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拂面,有朋至 > 第55章 上朝

春拂面,有朋至 第55章 上朝

作者:解风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22:38:23 来源:文学城

话说秦怀芝忧心忡忡的回到羽林卫,也无心操练。

本来是带芫华去给师傅看病,没想到牵扯出来这么多事情,真是好心办了坏事!秦怀芝越想越自责,索性一个人跑到城门角落里暗自惆怅。

周衍正要出宫,他并未注意角落里的人,倒是秦怀芝一眼瞅见,心想正好可找人一诉忧愁。

“殿下。”

周衍习惯性的往后退了一步,看清秦怀芝后,幽幽说道:“你是学了崂山道士,穿墙而来的?”

秦怀芝无心开玩笑,一脸愁苦的说道:“我今早在医馆碰到了芫华姑娘,之前听殿下说她医术高明,想着带她去给师傅看病,结果就惹出祸端了。”

“怎么,芫华把你师傅医坏了?”

“那倒不是,若是我师母知道此事与我有牵扯,恐怕得提剑来斩我。”

周衍听的有些混乱,“此事与你师母又有何干?难不成芫华是你师傅的私生女,你无意带去,结果却被你师母撞上了。”

秦怀芝张大嘴巴,满眼不可思议,“殿...殿下,如何得知?”

周衍哭笑不得,“我知道什么了?”

秦怀芝左顾右盼,见周边无人,贴近周衍耳侧,小声说道:“芫华很可能是我师傅的私生女。”

周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先不说芫华半点不似郭统领,就你师傅的秉性和你师娘的厉害劲儿,他在外面能有私生女?怕是偷偷养只猫都得提前写帖上交。”

见秦怀芝仍垮着个脸,周衍安慰道:“放心,我见到芫华后定会问清楚的。”

明棹和陆昉在九歌楼待了几天,已然有些如鱼得水了。

明棹性子活泼,早和一众人打成一片,一会儿给姑娘画扇,一会儿给壁画着色,一会儿又给舞台演出的人物描摹,一刻也不闲着。

陆昉起初总是一个人闷在房里,翻看着旧谱更正添新。山鬼喜欢逗他,时常闯到房间里给他提些稀奇古怪的要求,惹得陆昉连屋子都不能待了。

即便如此,他也很少出门,只是在九歌楼内一圈一圈转着,要是听到乐声传出,便会驻足停留,好则展眉欢笑,有误处即上前指出。

在这九歌楼内,要论精晓乐韵,朝四娘子当论第一。陆昉上次的表现让她颇为赞赏,二人也因此比其他人交往更多。

都城每年都会举办“百戏竞演”的活动,涉及歌舞,幻术,杂技等多种技艺。今年在九歌楼举办,虽说主要是提供场地,但也得准备些表演,一楼的舞台日日都有排练。

湘君还没走过去,就看见明棹一脸坏笑的跑过来,说道:“十四现在出息了,都能给人看孩子了。”

“哪来的孩子。”湘君走到舞台跟前,只见朝四娘子与其他几个弹乐器的姑娘正在台上排练,陆昉坐在台下,怀中抱着个孩子,约莫四五岁,脸色发白,蜷在陆昉怀里扭动着,发出短而轻的哼哼声。陆昉低下头,轻轻的拍打着孩子的肩膀,似在耐心安抚。

明棹一脸八卦的嘟囔着:“十四来的晚,他也从不说自己之前的事情,看这哄孩子的架势,该不是之前娶过亲有过孩子吧?”

“会哄孩子就是生过孩子?照这么说,会吃饭就会做饭,你是忘记当年做了一顿面条,差点把书院都烧着的事了?”

湘君说完,明棹的脸仿佛火烧一般,连声说道:“别说了,别说了,怪丢人了。”

陆昉听到湘君的声音,轻声喊道:“师姐来了。”

怀中孩童的睫毛上还沾着滴泪水,小嘴巴微张,已然是刚睡着的样子。湘君低身瞧着,小声说道:“这是朝四娘子的孩子?”

陆昉点点头,说道:“嗯,前些日子着了凉,此刻还有点不舒服,照看孩童的乳娘又告了假,朝四娘子只能带过来了。”

朝四娘子也是命苦,九岁那年家乡闹水患,她和父母被迫离乡,后来中途走散,自己一人流落都城。所幸被一家好心人收留,十七岁与这家人的儿子结婚,可婚后不到一年,丈夫便生病去世了,婆婆也因思子过度在第二年也离世了,留下朝四娘子和一岁的婴孩相依为命。

今日的曲目是《春江花月夜》,不似那日铿锵急促,而是轻拢慢捻,音色干净通透,像月光穿透薄雾,缓缓打开一副江天一色,皎皎月轮的绮丽景象。

湘君感叹道:“朝四娘子彷如那广袤天地下的一人,徐徐弹奏,心如止水,并未因台下孩童分神,世人称道女子坚毅,大多为母身份,岂不知为己所爱,破万难行之,才更为本色!”

“对了,小十二去哪里了?平日他不天天跑这儿凑热闹。”湘君对明棹说道。

明棹道,“你不是前日和他说,让他去得空去趟赵府?”

湘君想起来确是她让祝允去找赵太傅的,当时林涧书院的发起人之一就是赵疏清,有他出面,书院会好过很多。

“诶,十二回来了。”明棹指着祝允说道。

“见到赵太傅了?”湘君问。

祝允摇摇头,“没有,听府上人说,赵太傅一早就去上朝了。”

三人眉头一蹙,心里共同暗道,太阳从西边出来,皇帝竟然上朝了?

此时朝堂上已站满了官员,他们与芫华三人有一样的疑惑,几年未曾上朝,今日是为何?

半个时辰过去了,朝臣看向高处金黄色的宝座,仍空空不见人,朝下陆续有些窃窃私语声,内容无非是猜测皇帝用意而已。

这时,刘公公从大殿右侧出来,先是有意咳了两声,朝下顿时安静下来,“皇上有旨,今日庚申,朕需静坐祛三尸,恐见诸卿乱我心念,由赵太傅替朕主持本次朝会。”

朝下一片哗然。

“皇上都不来,这上的什么早朝?”

“早知如此,还不如多睡会儿。”

“我还以为有什么要紧事,昨晚一宿没合眼,把吏部这一年的大事都理了一番。”

...

赵疏清早猜到是如此局面,面上静如湖水,恭敬接旨道,“臣遵旨。”

“诸位”,赵疏清神色凛然,声音洪亮,“户部奏报,苏松两府因春汛引发洪涝,导致土壤积水,冲毁堤坝,受灾百姓已有数万,烦请户部张大人具体说下此次受灾情况。”

奏折是户部侍郎张据所上,他从左边队伍中走出,说道:“户部已评估出本次受灾的情况,受灾民众共计七万五千六百二三家,冲毁田地共计六百八十八万亩。按每户五人,一人每月二钱,口粮救济约三十四万两。田地补贴,按一亩一钱,约一百零三万两。”

赵疏清说道,“户部已把受灾赔付明细列清楚了,诸位认为接下来该如何?”

工部尚书快到致仕的年龄,头发与胡须皆已花白,半个时辰的站立让他的腿有些颤抖,他徐徐说道:“赵太傅何必多此一问,老臣为官近四十年,此类天灾也接手不下二三十次。既然户部已算清楚账,当务之急是发放灾银,妥善安置灾民,工部加紧整修,尽快恢复生产。”

殿内顿时响起细碎的附和声,赵疏清并不反驳,只是冷眼看着一众官员如提线木偶般点头称道。

“户部只算了今年的账,明年,后年,甚至更久的呢?税收会有何变化?”赵疏清说道。

张据虽年岁不大,但是工科出身,对数字及其敏感,他快速在心里粗算了一遍,“下官粗略估算,今年两税与杂税约减少八十到一百五十万贯,生产恢复需一到两年,明年约减少十万到三十万贯,两到三年后恢复灾前水平。”

赵疏清颇为赞赏的点点头,说道:“至于这表面上的账,张大人算的不错。可税收是本复杂的账,光算清土地和灾民的损失是不够的。刚张大人说,生产恢复需一到两年,可百姓要吃饭,若灾民没了可营生的土地,该当如何?”

众人皆哑口无言。

赵疏清的目光落在陆斐身上,“陆大人精通史籍,不妨说说历代此情景下都发生过什么事。”

陆斐还在琢磨《王右丞集》中的一处用字,朝上的议论于他如堤坝外的潮水,我自屹立,任水流激荡亦是充耳不闻。

吕霖小声叫道:“陆大人,赵太傅叫你。”

陆斐这才醒过神来,悄悄看了眼赵疏清,只见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忙的垂下头,缓缓说道:“大凡在洪涝、旱灾等灾害后,农民颗粒无收,只能以极低价格变卖土地换取粮食,成为其佃户,大族的农民不再直接向朝廷缴税,进一步导致国库收入减少。所谓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诸如东汉末年、北魏两晋时期,皆因次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分裂。”

吕霖本还想提醒陆斐,没成想他竟能如此顺利的答出,让他不禁疑惑陆斐刚刚是否真去神游了。

“虽说前朝有此先例,但大都处于王朝末期,政治**,管理失控,我大裕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何须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说话者是侍御史裘泉,乃崔家二房的女婿,侍御史虽是从六品,但有言事权。

殿内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玉磬声,紧接着是太监尖细的传话:“陛下谕,诸卿当为计深远,不可只顾眼前,以留祸根。”

裘泉忙的低下头讪讪的退回到队列里。

皇上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不论此次水患导致什么后果,世家大族都已是有罪之身。

见众人已了然此意,赵疏清继续说道:“既如此,还请户部派人到地方丈量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

户部尚书钱非易一直不言,听赵疏清说要重新丈量土地,立刻反驳道:“赵太傅说的轻巧,这丈量土地可是大工程,此时户部正忙于户籍核对,抽不出人手做此巨事。况且,此次水患只涉及苏松,只需丈清此地即可,何必兴师动众?”

户部近些年也是懒散惯了,除了去年才提拔的侍郎张据还算勤勉,其他人皆是尸位素餐,尤其是这钱非易,像个煮不烂的老萝卜,搅的户部这锅饭又硬又难吃。

赵疏清并不反驳,只是冷眼看着堂下官员,像一只饶有耐心的野兽。

“钱大人说的极是,丈量土地牵连甚广,若操作不当,恐会影响不必要的麻烦,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清丈土地土地通常是户部主导,监察御史配合监督,防止官员在丈量过程中出现舞弊、懈怠等行为,如此得罪人的事御史台自然也不愿意干,这才引得御史中丞跳出来附和。

“咚——”又一声玉磬响起,这次的声音比刚才急促几分。太监再度传话:“陛下说,户部总领清丈事宜,诸卿需全力配合,不得妄议。”

户部和御史台吃了个暗瘪,持着笏板摒气而退。

赵疏清的眼神滑向朝大殿左侧,刘泉点头示意。赵疏清转过身,恭身作揖,朗声说道:“微臣谨遵圣意!”

“谨遵圣意!”朝臣齐声附和。

退朝后,吕霖和陆斐走到最后面。

吕霖好奇的说道:“我观延儒上朝时,并未专心,何曾赵太傅提出问题,你竟能对答如流,难不成延儒的心耳可分而用之?”

陆斐笑道:“哪有闻正说的那么邪乎,不过是昨日与太傅闲聊,谈到此处,且近日内阁又尽收相关奏折,才侥幸猜到要问此间事罢了。”

“原是如此”,吕霖赞许道,“能猜到太傅心思也是难得。”

“不过是他想让我猜到他的心思而已。”陆斐朝大殿望了一眼,早上朝堂的争论他并未全然记得,但那张神情淡然的脸挥之不去,他每每接触,就如同掉入一片沉寂的湖水,沉不下去,浮不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