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第一刀先刀x皇帝 > 第16章 工业革命有的一搞啊

穿越第一刀先刀x皇帝 第16章 工业革命有的一搞啊

作者:娜沐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4:33 来源:文学城

颖娘心不在焉地拨弄着那副官家特意寻人为她仿制的朱玉小算盘,湖水绿的珠子冰凉温润。

她有一搭没一搭地教母亲范五太太珠算口诀,心思却早已飘远。

晌午林薇姐姐那般急匆匆地冲出去寻管家说要进宫,着实让她心头一紧,下意识反思是否自己哪里言行不当,惹得林姐姐需即刻面圣?

转念一想,自己一个小丫头,又能有什么事儿劳动到宫里去分说,定是林姐姐自身有紧要事务。

范五太太看出女儿神思不属,停了口诀,柔声问道:“可是在担心林娘子?”颖娘点头:“嗯,林姐姐忽然要进宫,我……”

“不必忧心,”范五太太了然一笑,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她入宫,想必是官家允可的。这位‘太祖太宗使者’的林娘子,并非常人,出入禁中自有其缘由。”

颖娘一听母亲似乎知悉内情,好奇地凑近了些:“娘,是什么缘由?祖父祖母还交代了什么吗?那什么使者,竟不是坊间传言,而是真的么?”

她圆睁着眼,这说法家里上下都听过,但大多当作市井趣谈,一笑置之,从未当真。

五太太莞尔:“真也好假也罢,有什么要紧?这名头不过是个方便行事的凭证罢了。你只需知道,这位林娘子总归是有些不同的。”目光掠过那副精巧的算盘,她轻声道,“此物虽被视为小道,亦可小见大。这位林娘子身上,值得说道的地方可多着呢。”

正说着,丫鬟来报,说林娘子已经回府了。颖娘心中一喜,便想去寻她,却听丫鬟又道:“不过,林娘子和一位年轻官人,随着相公一道往书房去了。”

颖娘顿时愣在原地。祖父的书房…那是她自幼便被明确告知不可靠近、不可嬉闹的地方。

她长于范家,深知自家的“不同”——曾祖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门风,祖父位居宰辅却清俭如寒士的操守,父辈谨言慎行、避嫌守正的规矩。

这种不同,他们兄弟姊妹自幼便知,是恪守礼法、谨言慎行、心怀天下的责任与约束。她和兄弟姐妹们自幼便知言行需合乎礼度,眼界须超越闺阁,却又时刻明晰着不可逾越的界限。

可林姐姐……她的“不同”,却似另一种天地。

她似乎跳脱于那些无形的规矩之外,又能奇异地被祖父、官家乃至“先人”所接纳。

她能直入祖父严禁晚辈嬉闹的书房,参与他们议论的朝堂大事。

她的不同,并非源于门第与规训,而是一种源自内在的蓬勃生命力与洞见力,仿佛带着另一个世界的光彩,肆意却不刺目,耀眼却不灼人。

范府书房内,檀香袅袅。

王舍人王谨将苏颂致仕的情况大致说明:“……苏公年高德劭,连上数表乞骸骨,欲归隐润州故园。官家虽倚重老臣,意存慰留,然苏公去意甚坚。依朝廷礼制,三请三挽之后,恩准之旨料想不日即下。如今苏公仍暂居京邸,静候旨意。”

林薇有点难过,不是难过苏颂退休了,退休致仕是件好事啊,谁不盼着退休呢。她只是清晰意识到这位时代巨擘已至暮年,他虽然还活着,可是真的年纪很大了。

虽然在古代苏颂已经算是高寿了,可这种天才的必然陨落,还是让人痛惜。苏颂的智慧本可以照耀更久,但他的人生轨迹,终究难以超越时代的局限。

不过这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她开解自己,起码老人家一生是圆满的。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更重要的是,他在北宋最后的倾覆与屈辱到来前,安然逝于繁华梦中,嗯,走在宋徽宗那狗东西瞎霍霍之前,未尝不是好事呢,

想到此处,那点伤感便化作了深深的敬意和紧迫感——必须在他南归前见上一面呀!啊呀,当然啦要是能多见几面,当然就更好啦!

范纯仁在一旁静静观察,将林薇脸上细微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

从那由衷的景仰与不舍,到一瞬间的恍然与释然,皆发自内心,毫不作伪,这让他不禁再次感慨此女的至情至性。

他温声道:“林娘子不必感伤,苏子容(苏颂字)年逾古稀,致仕荣归,亦是佳话。观你神情,似是已想通了?”

林薇不好意思地笑笑:“范公明鉴。只是想到苏公如此大才,恨不能早早结识,多多请教。要是我能够早点,嗯,都是赵佶误我!”

她开个玩笑带过这情绪,“如今知道他即将南归,我…晚辈实在渴望能拜见一次,不知依当下礼节,这拜谒之礼该如何进行啊?是应该如何投递名帖走流程?还是需何人引荐方合规矩?”她对于古代的拜帖、引荐流程实在陌生。

王谨微笑道:“林娘子不必过谦。苏韩两家乃世交,娘子既与韩承旨(韩肖胄)相熟,由他修书一封,代为引介,自是稳妥便宜。”

范纯仁略一沉吟,缓缓道:“子容(苏颂)虽致仕,于朝野动静岂能不知?林娘子之事,陛下既如此看重,他必有所闻。依老夫之见,不必劳动韩公。老夫让府中管家持老夫名帖前往苏府,说明娘子仰慕之意,欲请教格物之学,子容性喜提携后进,料想不会推拒。”

林薇这才恍然,啊呀,她住在范公府里呀,这不是现成的粗大腿啊!

王谨颔首称是,随即又生出几分文士的好奇,问道:“冒昧请教林娘子,在后世,若欲访友论学,又是何等光景?难道无需投帖等候么?”

林薇笑了笑,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后世通讯很方便的,嗯,是你们无法想象的那种程度,你们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手机的吧?”

“机,其实是机械、机动之意,额,也不准确,不过不重要,手机就是能够拿在手中的,集社交、购物、学习、娱乐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器物,这中间的原理与大宋隔着好几个技术和工业革命的距离,很难解释清楚。”

林薇知道两人茫然,“你们就理解为‘千里眼、顺风耳’,可令人瞬息之间传音、甚至传影于万里之外,就差不多了,一千年后,这些想象中的神仙手段,全部实现了,而且人人触手可及,只要有钱买,没其他门槛。”

“欲访友,刻便相约便是了,无需久候。亦可随时查阅天下典籍、知闻四方之事。”她见二人面露惊异深思之色,知此概念远超时代,便话锋一转,引入更基础却更关键的话题。

“要达到此等境界,犹如秦汉时,书写需要刻竹简,而后蔡侯发明了纸张,纸张不断改良,现在我们大宋才有了多种不同工艺的纸,这是一个不断跨越时代,需要成百上千年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工业发展步伐也是一样,工业革命尤其重要,特别是首次工业革命,其核心便是将热能转化为稳定巨力之法——譬如改良‘蒸汽机’。”

她的语气变得郑重,“此类机器能替代人力、畜力,甚至水力、风力,驱动庞大器械昼夜不息地劳作,纺织、开矿、舟车运输……效率百千倍于人工。这才使得物资极大丰富,百姓生活得以根本改善,国力随之剧增。届时,物产将极大丰沛,万民生活可为之一新,国力之强盛,亦非今日可轻易想象。”

说到此处,她望向范纯仁,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感慨,语气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与惋惜:“范公,此事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我不懂党派主张和什么治国之策,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了,我不过是后世的普通老百姓,于我而言,工业革命才是于民生、于发展最最重要,也是最于民众息息相关的事情。”

“我朝如今文教昌盛,商贸繁华,百工精巧,其实已孕育了诸多的可能,站在了时代的门槛前。哎,大宋啊,真的非常繁荣非常发达了,距离某种突破,有时仿佛……真的就只差那么一点点。”

她轻轻叹口气,仿佛看到历史长河中那稍纵即逝的机遇窗口,“可就是这一步之差,若未能踏出,后续便是…便是步步之差了。”

她意识到自己又有些情绪上头了,连忙收束心神,将“落后挨打”等词死死咽回肚里,这不是她能涉足的话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再剖析下去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了……别了别了,这种高级副本她搞不了,不小心就会被大佬看穿嘎掉了,他们太厉害,也太危险了。

她转而将感慨投向具体的人,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明亮:“也许大家总是对什么革新、改革之类的词敏感,但是工业不一样的,正因为见识过后来的天地,我才愈发觉得,我们明明有沈括、苏颂这般惊才绝艳、思想超前的人物!他们的智慧若能被引向更深处……哎,不行,越想越觉得,我必须得见苏太师!一定得见!”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谨听得心驰神往,虽对“蒸汽机”“千百倍效率”的具体模样难以想象,但“物产丰沛”“生活一新”“国力强盛”这些词汇已足够在他心中描绘出一幅壮丽磅礴的未来图景。

他不禁喃喃赞叹:“若果真如此…真乃亘古未有之奇变!闻娘子一席话,恍若窥见一丝未来天光,令人神往不已。”

范纯仁则始终捻须静听,目光沉静而深邃。他的确对不喜新党动不动就提革新,但林薇所述“转化动力”“替代人力”“效率倍增”之理,与他所知的民生经济、军备制造隐隐呼应,并不难解其间深意。

他并未立刻发表见解,只是将这些前所未闻的概念深深记下,需得容后细细斟酌。但他看向林薇的目光中,欣赏与期待之色更浓,沉声道:“子容精于机械格物,于此道感悟必深。你二人若能一谈,或真能碰撞出些有趣的火花,于国于民,未必无益。”

他对这场可能的会面,期待又加深了几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