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46章 第 46 章

大唐九万里 第46章 第 46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李祈安微微颔首,转身正欲迈步,王二娘子却忽然出声唤住他:“李郎君留步。”

他回过头,见她站在月光里,眉眼间带着几分怅然的清明:“先前我便说过,最羡慕璎璎妹妹。想来我这前半生浑浑噩噩,如提线木偶般任人摆布,唯独这件事,倒是看准了的。”

李祈安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唇角却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可惜啊,那不开窍的,终究还是不开窍。”

这话里的无奈与纵容,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轻轻漾开圈涟漪。王二娘子望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忽然明白,有些圆满不必求诸自身,能看着旁人得偿所愿,或许也是一种慰藉。

王二娘子转头望向门外,吉祥正站在廊下望着她,眸子里的光亮得惊人,比窗外倾泻的月色还要澄澈。四目相对的刹那,无需言语,多年的隐忍、恐惧与彼此扶持的暖意都化作唇边一抹浅浅的笑。两人齐齐转身,朝着李祈安离去的方向深深一揖,那躬身里藏着千言万语的谢忱,谢他拨开迷雾,谢他予人底气,谢他让这段见不得光的情愫终于能晒在天光下。

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话,那些藏在眼底的感激与决心,都在这无声的默契里交融。他们都清楚,若没有李祈安这柄 “外力”,即便没有王君的控制,没有赵家的牵绊,凭他们二人,怕是终其一生都挣脱不了礼教的枷锁。吉祥不敢奢望与世家娘子并肩,王二娘子没有勇气撕碎体面,这段感情或许只会在年复一年的偷摸与煎熬里耗尽,最终落得个各自凋零的结局。

廊下的风带着月光的清辉,拂过两人交握的手。王二娘子望着吉祥眼里的坚定,忽然觉得,李祈安不仅是帮他们挣脱了泥沼,更是给了他们 “敢” 的底气,敢对抗世俗,敢承认心意,敢去奢求一段寻常男女都能拥有的、安稳厮守的人生。

“走吧,” 吉祥轻声说,握紧了她的手,“咱们该好好想想,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了。”

王二娘子点头,跟着他往内屋走。月光在他们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这一次,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他们知道,往后的每一步,都能并肩同行。

李祈安步出小院,反手轻轻带上门,将那方天地的静谧与期许都留在了身后。他仰头望向天边,一轮满月悬在墨蓝的天幕上,清辉遍洒,连巷弄里的青石板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白。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折扇的竹骨,那温润的触感让他心头的思绪也渐渐沉淀。方才王二娘子那句 “羡慕璎璎” 还在耳边回响,他不由得低笑一声,眼底漾起几分连自己都未察觉的纵容。

“究竟要多少个圆满结局的话本,才能让你看清心意呢?” 他对着月光轻声自语,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又藏着点笃定的期待。那小娘子看话本时,总为别人的圆满哭得稀里哗啦,转头却对自己的心思揣着明白装糊涂,当真是个有趣的矛盾体。

夜风穿过巷弄,带着墙内海棠花的淡香,拂过脸颊时竟有几分暖意。月光拉长他的身影,与檐角的灯笼光晕交叠在一起,连带着流逝的时光都仿佛变得格外温柔。

翌日天刚蒙蒙亮,宣州府衙外那面沉寂已久的登闻鼓,便被人重重敲响。“咚 —— 咚 —— 咚 ——” 三声巨响穿透晨雾,像三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全城激起千层浪。

“听说了吗?是王家二娘子!要告她亲阿爷-王君!”

“什么?亲女儿告生父?这可是天大的奇事!”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炷香的功夫便传遍了宣州的大街小巷。百姓们撂下手里的营生,呼朋引伴地往府衙赶,连街边挑担的小贩都忍不住停下脚步,伸长脖子往那边张望。不多时,府衙门前便围得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人头攒动,议论声、惊叹声此起彼伏,闹得像开了场庙会。

府衙里的官员显然也没料到会有这等阵仗,慌忙调派了数十名不良人维持秩序。这些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差役,此刻手按腰间佩刀,一字排开站在石阶两侧,才勉强在人群中圈出一条通路。

璎璎早已得了李祈安的信儿,天不亮便带着阿意赶来。她机灵地绕到府衙侧门附近,寻了棵老槐树,踩着阿意的肩头爬到树杈上,这位置居高临下,既能看清堂前动静,又不至于被人群挤得难受。

“娘子,您瞧这阵仗,怕是全宣州的人都来了。” 阿意仰着头,替她扶着裙摆,语气里满是兴奋。

璎璎扒着树干,望着下方涌动的人潮,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来了!来了!” 人群中忽然响起一阵骚动。

璎璎急忙望去,只见王二娘子一身素衣,在两名差役的引导下,从侧门缓缓走出。她没有施粉黛,发髻也只簪了支素银簪子,可脊背挺得笔直,步履沉稳,竟比往日穿金戴银时更显风骨。吉祥就站在不远处,虽穿着粗布衣衫,却眼神坚定地望着她,像一座沉默却可靠的山。

“那就是王二娘子?看着倒不像传闻里那般懦弱啊……”

“听说她要告王君害死长女,还滥杀无辜呢!”

议论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却多了几分敬畏。璎璎望着王二娘子踏上石阶的背影,指尖轻轻抠着树皮,心里默默念着:一定要顺利啊。

府衙的大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王二娘子的身影消失在门后。登闻鼓的余音仿佛还在空气中震荡,而属于宣州的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威武 ——!”

两列衙役手持水火棍,齐声高喝,声浪震得大堂梁柱微微发颤。棍梢顿地时发出整齐的脆响,惊得梁上燕子扑棱棱飞远。

王二娘子立在堂下,素色裙裾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一步一步踏上青砖铺就的地面。每一步都走得极稳,仿佛脚下不是公堂,而是通往新生的长阶。

行至堂中,她敛衽跪下,额头轻叩地面,动作从容不迫。待抬起头时,目光直视上首端坐的府君,声音清亮而坚定,穿透了公堂的肃穆:

“府君大人,民女王氏,要状告亲生父亲,前宣州别驾王仁,蓄意谋害长女王氏,滥杀无辜,以权势胁迫家人,败坏纲常伦理!”

话音落下,公堂内外一片寂静。连衙役们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唯有廊外传来百姓倒抽冷气的声响。府君握着惊堂木的手微微一顿,审视的目光落在她脸上,见她神色坦然,毫无半分怯懦,便缓缓开口:

“王二娘子,你可知状告生父乃是忤逆重罪?若无实据,休怪本府按律处置。”

王二娘子再次叩首,声音却愈发沉稳:“民女知晓。正因知晓其中利害,才敢冒死叩击登闻鼓。民女手中有证人,有物证,足以证明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凌迟之刑,绝无半分怨怼!”

她抬起头,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她脸上,映出眼底的决绝。那些被压抑多年的恐惧,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勇气,为了姐姐的冤屈,为了奶娘的性命,为了自己与吉祥的未来,她必须赢下这场官司。

府君看着她眼底的光,沉默片刻,终于拿起惊堂木,重重拍下:

“带被告王仁!”

“是!”

衙役们的应答声在大堂回荡,而王二娘子跪在原地,指尖悄悄攥紧了衣袖,她知道,此刻不仅是她一个人在战斗。

不多时,王君便缓步踱上堂来。他身着锦缎常服,步履从容不迫,神色间不见半分被告的惶恐,反倒像受邀前来旁听的贵客,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闲适。

他施施然走到堂中,对着上首的府君略一拱手,行了个不卑不亢的礼,随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背脊如松,目光平静地扫过公堂,仿佛眼前的阵仗不过是家常便饭。

王二娘子望着父亲这副泰然自若的模样,方才鼓起的勇气陡然泄了大半,一股熟悉的寒意从心底窜起,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她攥紧拳,强压下惧意,扬声道:“府君大人!民女的父亲,亲手毒杀了自己的长女!民女有当年的药方为证,更可请求开棺验尸,以证所言非虚!”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此外,喂养我姐妹二人长大的奶娘,亦是被他所害,奶娘的儿子吉祥此刻就在堂外,可为证人!”

她正欲再列举更多细节,王君却陡然低喝一声:“够了!”

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像一记重锤敲在王二娘子心上。她浑身一颤,剩下的话卡在喉咙里,再也说不出来。

王君淡淡地瞥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惊讶,只有一种近乎冷漠的审视。随即他转向府君,再次拱手,语气平静得惊人:“府君不必多费周章再审问了。老夫认罪,所有罪行,皆是老夫一人所为,与旁人无关。”

“阿爷!” 王二娘子失声惊呼,满脸的难以置信。她从未想过,父亲竟会如此轻易地认罪,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她措手不及。

王君却未看她,只是望着前方,声音里透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决绝:“既然做了,便要做得彻底。”

他的话语里,竟隐隐带着一丝奇异的赞许,仿佛这场将自己推向绝境的控诉,不是忤逆,而是一场终于合乎他心意的 “了断”。公堂之上霎时一片死寂,唯有王君那平静却字字千钧的声音,在梁柱间久久回荡。

王君这一声认罪,像一道惊雷劈在公堂之上,连满堂衙役都愣住了,握着水火棍的手不由得松了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