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霜拂剑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9:59 来源:文学城

经历了前朝一番人头打成狗脑袋的争辩,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下了一道一锤定音的旨意。

果然,为名声计,皇帝声称自己决定爱惜民力,不让战火损伤百姓,这次不开战。白菡萏那两首诗,真是打到了陛下的七寸。

不管满朝大臣心里有没有在骂娘,大家还是得恭恭敬敬地称赞圣人决策英明,真是个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不过皇帝也没有把闻岱撂到一边,原本羽林卫在前任统领调任后,一直由副官代管,皇帝给了闻岱羽林中郎将的位置。羽林卫只听皇帝调动,驻扎长安,他也算是在皇帝跟前挂了号。

另一边,皇帝前段时间抬举越国公府,给韦秉礼好大一个没脸,这回想起来,借着韦秉礼献诗的名头把他召进宫赐宴,好好嘉勉了一番。满长安都交口称赞皇帝是个赏识人才、纳谏如流的好皇帝。会昌侯府也在长安再度抖了起来,韦秉礼又得到机会出席不少宴会,和白菡萏诗歌唱和,好不快活。

舒宜暂时没工夫关心韦秉礼,她最近忙于搜罗人才,正要去见一位举子。

这是她找到的第一个堪用的人,还是主动投贴给汪掌柜的,想来想去,舒宜特地约他一见,以示郑重。

舒宜兴冲冲地去,神情恹恹地回,舒之勉走在前头下楼梯,替她打开帘子,小心地觑她脸色:“姑姑是怎么了?”

舒宜摆摆手,上了马才说:“不过一欺世盗名之徒尔!”

原本还在茶楼特特定了个雅间,谁料这人没说几句,就支支吾吾,眼神乱瞟,原来是个腹中空空,只想投机的草包。难为舒宜还沉住气敷衍几句,找个理由打发了他。

舒之勉宽慰道:“现在还早呢,姑姑求贤的心诚,总能找到的。”

舒宜却没好气:“我又不是拜佛,诚心磕头就能如愿,那些入长安的举子看不上我一郡主,不愿来投,我能如何?”

“罢了罢了,”舒宜道,“回吧。”

原本把侄子带来,一是带个郎君出去到处游逛方便,二就是带在身边多看多学,遇见有才的举子也能耳濡目染一番。谁知今天运道不好,没能找到明珠,只能打道回府了。

舒宜和舒之勉在前,并辔而行。时人重武,满城的官宦人家都更好骑马,朝中大人们上朝都多是骑着马去的。只长安城内不许纵马,是以两人都虚握缰绳,控着马缓行。

铃铛和琵琶落后几步跟着,铃铛有心让舒宜情绪松快些,逗着她看街道两旁行人来往,坊内又有不少小店,两边支出来的幡儿颜色各异,写着各自的招牌,倒也有趣。

刚走过一个拐角,听得一阵吵嚷。

“你只有这妹子还长得清秀,不如卖给我?”一个粗犷的声音嚷道。

舒宜循声看去,被围在人群之中的是一个青年并一男一女两个小童。女童眼似点漆,琼鼻菱唇,小小年纪已看得出未来的绝代风华,剩下两人同她生得很像,都是高鼻阔额,皮肤白皙,一望便知是一家人。

青年想将两个孩子都护在身后,那个小些的男童却跟小老虎似的冲出来,眼神凶得吓人:“放屁,你这无赖,休想打我姐姐的主意!”

“我这也是为你们好嘛,”那络腮胡大汉恬不知耻道,“你们说是寻亲,寻了月余也没个消息,眼看着盘缠要花光了,可不得凑凑回去的路费?这小妮虽小些,但是长得整齐,我出三两银子。”

旁边有人附和道:“其实这小子长得也眉清目秀哩!若是卖到城西南风馆去,说不得价能比姐姐高些。”

青年脸色一肃,一只手就轻松将冲在络腮胡推开,平静道:“我家属良民,虽穷,也不干卖良为贱的事,不劳诸君费心。我家中也是诗礼大族,此来为寻我父,他从军多年,也小有积累,待找见亲人再与诸位见礼,相信诸位也不愿伤了和气。”

这柔中带刚的一席话还真让围着的一群闲汉犹豫了下,若真照他所说,这三兄妹家族兴盛,还没寻见的父亲也是小有根基的,不是那等举目无亲,被欺凌了也无处发声的飘萍。那就有风险了。万一不慎招惹到了不该招惹的人,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络腮胡却不依不饶,眼神在他洗得发旧的袍子上溜了一圈:“你若真是大族之子,还能穿这种衣裳,住这种地儿?哄谁呢。”

有人随之喷笑:“我劝你好好打算,我们现在还有耐心同你买人,若是闹得我们没耐心了,你悔之不及。”

旁边围的不光有那伙闲汉,还有坊内居民,抱着小娃的妇人边看边闪得远些,也有老人拄着拐杖在旁叹息,都无法直接出头和这群地头蛇抗衡。有人悄声提议:“莫如报官?”

眼色几经交换,看向客栈的方向,有人道:“他们住在这几天了,得由客栈报官吧。”

络腮胡闻言看向客栈的方向,哼笑道:“你倒快报,省得爷爷麻烦!”

客栈掌柜原本也站在门外瞧热闹,眼看战火要烧到自己身上,忙再三摆手,弯腰作揖的告饶。

“去去去,可不关我的事!”掌柜不愿惹麻烦,唤了小二将这兄妹三人的包裹抱来,扔在街上。

那群人哄笑起来,试探着向前走,眼看着要动手了。青年抬手将弟妹拦在身后,口道得罪,显出袍袖下贲张的肌肉。

舒宜一开始就蹙了眉头,勒马于原地细看,随她出行的一干人也静默等候。此时不得不出手干涉了,舒宜一抬手,自有侍卫上前。

两波人就这样被一队腰间佩刀、脚踩皂靴的侍卫分开,还茫茫然不知所以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道女声:“光天化日,就敢强逼着卖良为贱,好大的胆子!”

这伙闲汉嘴里还要不干不净,已被侍卫们抢先塞了嘴巴。青年和一双弟妹反应倒快,当即讲明了不愿被卖作奴婢,要上京兆府鸣冤。

朝廷从来都不愿好端端的良民成了奴婢,少了税收和劳役不说,那些世家的势力还借着收奴婢无限扩张,难办得很。自大桓立国以来,买良为贱就是大桓律中的高压线,强逼着良民变成奴婢,不是一件小事。

“将我的帖子送到京兆府去,”舒宜颔首道,“今日我少不得要管闲事了。”

她出行带着郡主仪仗,排场是不缺的,望见贵人,一旁围观的人都散了,这街角只剩七八个壮汉和这兄妹三人。琵琶领人去京兆府,剩下的侍从沉默侍立,原本吵吵嚷嚷的一片很快静得吓人。

青年一拱手,沉声道:“见过湖阳郡主。”两个小童也跟在他身后行礼。

舒宜忍不住在心里赞了句,好风仪!

穿着虽朴素,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的气质却是无法伪装的,非大族养不出这样的礼仪,更别说这心明眼亮的眼力见,张口就能叫出舒宜的封号,舒宜心下已先对他的说辞信了**分。

舒宜微微一笑,抬手道:“不必多礼,请问怎么称呼?”

“在下裴明彦,”他自然而然地展袖,“这是舍弟舍妹,我们到长安来寻父亲,不意遇见这等事,还要多谢郡主。”

“裴……”舒宜将这个姓氏在嘴里打了个转,也客气地拱手,试探道,“莫非是河东裴氏?久闻裴氏子弟气度高华,似明珠耀耀,日月在怀。如今得见,方知名不虚传。”

说起裴姓,有这样气度的人,除了河东裴氏不作他想。河东裴家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曾有十世九公之称,在前朝氏族志上排第一等,于本朝虽弱了些,也是极为煊赫的世家。

“郡主谬赞了,”裴明彦微微一笑,“都是虚名罢了,况我家只是裴氏旁支庶子,资质平平,没能有幸蒙族中长辈教导,不敢自夸。”

听起来是裴氏不得重视的旁支庶子,但舒宜扫过他身上洗得发白的青衫,便知“不得重视”这话还说客气了。看他通身气度和行卷中的笔墨,必定是从小读家学,只有裴氏这样的 世家大族才供得起。

而裴氏出来的人,衣食都朴素到寒酸的地步,又独自带着弟妹来长安寻亲,恐怕家族不止没有襄助,还有所克扣欺压。

裴明彦被舒宜和舒之勉上下扫视一番,依旧坦荡,稳稳立在原地,连眉目都不动一下。他妹妹也站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只有最小的那个男童忍不住看了舒宜几眼。

“这些人有眼不识泰山,”舒宜笑道,“郎君不妨带着弟妹随我稍坐,待京兆府来人,我愿做个人证。”

“却之不恭。”

也没什么好挑的,舒之勉选定了身旁这间客栈,命收拾个雅间出来。掌柜的如今笑得见牙不见眼,颠颠命人洒扫干净,上了茶果。舒之勉想得周到,还命他将兄妹三个的包裹都捡回来,收拾整齐了。

裴明彦和舒宜在门口互相谦让一回,最终还是舒宜走在前头,她边走边暗暗磨牙:还好今天是碰见了,不然万一这事闹出来,光天化日,长安治下,有恶霸强逼着买良为贱,竟然还买到裴氏子弟头上,这可太精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