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书后和重生的死对头HE了 > 第10章 搞事业

穿书后和重生的死对头HE了 第10章 搞事业

作者:风雪压我三百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5:41:28 来源:文学城

搏兽堂侧厅内,萧彻斜倚楠木椅,玄色锦袍上云鹤暗纹随动作微漾,指尖慢悠悠捻着玉扳指,目光扫过阶下的许樵。

阶下的许樵浑身是汗,粘腻着血污,像块被踩脏的粗布。

“你有几分蛮力,孤观你与豺狼相搏时不落下风,可见身手不弱,何以屈身这腌臜地,莫不是有什么苦衷?”

许樵不知堂上是谁,但见知府邵言卿对其卑躬屈膝,料其官位不低。可在他眼里,当官的都是一路货色。

张县令贪暴,邵知府两面派,这人多半也是一丘之貉。

门后偷听的邵言卿屏气凝神,只听许樵语气带着桀骜。

“何必多问,官官相护,你定然与知府大人是一伙儿的,哪里会真心关心我们下等人的死活。”

萧彻闻言不恼,反而坐直了些,声脆如磬:“《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彼等官员相护,因同处僚属,为私利结党。”

“可孤为储君,承宗庙之重,需的是安黎民、固社稷,岂有护庇奸佞之理?昔年孟子见梁惠王,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孤岂会视尔等疾苦为无物?”

门后的邵言卿支棱着耳朵,却只听清只言片语。正焦躁时,忽闻厅内许樵的声音低了半截,犹疑道:“你……真是太子?”

“竖子欺你。”萧彻的声音温和下来,“你观邵言卿对孤奴颜婢膝,俯首帖耳,就知我所言不虚,你若有冤,尽管道来。如若属实,我自当替你翻案。”

邵言卿屏息细听,只捕捉到许樵似有微哽,紧接着是衣料摩擦的窸窣声,拍击声,伴以萧彻的安抚。

后面就听不清切了。

许樵怔了怔,见萧彻神色坦荡,不似作伪,终于将秦冉为救他委身张府、自己失手杀张正元、秦冉顶罪入狱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萧彻听完,指尖轻叩案面,沉声道:“秦氏有节,张县令教子无方,你虽然失手杀人,但张正元无端迫害秦母在先。以命抵命,也算公允。此冤孤当伸。但你需入孤麾下,听凭调遣。”

许樵抬头:“殿下要我做什么?”

“高相私囤甲兵,意图不轨。”想起前尘往事,萧彻声音压得极低,

“孤要你潜入高相府邸,从府卫做起,伺机攀附,掌握他私兵部署。待时机成熟,助孤一臂之力。”

许樵闻言大惊,连连摆手:“殿下说笑了!就算殿下所言不假,就算什么劳什子相爷真的暗中囤兵,可我也不过是个护院出身的莽夫,连字都识不得几个,怎能当好这细作差事?恐误了您成事!”

萧彻忽的起身,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结实的臂膀,朗声道:“你道莽气是劣处?昔年樊哙持剑闯鸿门宴,瞋目视项王,毛发上指,凭的是一腔莽勇;周勃厚重少文,却在诸吕乱政时振臂一呼,安刘氏天下,靠的是赤胆莽心!灌婴从贩布之徒,终成开国大将。《六韬》有云‘勇则不可犯。’《吴子》亦有云‘勇怯在谋,强弱在势。’单凭匹夫之勇确实难以立足,然无此勇,亦难成大事。你为秦氏敢闯张府、敢杀恶少,这份莽,恰是将帅之资。你有勇,孤授你谋,何惧之有?”

许樵望着萧彻眼眸明亮如星,心头一热。

自小,他见尽冷眼,除了秦冉,从未有人这般看重他这莽夫,反而总是因此笑他。

他是太子,保冉冉安全于他不是难事。那他去军营闯荡又有何妨?

如若成事,说不定还能封侯拜相,抒大丈夫之志,不枉在这世间苟活一场。

如若不成,大不了也就一死。

思及此,他单膝跪地,沉声道:“若殿下真能救冉冉出狱,许樵这条命,便卖给殿下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萧彻笑道:“好!孤定保秦氏无虞。你且回去收拾,待我安排妥当,再与你细商。”

邵言卿在门后听得云里雾里,只觉两人语气越发激昂熟络有如鼓点。

正脑补“太子仗势巧取豪夺”入神,忽闻厅内脚步声渐近,吓得他忙猫腰缩到廊柱后。

只见许樵推门而出,耳尖透着绯红,神色复杂地快步离去。

待他走远,邵言卿才敢探头望向厅内,却见萧彻正摩挲着茶盏,嘴角噙着淡笑,眼神餍足。

他暗自咋舌:难怪傻太子不喜女色,竟是好这一口!

自己费尽心机安排秦冉等人,竟是付错了心思!

还好没贸然进去撞破私事。

他忍不住好奇,那许樵不过是个粗鄙莽夫,论容貌不及伶人半分,论才情更是一窍不通,怎就入了太子的眼?

果然是傻太子,七窍不通,喜好清奇。他兀自想着,摇着头悄声退去。

侧厅之内,萧彻放下茶盏,抬手召来心腹内侍李德全:“去查查花楼的秦冉,把她安置在城西小院,派人暗中看护。”

——

夜色如绸,包笼着苏州城。

黛瓦参差间,朱窗次第挑灯,灯火星子似碎金浮水,又若流萤缀岸,与溶溶月色缠作一团柔情。

谢辞与苏意晚隔着半尺距离,沿阊门水巷缓步而行。

青石板被夜露浸得发滑,苏意晚走得稍急,脚下微踉跄,谢辞伸手虚扶了一把,指尖刚触到她的小臂便即收回。

苏意晚拢了拢鬓发,淡淡颔首道谢。

巷口的糖粥摊冒着热气,老妪见他们气度不俗,笑着舀了两碗递来:“公子小姐尝尝鲜?鸡头米刚剥的,甜糯得很。”

谢辞付了钱,将其中一碗推到苏意晚面前,自己端起另一碗浅啜。

苏意晚用瓷勺搅动着粥里的桂花碎,忽然开口:“今晨是画舫听曲儿,晌午又去酒楼吃茶点,大半夜的,谢先生难道不担心我们今夜何处落脚?喝了这碗糖粥,我们还有住宿钱吗?”

谢辞眼尾扫过她紧绷的侧脸,心觉她这副气鼓鼓的样子,倒比前世眼高于顶的模样可爱些。

谢辞道:“总归我不会让晚晚露宿街头,不过晚晚如此贤惠,我心甚慰。你我好不容易来一趟苏州,自然要玩的尽兴。”

苏意晚心中鄙夷,这货一副贵族公子做派,一路游山玩水,好不惬意,怕不是忘记此行的目的了。

再说,他这一路的花销可都是剥削自她的首饰!他怎么好意思!

行至石桥,谢辞凭栏望去,月影在水波里晃成一片银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可惜这景致再美,底下也藏着腌臜。”他语气带着几分讥诮。

苏意晚努了努嘴,心下鄙夷:有腌臜,你倒是查啊,在这说有的没的,故作正义高洁给谁看。

忽觉肩头一凉,原来是夜风卷着水汽袭来。谢辞默不作声地将搭在臂弯的青衫递过去:“夜露重,冻病了误事。”

苏意晚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披在肩上。衣衫淡淡松墨香,竟让她莫名安定了几分。她转头想谢过,却见谢辞不知何时往巷尾阴影处走去了。

苏意晚拢了拢身上的青衫,跟了上去。

二人来到一门挂“耕读传家”匾的院落前,谢辞叩门,倏忽便有小厮出来相迎。

正房内,身着从六品同知官袍的沈砚之见谢辞进门,当即搁下笔迎上来:“幼安!你怎生来的如此迟,让我苦等好久。”

谢辞侧身让过苏意晚:“这位是苏姑娘,我的同伴。小姑娘第一次来这苏州城,处处好奇,拉着我玩乐了几日,让沈兄等急了。”

苏意心中腹诽此人真是不要脸,但也未忘了规矩,颔首问好。

“这些小事姑且不提,你分管农事,这改稻为桑政策推行得如何?”

沈砚之叹了口气,拉着两人坐下,命小厮奉茶:“一言难尽!高相派了他的门生管桑苗督运,实则与豪绅勾结,强征民田。我上书弹劾,反被参阻挠新政。”

“周庄那百亩良田,全被豪绅周万财强占了,百姓稍有反抗就被杖责下狱,我实在是独木难支啊!”

苏意晚踱步思索后轻声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征民田断了百姓活路,新政再好也难推行。若能先定合理粮价,以桑苗抵赋税,再严惩几个首恶,或许能转圜。”

沈砚之闻言亦露出赞色:“苏姑娘此言,与《氾胜之书》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之理不谋而合。只是赵承业把持桑苗供应,豪绅周万财又垄断丝市,百姓即便种桑,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谢辞执起茶盏,氤氲水汽模糊了他眉眼神色:“沈兄莫急。新政之弊,根在上下勾结,非一纸文书可解。明日烦请沈兄设法,容我与晚晚乔装,亲赴田间一看究竟。纸上得来终觉浅,此事还是要去田间地头躬行。”

沈砚之击掌称善:“好!我明日带你们去周庄一带。只是赵承业近日也常在田间督工,你们记得收敛锋芒。”

“沈兄可知,那些被夺了田的百姓,如今栖身何处?”

“多在城外破庙苟活,”沈砚之叹了口气,“哀我人斯,于何从禄,莫过于此啊。”

谢辞指尖一顿,茶盏在案上轻轻一磕:“明日看过田间,再去破庙瞧瞧。若不知百姓疾苦之深,纵有良策,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方才晚晚提到以桑苗抵赋税,倒是个好措施,只是如何定桑苗之价,如何保百姓卖丝得利,还需细究。”

苏意晚思量片刻,又道:“《齐民要术》中讲到‘桑田种禾,禾收种桑’,可劝百姓在桑苗间隙种些杂粮,暂解饥馑。至于桑价丝价嘛……我愚拙,暂未想出应对之法。”

她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人,对这古代世界的物价同行知之甚少,不敢妄言。

“让官府设常平仓式的丝行,按市价收购,再统一外销,尽量避开豪绅压价。”谢辞接上了她的话。

沈砚之连连点头,又侧目看苏意晚,眼中欣赏不加掩饰:“姑娘倒懂不少农事典籍。”

这姑娘侃侃而谈皆中利害,又改善了几分他对闺阁女子的偏见。

而且她神情气度倒让她想起了自家那将俗世目光踩在脚底的娘子。

他想,等自家娘子回来,将二人引荐一番,说不定能成为挚友。

“从前在乡野时,常看农户耕作,也翻读过几本农书解闷。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多知道些农事知识,总是好的。”

谢辞心中微动,对苏意晚有了几分改观 。

此番见她对农事典故信手拈来,哀民生之多艰,言辞恳切,与前世那总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样子截然不同。

她抬头时,正撞进谢辞含笑的眼眸,赶忙瞥开头。

“夜深了,二位早些歇息吧,来人,带客人去厢房。”沈砚之安排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