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391章 三顾坟地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391章 三顾坟地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但最终,他的回答却是:“等我再看一次星象。”

他看星象,是为看近日这无妄之名鹊起的由头,更是要看这件事背后隐藏的卦象所指。

一个人不是势,可十个人、百个人便会构成势,甚至会影响和主宰天下运道。

天下已经乱了很久了。偏生在这时候,有人提出他上官谨的名字。

看似意外,他却能感觉到冥冥之中的某种天意和玄机。

守墓人精于术数推算占卜,这也是上官世家近百年来传承不绝的重要依仗。故此上官谨的回答,族长亦深以为然。故此同意他潜修之后,再来商议此事如何应对。

那一夜上官谨所看到的是,天际流光如雨,荧惑犯紫薇,刀兵动,旱灾起,皆大凶之兆。

这也是一直以来的天兆。

大桓的国运走到了尽头。不只如此,胡人南下已是必然趋势。百年江东之地,亦难免一场血火刀兵的清洗。

这是南北政治、文明发展长久不平衡造成的割裂。而这割裂,必会以某种方式找回自己的平衡,再度融合,哪怕是极端方式。

简而言之,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你们富庶而和平;我们却贫乏且暴戾,那我们是断然不会容你继续你优逸的生活,而我们一直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并且不会管这是否是我们自身原因,而征服是否又太蛮横。只要实力对比达到临界点,这就一定会发生。

这也是上官谨为何从来没想过出仕的原因。

他不想逆天而行,宁愿在注定苦难的尘世,做超脱的隐修者。

但就在族长闻询他的那一夜,忽然有了异数。

有星自西南亮起,过中垣,至江东上空,盘桓不去。

随即帝星复明,乾坤乱象一扫而清,宇宙寥廓,山河澄清。

上官谨极其吃惊。是甚么意外发生,成为了变数吗?

是夜他反复占卜,以“易”求问,冥心苦索,推究反复,起了有生以来最大也最复杂的一局卦象“天运之局”,时间长达三天三夜。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反复起卦卜算的时候,有人已在上官家的禁地之外,等着他。

三天后族长进入禁地,却惊见上官谨的鬓边已然出现丝丝银发。

上官谨其时正是盛年,且最要紧的是,作为修为精纯的修道之士,他即便至髦耄之年,原本恐怕也不会有一根白发的。

族长原本要出口的询问,都再问不下去。

最终还是上官谨先开口。

他一开口,气氛立刻变得分外凝重。

“江东有太平之望,汉人正统亦有可能重掌中原。”

族长立即显示出如释重负的模样,重重地道:“那便好!”这恐怕是他近些年,听到过的最好消息。

但上官谨的下一句话,却令他再度紧张起来。

“但帝星的出现,却是在三十年后。”

“也即是说,我们能够撑过目前这三十年不被胡人所灭,才会有将来北定中原的事。”

族长原本已在堂中的一把胡椅上坐下,听得这句立刻又站了起来,震惊地道:“这是甚么意思?”

上官谨展开前日所绘之天文图,以手指道,苦笑道:“有帝星,但那却是三十年之后的帝星。有辅弼王者之人,已自西南而来江东,目前却未成气候。”

族长盯着他,眼神发亮,一字一句地道:“也就是说,天命不在当下,却在未来。”

上官谨接口道:“但若当下我们保不住江东,恐怕也不会有未来。”

族长想到外边如今兵荒马乱,诸王相争,连朝廷都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形,苦笑道:“要如今的我们,再保大桓三十年,谈何容易。”他审视上官谨,忽有所觉地道:“除非……”

上官谨接口道:“除非我出仕。”

族长默然半晌,而后道:“以一人之修为气运扭转天时,为王朝续命,恐非长久之策。”

家族之中,族长是唯一一个知道,上官谨修道成就的人。

如无意外,上官谨就这般留在墓地中终其天年,他会是南朝第一名剑仙。

历来神仙之说,都属渺然。有几人曾经见过活的神仙?但是上官谨就有这种命数。

入世为治国良臣,出世则为超脱真仙。

上官谨亦默然,而后道:“以一人成仙机缘,及五十岁之后寿数,换取南朝三十年太平,以待将来之人,亦不算亏了罢。”

族长变色道:“五十年之后寿数?那即是说你会活不过五十岁?这……怎么可能!”

无法成仙可以理解,出世之后,必介入红尘因果,世事轮回,也无法再绝俗清修,而上乘丹法首要便是炼心,故而一世于“心”上的修为便算到头,不可能再有解脱之力。

但活不过五十岁,则令族长无法理解。主要便是以上官谨此刻先天玄功的修为,便至少是百岁以上寿数。

若出世,修为可能无法再进,但已经养成的结丹之体,总不至于倒退。

上官谨凝视着眼前的天文图,道:“我亦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卦象并没有告诉我。我只是看到了若这般行,结果会是如此而已。”

族长沉声道:“南北两朝顶尖的武林高手我都听过见过,以你如今剑术修为,天底下根本没有能伤你的人。即便是执剑上战场,我也不认为有五十岁殒身之忧。”

上官谨唇边现出一抹淡而又淡的微笑,道:“谁晓得呢?也许到时房梁倒塌下来,把我砸死也不一定。”

族长首次破颜而笑,而后道:“确也有这种可能。渡人被溺,救火被烧,亦是命数常有之理,天地平衡之道。只是你……”

上官谨打断他说话,斩钉截铁道:“我不打算入世。”

族长却并不奇怪,而是抚髯叹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此生认为重要的事。以一人修为换取天下三十年后那渺不可知的天下国运,虽然看似划算,但牺牲的却是你累世修行而得的一点机缘命数,而你并不欠天下人什么。叔父可以理解,并不强求。”

上官谨首次真心对这位一向交际于外,善守中庸之道的族长,同时也是他的叔父生起敬重,低声道:“多谢。”

但数日之后,再来到禁地之外的人,却是连上官家族的族长也无法拒绝的人。

因来的是刚册封的太子,不日即将加冕正位的,大桓新一代的君主。

他指名要见上官谨,且在禁地外一坐便是半日,将上官家各种仪礼形式的推辞和阻碍视若无睹。

他不喝茶不喝水,不肯移驾去上官家别业,让上官家可略尽地主之谊,及陈述上官谨无法奉诏的理由。

他只有最简单的一招:不出来,我就等。

他要见的就是上官十三,而不是甚么别的上官家的人。

如此这般,他当真的在日头下支起帐篷,大有上官谨不出,他就要在这里地老天荒地住下去的决心。

禁地之中的上官谨听到这消息时,亦呆了半晌。

而后吐出一个疑问:“这位新晋太子,乃是何人?”

怎么这人死磕的作风……很像是,从前的某个人。

但是他旋即打去了脑中影影绰绰的猜想。立刻断定那不可能。

无论司马家的哪个皇子、皇孙、皇太孙当太子,都不可能轮到那人的罢。

族长的回答,却似一记重棍敲在他头上。

“十三你不问世事已久,我亦未来得及与你解释建章目前状况。司马家能干的皇子,在兵乱之后,已经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群臣苦于皇子们的野心勃勃已久,故而决定取一位性情和平,敦厚安静的王爷为下一任天子。”

“故此,从偏远之地召来了广陵王晋元殿下。”

“目前暂册封太子,但至多一个月后,便会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皇帝。”

司马……晋元?

这个久已尘封记忆里的名字,却似惊雷一般在上官谨的脑中响起。

他……要当皇帝?

少年时诸般相处往事,忽然清晰至极,一件件在他眼前掠过。

上官谨先是不能置信,而后是苦笑,最后仍是苦笑,笑到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在笑甚么。

大臣们……这是嫌这个国家命太长了么?

司马晋元自己……也嫌弃自己的命太长了么?

前几个坐上皇位的皇子,都是甚么下场,他不知道么?

这般的……驽钝平庸资质,也来学人三顾茅庐,争雄天下?

上官谨满怀一腔沉重无言的心情,终于踏出了禁地。

他以为禁地之外,见到的第一个人自然应当是替太子传话的小黄门。可是没想到,杵在烈日下,伸着脖子望着他这边的,最前头的那人,就是司马晋元本人。

久别契阔,上官谨亦不得不重新打量当年的王爷。

很遗憾……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除了那一身有点像偷来的,不大合身的崭新的龙袍,穿着显得有些别扭。

“上官十三!上官十三!”司马晋元的眼中冒出喜出望外的神情,大喊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够出来的!”

他小步快跑过来,一把抓住上官谨的手,如数家珍地道:“我这般多方为你铺垫名气声望,又亲自地来这里蹲守,我就不信上官家的人,还能继续地装作看不见你,继续地打压你,困着你,不让你出来见我!”

又一脸期待地道:“我做得不错吧?”

以上官谨之智,脑子亦差点转不过来。他整理思路,极慢极慢地开口道:“你是说,之前那些要见我的人,都是你找来的?”

司马晋元得意地道:“我并没有使唤他们找你,我只说,若要匡扶大桓江山的人选,非上官十三莫属。我还悄悄收买了一些小童,在建章街头唱谣曲,歌词便是‘上官不出,难解万民之苦’,那些跟风使舵的人自然会去设法找出上官谨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我是不是变聪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