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魏 > 第12章 第 12 章

大魏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醒目录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06:28:49 来源:文学城

晨光未晞,他便已坐在案前,将各州府上报的卷宗一一梳理归类。

尚书省的官员们私下里都在议论他,有敬佩其胆识的,也有暗笑他自不量力的。毕竟曹休势大,连几位老臣都要让其三分,一个刚入中枢不久的寒门庶子,竟敢正面冲撞,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飞蛾扑火。

“司马大人,这份豫州的水利奏折,您看是否需要呈给陛下?”属官李孟小心翼翼地递上卷宗。

司马懿接过奏折,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仔细审阅着。豫州去年遭遇水患,河道淤塞,百姓耕种困难,地方官请求朝廷拨款修渠。这本是寻常政务,但若处理不当,极易被人抓住把柄。

“此事需谨慎。”司马懿沉吟片刻,抬眼看向李孟,“豫州刺史是曹休的门生,若直接拨款,恐有人借此说我们偏袒;若驳回,又会耽误农时,害苦百姓你去查一下,豫州历年水利拨款的去向,还有此次受灾的具体情况,务必详实。”

司马懿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这些日子,他表面平静,实则神经一直紧绷着。曹休的人不仅在朝堂上发难,私下里也没闲着,四处散布他的谣言,甚至有人暗中监视他的行踪。昨日他派去兖州的亲信传回消息,曹休派出的人果然已抵达兖州,正四处搜寻销毁证据,赵武等人正暗中跟踪,伺机行动。

“大人,陈大人派人送来消息。”心腹幕僚傅嘏轻步走入书房,手中拿着一张字条。傅嘏乃北地名士,聪慧善谋,因不满宗室专权,主动投到司马懿麾下。

司马懿接过一看,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曹休欲借宗庙祭祀发难。”他心中一凛,宗庙祭祀是国之大典,曹休竟想在这种场合动手脚,其心可诛。

“可知他具体要做什么?”司马懿沉声问道。

傅嘏道:“据说是要联合几位宗室老臣,在祭祀大典上哭诉,说大人诬陷宗室,扰乱朝纲,请求陛下罢黜大人官职,以正视听。”

司马懿冷笑一声,曹休这是黔驴技穷了。宗庙祭祀庄重肃穆,若真让他们闹起来,不仅会让陛下难堪,也会动摇民心。只是曹休这般行事,未免太过急功近利,反而容易露出破绽。

“知道了。”司马懿将字条焚毁,“你密切关注宗室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刻禀报。另外,替我拟一份奏折,请求陛下在祭祀大典前,先核查各州府祭祀所需物资的筹备情况。”

傅嘏有些不解:“大人,此举为何?”

“曹休要在祭祀上做文章,必然会在物资筹备上动手脚。”司马懿目光深邃,“或许是克扣银两,或许是偷工减料。我们提前核查,既能堵住他的后路,也能向陛下表明,我们一心为公,并无他意。”

傅嘏恍然大悟,连忙应声去办。

夜色渐深,司马懿独自一人留在书房,对着烛火沉思。

正思忖间,门外忽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后轻声禀报:“大人,宫中来人了,说是陛下口谕,召您即刻前往御书房。”

司马懿心中一动,这个时辰,曹叡为何突然召见?他不敢耽搁,连忙整理衣冠,随内侍入宫。

夜色中的皇宫,静谧而庄严。宫道两旁的宫灯摇曳,将石板路照得忽明忽暗。司马懿踏着月影前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宫道上格外清晰。他能感觉到,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压抑而凝重。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曹叡并未像往常一样伏案批阅奏折,而是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空,背影显得有些孤寂。

“陛下。”司马懿躬身行礼。

曹叡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仲达,你来了。坐吧。”

“谢陛下。”司马懿在锦凳上坐下。

“兖州那边,可有消息?”曹叡率先开口,语气平静。

“回陛下,臣的人已在兖州暗中行动,只是曹休的人防范甚严,暂时还未得手。”司马懿如实禀报。

曹叡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曹休近日动作频频,朝堂上下议论纷纷,你可知晓?”

“臣知晓。”司马懿道,“曹将军一心维护外甥,故而对臣多有不满。只是臣行事,皆凭证据,问心无愧。”

“朕知道。”曹叡看着他,眼神复杂,“仲达,你是个有才干的人,朕信你。只是宗室势力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次兖州一案,看似是弹劾李谦,实则是你与宗室的较量。朕若太过偏袒你,恐会引起宗室不满,动摇国本;可若不护着你,又恐寒了天下忠臣的心。”

司马懿心中一暖,曹叡竟将自己的难处这般直白地告诉他。他起身躬身道:“陛下不必为难。臣深知陛下的苦心,也明白朝堂的复杂。臣愿凭一己之力,查清此案,既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也不让陛下为难。”

曹叡看着他坚定的眼神,露出一丝浅笑:“仲达,你要记住,朕虽年轻,但并非昏君。谁是忠臣,谁是奸佞,朕心中有数。宗室固然重要,但国法更重要。任何人触犯国法,朕都绝不会姑息。”

“臣谨记陛下教诲。”司马懿心中百感交集。

曹叡抬手,从案上拿起一卷帛书,递给司马懿:“这是朕暗中派人收集的曹休等人的罪证,你拿去看看。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司马懿心中一惊,连忙接过帛书。展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曹休这些年贪墨、结党、纵容下属为非作歹的种种事迹,皆有凭有据。

“陛下……”司马懿抬头看向曹叡,眼中满是震惊。他没想到,曹叡竟早已暗中调查曹休,而且收集了如此详实的证据。

曹叡淡淡道:“朕早就知道宗室势力过盛,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整治。此次兖州一案,正好是个契机。仲达,朕把这些交给你,并非让你立刻扳倒曹休,而是让你心中有数。何时动手,如何动手,你自行斟酌。朕只希望,你能替朕扫清朝堂的弊病,还大魏一个清明。”

司马懿握紧手中的帛书,只觉得心中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份罪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他躬身道:“臣定不辱使命,不负陛下所托。”

“退下吧。”曹叡挥了挥手,重新转过身,望向窗外。

“臣告退。”司马懿躬身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

走出御书房,夜风微凉,吹在脸上,让他清醒了许多。手中的帛书仿佛有千斤重,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曹叡的期许与信任。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查清兖州一案,还要协助曹叡整顿朝堂,削弱宗室势力。

回到府邸,司马懿并未歇息,而是立刻召集傅嘏等人,将曹叡交给自己的罪证拿出,一同商议对策。

“大人,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弹劾曹休!”傅嘏看着帛书上的内容,激动地说道。

司马懿摇了摇头:“不可。曹休毕竟是宗室重臣,根基深厚。若此时贸然弹劾,必然会引起宗室的强烈反弹,甚至可能引发朝堂动荡。陛下也说了,时机未到。”

“那我们该怎么办?”幕僚张承问道。

“这些证据,暂且收好。”司马懿沉声道,“我们先集中精力查清兖州一案,扳倒李谦。李谦是曹休的外甥,扳倒他,便是断了曹休的一条臂膀,也能让宗室势力受到打击。待时机成熟,再拿出这些证据,一举扳倒曹休。”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司马懿的想法。

“另外,”司马懿继续说道,“曹休欲借宗庙祭祀发难,我们也需做好准备。傅嘏,你继续关注宗室动向,务必查清他们的具体计划。张承,你尽快核查各州府祭祀物资的筹备情况,若发现问题,立刻禀报。李孟,你负责联络朝中的寒门官员,让他们在祭祀大典上,若宗室发难,务必出言相助,稳住局面。”

“是,属下遵命!”众人齐声应道,各司其职,立刻忙碌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