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124章 第 124 章

此心安处 第124章 第 124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4:36:44 来源:文学城

如果是想轻松的做个独善其身的闲职,金銮殿上为什么要顶着被排挤的压力,写那些不华丽不好看的大实话?更别说杨桥就是一个愿意管事的性子,又有踏实做实事的心,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绝佳的行动力?

明明都选好了还问什么问!

陆岑川眼神嫌弃,杨桥被看惯了也不恼火,咬了一大口铺满梅子酱的镜糕,赞了声这清爽的酸甜,问到,

“你觉得我的选择对吗?”

以他的名次,进翰林院混个职位是绰绰有余的。都说熬资历多么艰难,但身在京城,就算官职再小,能苦到哪里去?

反倒是如同林县令这样,成为某地的父母官,为当地民众福祉尽心尽力,就算是本县最大的官员,又怎么能跟京官相比?要知道,本县虽然不是多么繁华,但还真不是大祁最贫苦的地界。

“又不是我跟你去吃苦。”

嫌弃过后,陆岑川再接着翻了个白眼儿给他。

杨桥:“……”

你怎么说的这么对!

对于弟弟的选择,杨路杨梁都没有反对的意思,林县令对女婿的上进也很赞赏,宣王还玩笑到,

“不留在京城是对的。”

他嬉皮笑脸的,完全没有当初矜贵持重的高人范儿,

“你这回春试上京跟我几次往来,都被那些老东西们记在心里了,然而我都不在京里,要是有人借故为难你,不是连个撑腰的都没有?”

众人:“……”

好像哪里不对又好像有点儿道理。

瑞王心里好笑,却没戳破弟弟这歪理,他也觉得杨桥晚几年再往京城晋升最好。

一则,外放实职,更方便做出政绩攒资历,二则,京城现在是非是多,杨桥毫无根基以科举进身,本就艰难,又跟他们兄弟沾上关系,总之是麻烦,还不如避开。

而对瑞王二人来说,给杨桥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再简单不过了,根本没什么顾虑,轻松达成共识之后,没几天便从京城来了任命。

一年到底要送杨桥几次,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这次真的是要久别了,他这一去少说三五年都无法再见,杨家兄弟自小亲厚,母亲去世之后,历经多少的相互扶持才走到今天,临别之际全没有了杨桥中榜时的欢欣,只剩下一样样的担忧,离愁别绪,无须多提。

林县令此时也完全不记得要给女婿什么提点,只强忍着眼泪交代杨桥好好对待林舒茗,双目赤红的糙汉女儿控表情可怕透顶。林夫人更是只顾着看自己初为人妇的女儿,千言万语都堵在嘴里,说不得咽不下,只顾着流泪,握紧了林舒茗的手,叫她好好照顾自己。

众位亲朋依依惜别,且这回杨桥是拖家带口去赴任,阵仗比之前几次都壮观些,陆岑川身在其中却好像在看热闹。

她不像本土居民那样看重分离,自然一点儿参与感都没有。

不过这回主角并不想放她做背景,杨桥临走又特意寻她,都以为有什么要紧的话要说,结果竟然是叮嘱阿越:平日刻苦读书,遇事多寻长辈,千万别被自家姨姨带歪了性情。

陆岑川:“……”

“还有,吃了什么好吃的要想着我。”

特别是那种易于保存能长途运送的,一定记得叫陆岑川多做一些让二哥送给他,至于平日吃的什么新鲜吃食汤水,就不用特意告诉他了。

“三叔可就指望你了!”

杨桥抱着阿越,目光灼灼的与他乌溜溜的大眼睛对视,殷殷嘱托到。

陆岑川:“……”

“赶紧走人吧你!!”

送走了杨桥,又蹭了瑞王的马车回家,陆岑川终于想起修路这回事儿,然而宋老爷子不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这时代到底怎么修路?用什么材质?耗多少工本?费多长时间?

陆岑川想了一夜也没个头绪,就准备进城问问杨路。

晨练吃饭,还未等她出门,李宝柱便来了。

入夏之后李宝柱身上活计愈发多,管束着陆岑川那个农庄的各项人事之外,给常在坊送食材的事情还是每天亲力亲为,他自家的田地,最近又加上要教授套种之法,总之是很忙。

“怎么啦宝柱哥~?”

李宝柱见她笑得惬意,也跟着露出了个笑容,微微颔首向瑞王致意,抱起一旁的阿越颠了颠,

“娘说有些日子没见,想你们了。”

陆岑川闻言一乐,李大娘待她跟阿越从来都好,是十分慈爱的长辈,她自然也真心相对。平日里常常往来,跟着瞿老爷子学了药膳之后,还做过几次送给老太太尝鲜,离上一回见面最多不过三五天吧?宝柱哥怕是有事,但这理由也找的太烂啦!

不过李家除了吴梅花还能有什么麻烦,大约是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说起,陆岑川就不追究,跟着往李家去。

然而一路上家长里短逗孩子,又好像真的没什么问题,陆岑川也不多想,欢快的蹭到李大娘身边,撒娇弄痴,卖了一手好萌。

惯常的说笑了一阵,李大娘怀里抱着阿越,单手抚上陆岑川肩膀。

老太太眼睛不方便,略显迟疑的摸索到了陆岑川脸侧的几缕碎发,轻轻为她拢到耳后,被岁月和辛劳磨砺过的手指,擦过耳廓时,那样的温柔。

“玲子啊,你娘要是能看到今天,该多好……”

话题转变的突兀,李大娘本来满面的笑意也添了些感伤。陆岑川一愣,知晓她们老姐妹情深意切,此时怕是又激起了心中的遗憾,赶忙就要宽慰几句,却被李大娘拍了拍手背,轻拭眼角,摇头叫她不要担心。

“宝柱。”

“诶。”

李大娘一出声,李宝柱就转进里屋去,少时拿了个小小的布包出来,递在了自家老娘手上。陆岑川眼神疑惑,李宝柱却只对她笑,笑得陆岑川莫名其妙的,跟着把目光落在了那个小布包上。

素色的细纹棉布,经过长久的年岁褪成苍白的颜色,但洗得干净平整,可见平日保存的很用心。手指一握确认里面的东西,李大娘含笑点了点头,一层层揭开轻软的棉布,露出根银制的簪子,静静的躺在她手心里。

这簪子不长,老银子自然发旧的颜色有些黑沉,簪头也小,太小了,十分之小,还没半个拇指肚大,又做工粗糙,紧巴巴的挤成一团,只能隐约看出好像是要做个凤凰的样子。

捏起这跟银簪,轻缓的动作有着说不出的郑重,李大娘抬手,顺着刚刚替陆岑川挽过的鬓发,小心把这银簪插在了她脑后的发髻上。

“这是我当姑娘时得的,不很贵重,却为我带来许多好运。”

家人和睦,婚事顺意,嫁了个好男人,生了个好儿子,命悬一线遇难成祥,虽有遗憾,却始终能心存希望,看着这簪子,就觉得安稳。

“今儿是你十五岁生辰,今天过后,咱们玲子就也是大姑娘了,你娘不在,大娘便厚着脸皮揽下这差事。”

老太太话中满是怀念,又有无数的欣慰欢喜,透着道不尽的温情,

“愿你健健康康,一生顺遂。”

陆岑川一怔,脑中空白了三秒才理解了李大娘的话。

不过不能怪陆岑川脑子发懵,夏草玲这小姑娘,根本不记得自己的生日。

到也不能说是完全不记得,但这实在也不能怪夏草玲。

夏家拮据,日子过得万分紧巴,生日是什么?从来没有人为她庆祝过。隐约知道个日子,却并不觉得特别,再模模糊糊的通过记忆留给陆岑川,真的是没什么痕迹了。

她愣神了半天,眨眨眼睛掩下目中的潮意,伸手环住李大娘,倾身抱了抱这个待她很好,也一直待夏家母女很好的老人家,忍住了声音里的哽咽,缓声道谢,

“谢谢大娘,我,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完全没有任何推辞,陆岑川这样的表现叫李大娘十分满意,一家人才不需要那些造作。但听她声音有些不稳,平日里再懂事周全,到底是个眼泪浅的小姑娘,就拍了拍她的肩膀故作嗔怪,

“你宝柱哥还说要去买个新的,新的哪有大娘这个好!”

“就是,大娘给的最好,我最喜欢了。”

李宝柱顺势凑趣,

“是是是,哥哪能猜对你个小姑娘的喜好呢?”

虽然说着不懂小姑娘的喜好,买新簪子的提议被自家老娘否定之后,李宝柱还是努力的准备了一下自己的礼物——两身花色鲜嫩的衣裙。

夏草玲从以前就一身短打,穿的跟个小子似的,陆岑川图省事也延续了这风格,都是方便利落的打扮。李宝柱买的时候挑选了老半天,还好乡下地方没什么特别扎眼的榜样,这两身衣裙还算素淡,不然陆岑川真是要辜负李宝柱的一片心意,纯粹当做收藏压箱底了。

又劝慰了李大娘无法亲手为她束发的遗憾,农户人家没有那些排场规矩,及笄之日有长辈送上一支簪子就是很重视了。陆岑川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更繁复的讲究,收好了两样礼物,索性也不往城里去了,干脆就在家给自己过个生日,免得明年又给忘了。

出了李家,抱着阿越往家走了一会儿,被人放在心上重视的欣喜渐渐平复,陆岑川不由得叹了口气。

夏草玲啊……

那个那么听话,拼尽全力遵从母亲和姐姐的嘱托,被人污蔑误解都不知道怎样反抗,憨直又木讷的小姑娘。

她还什么都没经历过。没看过一次动人的风景,没见过一朵最美的花,没长大到能够察觉一点自己的心。家境窘迫,虎狼环绕,她甚至没来得及变成一个被环境染黑的坏人,就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从来到走,懵懵懂懂的一张白纸。

……打断腿什么的,回家再好好感谢一下萧琢好了。

想完陆岑川又叹了一口气,收拾心情,问阿越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菜色,谁料垂下眼,却正对上阿越委委屈屈的目光。

“怎么了小朋友?”刚刚不是还好好的?

瘪着嘴,蹙着眉,阿越史无前例的在陆岑川问话的时候,无声的扭过了头。

陆岑川:“???”

难得阿越跟她闹别扭,然而行动上却比平日还黏着陆岑川一些,都没说要自己走路,紧抱着她脖颈偎在她怀里,就只是说什么都不回话,单纯的扭头不爱理她。

陆岑川一头雾水,一路自我检讨服软到家也没得个回音,竟是从未见过的坚持。又想了半天,都没想到自己做了什么惹得小家伙儿恼火的事情,连刚刚有些开心过头的时候,自己都没偷亲他呀!无奈的笑了两声,先进门再说。

阿越绷着小脸儿不肯理陆岑川,叫宣王稀奇了好半天,逗着阿越叫他说说为什么跟自家姨姨置气,也没得到答案。

瑞王看不下去,陆岑川做小伏低如此轻车熟路,也太宠孩子了些,虽然上辈子冷血无情的阿越叫他厌烦,但也并不想这难得能够作为对手的后辈,被养成个骄纵无理的败家子儿啊!

而且阿越的表现太过奇怪,明明黏着陆岑川不松手,却又生闷气不肯跟她讲话,到底是几个意思?可这小朋友无理取闹起来几个大人也都没辙,跟一个奶娃娃较真儿,他们自问谁都做不出来。只好叫陆岑川好好回想今天都做了什么,怎么就招惹了这小家伙儿,出门的时候不还好好的?

“在宝柱哥家的时候也好好的呀!”还配合自己撒娇卖萌讨李大娘欢喜呢!

瑞王看了看阿越,又看陆岑川,调动起整年没用过的察言观色技能,问到,

“李家大哥叫你去干什么了?”

“哦!”

听他问这个,陆岑川献宝似的拿出李大娘送她的簪子,显摆到,

“今天我十五了,李大娘送了我能带来好运的簪子!”

“哼!”

阿越终于开口,懊恼的轻轻哼了一声。

竟是因为这个?

调整了下阿越坐在自己腿上的角度跟他对视,陆岑川问到,

“为什么因为这个不开心?”

阿越这回并没有再躲开她的目光,面对陆岑川的疑惑,蔫蔫儿的垂下了脑袋,答到,

“……阿越没有礼物送姨姨……”

别说送礼物了,他连自家姨姨生辰的日子都不知道。

陆岑川闻言乐了,虽然平时的阿越很好,这样沮丧的阿越也很可爱呀!哈哈大笑,

“给姨姨亲两口就够了!”

说着就搂紧阿越,完全不给他反对的机会,一口啃在了那粉嫩嫩的脸颊上。

小朋友恍惚之间就被偷袭,神色纠结,要恼不恼的,皱着眉气呼呼的看了陆岑川半天,还是哼哼唧唧的应了,蹭了蹭她脸颊作为回应。

陆岑川就更开心,又说了无数的好话夸赞阿越可爱,流水一般,把小朋友说得小脸儿通红,害羞的把脑袋埋进了她颈窝里。

这姨甥俩腻腻歪歪的重归于好,瑞王在一旁听得直叹气。

什么叫今天十五了送她能带来好运的簪子?那簪子是因为能带来好运才送的吗!?

阖目按了按眉心,女儿家年满十五送上簪子,便是庆贺她成年加笄的意思,她之前怎么从没提过?

今天提了然后呢?!

对于这疑问,陆岑川坦然回答,

“多做两个好菜吃吃?”

然后还顺便问到,

“你们想吃什么?”

瑞王:“……”

宣王:“……”

俩人都不做答,虽然觉得他们忽然客气起来有些古怪,陆岑川还是决定做一桌好菜,不用点单也满足一下大家的口腹。

她盘算了一下就往厨房去忙,阿越赶紧抓着她衣摆跟上,屋里就剩下瑞王宣王两兄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

“……乡下地方,大约没有那么多讲究的。”

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宣王先开口到。

女儿十五及笄,京城里无论世家豪族还是权臣新贵,都不会忽视,必要办一场笄礼广而告之。

而那些人家的女孩子好像也生而金贵一些,这样的日子,哪肯悄无声息的亏待自己,都恨不得引来全城注目才好。甚至还有些人家,把女孩儿的及笄礼当做互相攀比的手段,这本是为女子成年庆祝的嘉礼,就在众人的追捧中更加风行,显得十分郑重而必要。

但其实平民百姓哪有这种闲工夫,特别是祖祖辈辈没接触过那些规矩礼数的,再手头拮据一些,能学个一星半点就算不错,宣王从小四处乱跑,自然知道的多一些。

不过陆岑川自己也太不讲究了……

宣王抿了抿嘴,心里的感觉有点难言。

一边觉得她随意的过了份,哪有这样大而化之的小姑娘;一边又觉得,那些娇滴滴没什么大用的小丫头们,都能理所当然的享受盛大笄礼带来的风光,为什么她不能。

瑞王又按了两下眉心,到没弟弟的那些纠结,只是好不容易碰到个他知晓的嘉礼,就不能提前通知一下,叫他好好的把礼物准备好吗?

皇族宗室那么多女儿,女儿又生女儿,总有几个不能当做不知道,他送出的及笄礼不知凡几,虽也不算擅长,但至少熟啊!

人情往来,他真的不是一无所知!

宣王:“……”

“王兄,一无所知也没什么啊……”谁会挑剔你这个!

兄弟俩又相对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宣王先说到,

“我手上也没什么现成的东西好送给小姑娘的,王兄有么?先借弟弟送了。”

笄礼什么的先无论,陆岑川今日生辰,总要表示下心意才好。然而出门在外,他哪能未卜先知还备着这些,只能指望连鬼国嵌都随身带着赏玩的王兄了。

瑞王默默,淡淡看了弟弟一眼。

他有啊,古玩字画,名琴孤本,送哪个?

宣王:“……”就知道不该问的。

正在这时柳师傅捧着两个锦盒来找陆岑川,下面大些的有一人宽,两个盒子摞起来高度足有一尺半,里面装的绝不是什么小物件儿。

进屋见他俩相顾无言,便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了,宣王看了看他手里的东西,不答反问到,

“柳师傅这是?”

柳师傅一笑,略微抬了下手中的盒子示意,

“老爷子临走交代我今天送来给玲子。”

宣王嘴角一抽,合着宋老爷子不但知道,还早有准备?

“……是什么呀?”

“这老爷子到没说,我也没打开看。”

还神秘兮兮的说是给陆岑川的惊喜,柳师傅就没深究,随他保持神秘。

得,这也是一个不明就里的。

宣王闻言神色古怪,就叫柳师傅觉出不对来。放下手中的盒子就要打开,心下还暗自思量,老爷子近年已经不大办那些叫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了,来了青树村以后更是跟陆岑川很要好,总不会临走还留了什么……幺蛾子三个字还没想到,揭开盖子的手就顿住了。

两个盒子中,上面稍小的那个,装着一副赤金头面。

笄、簪、钗冠一样不少,均以赤金为底錾刻镂雕,冠镶白玉,红宝流苏,都无论正中那块白玉是如何的佳品,颗颗红宝虽都不大,但质地均匀圆润饱满,肉眼难辨其中差别,更兼色如鸽血,正是上乘宝石。

且这钗冠积金累玉,明明一片灿金宝光耀耀,却因着独运匠心的巧妙搭配和轻盈造型,显得朝气蓬勃,衬极了女孩儿水灵灵的青葱。

下面稍大的盒子里,是一套女子吉服。

也是彩衣、曲裾、大袖三者俱在,象征着女子从天真烂漫到端庄典雅的蜕变。每一件都针线精致,最后的那件大袖更是叫人眼前一亮,上面的绣纹,非是江南最顶尖的绣娘而不可得,与当年宋氏出嫁时,惊艳了半个江南的嫁衣绣工如出一辙,足见宋老爷子用心。

这么两样能称作奢华的钗冠吉服,赫然是为及笄之礼所准备的。柳师傅呼吸一滞,低声斥了句不着调,几乎立即就明白了宋老爷子指定日期叫他送来的意思。合上盖子试探问到,

“那今日是?”

看宣王点头确认,柳师傅直想扶额,又接着问陆岑川人呢,宣王苦笑着指了指厨房的方向,

“说中午加两个好菜,正做饭呢。”

柳师傅顿时无言,卡壳了半天,倒也不知是该骂谁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