店后,他自己点了份鱼加面当晚餐,说是翻遍网上推荐找到的运城特色。我瞧着,又忍不住补了几句,把大盘鸡、羊肉胡卜这些本地招牌也一并提了,盼着他这次来,能多尝几样地道风味,别辜负了这趟行程。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心里一直在想着,他真的站在了运城的土地上,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我心湖,漾开的涟漪里掺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有几分意外,些许无措,还有藏在深处的茫然。

他这段时间反复说着,来运城是为了我。说早就被我文字里的温度打动,说想亲眼见见写出那些故事的人,说盼着能和我约一次线下的见面,把线上的情谊落到实处,说想出现在我的文字里,说想在我的文字里多留下一些篇幅,那些话隔着屏幕看时,字句都算动听,可一旦和“他真的来了”这件事重叠,我却只剩本能的怀疑。

不过是看过我写的几段文字,从未真正见过面、相处过,怎么就敢笃定这份好感是“美好”的?我见过太多隔着网络的虚与委蛇,也听过不少萍水相逢的骗局,实在没法轻信这种突如其来的热忱。他口中的“美好”,于我而言更像一层模糊的雾,谁也不知道雾后面藏着的是真诚,还是别有用心。

我太怕了,怕他是带着目的的骗子,怕他嘴上说着善意,心里藏着坏心思。所以我不敢给他任何承诺,哪怕只是一句“什么时候见个面”,也迟迟不敢说出口。只能先推说不便,给他推荐酒店,用这样的方式保持着距离——不是不近人情,只是我实在没有勇气,把自己暴露在一份未知的“美好”面前。

那几天的时光,像浸了温水的棉花,软乎乎地裹着细碎的温柔。他在酒店匆匆住了一晚,修整了一番,第二天便在豪德市场深处的公寓里定下了一间房,算是暂时在运城安了个小落脚点。从那天起,他的消息就成了每天给我打卡一样,一字一句都带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阳光味。

他骑着蓝色的共享电动车,当地人都叫它“小蓝”,穿梭在运城的街巷里。他总是很晚睡,中午下午才醒,然后骑着小蓝去附近的老街转了转,看了墙头上晒着的玉米串,下午又兴高采烈地分享去盐池的见闻——照片里,连片的盐池泛着淡淡的青蓝色,像一块被上天遗落在人间的巨大宝石,照片里没有他,但是我猜他站在盐池边的栈道上,笑容在夕阳下格外明亮。

让我心头一暖的是,前一天晚上我随口和他说,晚饭后去东花园消食散步,沿着湖边走了很久,还拍了一座在夜晚灯火通明的石桥发给了他。没想到第二天傍晚,他就发来消息说“我来东花园啦,循着你的路线走了一圈”。只是他绕着湖边转了好几圈,问了路过的行人,却始终没找到我照片里的那座桥,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遗憾,像个没找到宝藏的孩子,可爱又真诚。那些没找到的桥,反倒成了我们之间一份小小的、甜甜的遗憾,让这段关于运城的记忆,更添了几分鲜活的温度。

那些日子里,我们确实聊了很多,从运城的街景聊到日常的琐碎,他的消息每天都准时涌来,字里行间满是热切的期待——一遍遍说着想和我见面,说着那些他憧憬的“实践”,语气里的迫切几乎要溢出屏幕。可无论聊得多么热闹,我心里始终横着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坎,总觉得我们之间少了点灵魂同频的契合,那种隔着一层薄雾的疏离感,让我清楚地知道:我们不合适,那些他期待的事,我真的做不到,也不想勉强自己。

11月3日那天,他发来了好多条消息,从日常的见闻说到对见面的再次期盼,手机屏幕亮了一次又一次,我却盯着对话框迟迟没能打出一个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既不想用敷衍的语气搪塞,更不想再给他错误的希望,耽误他的时间和精力。纠结了许久,我深吸一口气,敲下了那些早已在心里酝酿了无数遍的话,字字句句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真的不合适,我也不可能和你实践,别再为我花费心思了。”

发送的瞬间,心里是有点难过的,怕他不开心。我不知道屏幕那头的他看到这些话时是什么感受,但从他后续寥寥几句带着失落的回复里,我能猜到他一定很伤心。而说出这些决绝的话,我自己也并不好过,心里满是复杂的愧疚——明明是我先感受到了不合适,却让他承受了这份落空的期待。

后来冷静下来,想起他为了这份期待,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运城,心里的愧疚更甚。或许一顿饭能稍稍弥补这份遗憾,也算是给这段不算圆满的交集一个体面的收尾。于是,我鼓起勇气给他发了消息,约他出来吃顿饭,权当是我的一点安慰,也算是和这段时光好好告别。

我拿起手机发消息:“你这会儿在哪儿?发个定位过来,我过去接你,今晚我做东请你吃好吃的!” 消息刚发出去没多久,他就把定位发了过来,距离不远,我收拾了下便开车出发。

接上他后,我笑着问:“我带你去一家我经常光顾的串串火锅店” 他爽快答应,一路上我们随意闲聊,气氛轻松又惬意。十几分钟后,车子停在了火锅店门口,刚推开门,浓郁的牛油香气就扑面而来,熟悉的烟火气瞬间让人食欲大开。

找了个门口的位置坐下,服务员立马递上菜单,我熟门熟路地说道:“来个鸳鸯锅!” 下单后,我们直奔串串柜,琳琅满目的串串整齐排列着,我们选了一大盘看起来美味的串串?,其实都是我挑的,也不知道他爱不爱吃。

锅底很快端了上来,红汤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愈发浓郁,他说他能吃辣,我就把串串一股脑倒进辣锅里,我只煮了爱吃的几种蔬菜,等着美味煮熟。他很细心很会照顾人,串串刚煮好,他就先捞起一串,要放进我碗里,我说我不吃辣,他又拿起来放进清汤锅里继续煮,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怎么顾上自己吃,不停给我夹菜、倒饮料,还跟我聊起了最近的生活、工作里的趣事,偶尔也分享一些小烦恼,我认真听着,时不时插几句话,一顿饭吃得温馨又热闹。

就在我们聊得正投机,吃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发现刚拿出来的一根串串不太对劲,一根长长的黑色头发缠在培肉串上,刚才的好胃口荡然无存。

他见状立刻皱起眉头,我们叫来了老板,把那串带着头发的串串递过去,语气平静却带着不满:“老板,你看看这是什么情况” 老板见状赶紧道歉,不停地说着“对不起”,但我们俩已经完全没了继续吃下去的心情,原本愉快的聚餐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搅得一团糟。

我摆了摆手说:“算了,我们也没心思吃了,结账吧。” 老板脸上满是愧疚,连忙说道:“实在对不起两位,这次是我们的疏忽,这顿饭必须给你们免单,以后你们来,我亲自盯着,保证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也没再多说,起身离开了火锅店,原本期待满满的一顿饭,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难免有些遗憾。

出了火锅店,刚才那根头发带来的不适感还没完全消散,两人都没怎么说话,气氛透着几分扫兴。往前走了没几步,街角亮着显眼招牌的蜜雪冰城映入眼帘,暖黄的灯光在夜晚里显得格外热闹。

他转头看向我,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安抚:“刚没吃好,要不要喝点东西顺顺胃口?这家蜜雪冰城挺方便的,你想喝什么?珍珠奶茶还是柠檬水?” 我摇了摇头,胃里依旧有些发闷,实在没什么喝东西的兴致:“不用啦,我现在没胃口。”

可他没就此作罢,又耐心追问了几句,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又想到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不想再纠结下去,便点了点头:“那就茉莉奶绿吧。” 他应声走向店里,很快就拿着两杯饮品出来,一杯递我,另一杯是他自己喜欢的。

我们坐在车里,手里握着温热的饮品,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转而跟我聊起最近圈子里遇到的趣事、身边朋友的糗事,试图化解刚才的尴尬。我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应和几句,晚风轻轻吹过,倒也渐渐冲淡了些许不快。

抬手看了眼手机,屏幕上的时间已经指向十点半,夜渐渐深了,路边的行人也少了许多。我原本就没什么逛街的兴致,这会儿更觉得有些疲惫,便转头对他说:“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就送到刚才接你的地方。” 他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夜色里,车厢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偶尔的车流声传来。没多久就到了目的地,他下车后转过身跟我挥手:姐姐,明天你有时间吗?可以实践吗?”我拒绝了,因为我真的不想。他有点失望的说“好吧,那路上注意安全,到家记得给我发个消息。” 我笑着应下,跟他挥手告别,才发动车子往自己家的方向开去,这略显波折的一晚,也总算告一段落。

一场带着歉意的告别饭局,有热闹的烟火气,也有猝不及防的小插曲。感谢温柔相待的收尾,虽有遗憾,但也算体面告别这段时光~愿我们都能奔赴更合适的遇见?

我写下的这些碎碎念,从来都只是我当下能捕捉到的、最真实的情绪与感受——那些对着对话框迟迟不敢落笔的纠结,说出决绝话语后心底翻涌的愧疚,还有试图用一顿饭体面收尾的小心翼翼。至于他,我其实无从真正知晓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也无法百分百确认他说过的每一句期待、每一段闲谈,是不是都源自内心最真实的表达。语言有时像层朦胧的薄雾,会模糊藏在背后的真心,可我愿意相信我的直觉,相信那些相处时他不经意流露的细心、告别时带着失落却依旧温柔的叮嘱,都不是刻意伪装,他本就是个善良通透的人。

想起之前在贴吧里回复过一条评论,那时便忍不住感慨:圈子里的我们,好像大多心里都带着旧疤。或许是过往感情里留下的遗憾,或许是不被世俗理解的委屈,又或许是一次次满怀期待靠近后,被现实狠狠泼下冷水的狼狈。我们带着这些隐秘的伤口,在这个不算大的圈子里寻寻觅觅,像一群在黑夜里独自摸索的人,紧攥着一丝微弱的光,固执地寻找那个能懂自己、和自己同频共振的人。

我们期待一个眼神就能达成的默契,期待一份真诚能换来对等的热忱,期待那些藏在心底不敢轻易言说的小心思,终于能有人温柔接住;期待不再一个人面对深夜的孤独,不再对着屏幕反复斟酌字句,不再在期待与失落之间反复拉扯。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地主动,小心翼翼地付出,到最后,那些炽热的希望终究还是会一点点冷却、褪色,变成沉甸甸的失望。

失望从来都不是突如其来的,它像细沙一样,在心里慢慢堆积。今天为一次落空的约定添一分,明天为一句敷衍的回复加一缕,后天为一段无疾而终的交集增一层。直到有一天,当失望攒够了,压得人再也提不起力气去期待、去寻找,便只能彻底对生活摆烂——不是真的想放弃对美好的向往,而是太累了,累到不想再挣扎,不想再抱着渺茫的希望去承受可能到来的又一次伤害。就像一根紧绷了太久的弦,断了之后,连重新拉紧的勇气都没有,只能任由自己陷在麻木里,对所有可能的温暖都失去了探寻的兴致。

人间百态,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藏着或多或少的遗憾,就像夜空中那些未点亮的星辰,虽有缺憾却也构成了独特的风景;而那些看似光鲜的旁人,心底或许也藏着一份“爱而不得”的怅然,这份怅然旁人羡慕其执着,当事人却深知其中酸涩。正是看透了这份众生皆有的不完美,我从未有过妄自菲薄的念头。身材不够纤细窈窕又如何?不必困在世俗的审美框架里自我苛责,只要身体康健,能自由奔跑、畅快呼吸,能感受阳光的温度、清风的轻抚,便是上天赐予的最好馈赠。没能拥有大富大贵的生活又怎样?不必追逐物质的洪流迷失方向,粗茶淡饭能饱,布衣蔬食温暖,守着三餐四季的安稳,怀揣内心的平和,就已经胜过万千浮华。

人这一辈子,许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便会在攀比中消耗自我;太过执着于未得到的东西,便会在执念中忽略已拥有的幸福。后来才慢慢懂得,生活的真谛从来不是向外求索完美,而是向内学会和解——把自己哄明白了,接纳所有的不圆满,放下那些求而不得的执念,日子便会豁然开朗,所谓万事大吉,不过是内心的自洽与从容。

走过岁月的沟壑,历经世事的打磨,我终于悟得一个深刻的教训:永远不要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人的肩膀再宽厚,也终有无法依靠的时刻;他人的承诺再美好,也可能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真正能照亮前路的光,从来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内心燃起的火焰;真正能给自己带来希望的,从来不是他人的馈赠,而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是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不放弃的坚韧,是哪怕身处低谷也能主动寻找出口的勇气。唯有把希望扎根在自己身上,学会自我支撑、自我滋养,才能在人生的风雨中站稳脚跟,活成自己最坚实的后盾,从容走过每一段旅程。

不知道圈子里的你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带着旧疤寻找同频的人,却在一次次失望里慢慢耗尽了勇气。只愿我们都能少些遗憾,哪怕暂时遇不到对的人,也别轻易放弃对生活的热忱,毕竟那些未到来的美好,或许正在路上。

不好意思,废话说的有点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