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明县令:我是公主的攻略对象 > 第37章 春行

大明县令:我是公主的攻略对象 第37章 春行

作者:清轻一叶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21:00:49 来源:文学城

扬州城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顶半旧的官轿从江都县衙侧门抬出,前后仅有数名衙役随行,显得颇为低调。轿中坐着的是江都县丞陆元维,以及他的孙子,如今也是魏有之麾下钱粮师爷的陆良平。

陆元维年近花甲,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温润而通透,透着多年地方宦海沉浮积累下的智慧与淡然。他捋着胡须,看着身旁正襟危坐、略显紧张的孙子陆良平,眼中闪过一丝慈爱和期许。

“良平啊。”

陆元维缓缓开口,打破了轿内的沉默。

“此次‘春行’,非是游山玩水。一县之长治,根基在乡野,在闾里。钱粮刑名,最终都要落到这一村一户,一田一亩之上。这些时日你跟在令君身边也学了不少东西,算来令君比你还小上两岁呢,如今你处理文书账目已有章法,但终究是隔了一层。此番,爷爷带你用脚去丈量这江都县的土地,用眼去查看这田间地头的实情,用耳去倾听这父老乡绅的呼声。这,才是为官理政的根本。”

陆良平不过二十出头,面容俊秀,带着书生气的文弱,但眼神清澈,态度恭谨:

“孙儿明白。定当悉心学习,不负祖父与令君的期望。”

他深知这次随祖父下乡考察“春耕”,实则是魏有之与祖父对他的一次重要考核,也是他跳出文书工作,真正理解基层运作的关键一步。

陆元维满意地点点头,吩咐轿夫:

“走吧,先去最东边的陈家村。由远及近,慢慢看,仔细听。”

官轿晃晃悠悠,出了城门,沿着乡间土路,向着远离扬州城的方向行去。

陆良平掀开轿帘一角,望着窗外初春的田野,新绿初绽,农人已在田间忙碌,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一丝忐忑。

这一路,预计要走遍江都县下辖的主要村镇,没有一月时间,怕是回不来。

与此同时,江都县衙二堂,气氛却与那渐行渐远的春和景明截然不同。

魏有之一身官袍,端坐公案之后,面沉如水。

自打从卫所将人借回来后,她便开始了对仙女镇民田侵占案的审理,结合锦衣卫已经审出来的东西,她要在春耕结束前先将这案子结了。

连日来的审讯,让她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越发锐利。

张诚那边的消息尚未传回,李崇文依旧下落不明,仿佛石沉大海,她不能坐等,必须从已有的突破口继续深挖。

杨家,这个因私盐和民田侵占案倒台的豪强,其家主杨宪及其几个核心子弟、管事如今都成了阶下囚。

魏有之决定将审讯的重点重新拉回到他们身上,希望能找到与李崇文失踪、乃至可能与白莲教牵连的蛛丝马迹。

“带杨宪!”

魏有之声音清冷,掷地有声。

很快,披枷带锁、形容憔悴的杨宪被衙役押了上来。昔日里在扬州城呼风唤雨的杨老爷,此刻已是阶下之囚,但他眼中仍残留着一丝不甘与桀骜。

“杨宪。”

魏有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你杨家私盐往来,数额巨大,绝非你一人所能操持。盐课司内,除了李崇文,还有谁是你们的保护伞?李崇文如今身在何处?”

杨宪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魏有之,咧开嘴,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魏大人,该说的,我都说了。锦衣卫那边的大人们都去验过了,至于私盐之事,我也交待了,就是李崇文拿了大头,至于他人……嘿嘿,树倒猢狲散,说了又有何用?至于李大使去了哪里,我一个囚犯,如何得知?”

“冥顽不灵!”

魏有之拍了一下惊堂木,声音不大,却自有一股威势。

“杨宪,你杨家侵占民田数百亩,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你以为你不说,本官就查不出来吗?那些田契是如何过户的?卫所那边,是谁给你们行的方便?这些,莫非也都与李崇文有关?还是说……牵扯到更上面的人,或者说……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她刻意在“不干净”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目光如炬,紧盯着杨宪的反应,不知为何,她觉得杨宪同那白莲教也是有关系的。

这不是她自己臆想的,而是在抄没杨家时,锦衣卫从他家一处柴房下找到一间密室,那密室中供着的,是一尊变体形象的弥勒佛,倒是符合白莲教中‘无生老母’的样子。

杨宪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但随即又强自镇定下来:

“魏大人明鉴,田产之事,皆是按……按规矩办的。至于什么干净不干净,小人不知。”

魏有之敏锐地捕捉到了他那一瞬间的慌乱。

她不再逼问,转而拿起一份卷宗,慢条斯理地说道:

“据本官所知,去年腊月,你曾派人送了一份厚礼至盐课司,不是给李崇文,而是给了一个姓王的书办。可有此事?这王书办,与李崇文关系匪浅吧?他如今,又在何处?”

她这是在诈他,也是在试探。有些线索,看似无关紧要,却可能串联起关键节点。

杨宪的脸色变了几变,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显然没料到魏有之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辩解什么,但最终只是低下头,闷声道:

“小人……小人记不清了。”

杨宪送礼这事倒不是锦衣卫那边审出来的,是去岁张诚同盐课司的书办打听来的,此时魏有之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态度诈杨宪一下。

可就是这一诈,还真让她发现了些什么。

审讯陷入了僵局。

杨宪像一块滚刀肉,深知言多必失,更怕牵扯出他背后可能存在的、连他也畏惧的势力。

魏有之知道急不来,吩咐衙役将杨宪带下去,严加看管,她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无力,线索似乎就在眼前,却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正要叫人去将那王姓书办提来,却听长随来报,知府高崇义请她过府一叙。

按下心思,吩咐左右先将那王书办监视起来,自己起身随前来的长随一道出了县衙。

知府衙门后堂,高崇义屏退了左右,亲自给魏有之斟了杯茶,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轻松和凝重的神色。

“子慎啊,这几日辛苦你了。

高崇义叹了口气。

“今次的案子,牵扯甚广,不好查啊。”

“府君大人信任,下官自当尽力。”

魏有之躬身道。

“嗯,”

高崇义点点头,压低了声音。

“告诉你个消息,周御史这几日,吃住都在盐课司,带着户部的人,正在全力清查盐课积弊,看来是不查出个子丑寅卯决不罢休了。”

魏有之心头一动,这意味著周廉暂时无暇他顾,不会过多干涉她的查案方向。

高崇义接着道:

“还有,东厂来的那位曹敬曹掌班,前日已经离开扬州,往淮安去了,说是奉旨巡查漕运,已经进了淮安都指挥使司。”

魏有之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东厂的人离开了!这意味着在她头顶上最令人窒息的那道视线,暂时移开了。

高崇义看着她,意味深长地说道:

“子慎啊,如今这扬州地界上,能在你查案这事上指手画脚、问东问西的人,可都不在咯。”

他这话说得含蓄,但意思再明白不过——这是她放开手脚,大胆去查的绝佳机会,且这话里另一层意思就是,这案子的功,是落在他与魏有之手中的!

魏有之立刻起身,深深一揖。

“下官明白!多谢府君大人提点!”

高崇义摆摆手:“去吧,把握好时机。本官也希望这案子,能早日水落石出,还扬州一个清净。”

离开知府衙门,魏有之的心情比来时振奋了不少。

周廉专注于盐课,曹敬远走淮安,她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行动自由。

虽然杨家这边的审讯暂时没有突破,但现在,她可以更果断地投入资源,而不用担心过多的掣肘

她回到县衙,立刻修书两封。

一封是给暂住黄家庄子的扬州卫所总旗赵奎的,命他加强扬州城周边区域的警戒和侦察,注意任何可疑人员往来。

另一封是给张诚的密信,询问最新进展,并授权他必要时,可以动用一些非常手段,务必尽快找到李崇文的行踪。

信使带着密信匆匆离去。

魏有之站在签押房的窗前,望着庭院中开始抽芽的古树。

春意渐浓,但她的心头,却笼罩着比冬日更深的寒意。

陆元维祖孙正在田野间丈量民情,而她,则要在官场与江湖的迷雾中,为这座城池,寻找一丝破晓的光亮。

她知道,接下来的扬州注定没有什么平静的日子,只要张诚那边一有消息,这城便要迎来另一场人‘天灾’。

想到此处,她有些感慨,抬头往黄府的方向看了一眼,她有些想见黄小姐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她在自己身边时,好像那些不安都会被一一抚平。

深吸一口气,魏有之准备换身衣服再去杨家看看,风雨欲来,她必须在此之前,做好一切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