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392章 为君出世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392章 为君出世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14 来源:文学城

上官谨只觉一口无名气堵在胸口,半天都下不去。

难道,他是甚么妖僧妖道,又或者叛逆吗?竟以这种方式在历史上登场?

他艰难地道:“你为什么,非要找我?”

司马晋元以看着白痴的眼神道:“那当然是因为不想你这般大才,一世埋没在死人坟堆里!”他喜滋滋地道:“说真的,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也是我最信任的人,我答应人家出来当皇帝,唯一条件便是你须是我的中书令。怎么样?我讲义气吧?”

上官谨怔怔地瞧了他半晌。

眼前这人的脑子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

他首次懊悔,自己从前与司马晋元少年相处时,是否太过礼貌?

那些一本正经地敷衍,客气地推辞致谢,将他的情绪修饰得完美无缺。

以致司马晋元,从来都不曾真正了解过他?

司马晋元却不知上官谨脑子里转动的东西,仍然兴奋至极,一脸期待地瞧着他,只等他说个“是”字,恨不得立刻便拟诏书,拜他为相。

上官谨最终压下心头诸般复杂情绪,淡淡地道:“我无意出仕。失陪。”

而后转身离开,留得司马晋元张大嘴巴,在当地呆着。

司马晋元再次来时,上官谨根本不曾露面。

这一次他也学晓了乖,知道上官谨不喜那般张扬,只带了随身一个牵马仆从。

这次是族长出面,婉言告知了司马晋元上官家守墓人的职责,以及上官谨自幼的志向便是修习剑道,不问世事。这并非是一朝一夕决定的,也不是受人所迫。

禁地之中,上官谨立于石碑后,瞧着禁地外,司马晋元听着族长侃侃而谈,一脸茫然的模样,也不知他听懂了没有。

他心中捏着一把冷汗,只觉无限烦恼。

司马晋元毕竟是如今的太子,未来的天子。若给他真的这般缠上,应对一个不当,仍然是有损上官家累世贤臣良相的名声。

他瞧着司马晋元一步三回头,若有所思离去的背影,终于松了一口气。

司马晋元的再来,却是出乎上官谨的意外了。

他以为上一次,叔父已经说得很清楚,而司马晋元也已经接受了这件事。

故此,当一个月后,金冠龙袍的司马晋元站在禁地外,大喊着:“上官十三,我有话对你说”时,他犹豫了,不知自己是否应当出去。

现时的司马晋元,可已是天子了。

他满怀心事,沉默地推门而出,抬眼看着司马晋元,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不知自己是否应该下拜。

若是山野隐者高人,有见君王不拜的特权。可若仍当自己是上官家的臣子,则必须有君臣之礼。

他一犹豫,终于还是作出了下拜的姿势,却被司马晋元眼疾手快,一把扶住。

司马晋元裂开嘴,憨厚笑道:“你放心,我来过这次,便不会再来打扰你的了。”

他向上官谨显摆似的抖抖身上新制的龙袍。

上官谨一句话才要吐出,却又噎在嘴边。

他是想问:不是说必须他为中书令,司马晋元才会登基为天子吗?

如今他并没有答应,为何司马晋元已然即位呢?

司马晋元笑道:“你不肯,我也没办法。那几个掌兵的刺史,非要我即位,说不如此无以安定民心。我也没办法反对,因为我母妃已被他们遣人接来了建章。再说,当皇帝应该不会是什么很难的事吧,毕竟凡事都有他们处理。”

他再道:“我只是来向你告个别。东南三郡有叛乱,我刚刚即位,大臣主张我御驾亲征,说是可以借此机会,震慑宵小。”

上官谨本来满怀心事,欲言又止,听得第一段,却忽然无名火起,怒道:“他们以你母妃为要挟,让你当这个顶锅的皇帝,你就这般老实当了?你可知你们家多少党羽丰盛、背景雄厚的皇子,都已死在了这个皇位上?”

司马晋元不料上官谨会忽然发怒,讷讷道:“可我毕竟是司马家唯一的血脉了……我再要推,似也对不起太祖等先人辛苦打下的江山……”

这一句,便消了上官谨所有的怒气。

是。无论司马晋元愿意不愿意,能不能干,他已经是大桓最后的皇家血脉。他若因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要保命而推辞,便等于将祖上基业拱手让出。

换了上官谨自己,也做不出来。

再绝望也做不出来。

上官谨声音小了些许,仍是怒道:“那些人各不怀好意,你一无军队,二无自己人,他们却拥你御驾亲征,是将你明明地做个靶子,推到前线去送死!你……”

其实上官谨闭着眼睛都知道,如今那些乱臣,谁不是想利用司马晋元,有的是存心毁去司马家最后一点血脉,给自己掌权让路,有的是利用这块挡箭牌,与其他势力相若者斗法;至好的,也不过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到局面稳定的那一天,司马晋元仍旧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能顺利禅让,活着封个安乐公就已是万幸。

因为这桩桩件件,都在前人的历史里写着呢,而日光底下并无新事。

司马晋元冕旒之下,这会的笑容,终于有些勉强了。

他咬紧嘴唇,最后从齿间蹦出几个字:“所以我才来看你啊。”

看望你最后一面。

上官谨瞧着他那局促不安的目光,那仓皇无助狠不得整个人缩回龙袍里的狼狈模样,一时间竟再说不出话来。

司马晋元期期艾艾地道:“之前……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我不知道形势这么坏。这一个月以来,我再傻,也都见过了,经历过了。我觉得,别说你不愿意,就是你愿意,我也不能拉你下水了。”

司马晋元的目光,再不复往日的单纯,而竟然有了一丝羞愧。

他鼓足勇气地道:“其实我想说,上次来,还有上上次,打扰你了。不管现在局势多坏,都是我们司马家的事,我……我想拉你出来,简直等于是害你。连……”

司马晋元想说,难怪连他叔父,代表上官家的上官族长都是明哲保身,不掺和局势。

司马晋元最后道:“对不起,我,我走了!以后有空的话,我再来看你!”

他瞧了瞧禁地四周,终于道:“你毕竟算是我在京城,唯一一个熟人了。”

那时的司马晋元,仓皇忙乱的模样,便与如今一模一样。只是时间,催生了少年的白发。

跪在地上的墨夷碧霜腰板笔直,捧着的九龙锡杖,对他来说,像是一个笑话。

可他却忽略了,这恐怕是这几十年来,司马晋元觉得,他唯一拿得出来的,且对得起上官谨的,最值钱的东西了。

那一日上官谨终于随着司马晋元,踏出了禁地,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此后司马晋元,仍然懵懵懂懂在他的帝位上,朝不保夕,如履薄冰;而出山的上官谨先收兵权,再对拥兵自重的各刺史或分其势而治之,或诱以利而灭之,或联吴以攻魏,或假途以灭虢,或远交或近攻,不出三年便将乱作一团的朝政理顺。

但他很清楚,数百年前世家门阀把持的政治发展至今,腐朽累赘已是积重难返。没有合适的契机,加之北面五胡虎视眈眈,他并不能彻底将政治气象革故鼎新。那必定是全面清洗的血腥更换才能实现,而如今的大桓如同病入膏肓的重症病人,若想延续朝祚,再经不起那般惨重的手术清理。

于是,他尽可能尊重司马家的皇权,和以往的传统,以换取令各大门阀世家感到和平满意的政治氛围。不能令任何势力,短期内感到司马皇权有可被取代的可趁之机。

这便是琰秀必须与司马炎联姻的原因。

若换任何一种较为强势、稳定的局面,无论是司马家说话能全然算数,还是上官家说话能全然算数,也许这个姿态都不必一定要摆的。

上官谨必须以此表明,上官世家会坚定、且全力站在司马家背后,无论皇座上那人是驽钝的司马晋元还是跋扈任性的司马炎。

这为的,从来是天下的稳定。

若皇位上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是够强便可取而代之的,那立刻便是群雄并起,刀兵不断的连年战火。

这也是,上官谨无论因琰秀之死多么愤怒,都断不可能接受九锡的原因。

有桓一代,他是权臣,但他绝不会篡位。这除开他本就不爱权,也在于他不想给岌岌可危的南朝再加上一层动荡不安的诱因。

白发苍苍的司马晋元瞧着上官谨怒到极致的神情,面对着他那句“晋元兄,你就这般地懂我,这般的明了我上官十三想要的是什么?”的质问,只顾仓皇地摇手,却再说不出半个字。

到了此刻,上官谨才忽然感觉情形有异。

他忽然收回冰篁,面沉似水地,一个箭步踏至司马晋元面前,伸手去把他的脉。

荣月仙和跪在地上的墨夷碧霜都不约而同地想制止,却又终究都没有出手。

司马晋元拼命地抽手,但他不会武功,且又年老病弱,哪里避得过上官谨铁骨铜筋,宛若鹰爪的一抓。

上官谨一探之下,神情由震怒变为不能置信,喝道:“你中了牵机之毒?司马炎那小子竟然对你下毒?!”

司马晋元老浊的目中,终于流出泪来,他拉着上官谨的手,却是轻轻的摇了一摇,似是请求他不要说出来。

上官谨道:“怪道你五年之前,本来无论身体精神都并无大碍,却偏偏要求立刻逊位,好让司马炎即位。想必是那时,你已经发现了司马炎在你膳食中悄悄下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