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125章 第 125 章

此心安处 第125章 第 125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4:36:44 来源:文学城

陆岑川这个十五岁生辰,除开她自己,各个儿知晓的都比她用心,不但李家母子早有准备,宋老爷子也备下厚礼托人转赠。现下瑞王无奈宣王不平,柳师傅坐了一会儿还是觉得这样敷衍不妥,把陆岑川从厨房拖出来数落了一顿,讲了笄礼诸事。又到,

“这是一生一次的大事,你如今不以为意,小心将来后悔莫及!”

本来已经跟陆岑川和好,准备揭过生日这茬儿的阿越,一听笄礼,小脑袋又支楞起来,目光灼灼的看向陆岑川。

宣王也跟着附和,说了几件京中女儿笄礼上的风光,长者的称赞和众人的艳羡,当然还有主角当日的光鲜出彩,想要激起陆岑川的向往。结果等了半天,就见她皱着脸苦恼到,

“好麻烦啊……”

她哀愁的语气一听就发自内心,

“而且我根本请不到那么多人啊?”

都无论什么德才兼备的长辈正宾,或者风光排场的观礼者们,光有司、赞者这两位闺中的姐妹好友,陆岑川就不知道该去哪儿找。

几人:“……”她担心的地方是不是哪里不对!

谁料陆岑川还接着反省到,

“不过既然是个大事,倒是我疏忽了,这会儿再贸然请大家来也怪突兀的,下午我做些点心挨家送去,报个信儿就行了。”

原来过个十五岁生日这么麻烦的吗?

宣王、瑞王、柳师傅:“……”

哪有你过生辰还亲自做了点心往各家送的!

忍住心里的吐槽,见她毫无兴趣真的不动心,宣王跟柳师傅又叹了一回,却也不再说什么,各自准备补上一份礼物不提。

笄礼这事没能说服陆岑川,柳师傅作为长辈多少有些遗憾,但因为心里爱护她也不愿勉强,丝毫没有计较的意思,只把这笔账记在了宋老爷子头上,陪着她吃了饭就匆匆走了。

陆岑川看着柳师傅离去的背影,觉得这八成是回去找老爷子麻烦了,还没来得及幸灾乐祸,就被满盒子的珠光宝气闪瞎了眼。

虚扶着盒盖呆看了半天,擦了两次手才把那钗冠捧了出来,恨不得现做一双手套,免得这漂亮的艺术品被油脂沾染。

好看的东西谁不喜欢啊?更别说对手工艺品有特别爱好的陆岑川。

反复小心的把玩欣赏,简直爱不释手。看完了钗冠又去看吉服,抚摸着细密织料上精巧的绣纹,啧啧赞叹,这才是能盛名不衰令人追捧的顶级技艺啊。

她并没有遮掩这样的欢喜,宣王便笑着撺掇到,

“不如穿上试试?”

见她有些犹豫,又接着到,

“总不能叫老爷子这么好的东西,没见过光就压箱底儿吧?”

这种艺术品般的衣饰,换在从前陆岑川大约就只能看看图片,如今竟然能够拥有实物,说不想试一下那是假的,但有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这个,怎么戴啊?”陆岑川捧着钗笄问到。

村里哪有人戴这些?哪有人穿这样?即便想照猫画虎,却连个三脚猫也没有。

不过陆岑川不会,对面两个会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瑞王指点了她衣饰穿戴的顺序位置,宣王还说出了几个小姑娘家流行的发型和花钿搭配,听得陆岑川直拿眼觑他。

宣王也不回避,

“母妃从前想要个女儿,然而我却没个妹妹,总要叫她高兴的。”

光送些死物算什么,当然要能聊上几句母亲感兴趣的话题,换着花样叫她开心。虽然事后总被父王训斥丢了男儿气概……

谁理他呢。

他从小就因为能哄得各府的宝塔尖儿们欢喜惹人注目,又以其中最显贵的硕王妃跟太后为后盾,敢像硕王这样明面上训斥他的并不多,但背后说酸话的,那就海了去了,是以早就习惯了似这种略显探究的眼神。

但陆岑川却全然不是看轻的意思,听宣王是为了讨母亲欢心关注这些,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还鼓励他发扬光大继续努力,不要理那些闲言碎语。并且鄙夷到,

“讨好亲母都不会,自己做不到就说做到的人有问题,**裸的嫉妒!”

宣王第一次得到这样明确的支持,不由愣神,瑞王正在喝茶,呛咳了一声,惹来陆岑川嫌弃的视线。知道她以为自己是持了相反的态度,赶紧撇清,

“我也觉得阿宣这样是很好的。”

按陆岑川的话来说,他就是做不到的那种人,但于尽孝之上,各人有各人的方法,硕王府那样的情况,阿宣一直努力的想要叫他的母亲不寂寞,有什么不对?

至于指责他的那些人……瑞王轻笑,能有几个是真的因为觉得关注女子衣饰妆容显得轻浮,才加以责难?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为了那些叫人眼红的好处,无论阿宣怎么做都会被他们指摘,虽并不是像陆岑川所说的那么单纯,但说是嫉妒,也算名副其实。

陆岑川得了指点,高高兴兴就抱着两个盒子进屋穿戴,折腾了一会儿就笑了。

气的。

这时代衣裳虽然并不是严丝合缝的裁剪方式,衣服大了也是可以改,但……

矮,怪她咯!?

大了一圈儿的衣裳套在身上,好像挂在一个单薄的衣架上,松散又空落,更显得她手短脚短。而且不止衣摆曳地颇余,宽大的袖口盖住她指尖还长出一两寸。

又捧起钗冠往头上比了比,尽管铜镜朦胧,也能看出钗冠跟衣裳是极配的,不相称的是她这没长开的小脸儿和小身子,眉目中隐约可见的英气也依旧稚嫩,俨然一个偷戴姐姐华丽首饰的毛丫头。

喜欢的衣饰都撑不起来,陆岑川多少有些泄气,但想想又觉得不对,老爷子既然用心提早准备又特意送来,没道理都不合适。

特别是衣裳,就算宽松个些许留来修改,尺码也不应该差这么多,显然不是按照她此时身量来的。

宋老爷子之前也送过她首饰衣料,为了方便她平日穿戴,样式材质向来都很恰当。笄礼听起来好像挺重要的,但这样的钗冠吉服,在村里也太扎眼了。再结合柳师傅所说,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老爷子是在委婉的表达,叫她不要这么早办笄礼。

可是为什么呢?

收拾了飘忽的心绪,静下神来想了好一会儿,陆岑川才明白其中的关窍。

成年之后是什么?婚配啊。

十五岁就谈婚论嫁,在她脑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在这里却是常识了。

再想起去年打算着她家产又嫌弃阿越的有心人,顿时就觉得头疼了起来。

外面三人喝着茶等着看陆岑川换新衣裳,其中两位王爷多是凑趣,阿越是真心期待,频频望着里屋的方向,难得的雀跃。结果见她维持原先的打扮出来了,都是一愣,也不等他们疑惑,陆岑川便解释到,

“老爷子大约也是不想叫我办笄礼的。”

“啊?”

这下不止宣王,瑞王也在意起来。

略微说明了情况,两个适龄青年就露出了然的表情。

他俩身份家世自不用提,光样貌就能迷倒无数的闺阁少女,现下都在外面无人管束,自然很潇洒,在京里也不知被多少人“关心”,连瑞王都因着亲哥亲娘不能免俗,就更别说宣王了。不过,

“宋老爷子可真是,深谋远虑啊……”

宣王一边感叹,一边上下打量了陆岑川一番,脸色之复杂难以言喻。

陆岑川眼明心亮,一眼就横了过去,那眼神里是满满的威胁,仿佛只要他说出半个矮字,就要动手揍他。宣王能戳一下陆岑川痛处就很得意,见好就收,窃笑着拱了拱手当做服软。

陆岑川这边领会了老爷子隐蔽的用心,出了夏家便直奔城中去寻杨路,想要写信责怪宋老爷子胡闹的柳师傅,也从杨路口中得到了同样的答案。

柳师傅蹙眉不解,

“老爷子这是何意?”

杨路曲起指节敲了两下桌面,也觉得岳丈这事办的不妥,陆岑川不是不听劝的性子,更不爱张扬,拿出来明说又有何妨?现在到弄得他们一概不知,连份像样的生辰礼物也没准备。

但转念想想老爷子对妻子女儿无度的宠爱,就又释然。毕竟及笄可是女孩儿家最重要的人生大事之一,心里头知道这样对她好是一回事,怕小丫头委屈便又是另一回事了,索性也不劝她要怎样,一切都交给陆岑川自己选择。

遂也不弯绕,明白到,

“岳父也是不想给玲子惹麻烦。”

陆岑川如今在县里很有些名声,但套种的推广与她家事的过往两者相加,褒贬不一,再在这风口浪尖上大办生辰,露了身家,少不得要惹来些不长眼的人妄图打她婚事的主意。

若是拒绝便能叫人知难而退自是无碍,若是惹来些鬼蜮伎俩反倒不美,干脆不要声张算了。

听杨路这一番解释,柳师傅虽还有些埋怨,到底不想给陆岑川找麻烦,只好点头算了。就听杨路又劝到,

“生辰虽然没有庆贺,笄礼却是可以以后再办的,您也莫要太挂心。”

柳师傅勉强接受了这拆东墙补西墙式的说法,也没再说要写信去数落老爷子的事。

不过老爷子不想徒惹麻烦是一回事,陆岑川洒脱不拘到了这个地步,杨路也是有点发愁。

在待人处事上,不拘泥小节虽然是很大气,可太过出脱不同于众人,难免就叫人当了把柄。正寻思怎么掰一掰她这性子,宋氏闻言而来,听了丈夫的想法愈发不满,先是剐了杨路一眼,又亲自修书往江南数落父亲。

杨路被妻子瞪了也不气恼,虚心求教是为何惹了她不快,宋氏见丈夫竟是真的不知,便拿自家女儿举例。

两人的长女锦儿,生来便是他们夫妻的掌上珍宝,爱惜呵护细致入微。别说是每年生辰,四季衣裳首饰,各色好吃好玩儿,从未疏忽过一星半点儿。杨梁两口子也宠她,杨桥都不用提,宋老爷子更是看小锦儿跟眼珠子似的,外孙都没有外孙女儿重要,就连石头,自小都知道要照顾妹妹。

“所以但凡有所疏忽,平日有的今日没了,才会觉出不同。”

宋氏说到这里,心里更添几分怜惜,

“玲子从小便没有这些,习以为常,又怎么会因为今日没人庆贺,就觉得委屈?”

根本不是什么洒脱不拘的问题好不好!

这说法有一定道理,杨路虽然心里还是觉得以陆岑川的性子,就是真的不在乎,不过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跟妻子争执,陆岑川那边就更不用担心她跟她嫂子犯拧,哄人开心她最是拿手呢。

遂点头表示同意,也不多话,随宋氏从她压箱底儿的陪嫁里挑了一套首饰,带着女儿儿子一同去安慰陆岑川。

杨路一家赶到村里已是傍晚,还好夏日天长,天色还很明亮,不过路上颠簸,又带着两个孩子,无论如何都得在村里住一晚了。

彼时瑞王正在给陆岑川讲些什么祖宗们留下的大排场、读书人看重的穷讲究之类,宣王听是在给陆岑川补些皇家勋贵的礼仪常识,觉得王兄很有先见之明。

以陆岑川这样的心智,必定不会总留在这穷乡僻壤里的,就借口有事回去找能补给她的生辰礼物了。

见杨路一家过来,陆岑川赶忙起身相迎,瑞王也跟着起身致意,装个普通后辈越发顺手。

“二哥二嫂,怎么这时候来了?”这会儿才到村里,是顶着下午正烈的太阳赶路了?

她一脸的不知所以,宋氏就更觉得心疼,快步上去握住她手,说了自己一家的来意。又亲手把准备好的首饰盒子打开与她,怜惜到,

“这么大的日子也不吭声,还跟嫂子见外不成?”

不等陆岑川回话,小锦儿也扑了过来,陆岑川顺手捞起软乎乎的小姑娘抱在怀里,就听她说,

“姑姑生辰竟然不告诉小锦儿,是不喜欢小锦儿了么?”

说着哼哼唧唧的搂紧了陆岑川的脖子,又说人家心里可难过也不要喜欢姑姑了,又说只有吃了姑姑做的果酱才能和好,娇娇气气的孩子话,惹人爱得不行。

虽然不知杨二嫂这个心疼小可怜儿的眼神是怎么回事,抱着怀里撒娇的小锦儿,听着杨二嫂一句句关爱叮咛,陆岑川不好意思透了。默默提醒自己以后这些世人重视的日子,就算自己再怎么不上心,也得事先给安排好了,或是不办或是简办,都要提前拟出个章程,免得到时候又给别人添麻烦。

一边安慰宋氏,一边暗自向杨路拱了拱手表达歉意,这大夏天的着急忙慌跑一趟,连小锦儿跟庆儿都被她牵连。

杨路见她朝自己比划,了然一笑,想叫她以后注意的话也省了,下巴往妻子那边微微一撇,陆岑川心领神会,越发卖力的去哄人。

宋老爷子的隐瞒跟陆岑川的不在意,两人殊途同归,一起做出了不办笄礼的决定,也一起被数落得彻头彻尾,口诛笔伐,谁也逃不了。

“二哥啊……”

以为哄好宋氏娘儿俩就能免除杨路的敲打,陆岑川也是想多了。

吃完了晚饭叫妻子儿女先回去休息,杨路抓住重点好好的说教了一番,句句都直指她心中的懒怠随性,陆岑川一个理由都不敢找,只能诚心认错求快点放过。

她面对宋老爷子都一副滚刀肉的架势分寸不让,谁知对上杨路就只会老实挨训,宣王跟瑞王都惊呆了。完全不管陆岑川频频投来叫他们有点眼色赶紧走人的目光,牢牢坐在那里喝茶看戏,稳如泰山一般。

杨路哪能没察觉这些小动作,但见陆岑川已经跟两位王爷这样熟稔,惊讶过后就放心起来。确认她听进了自己的话,也不再多说,从袖中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陆岑川扫眼一看发现是张地契,根本没伸手接就要拒绝,杨路把那张地契放在了她面前,不等她开口就到,

“过些日子我就要带着你二嫂往江南去了,这边的产业总要处置,本来就想把这临街的门面留给你,不过早个一半天罢了。”

说完又把那张地契往前推了推,

“且柳师傅也不同我们一道走,他近年已经少操心生意上的事,只专攻技法,如今又有鬼国嵌占了他的心神,他那几个徒弟,有成算的我跟岳丈都占着,你就多操点儿心。”

柳师傅哪用她操心,不过是个托词罢了,说与听的二人都心知肚明。

“……您真是……”

这种理由都找出来了,还叫她怎么拒绝啊!

没法儿拒绝,就干脆应允,陆岑川从来不是什么扭扭捏捏的人。

后面杨路收拢手中本地的产业,就顺道带着她指点,还往用惯了的中人牙行里走动,叫她眼熟各方人脉,陆岑川被杨路教导惯了只虚心受教,十分心安理得。

宣王得知很是羡慕,偷偷跟瑞王抱怨,当初自己哪儿有人管?他从皇帝手里求了差事,皇帝就把他扔给齐王,齐王是个甩手掌柜,事情一交代人就没影儿了。还有个拖后腿的父王,整天就会呵斥他不务正业,丢了皇家颜面,以至于现下见到完全不同待遇的陆岑川,眼气得不行。

瑞王知他是撒娇呢,就笑了一声到,

“如今学也不晚,杨家二哥竟会不教你?”

说完含笑篾了弟弟一眼,

“还能跟玲子当个同门呢。”

宣王果然哼到,

“我要这县里的一点儿人脉作甚!”

宣王看不上的丁点儿人脉,对陆岑川来说可是有用处得很。

心情微妙的捏着手里掌控他人人生的身契,学着杨路御下的手段敲打训练,又趁着频繁往来城中的便利,零敲散打的就把杨路送她的那个铺面整治了出来。

常在坊的第一分店,短短时间便能够开业了。

新店依然叫做常在坊,只是在牌匾左上角加了个堂字,原先常在坊的招牌也在同样地方加了个小小的速字,表明了陆岑川心中两店的区别。这点儿差异别说不明所以的路人了,连王家母子都不懂什么意思,不过王小喊自有一番解释,

“老店就是小吃,新店就是大菜,对吧?”

“……也不算大菜啦。”

陆岑川看着王小喊有些无语,自家卖什么菜色,自家的主厨能不清楚么?研究了大半年的烤炉终于能够熟练使用,于是用烤鸭作为主打,再加上以豆腐、鸡、鸭、鱼还有兔肉为主材料的各种煲跟锅子,就是常在坊新店的菜色了。

比起凉皮捞面确实是大菜,但比起真正的珍馐,也只能算将将入席罢了。

此外新店还有两个特色,其一便是各色杂粮,玉米红薯南瓜做出花样的主食,王小喊起初听到头都是大的,新店也是有双层门楼的大店面了,到底谁才会花钱来吃这些!?

其二便是饮品,除了免费普通的茶水,常在坊只卖几种烂大街的淡酒,再有的,就是玫瑰豆乳跟桂花酒酿,凉热都有,不续不添,按壶卖。

这个王小喊到没反对,不过被陆岑川跟王小唱联手压制,就算他有心反对,也是跟杂粮主食一样,连口都张不开。

有了菜式上的新奇,陆岑川就没再在开业的时候玩什么特别的花样,敲锣打鼓放鞭炮,揭幕之后,开店迎客。

当日多是熟人捧场,还有常在坊累积下来的口碑食客,因为地方够大菜上得又快,生意显得不温不火。陆岑川也不急,果然不过两三天后,尝过鲜的食客们口耳相传,就渐渐聚起了人气。

许管事坐在一街之隔的裕丰楼二层包厢,对着常在坊新店望而兴叹。初见时对方不过一个能做出好看花馍的村里小丫头,一年前掐着独门的手艺叫自家服软,而今,已经能跟他们并驾齐驱了。

不,不算府城的话,说不定还要好一点?

于师傅比他看得开些,也看得更明白些,拍了拍许管事的肩膀到,

“夏姑娘新店菜色虽然新奇,但翻来覆去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做法,比起咱们粗浅的很,多研究研究,做好本分便是。”

“……也只能如此了。”

新店一切顺利,杨路就放下了心,陆岑川选择不去江南其实叫他有些意外,如今能在县城更加扎稳脚跟,倒也算妥当。

陆岑川也可以继续回去思索修路的问题了,新店的原材料依然全是由她自家供给,运进城的东西越多,路就越显得难走。四下询问了一番,修路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同之处只在于选材,石板青砖或是夯实泥土,各有各的价钱。

“石板跟青砖……”是要修步行街吗?

也不想单纯的夯实泥土,一条平整的土路能坚持多久?

现成的材料都不趁意,陆岑川就有心顺势把水泥的粗浅制法捅出来,可是从哪个势顺,还没考虑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