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137章 第 137 章

此心安处 第137章 第 137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4:36:44 来源:文学城

瞿老铺子里一如既往的冷清,不过这大约是好事来着。

陆岑川到时,丁松的针灸治疗已经结束,瞿老正在对丁家母子细细叮嘱些什么,瞿镜锋在一旁奋笔疾书,似是在记录病案。陆岑川来往熟稔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跟瞿老爷孙俩打过招呼,就在一旁随意坐了,等他们忙完才上前搭话。

送上自己做的枣糕又玩笑两句,对见了她来立马就拘谨起来的丁母到,

“您早上送我的枣糕太过好吃,勾起了我的馋虫。”

说着把另一盒预备给他们的枣糕递过去,表示自己一时技痒也做了一些,请她尝一尝。

因为知道丁母性子软弱还有些惧怕自己,陆岑川都没有按照寻常客套请她指教,就怕她多想。然而丁母还是超乎意料的推拒起来,一边忙不迭贬低自己的手艺,一边说自己真是太过僭越,竟然班门弄斧,惹得主家不快实在不该。

陆岑川:“……”

完全没想到丁母会惶恐如斯,陆岑川面上的笑意都僵住了,怎么搞得自己好像是个仗势欺人的恶霸似的?

说实话,性子软到这个程度,饶是陆岑川也觉得有些棘手。要是张苗苗那样的,说不定还能激两句叫她振作点,碰上这两个孩子的娘,且完全软得毫无底线,还没使力就要弯折,陆岑川只得退远一些,免得再给碰坏了。

这可是自个儿得力手下的娘呢!

赶紧语气轻缓的为自己解释两句稍作安慰,就转移话题跟瞿老聊了起来。

像丁母这样的妇人,老爷子行医多年见得多了,没想到竟会叫陆岑川难以应对,乐得给了一个台阶,叫尴尬的场面得以缓和。

见他们聊起来,丁母双手捧着陆岑川带来的点心盒子,好像是什么洪水猛兽,当即行礼就要带着丁松告辞。一旁的丁松试着劝慰母亲,但显然说话的分量没有兄长足够,丁艾这样说就顺利引导了丁母下一步的行动,丁松却被母亲压制,拖着他一同给陆岑川行大礼。

看着小少年无奈的笑容和对母亲温柔的安抚,陆岑川也不想叫他为难,摇头表示无碍,不再做什么礼貌应对,随意挥挥手,放这忐忑的妇人带着儿子离去。

待他们走远,瞿老才对陆岑川笑到,

“我听说这小少年的兄长是在你店里做工?”

陆岑川点点头,确实如此,也是她向丁艾推荐说瞿老爷子医术了得,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接过瞿镜锋端来的茶水,为老爷子斟上一杯,又殷勤的把盛了枣糕的盒子打开往前推了推,就听老爷子接着说,

“这小儿的病因我也听过,你身为主家这样客气,怪不得把别人吓坏咯。”

正给自己倒茶的手一顿,陆岑川看着笑容揶揄的瞿老,思索了半天才领悟过来:这时代的主仆之别,比她单纯听说的那些范例可深刻多了。她这样对等的态度,甚至因为对方是年长的女性,不自觉带出来的照顾,对丁母来说实在有些受不住。

且经过了几乎把自己小儿子害死的仁慈主家的“恩典”,丁母这样惊弓之鸟的姿态,就叫人很能理解了。

无奈笑笑道了句是自己疏忽,瞿老却摇了摇头,掐着胡子高深莫测到,

“你作为并未出格,她就已然经受不起,只是因缘际会罢了,也不用深究。”

“我晓得的~”

人与人之间奇妙的气场,陆岑川最是不会强求的,遂不多提,跟老爷子聊起别的。

打从试吃了番茄,陆岑川还没跟老爷子聚过。中秋虽然来送了节礼,却只是匆匆来去,如今有空,瞿老就兴致勃勃的说要带她们去看看那些移栽的花草。

陆岑川想想也没什么事,就欣然应约,带上阿越跟瞿镜锋,留几个伙计看门,一行四人往瞿老的药圃去。

这药圃就在城边,是为方便瞿老亲自侍弄些娇贵花草所设。路上瞿老问了陆岑川些药膳的事情,得知那手札上的药膳她已经尽数掌握,还做了许多实践,各种药材添加的分寸很熟了。又列举了几种情况问她该怎样补养,陆岑川也答得十分流畅,瞿老欣慰非常,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

他俩这一路闲聊,言语中带着许多提问校考,两个小朋友就也不插话,安静的走在前面带路。

瞿镜锋拉着阿越小手,不紧不慢护着他行走,待到了药圃,陆岑川跟瞿老还没有对答完,瞿镜锋就又带着阿越先在药圃中转悠起来,边走边指着圃中各样植物与阿越看。那些人工栽种的药植各有药性,大约是不想叫他觉得无聊,还浅浅讲解,颇有风范。阿越也听得认真,虽然应答简略,但全无骄纵贪玩之相,很是乖巧。

陆岑川跟瞿老见状,都是会心一笑,然后陆岑川不由又想到头疼的小厮问题,就问瞿老爷子到,

“阿镜没个小厮么?”

“从前有的,后来跟着我,就扔回府城他父亲那里了。”

老爷子听她问这个,一改平日好言好语,回答的话里带着浓浓的嫌弃,

“他年纪尚小,正是成长学习的时候,弄那些伺候的人养些骄奢习气做什么!”

陆岑川:“……”

从这个方面考虑倒也是呢。

接着瞿老便说了许多子孙后辈愈发娇气等等,告诫陆岑川前车之鉴,气哼哼到,

“如今就只有阿镜能在我身边,竟觍颜说我偏心,他们那些穿衣吃饭都要人帮忙的儿女,送来是学医呢还是叫我闹心呢?”

又到,

“阿越从前你就养得很好,切莫学这些无用的做派,平白带坏了好好的孩子!”

“……可是……”

顶着瞿老不善的眼神,陆岑川挠挠脸试图讲理到,

“我偶尔忙得分身乏术,阿越又小,没个人照应我怎么放心啊?”

且阿越少有什么玩伴,整天不是跟着陆岑川就是跟着杨桥李宝柱,最近虽然还多了个瑞王,可实在只停留在和平相处的阶段,顶多下个棋,交换一下手中的闲书,是没什么互动的。

阿越本来就是个清冷喜静的性子,再连个同龄人都没有的孤孤单单的长大,陆岑川其实有点儿担心他以后会变得孤僻。

少些跟人交往的乐趣也就罢了,毕竟有人就是喜欢享受孤独,但如今,并不是一个能够依靠网络就能生存的时代啊。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陆岑川觉得自己这大约是才刚刚开始。

瞿老不是固执己见的人,听了陆岑川为难,很能体谅,也敏锐的察觉出她想给阿越配个小厮的目的,跟自家那些不省心的儿女们不太一样。便不再劝阻,只是觉得她所列要求太多,一时半会儿绝对找不到。

“我家若有这样的好孩子,砸锅卖铁也不能给人当小厮啊。”

陆岑川:“……”

老爷子,没事儿瞎说什么大实话?

天虽然凉了,瞿老移栽的异国花草们一个个的却都活的十分精神,比在陆岑川手里强出许多。看过之后已是申时后半,跟老爷子告辞便也不再去常在坊,直接回家。

路上问阿越同瞿镜锋聊了什么,阿越就挨个与陆岑川细数,什么“菊花疏散外感热”,“ 连翘解毒散肿结”,听得陆岑川失笑。

瞿镜锋小少年看着沉着,带着阿越很是熟练的模样,实际上选出这样的话题,根本不知道怎么哄孩子嘛!

不过自家小朋友竟然认认真真的听了记了,便笑着问到,

“喜欢听这些?”

阿越想了一想,没点头也没摇头,只到,

“医谱上也有这样的歌诀,很熟悉。”

这医谱说的便是夏婆子留下的那一本了。

发现夏家传承可能已经断绝之后,陆岑川就又把它拿出来当做夜间读物,隔三差五的,求一个耳熟。里面许多夏氏家传的制药方法和验方,也是编成了这样的歌诀方便后人记忆,怪不得阿越能听下去。

陆岑川摸摸阿越脑顶,那本医谱读得多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段落已经能够信手拈来。从前没有特意问过,此时既然说起来,便捡了一首起了个头,果然只念了两句,阿越便与她应和起来。

少女清澈的嗓音柔和低缓不疾不徐,与小孩子还未褪去软糯的小奶音儿,从此起彼落到合二为一,轻轻顿挫着,在长长的回家路上,久久不散。

——☆——

甫一进十月,弟控的萧家大哥就给瑞王送来了许多御寒之物,确保他在青树村住的舒适无忧。

冗长的车队之中,各种冬日进补的食材药材就不必说,华美的毛裘皮革、精致的手炉熏笼,光上等的银霜炭就足足拉了两车,让陆岑川怀疑去年瑞王到底怎么在隔壁过的冬。

按照惯例把吃的都划给陆岑川,瑞王对着礼单不在意到,

“总之就是觉得会不够用,说了大哥也不会听。”

还不如就老实收下,即让对方放心,自己也别白费那些口舌。

陆岑川:“……”

确实,这种时候,老实闭嘴收下才是上上之选。

药材干货之类送到夏家,羊肉鹿肉留下吃两顿新鲜,剩下的直接放进冰窖。

自从夏天冰窖里面有了冰,就被陆岑川拿来当个储存室,还做了许多棉盒子说什么分隔保鲜以免串味儿,瑞王也是很习惯了,不用她说就指挥下面人一一做好。

长长的礼单拉到最后,终于有了两件意料之外的物品,瑞王一挑眉,招手叫陆岑川过来同看。

银红色的锦盒打开,里面并排躺着一面圆镜跟两柄把镜。清晰的叫人惊诧的镜面镶嵌在银制的镜框之中,极细的银丝绞成一股股蜿蜒流转,曲折成满是异域风情的藤蔓花样。

陆岑川惊叹之下执起其中一柄把镜,竟是出乎意料的重量,翻转过来一看,发觉背后亦有乾坤——是比正面更加繁复的花枝,纹路由外向内盘桓,缠绕拱卫起居中一颗硕大的宝石。

猛然看到这么大颗的宝石,陆岑川下意识就把手攥紧了两分,并且盘算起这颗宝石能顶多少破镜子,一个镜子弄得如此奢侈是要干嘛?

这要是给掉地上了,到底是要先看镜子碎没碎,还是要先看宝石有没有磕破了边角?

本末倒置也不过如此了!

正当她在心中碎碎腹诽,瑞王随意的声音悠悠响起,

“这几面水银镜是从前番邦的贡品,大哥见你喜欢新奇玩意儿,就拿来说送你玩儿。”

至于什么姑娘家就该好好儿打扮,别镇日里像个假小子似的毫不讲究之类,还是千万别叫她知道的好。

然后不等她回话,趁着她握着个镜子无语,瑞王又叫人把另一样意料之外的东西拿了过来。

这个就叫陆岑川更无话可说。

她没看错吧?那造型,是个双耳锅?那材质,不似宣王送的那套琉璃盏,而大祁亦不产玻璃,所以……这晶莹剔透的,是水晶?

陆岑川虽然也挑剔厨具,但对些过分的配置其实没有什么追求,水晶在她心里属于宝石类,拿来做锅实在有点儿一言难尽。而瑞王都不亲自上手,只是叫王明端起来随意看了一眼,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点评到,

“还行,是上等水玉。”

不是很懂还行这两个字是怎么得来的。陆岑川把手中的镜子慎重放回锦盒里,就听瑞王接着到,

“大哥说你做菜手艺极好,就是盛器都不讲究,这是特意送你的。”

然后又挑剔的嘀咕到,

“怎么只配了几个碗碟?”

转头吩咐王明,

“把送来给我那套酒杯一并拿来。”

陆岑川:“……”

送瑞王就是水晶杯,送自己就是水晶锅,虽然材质相同,但其中的意味真是令人深思。深深感受到了萧家大哥的揶揄,也不去细想番邦的贡品为什么这人随便就能拿来,陆岑川一反平日的谦让谨慎,把两个盒盖扣好,摞在一起端了就走。

隔日林县令来了村里,陆岑川才知道除了萧家大哥送东西的车队之外,京里还来了一队前来宣旨的官员,他们一同到了县里才分道扬镳。此回圣旨依然是关于套种,不过却是嘉奖各位实干官员的,就直接颁给了林县令,昨天已经在县里大张旗鼓的宣过了。

陆岑川觉得这跟自己没啥干系,恭喜林县令之后就无甚表示,林县令却觉得自己占了这小姑娘天大的便宜,见她这反应,想想她过往的做派,都对她几乎有些佩服了。

昨日考虑的千言万语全都堵住,往京城方向虚拱了拱手,到,

“陛下并不是忘记你的功绩,只是因你家事单薄,年纪又小,盛名太过反倒容易惹来麻烦。”

陆岑川一边听一边看了林县令一眼,实在不太相信这套说辞。

皇帝诶,那是什么人物?

抛开前世那些文字影视的描绘不说,光宣王瑞王实例展示宗室勋贵亲情淡薄这一条,世家大族都是如此了,就别提那些皇亲国戚跟其中最是顶尖的皇帝本人了。

对自己人都爱答不理的,凭什么对一个素不相识也没什么大用的外人这样关心啊?

何况这人管理着一整个国家,要是还能连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农女家事单薄,会被盛名所累这样的细枝末节都考虑了,简直细思恐极,想一想都觉得吓人。

不过看林县令郑重肯定的模样,绝对是加了忠君滤镜。还有,青天白日的,为整个大祁最高的权利者说两句好话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遂也不多疑问,哦了一声表达理解与支持。

林县令:“……”

不知为何说不下去了。

尴尬的咳了一声,虽然前面那番话的确是林县令由宣旨官员的态度推断出来的,但,实质上的效果确实是如此啊!

县里那些人一看这回都没陆岑川什么事,红眼病立即不就好了?不但不提他给个小姑娘扬名是惺惺作态假公济私之类,得了赏的千恩万谢,没得赏的百爪挠心的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肯出力,也再不说陆岑川一个农女何德何能了。

看着小姑娘虽然嘴上应了,眼里却满满是无波无澜的平静,明显没信,林县令无言之外,觉得也不能怪她。

毕竟陛下当时可是微服出巡,她又哪能知道天降这一份恩典从何而来呢?

哎,陛下真是爱民如子,操碎了心!

感叹了一下君王的不易,林县令强调到,

“是真的!”

陆岑川给他添了杯茶点头附和,

“陛下那样的大人物做事,种种考究思量自有用意,能有去年的奖赏我已经很感激了。”

“还劳您为我这样费心,真是过意不去。”

滴水不漏,一派的诚恳。

林县令:“……”

人家都这么说了,林县令还能指着她非要拆穿她说谎不成?体会了一下自家夫人面对这小姑娘口不对心的体谅时那种烦恼,稍稍平复了下心绪,才把自己这次来村里的另一个目的说了,

“慈幼局的事情我查证过了,你之前给茗儿出了主意又亲自参与,想听听你的意见。”

林县令此来,除了觉得自己占了人家便宜心里过意不去,非得亲自来说明之外,就是慈幼局的事情了。

他从林夫人处知道有人不但不用心教导,甚至还起了歪心思利用苛待那些孩子,钻慈幼局全新救助方式的空子,恼火之余一一都查证过。大约是没想到林县令会忽然插手,本就只做了个表面功夫的几家人,轻易就被揪了出来。可被发现做出这事,除了名声不太好听,竟没什么实质上能够处罚这些人的办法。

然而名声这东西,都不用多长时间,三两人言,遮遮掩掩还不就过去了。难道罚他们不准再救济孤幼广行善事吗?

那怕是求之不得哦。

这跟林县令平日治理这一方水土,行些政令手段又不一样,也不能强硬着来,衡量过后,给女儿去了封信,询问她起初关于慈幼局的打算。

当时林舒茗借慈幼局行事,收容全城乞儿孤幼,动静不小,林县令却没仔细询问过,只叫女儿放手去做,是因为相信女儿心性能力,也相信自己定能当个最好的后盾。

然而杨桥中榜外放,女儿跟着女婿上任,意外把这事给打断了,如今出了状况,不知女儿可曾想到没有?若是想到了自然很好,若是没有,也能给女儿女婿提个醒。

不过那边杨桥初初上任,各种事物应接不暇,小两口忙得不行,林舒茗还未有空闲起步做这些,看了信中状况,很是气恼了一番。

明明陆岑川曾与她提醒过,自己也做了防范,还是这么快就出了纰漏,懊恼过后,把她的目标与想法细细写进回信里。

杨桥见了,想到从前陆岑川也参与其中,且与自家媳妇儿往来无忌,出过许多主意。然而现下老丈人竟得山高水远的写信来询问详情,怕是没了自家媳妇儿居中牵线,那家伙做好分内之外一个字都没多说。

回想起那破孩子从来不爱多管闲事,又看着自家媳妇儿自责,杨桥顿时假模假样的出起了主意,并哄着林舒茗写在了给老丈人的回信上。

“若是能叫她不用顾忌畅所欲言,八成能说出些什么来,把其中惊世骇俗的摘一摘,多半都能有用。”

陆岑川:“……”

别诓我,这种口气绝对不是林舒茗,而是杨桥啊!

“哎呀~”

林县令也明白杨桥的小心思,被陆岑川直截了当的戳破,讪讪笑了笑,

“女婿也是孝顺我么!”

陆岑川翻了个白眼儿,都被杨桥卖了,跟林县令也很熟,既然问到她头上,就并不敷衍,直接到,

“林大人是想要由官府接管这事,还是依然跟从前似的,只当做普通人私下集结所行善举呢?”

这是个很核心的问题。

慈幼局其实本身属于官办,只是多少年来一直不功不过,虽然接收孤幼,但不但范围不广,做得也不周到,拿一份官饷,养几个老残孤幼,说一句混吃等死也不为过。

曾经林舒茗接手慈幼局,其实除了想要借助官家的威信与震慑,也有现成的设施不用白不用的意思。决定实行把教导孤幼生存技能作为救济的方式之后,慈幼局更变成了不可或缺的监督角色,在救助者跟被救助者之间,以慈幼局为桥梁,形成一种互信的规范的救助,才能惠及三方,长久的做下去。

所以出了漏子,其实算是慈幼局监管不力,应该由官方出面说明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