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重生之循郡王 > 第21章 幽径潜行

重生之循郡王 第21章 幽径潜行

作者:阿比雅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9 16:32:37 来源:文学城

那页摘要册子上极细的墨线和“验效”二字,如同在永璋漆黑的前路上点燃了一盏微弱的、却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灯。它证实了通道的存在,也印证了舒妃的意愿——她仍在关注,并愿意以这种极端隐秘的方式给予有限的指引。

这极大地增强了永璋的信心,但也让他更加警惕。每一次交流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绝不能有丝毫差错。

他没有急于再次“投石”。而是花了更多时间消化那本被标记的摘要,深入研究那个“漕粮隔舱抽验”的案例,并结合户部则例中关于损耗核算的条款,试图理解其成功的关键与可能面临的阻碍。他需要确保自己下一次的“提问”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更能显示出他思考的深度和延续性。

同时,他更加留意朝廷的动向。西北战事进入尾声,大军即将凯旋,接下来的论功行赏、军队安置、战后重建等一系列事务将成为朝堂焦点。而与之相关的,便是庞大的军费报销和审计。

永璋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军费报销流程复杂,涉及兵部、户部、工部等多个衙门,则例条文繁多,且极易出现含糊不清、滋生弊端的灰色地带。关注这个问题,既符合“体恤国力”、“谨慎开支”的忠君形象,又比继续深挖内务府节省那点“芝麻绿豆”更能显示格局。

他再次沉浸于则例和摘要的海洋中,重点搜寻与军费核销、物资采买、驿站转运相关的条款和案例。他发现自己之前对则例的理解还是过于片面,许多条款需要相互参照,并与实际案例结合,才能看出其真正意图和可能被钻空子的地方。

这一次,他构思的问题更加具体,指向性也更强:

“儿臣见兵部则例与户部则例于军械损耗报销之界定稍有出入,一重实战损毁,一重日常维护。又见旧档中有因界定不清,致使地方军府与京中核销衙门屡有争执、拖延日久之前例。今大军凯旋在即,核销必繁。未知可否奏请皇阿玛,仿照吏部‘大计’、户部‘审计’之制,于兵部或户部下设临时之‘军费核销稽核房’,专司此次战后报销之审核,标准统一,权责明晰,以期加速流程、减少推诿争执、并防微杜渐?”

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战后一个必然会出现且十分棘手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个参考现有制度(吏部考核、户部审计)的解决方案雏形,并再次强调了他一贯关注的“防弊”、“效率”和“节省”的核心。

同样,他将这个问题隐藏在一篇关于历代军需后勤保障的策论作业中,作为“读书有感”和“延伸思考”提出。

作业再次呈交上去。

等待变得更加煎熬,也带着一丝隐秘的期待。

这一次,回应来得更快一些。

三天后,当永璋再次来到小书房时,他发现自己常坐的那个位置的书案上,多了一本他之前从未注意过的、书脊略显陈旧破损的《工部军器制造则例附例》。这本书混在一堆地理图志中,极不显眼。

他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取下来翻阅。

很快,他在关于“军械维护与报废核定”的章节处,发现了几处极其轻微的、用指甲掐出的浅印痕。而在书页的空白处,有人用几乎与纸张原色融为一体的淡黄色颜料,极小地写了两个词:“旧例可循”、“慎言新设”。

永璋的心脏再次剧烈地跳动起来!

回应来了!而且更加具体!

“旧例可循”——是在提醒他,军费核销的复杂性和标准问题早有旧例可依,或许不必另设新机构,以免触动太多利益,引发不必要的阻力?是在暗示他应该更注重挖掘和整合现有规章?

“慎言新设”——则是一个更直接的警告!建议设立新的临时机构,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举动,会牵扯到部门权力划分,极易树敌。舒妃(或其代表的势力)在警告他,这个想法过于大胆和危险,不宜提出!

这简直是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永璋心中因想到“新设机构”而产生的一丝得意。他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只考虑了问题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却完全忽略了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利害!若非这个警告,他若真在不适当时机贸然提出此议,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旧例可循”又为他指明了另一个方向——深入研究现有则例,找到解决那些“界定不清”问题的现有依据。

这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不仅要知规章条文,更要知条文背后的权力格局和利害关系!

永璋小心翼翼地将书上的掐痕抚平,将那几乎看不见的字迹牢牢刻在脑子里,然后将那本《工部军器制造则例附例》放回原处。

这一次,他没有感到兴奋,而是充满了敬畏和后怕。

这条幽暗的小径,能给他带来指引,却也布满了他看不见的陷阱。舒妃的每一次回应,不仅是在解答他的疑问,更是在教他如何在这片雷区中生存下去。

他更加确信,舒妃背后站着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深宫妃嫔的个人智慧,而是一个对前朝政务、官场生态有着深刻理解的强大信息源和智囊网络。

这份认知,让他既感到安心,又感到无比的紧张。

他获得的帮助越大,所欠下的“债”就越重,未来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越高。

但他已别无选择。

他将思绪拉回现实,开始重新思考军费核销的问题。他放弃了“新设机构”这个危险的想法,转而按照“旧例可循”的提示,开始疯狂地查找和比对兵部、户部、工部则例中所有关于军械、粮秣、饷银核销的条款,寻找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可以用来“统一标准”、“减少争执”的现有依据。

这条幽径,他必须继续潜行下去。

只是每一步,都必须比之前更加如履薄冰,更加洞悉幽微。

他不仅是在学习政务,更是在学习政治。而后者,是则例上永远不会写明,却真正决定生死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