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刺客行 > 第8章 【七】金蝉脱壳

刺客行 第8章 【七】金蝉脱壳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05 13:16:40 来源:文学城

夜深人静,客栈小二正倚着门框打瞌睡,忽然被街道上传来的马嘶惊醒。桓千蘅在客栈前停下,道:“还有空房吗?”

“有有有,您请进。”小二熟络地去牵他的马,“我去厩里把您的马喂上,您这马品相真不错。”

桓千蘅整理了下衣襟,说道:“喜欢么,送你了。”

“啊?”小二一惊。桓千蘅已然款步走进客栈,留小二一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抬头看看月亮,的确是东升西落的,并没有从南边冒出来。见了鬼了,走了什么狗屎运,遇上这么阔气的客官。

桓千蘅在客栈住下,又回到了屋顶上喝酒晒太阳的生活。他不在意路过之人惊讶的目光,不在意无聊的指指点点。躺在天地之间,好似什么都可以不在意,但日光所难触及的地方,却搅成笼一团乱麻。

太子让他去做的,他去做了。他能去做的,也都做到了。

他没有告诉凌雅之和阿丽嘉,除了坦诚相待的部分,他还在暗里藏了一分私心。

他让阿丽嘉暗中不受毒医的治疗,最终“不治而亡”,皇上或许会怪罪那位倒了大霉的毒医庸医害人。

而那位毒医,是循王亲荐。

桓千蘅从屋顶上翻身坐起来,看着手中已空了一大半的酒壶,不自觉地便愣了神。这些年,他为凌景宣杀了太多太多的人,杀到最后,他甚至已经分辨不出所杀之人是好是坏,到底该不该死。

他厌倦,厌烦,一心只想逃离。他好不容易兑现诺言得以脱身,却又自愿回到东宫,自愿受他胁迫。阿丽嘉的事,是他第一次阳奉阴违,没有亦步亦趋按照太子的想法做事。可他依然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将脏水引到循王身上,送了太子一程。

桓千蘅的手慢慢覆在自己左胸前,心脏在胸中跳动不止,沉重而缓慢。

这是为什么,自己所想和所做,总是有些不太一样........

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但好在他没有纠结太久。毕竟阿丽嘉的事一了,他就打算离开长安,远赴万水千山,自己为什么心口不一就不再重要了。

往后两日,长安城起了些风言风语。巷口的居民谈论说西凉公主身子孱弱,路途上偶感风寒。城西那日受了惊吓后一病不起,短短两日就光景难捱了。皇帝亲派御医诊疗,也无济于事。

皇城乱成一锅粥,西凉使臣各个手忙脚乱,一日三次派人前往碧蓁宫问候。然而阿丽嘉虚弱昏迷,除了大夫谁的面也不见。

令元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晚,西凉三公主不治而亡,未嫁即薨。

皇帝闻后,哀戚良久。西凉使臣悲愤难当,上表请求允准三公主以未嫁之身,扶灵回西凉。皇帝应允,另赐于长安修建三公主衣冠冢,以太子妃之仪下葬皇陵。太子以公主夫君之礼,亲葬亡妻。

葬礼办得体面贵重,声势浩大。虽说是以太子妃之仪下葬,实则规格等同皇后国葬。为安抚西凉情绪,大燕破财消灾,给了十足的脸面。几日来,全城缟素,哀乐不绝,禁娱乐禁喧哗,整个长安城弥漫在悲戚哀沉之中。

而尸身回归西凉,需于城中停灵满七日,在此之前有佛法讲经超度等礼数要行。西凉葬仪繁杂,每日皆是闹哄哄,来来往往各色人等一大群。桓千蘅想着去看上一眼,却看到满眼攒动的人头,便放弃退了回来。

停灵第三日上,碧蓁宫先前的守卫撤走了三分之二。无人问津的角门在夜色掩映下,一个披着斗篷的女子,手中提着一盏堪堪能把道路照出轮廓的暗灯匆匆走着,在宵禁落锁之前溜了出去。

她一路小跑,风将斗篷的帽子吹了下来,露出一双顾盼生姿的晶瞳。只是一瞬间,她伸手将帽子扣了回来,拉着帽檐疾步而去。

碧蓁宫外巡逻的守卫手持长枪,整整齐齐走过。她吓了一跳,赶紧躲在一棵梧桐树后。只可惜这棵梧桐枝干瘦弱,挡不住她斗篷衣角。她尽力缩成一团,寂静之中听到自己心如擂鼓。

忽然,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嘴巴。惊愕之余,整个人被一股强力提到半空,而后稳稳落在梧桐树冠里。

阿丽嘉掀开帽檐,看清那个把她拽到树上的人——眸似雪狐,唇薄如翼。她惊喜道:“桓恩公!”

“嘘——”桓千蘅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唇边,而后松开了环着阿丽嘉的手臂。两人同站一根枝干上,他倒退至树梢,以轻功立住,留一线空间给了阿丽嘉。

阿丽嘉背靠主干,恐高天性让她只能平视前方,压低声音道:“桓恩公,只有你自己吗,凌恩公呢?”

“不知道。”桓千蘅一早就藏在碧蓁宫外守着,本以为凌雅之会冒出来凑个热闹,没想到直到天黑也没见到人影。不来也好,省的聒噪。他顿了顿,说道:“别叫我恩公了,换个称呼。”

阿丽嘉说道:“桓公子,多谢你。”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必言谢。”桓千蘅看着一身夜行衣的阿丽嘉,“你是如何出来的,那停灵棺椁里放的又是谁?”

阿丽嘉说道:“一捧草木灰。”

“什么?”桓千蘅转过头来,脸上泛起一抹疑惑之色。

阿丽嘉四下里望了望,用极小确清晰的声音说道:“我西凉丧葬与中原不同。西凉人身死后,焚体烧灰,再入棺椁。传说焚体时,人的灵魂会在此时入阴间,不能有活人在场干扰。我焚体前就醒了,一直装死被送进焚体之地。最后以一捧草木灰代了我的骨灰,私下里跑走了。”

西凉的丧葬习俗和中原既相似又不同。相同之处都信死后明幽地府转世之说,都会用棺椁入土为安。不同之处便是,中原人认为死后焚尸是奇耻大辱,必须全尸下葬而得完满。而西凉便崇尚死后化灰,肉身归于苍茫自由。

“原来如此。”

待一轮巡逻守卫走过去,寂寥无人时,桓千蘅拉着阿丽嘉跳下了树,隐入一条偏僻的小路里。

城门杳杳晨钟暮鼓响起——宵禁了。

桓千蘅道:“公主,宵禁之后水路陆路皆不通。但次日,水路会比陆路早通一个时辰。你我须在此之前赶到码头,尽量避开人群,赶上第一班向西的早船。”

“好。”阿丽嘉笑道,“桓公子,既然出宫了,你也不必叫我公主。在家,父王母后都叫我阿丽。”

“阿丽。”桓千蘅很捧场地喊了一声,却觉得这名字像郊野地里采狗尾巴花的村姑。

阿丽嘉虽然说好,但脚步却赶不上。码头距碧蓁宫甚远,她不会轻功,桓千蘅也不好动手动脚拉着她跑,只得慢慢陪着她走。

而一路走下来,他发现阿丽嘉虽为西凉嫡公主,但并没有半分骄纵之气。熟络之后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她今年十七岁,身上还带着一股少女娇憨天真的特质。比如她走着走着路,便会蹦跳个几步。

桓千蘅总是在想,她如果把蹦蹦跳跳的劲儿省下来,是不是能走快一点。但觉得这句话有点欠打,便憋着没有说出口。

不知是不是为了缓解紧张气氛,阿丽嘉一路都在给他讲西凉的风俗。从在大漠里开篝火晚会,穿露脐短褂的女子在沙中跳舞,说到鄙夷中原的男尊女卑,三纲五常。

她滔滔不绝,桓千蘅嗯嗯啊啊地应着,脑子里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舞女在沙漠里跳舞,难道不会被沙迷眼吗?

阿丽嘉说得累了,便停下来说道:“桓公子,一路都是我在说,你的话怎么这么少?”

“我呛了风,嗓子疼。”桓千蘅很诚实地指了指自己的嗓子。那日在碧蓁宫话说太多,第二日起来又灌了一瓶酒下去,晚上嗓子就疼得说不出话来,一连哑了好几天。直到今日,才稍稍好一些。

他果然不适合在人前废话连篇。

“严不严重?”阿丽嘉关切道,得到否认答案后,她略遗憾道:“感觉凌公子应当是爱说爱笑的,只可惜他没有来。”

桓千蘅不知道该说什么,便没有接话。从天黑拖拖拉拉走到天边泛了鱼肚白,才总算是看到了码头的影子。

一川春水东流去,青雾蒙蒙笼寒江。水面上停着两三兰舟,和一只略微华美些的乌篷船。早起的船夫正穿戴斗笠,擦拭船桨,准备迎客。

有人柳下吹埙,埙声时而清爽婉转,时而低沉凄切。

岸边,花雾两相朦胧处,一抹素白的身影颀长玉立,如晨霜,如寒雪,未染轻尘。公子手中,青埙逸出渺渺灵音萦绕江上。

“阿丽,你可听说过我们中原的一句俗语?”桓千蘅望着那融入雾气的背影,问了一句。

“什么?”

“说曹操,曹操到......”桓千蘅拉长声音,在末尾又补了一句,“阴魂不散。”

凌雅之好像背后长眼一般,碰巧就转过身来看到了两人,旋即在脸上展开笑容,向他们挥了挥手。

“凌公子?”比起桓千蘅低沉不已的心情,阿丽嘉欣喜有余,走上前去,“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怎么可能,我不仅要来,还打算送你一程呢。”凌雅之一对女子说话,声音便格外温柔。他指着江上那艘鹤立鸡群的乌篷船,说道:“我知道你们一定走水路,我船都定好了。”

阿丽嘉的眼睛似小鹿一般灵动,闪着晶晶亮的芒彩:“凌公子,你真是个大好人。”

“我也这么觉得。”凌雅之十分满意地笑了笑,指了指船舱,“你先上去吧。”

阿丽嘉点点头,提起裙边钻进了乌篷船里。

凌雅之转头望向脸色不怎么好看的桓千蘅,招呼道:“桓兄,愣着做什么,快来啊,要开船了。”

桓千蘅双臂交叠环在胸前:“我只说助她回家,几时说要和你们一同去了?”

“嗯?”凌雅之一愣,靠近他一步,十分严肃道:“桓兄,圣人有云,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你既然把她救出来了,哪有不再送一程的道理?”

桓千蘅微微歪着头,似笑非笑:“想做好人自己去做,莫拉别人下水。”

“劝人向善,有何不对?”凌雅之当即反问。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桓千蘅不遑多让。

凌雅之噎了一下:“桓兄,你不是从庙堂退出来了么。江湖之大,四处走走有何不好。我听说,西域景色奇绝,与中原大有不同,你难道就不想见识见识?”

桓千蘅依旧摆着那副半死不活的表情:“想是想,但不太想和你一起见识。”

“你这样说,太伤人心了。”凌雅之嘴上说着伤心,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没有分毫不悦之色,“快走吧,一会儿人多了。”

说着,他伸手就去抓。桓千蘅反应神速,侧身躲开他的爪子。凌雅之一手抓空,一手再上,被他用手肘撞开。两人从友好交谈,顷刻间演化为动手动脚。桓千蘅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任凌雅之怎么抓都抓不着。

阿丽嘉在船舱里等了好一会儿,不见两人上船,于是探出头去看个究竟。谁成想,两人正你来我往,拳脚相加。

两人皆是赤手空拳,几招下来平分秋色,谁也没能抓到对方错处。凭借着短短几招,两人都已把对方的底摸透。

凌雅之说,桓千蘅是他难得遇见的势均力敌之人。此刻桓千蘅也不得不承认,他也已是许久没能遇到个像凌雅之一般难以拿下的对手了。

高手过招,凭的就是状态和心态。桓千蘅一夜没睡,走了老远的路,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终究气力不逮。一个不慎,歪了一招,被凌雅之抓到机会,扯住衣领,顺势往乌篷船甲板上一甩。

他身子将倾,反手也抓住凌雅的衣裳,两个人一同“扑通”一声摔进了船舱里。

乌篷船使劲地抖了一下,桓千蘅反应过来时,发现自己仰面躺在船舱里,凌雅之的一只手撑在自己头旁边,半个身子压在自己身上,自己还抓着他肩膀上的布料。

阿丽嘉在一旁看着两人一上一下的奇怪姿势,目瞪口呆。

凌雅之的头发顺着肩膀滑到了桓千蘅脸上,那股诡异的淡香又飘进了鼻孔里。凌雅之深深望着他的眼睛,像是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一样,缓缓笑了起来,扬声道:“船家,开船了。”

“好嘞——”船家一篙撑出,船飘飘摇摇地荡了出去。

“去你娘的!”桓千蘅曲起一条腿,一膝盖把凌雅之从自己身上顶了下去。他直起身子,发现长安城的码头已经遥遥远去。码头上来往的两三行人,身影渐渐在缩小。岸边垂柳,也在雾中模糊之剩一抹青色。

熟悉的楼宇,飞檐,都在眼中慢慢倒退。

船,驶离了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