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爆改农物监察官 > 第23章 针对

重生后爆改农物监察官 第23章 针对

作者:刀削面店老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6:31:23 来源:文学城

邱监察让人撤了周学士的椅子,周学士便直接回了家,今日亦告病不来,舆田署显得格外安静。

金桐的位子正在周学士对面,盯着眼前空荡荡的缺口,下意识咬着笔杆出神。

拜苏景明的辛密所赐,金桐心神遭受冲击,一到监察院便不由自主想起那些话,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她正心不在焉,张学士食指扣了扣她面前的桌子。

金桐发呆被抓包,脸色有些发红,不好意思地看着张学士。

张学士道:“昨儿话被岔过去了,回来也忘了问你,你说一种二收法你试验过,果真?”

金桐道:“学生在家乡名下有些田地,采用此法已经许多年了。”

“你家在哪?”

“颍川。”

“颍川啊……颍川和岭南气候倒是差不多。”

张学士琢磨了一会儿,道:“过些时日就可收获头茬,现在派人去岭南与当地农户沟通,时间上刚好。对,我现在就去找监察大人说这个事。”

张学士走后,有人开始阴阳怪气。

“有些人脸皮厚如城墙,将周学士气得病了,自己反倒跟个没事人一样。”

“嗐,谁说不是呢。周学士让那位安分些,那位可是一点儿都没听进去,这股好出风头的歪风邪气,咱们可学不来。”

他们句句针对金桐,又不指名道姓。

金桐无所谓地笑笑,觉得好没意思,任他们如何说,她反正一句也听不进心里。

三位学士都没出言制止,他们胆子渐大了起来。

“我听说揭榜那日,就有人在榜下道出真相。那位可是攀附上了了不起的人物,我们寒窗苦读十余载,还不如人家路子找得好。”

“这事我也有所耳闻,当日道出真相的那人,好像是她在老家的未婚夫。”

“也不知道她占了谁的名额进来的,我等寒窗苦读十余年,还不如人家的一次献身。”

有人发出了意味不明的笑声,“你怎么知道只有一次?”

“好了,静声。”

或许因为他们的言辞太过不堪入耳,其中一位学士终是制止他们继续说下去。

他们一些人唱着红脸,一些人唱着白脸,金桐冷笑,觉得自己不是坐在为百姓谋生的恶舆田署,而是坐在自家大院的戏台下。

她今日方算开了眼界,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因为有些人身居高位,就高估了他们的品格。

不知这几位学士方才是睡了,亦或是聋了哑了,否则也不会任他们这么搬弄了半天是非,才道出静声两个字。

原来不站队也是一种站队。

邱监察说过,周学士在监察院有些拥趸,想必这三位都是了。

金桐对邱监察越发敬重,她轻描淡写地道出监察院的暗潮汹涌,其中又隐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

都说妇人长舌,金桐倒觉得这话说错了,要论起长舌,还应看这些读书人。

捕风捉影,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他们委身在监察院倒是屈才了,茶楼说书才是他们的正经归途。

茶馆得了他们,必将宾客满堂,她也将不吝啬去捧场,一定多给他们丢些赏钱。

她这么想着,便不住笑了起来。

数十双眼睛盯着她,她一笑,便有人问道:“你笑什么?”

金桐神色无害,坦白道出了心声:“诸位有朝一日聚集一台,定是一出好戏。”

金桐生的一副性软的面相,众人还当她好拿捏,不想她一开口便是话语尖利。

在场都是自视甚高的读书人,怎可受辱与戏子作比。

脾气暴的质问道:“你什么意思?”

金桐学他们,笑得意味不明。

眼看矛盾一触即发,李学士又道:“都是同僚,说话何必这般刻薄。金桐,你给他们道个歉,这事便过去吧。”

“学生拒绝。”

那学士见金桐一口否决,语气不善:“你一心挑起事端?”

左右他们没打算放过自己,那她也不必在意什么人情世故。

“请问李学士,方才可是不在舆田署?”

李学士不解其意,直觉她没安好心,不愿作答。但顾及自身气度,到底是不悦地回了一句:“本官与你一样,一直在此处。”

“学士既然一直在此,怎会认为是学生在挑起事端?先造谣生事的不正是这些寒窗苦读十余年的同僚吗?”金桐目光凛凛,却装作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这……”李学士被她顶撞,想要发作,又自觉理亏。

“无风不起浪,一切是不是谣言还未可知,”一位姓潘的学士帮腔道,又一副不计前嫌的姿态,“过往之事不再追究,你既然来了监察院,一言一行都牵扯到监察院的脸面,以后需洁身自好,莫令监察院匾额蒙尘。”

潘学士一番话下来,连敲带打,看似为她平事,实则却是连辩驳的机会都不给她,直接将她定了罪。

如此是非不分,与他多说无益,金桐不为自己辩解,只道:“学生受教。若有朝一日先生含冤受屈,也切莫忘了‘无风不起浪’这句。”

说完她便别开目光,看像始终一言不发的蒋学士。

反正已经得罪了两位,也不差这一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探探他的底细。

“不知蒋学士可有指教?”

蒋学士闻言轻抬眼皮,“过刚易折,强极则辱。”

金桐一愣,蒋学士的态度出乎她的意料,他好像真的对他们所争之事漠不关心。

面对她略带挑衅的问话,他也只是略作提点而已。

他对自己当真毫无恶意,甚至还有几分对晚辈的包容。

他这一点温情,于腹背受敌的金桐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金桐收起了尖牙利齿,诚心道:“学生记住了。”

“聊什么呢?”张学士在此时回来,好像感觉不到众人间的异样,乐呵呵地他们打听。

老狐狸,回来的时间可赶巧。

这位的立场金桐一时还摸不透。

他曾主动退出监察一位之争,面对周学士又诸多熟稔迁就;同时对邱监察却也顺服恭敬。

在众多学士之中,张学士对她也是最友善的一位。

刚还趾高气昂的潘、李两学士在张学士面前不敢造次,一时没吭声。

没人回答,张学士便没再问,转而提起:“我刚与邱监察相议,将在月末前往岭南试行一种二收法,可有人愿意同去?”

一片安静。

四十名学子,无一人响应他。

张学士一手作掌一手作拳,相撞在一起,可惜道:“多难得的机会,你们对此都不感兴趣吗?”

三个月的考察在前,最后能留下的仅有三人。

此行一去,没个把月定然会不来,考察期总共三个月,时间都耽搁在外面,哪比得上监察院近水楼台。

舆田署何人掌权一目了然,他们已经决意攀附周学士,没人愿意在此时离开。

“张学士,学生认为,此法既然由金桐提出,我等不便与之相争,就让她去吧。”

“既然大家都如此想,”张学士转向金桐,问道,“你意愿如何?”

“学生愿往。”金桐道。

时间转瞬而过,转眼便到了月末。

出发前忽然有两人找到张学士,说也要同行,张学士问金桐意见,金桐对此倒是没什么异义,二人行变为四人行,彼此之间也能有个照料。

金桐早已整装待发,张学士却迟迟不走,说是要再等一人。

金桐当是谁,结果等来了苏礼明。

于是四人行又变成了五人行。

“怎么是你?”

金桐对于苏礼明的出现有些无可奈何。

“唔。”苏礼明无辜地看着她。

托刘义秉的福,监察院内,关于他们二人的谣言传得满天飞。

他此时现身,更为谣言添了一味猛料。

金桐不愿面对身边两位同僚的炽热目光,重重叹了一口气。

张学士对他们介绍道:“这位是国公府的大公子,姓苏明礼明。苏公子游历过多地,也曾去过岭南地区,对那边较为熟悉,此程将与我们同行。”

他又看了一眼面色复杂的金桐,特意解释了一下:“这还是对亏了邱监察的面子。”

两位同僚抱拳作揖:“有劳苏公子。”

“二位不必多礼。”苏礼明道虚扶了一下道,“我恰好顺路。”

金桐抬了抬眉,她怎么不知道苏礼明有去岭南的打算。

苏礼明含笑看她,从眼神中读出了她的想法,道:“友人将往,我将陪同。”

合着张学士的话白说了,绕来绕去又绕回了她身上。

两位同僚看着金桐,露出一副了然神色。

金桐郁闷地错开眼。

他们四个眉来眼去,张学士实在看不下去了,道:“啊,还没介绍。这二位是彭昱、周子衡。”

“时候不早,我们启程吧。”

路上苏礼明主动与他们谈起岭南的风土人情。

彭昱和周子衡见他谈吐不凡,且金桐待他坦荡自然,他们心中的谣言逐渐土崩瓦解。

他们虽与金桐同行,金桐却没主动和他们说过一句话,除了递吃递水,她的交流对象几乎只限于苏礼明和张学士二人。

监察院共事期间,他们误信谣言,对金桐多有不齿,有意避开她,虽未有过言语中伤她时候,却也没帮她说过一句话。

现下心中有了判断,他们忽而对金桐生出意思愧对之意,却不知如何开口。

几日后,他们抵达岭南。

当地的何太守特来相迎,并告知他们在家中摆了酒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他们先去何太守准备好的住处安顿下来,换了身衣服,前去赴宴。

他们赶到的时候,宴会人已到齐。

主位空缺着,太守坐于下首右侧,身边坐了三人,与之相对的,左侧则是死了空着的连座。

张学士对苏礼明谦让,略侧过身子,示意他坐上首。

苏礼明则摇头婉拒,径自去了最末,掀袍坐下。

张学士摇摇头,脸上却笑开了花,臀部稳稳当当落在了椅子上。

金桐则是走到了倒数第二个位子,坐在了苏礼明旁边。

彭昱和周子衡互相让了下,便也入了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