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护院!"
"诶!"
"你过来拿着烛台帮我照一下腹腔。"
"额,"江护院先是愣了一下,看着林英亥专注的神情,连忙点头应道,"好!"他举着烛台的手微微发抖,烛光随之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暖融融的烛光将腹腔照得通明,却也使得那些血肉与器官显得更加可怖。
跳动的火光在脏器表面投下摇曳的影子,仿佛它们还在微微蠕动。血液在烛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散发出浓重的腥气,混合着祠堂里若有若无的檀香味,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诡异气息。
林英亥屏住呼吸,用特制的银质镊子轻轻拨开组织,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肺水肿,肾水肿......"她一边检查一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祠堂里显得格外清晰。
当剥开脂肪,完全暴露胃部时,她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胃黏膜上分布着奇特的出血点,这些出血点的形态让她陷入沉思。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样本,放在白瓷盘中仔细观察。
林英亥的沉默让000忍不住出声询问:【小猪,发现什么了?】
林英亥指着胃黏膜下沿血管分布的、深褐色的弥漫性点状和条状出血解释道:【胃黏膜下出现了点状和条状的出血,这也是冻死的特征之一......】
她沉吟片刻,手中的解剖刀在烛光下闪着寒光。
目前所有的发现确实都指向冻死,但她的直觉告诉她,事情或许还另有隐情,她看到四肢的颜色的时候心中瞬间就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些细微的异常像是隐藏在表象下的线索,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剖开了尸体的心脏。刀刃精准地划过心肌,露出左右心的不同颜色。左心的血液呈鲜红色,右心则是暗红色,这与尸斑形成的原理相同。心脏肌肉的纹理在烛光下清晰可见,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她敏锐的眼睛。
林英亥的眉头越皱越紧:【不对,不对,难道是我的直觉错了?这些特征确实都指向冻死,但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关键证据...】
000问道:【你的推论是什么?】
林英亥叹了口气:【我怀疑死者有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这与冻死的外表会非常相似,比如尸体都呈红色,脏器会出现水肿。但是按照目前尸检结果,尤其是胃黏膜血点和心脏解剖的结果来看,真正的死因确实是冻死无疑。可是...】
她脱下沾满血污的操作服,疲惫地走到椅子前瘫坐下去,用手扶着额头,陷入深深的纠结:【现在可没有,也造不出来分析血液的机器啊......】
这个疑问如同一团迷雾,笼罩在祠堂阴冷潮湿的空气中。烛火摇曳,在她沉思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她无意识地用手指敲击着椅子的扶手,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该怎么才能验证她的想法呢?
想要验证这个问题,就必须给一氧化碳这一推测定性、定量,而后者包括前者。她回想起在学习过的刑侦法医学知识,突然眼前一亮。
或许四肢的苍白、绛紫色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但可能导致这种表征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一氧化碳中毒,是以此线索成不了决定性证据。她站起身,重新走到尸体旁,仔细检查尸体的指甲和嘴唇的颜色变化。
该怎么办?
同样是红色尸斑,颜色由于多种原因并不好完全界定。冻死是低温环境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是氧合血红蛋白;而一氧化碳中毒是碳氧血红蛋白......这个关键的区别点让她突然想到了什么。
林英亥抓耳挠腮,一头小卷毛更乱了,几缕发丝从发髻中散落下来,沾着细密的汗珠贴在额角。
突然,她呼吸一滞,灵光乍现!
林英亥:【对了!现在是没有仪器可以检测血液含量!但是可以通过化学的方式验证!虽然只能做到定性或者说半定量,但是足够用了!】
她说完就让人去给她弄几个干净的瓷杯,这年代玻璃工艺制品是稀罕玩意儿,用的起的人少之又少,只能用瓷杯凑合。她特意嘱咐要白瓷的,这样更容易观察颜色变化。
真是谢谢祖奶奶保佑,她为了以防万一正面打不过还可以耍阴招,一直带的有生石灰和纯碱。这些都是她特意请胡决明帮忙提纯的,平时都小心存放在特制的皮囊里。
000忧心忡忡:【小猪,你小心点,可不能让东西进了眼睛。这些化学品虽然纯度不高,但对眼睛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林英亥:【你放心,我知道的。我会小心的。】
她抱臂思考化学式:CaO H2O=Ca(OH)2,也就是氢氧化钙。这个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她在江护院与林二牛好奇的目光中掏出生石灰放在杯底,然后从一边烧着的壶上收集了冷凝水倒进去摇晃。
随着"嘶嘶"的声响,溶液由原本的澄清逐渐泛白,杯壁也开始发烫。她小心地将杯子放在石台上,等待反应完全。
放热,氢氧化钙溶于水,这就是氢氧化钙溶液。她仔细观察着溶液的状态,确保反应完全。
在之后,用同样的步骤弄出(纯碱)碳酸钠溶液,将两者混合。她小心地用勺控制着比例,虽然条件有限,但她尽量做到精确。
Ca(OH)2 Na2CO3=CaCO3↓ 2NaOH
虽然Na2CO3会过量,NaOH不纯,但是能用就行。她轻轻搅拌着混合溶液,观察着沉淀的形成。
之后就是等待溶液沉淀,林英亥坐回椅子上歇了一歇。她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她的肌肉有些僵硬。
江护院站在林二牛身边,试探性地问:"林姑娘刚才是在做什么?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对?"
林英亥闭目养神:"嗯,现在还不好说,需要验证,刚刚就是在配一会儿要用的药水。"她的声音带着疲惫,但依然保持着专业性的冷静。
"哦,哦——"江护院悻悻地点头,默默退到一边,不再说话。他和林二牛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显然对这些陌生的化学操作感到不解。
等溶液澄清多了后,林英亥先拿竹筒做的抽吸器,将上清液小心吸取出来。
这个抽吸器是她特意设计的,用细竹管和皮囊制成,可以精确控制液体的取用量。再用棉布粗粗过滤,条件有限,能用就行。她反复过滤了三次,直到溶液变得相对清澈。
林英亥拿着瓷杯,终于露出点轻松的神情:"成了!"她小心地晃动着杯中的溶液,观察它的澄清度和颜色。
她拿着容器,林二牛和江护院跟在她身后,看着她提取了一些尸体内还能流动的血液。
她用特制的抽吸器从心脏部位取了少量血液样本,用三四滴水稀释后,再将稀释了一些,约莫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格外仔细,确保不会污染样本。
林英亥紧紧盯着容器,目不转睛,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变化。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祠堂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容器中的血液,无论怎么看都保持了淡红色不变。这个结果让她眼前一亮。
"呼——"林英亥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下来。
江护院忙问:"林姑娘,药水没有变化,这是不是说明人还是冻死的?"
"人是冻死的。"她先是肯定了先前的推论,又补充了一句:"但不仅仅是冻死的。"
江护院闻言皱眉,有些摸不着头脑:"您这是什么意思,在下愚钝,还请姑娘明示。"
"先说结论吧,死者是冻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脏器的水肿还是出血,尤其是胃部的弥漫性出血,都说明了此人是冻死的,尤其是解剖后发现左右心的不同颜色更是铁证。"
她用木棍一边指着对应的部位一边解释,特别指出了心脏和胃部的特征性变化。她的解说既专业又通俗,确保在场的人都能理解。
最后补充:"但这人同时中毒了。"
江护院当即大惊失色:"中毒?!怎会?可是砒霜?"
"不是砒霜。"林英亥思索了一下,他定然理解不了什么叫一氧化碳中毒,于是换了种方式解释,"是炭火中毒,煤、柴、炭等许多东西烧了不通风都会中毒。这种毒气无色无味,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中毒。"
"可这和死因有何关系?他不是冻死的吗?"江护院脱口而出。
000在神识中吐槽:【......这个时代真的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都不够。连这么基本的刑侦思维都没有。】
林英亥:【算了,别为难人家,人家也不是衙门的人,就是个护院而已。确实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
林英亥叹了口气,无奈解释道:"不一定和死因有直接关系,但不代表不与死者有关。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他为什么会在大冬天醉酒躺在祠堂里?是自愿的,还是被人设计的?中毒是发生在冻死之前还是之后?这些都需要搞清楚。"
她顿了顿,继续解释道:"如果漏掉了一些线索,也就会丧失掉其背后的可能性。也许是有人想要害他没害成,也许是有人无意间让他致死。官府若不细细理清线索,从而查清其中的原由,那就可能会出现刑罚的过轻或是过重,更有甚者,会出现冤假错案的情况。"
"啊,原来如此。"江护院又施了一礼,脸上露出敬佩之色,"林姑娘所言极是,在下深感佩服。想不到验尸破案还有这么多讲究。"
"走吧,可以向陆大人阐明死因了。"林英亥清理完身上,将工具一一收好,大步朝门外走去。
接下来就该查清这人是怎么死的了,但又或许那知府不想往后继续查了。不过刚才祠堂门前闹那么一出,估计现在不查不太可能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准备面对接下来的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