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天公作美,午后众人正歇晌,一阵惊雷猛然炸响,仿佛就在屋顶上滚过,紧接着,混合着泥土气息和潮湿青草味的凉风猛地灌入屋内。
“要下雨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庄子里瞬间活络起来。
林薇正皱着眉,在书案前写写画画,是关于利用硝石制冰以及如何在必要时组织人手深挖水井的计划草案。
沈姑姑在一旁轻轻为她打着扇子。
雷声让林薇笔尖一顿,她抬头望向窗外,只见天色晦暗,乌云压顶。
果然,不多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下来,很快便连成一片雨幕,倾盆而下。庄子上的孩童们欢叫着冲进雨里,在院中奔跑嬉闹,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
林薇也走到窗边,伸出手去接那冰凉的雨水。雨水打在手心,带来久违的湿润感。
她之前都生活在南方城市,只烦恼过雨水太多,衣服都晾不干,从未体会过农耕文明下,人们对一场及时雨那种刻入骨髓的渴望。
此刻,听着满院的欢呼,看着庄头脸上松弛下来的皱纹,她才真切感受到,这种朴素、直接的喜悦。
“郡主当心些,莫要淋湿受了凉,您身体可还虚着呢。”沈姑姑见她伸手接雨,连忙提醒。
林薇乖乖收回手,用布巾擦干后,回到书案前继续未完成的计划书。
这样一场暴雨,固然能极大缓解旱情,但不知覆盖范围多广,能支撑多久。该做的准备还是不能松懈,有备才能无患。
这确实是一场好雨,汴京行宫内的君臣们也正为这场雨而精神一振。
近来旱情其实比看上去的还要严峻,不止是京畿,两淮、京东等路也陆续传来灾情奏报,多条河流水位下降甚至断流,司天监的官员更是硬着头皮直言,近期降水偏少的情况还会继续持续。
殿内,众人正商议着赈济灾民、减免赋税、组织抗旱等事宜,气氛凝重。
那一声惊雷让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侧耳倾听,期盼听到心中所想的动静。片刻后,暴雨倾盆而至的声响清晰传来,殿外隐约传来小内侍们压抑不住的欢呼。
“陛下!降大雨了!”内侍激动地入内禀报。
龙椅上的哲宗虽然维持着帝王威仪,但眉宇间也舒展了许多。阶下众臣亦是面露喜色,纷纷躬身:“天佑大宋,陛下圣德感天!”
虽然这马屁拍得略显直白,但此刻无人计较。
雨水带来了希望,也让后续讨论抗旱救灾的具体措施时,众人的心气都高了不少。
有大臣立即奏道:“陛下,虽降甘霖,然此前旱情已伤禾稼,且大旱之后,易生疫疠。当务之急,须即刻通令各州县,严加管控水源,晓谕百姓务必饮用沸水,清理沟渠,防其淤塞腐坏,滋生蚊蝇。”
“还当令各地药局备足藿香、苍术等防疫瘴之药,以防时疫流行。”
……
林薇这边,已将计划书大致整理完毕。她起身,准备去厨房看看“猪肉宴”的准备情况。
“苏木,”她边走边吩咐,“跟庄头说,今晚除了我们,再给庄子上的人也安排几桌,就在前院摆上,让他们也一起尝尝这猪肉,算是庆祝这场好雨!”
“是,郡主。”苏木领命而去。
宋代的调味料已算丰富,基本的香料如花椒、茱萸、姜、桂皮等并不缺,只是价格昂贵。不过对于如今的林薇而言,这自然不是问题。盐、糖、酱、醋等基础调料更是齐备。
今晚的菜单,她定的主菜是红烧排骨、东坡肉、红烧肘子和卤味。
没办法,没有辣椒这神器,更复合的味型便做不出,在郡主府的时候厨娘试过用茱萸和荆芥之类的辛味植物来置换辣味,实在奇葩,反正林薇接受不了,就算了。
浓油赤酱已经很醇厚,红烧系列就很美味了。
猪心、猪肝、猪肚、猪肠等下水,再加上莲藕、鸡蛋、炸豆腐一锅卤了,软软糯糯、香气四溢,林薇自己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郡主,”苏木撑着伞快步从院外回来,在厨房门口停下,他没走进来——里面正忙得热火朝天呢。
“刚刚庄头的儿子大河来报,庄外有客,说是回城途中遇此暴雨,想借地方暂避。”
“请他们进来吧,这雨确实来得急,让人没个准备。”林薇想都没想便应了,边说边尝了一块还没有特别入味的豆腐,超赞!
苏木应声而去。不多时,他又小跑着回来,雨水打湿了衣摆。
“郡主,来人是范五太太的娘家兄弟一家。他们知道是郡主的庄子,便说想拜会郡主。”
像苏木、苍术这样在郡主府外院当差、时常需要与各府走动的人员,首要的本事就是熟记各家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网,特别是那些与主家有过交集的人物,哪怕当时林薇尚未封爵,他们也必须了然于胸,以便在需要时适时提醒。
上次在苏府,苏辙夫人提到他家五娘,沈姑姑见林薇茫然,立刻便提醒是“曾二奶奶”,便是此理。这是他们作为得力下属的基本素养。
付管家之在给林薇选人的时候,也是好好调教过的。
林薇此刻确实有点想不起和“范五太太的兄弟”有何具体交集,幸好苏木提了一句,她才恍然记起那位柳夫人和乖巧的康哥儿。
等等……柳夫人?
当林薇走到前厅时,柳夫人已张罗着丈夫和儿子换过了被雨水打湿的外衫,收拾得颇为齐整。
“见过郡主。”方氏夫妇上前见礼。
“方夫人不必多礼。”林薇努力维持着镇定,内心却在疯狂抠地,感谢刚刚在路上紧急给她补课的白芷——范五太太娘家姓方!
这位是她的弟弟和弟媳!那么这位夫人自然该称方夫人!而非她之前误以为的柳夫人!柳是方夫人,也就是眼前这位弟媳的娘家姓氏!
我的天!这雷怎么不干脆把我劈回火星去啊!
林薇内心哀嚎,尬死我得了!颖娘你真的是我的好妹妹,就算当时不好说,后面也没说提醒她!怪不得上次她一口一个“柳夫人”,对方表情有些微妙。
原来是养了这~~~么大一条乌龙!
“郡主好久不见了,”方夫人笑容温婉,“这是外子,现在大理寺任职。”
“方少卿有礼。”林薇回礼。是的,这也是刚过来的路上苏木给补的课,这位是大理寺少卿,不然林薇还真不好称呼,总不能直接说方叔叔你好,我该怎么称呼您吧?
古人还是太保守了,介绍自家人也不兴直白明说清楚,都是保留一成,这让人多没防备啊。
这位与范五太太容貌有四五分相似的方少卿拱手,言辞得体:“郡主有礼,多谢郡主慷慨,容我等在此避雨,叨扰了。”
林薇又蹲下身,与看起来有些蔫蔫的康哥儿平视:“康哥儿有礼啦,好久不见。”
康哥儿脸色不太好,许是淋了雨又受了惊,但他还是努力模仿着父亲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拱了拱手,声音带着点虚弱:“郡主姐姐有礼了,好久不见。”
林薇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然后起身对方夫人道:“我看康哥儿脸色好像不太好,雨势太急,怕是着了凉。我让厨房备些红糖姜汤过来驱驱寒可好?二位可用什么忌口?”
方夫人感激道:“多谢郡主周到,再好不过了。这驱寒的汤水,没什么忌口的。”
很快,侍女便端来了热腾腾的姜汤、茶水并几样精巧点心。
几人稍稍用过,身上也暖和了些。方夫人再次致谢,林薇摆手道:“方夫人不必客气,我与范家相熟,五太太更是待我亲厚,如同长辈。”
方夫人笑了笑:“姐姐一向和善,且郡主本就招人喜爱。”
林薇心下好奇,问道:“只是不知方少卿、夫人,怎会在这般天气带着康哥儿来郊外?”
即便不下雨,也是酷暑难当。这年头又不时兴“农家乐”,况且今日并非休沐,方少卿身为大理寺官员,哪可能这么清闲,顶着大太阳不怕中暑的带老婆孩子到乡下玩。
闻言,方夫人脸上的笑容淡去,化作一声轻叹。方少卿也沉默。
方夫人对身旁一位看着稳重的贴身女使吩咐道:“你带康哥儿去郡主安排的厢房歇息一会儿吧,他也累了大半天了。”
康哥儿其实有些不想去,他刚见到林薇挺开心的,他记得这位郡主姐姐带他买过可爱的小鼠盲盒。
但他向来乖巧,还是点了点头,向父母和林薇告退:“父亲,母亲,郡主姐姐,康儿先去歇息了。”
看着儿子懂事却略显单薄的背影,方夫人的眼圈微微泛红。方少卿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低声道:“夫人宽心,总会好的……”
林薇此时也想起来,颖娘似乎提过,她这舅舅子嗣艰难,多年只得康哥儿一个儿子,且康哥儿自幼体弱,取这乳名也是盼他平安康健。
“郡主见谅,”方少卿见妻子情绪低落,便接过话头解释道,“内子…实在是疼惜孩儿。”
“我等今日冒暑出行,实是听闻嵩山太乙观中,近日有一位长于哑科的游方神医挂单,与观中道长论道讲学。机会难得,我们这才带了康哥儿前去求诊,盼能得他妙手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