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1998:此心安处 > 第12章 第 12 章

重回1998:此心安处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水中天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29 来源:文学城

旧木匣子里的毛票,渐渐厚实起来,像秋日里饱满的谷粒,沉甸甸地坠在匣底。汪红霞每晚数钱时,不再只是单纯地喜悦,眉宇间多了些盘算。她依旧靠着心算和手指头,但遇到糊涂处,会自然而然地喊:“静妮儿,来帮妈瞅瞅这笔账。”

李静便会放下书本,拿起那支短小的铅笔。她不再仅仅计算本钱和利润,开始教母亲更细致的东西。“妈,你看,这是咱这十天卖辣椒面的总数,这是本钱,减掉,就是赚的。这是豆豉的,这是萝卜条的……”她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单的表格,用清晰的字迹标注。

汪红霞学得认真,那双惯于操持农活的手,笨拙却坚定地握着铅笔,在女儿画好的格子里填上数字。灯光下,母女俩头挨着头,一个耐心讲解,一个凝神学习,构成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有时算到盈利可观处,汪红霞会忍不住拍一下大腿,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哎呦!这比俺跟你爸吭哧吭哧刨半年地还强哩!”

李修胜依旧沉默,但不再是置身事外。他会默默听完母女俩的“财务汇报”,然后在关键时刻插一句:“买布口袋的钱,还没扣。”或者,“行光去镇上的车脚费,也得算进去。”他的话像定盘星,让这小小的家庭账目更加清晰、扎实。

生意带来的改变是浸润式的。汪红霞去镇上扯了几尺花色鲜亮些的布,给自己和李静各做了一件新褂子,虽然仍是朴素的样式,但穿在身上,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饭桌上,偶尔能看到一点荤腥,或是几块油汪汪的猪头肉,或是用卖剩下的边角料炒的鸡蛋。爷爷李铁柱嚼着猪头肉,眯着眼,满足地感叹:“这日子,有奔头!”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总有暗流。

一天傍晚,李静放学回家,刚走到村口的歪脖子老槐树下,就听见几个纳鞋底、摘菜的妇人压低的议论声。

“……瞧见没?修胜家红霞,又穿新褂子了!”

“可不是,听说镇上摊子生意红火着呢,数钱数到手软吧?”

“还不是他家那闺女精怪,在学校里就不安分,鼓捣东鼓捣西的……”

“女娃子太灵性了,压不住福……”

那些声音像夏日的蚊蚋,嗡嗡作响,不致命,却扰得人心烦。李静脚步未停,面色平静地走了过去,仿佛那些话语只是掠过耳边的风。她深知,当你开始走出与旁人不同的路时,审视与非议便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她握紧了书包带子,脊背挺得更直了些。

更直接的涟漪,来自一墙之隔的高家。

秋收过后,高奶奶来串门的次数明显多了。她总是拿着点针线活,坐在李家院子的屋檐下,和汪红霞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目光却时不时瞟向那辆已经装上轱辘、被李行光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小推车,以及仓房里那些准备好的货品。

“红霞啊,你这辣豆豉闻着是真香,”高奶奶又一次感叹,语气里带着浓浓的羡慕,“俺家军子在信里总说,就想吃口家里的味道……可惜俺手笨,做不出你这个味儿。”

汪红霞是个实诚人,听她这么说,心里有些不落忍,张了张嘴,差点就要说出“我把方子给你”的话。正在旁边看书的李静心里一紧。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小马扎上、看似在打盹的爷爷李铁柱,忽然掀开眼皮,慢悠悠地开口:“他高婶,这吃食啊,就像各家的娃,模样脾气都不一样。红霞这豆豉,是她娘家家传的手艺,火候、配料,差一点就不是那个味儿了。军子想吃,让红霞给他装上一大罐子捎去!咱邻里邻居的,这不算啥!”

他的话,像一阵温和却坚定的风,瞬间吹散了汪红霞差点出口的承诺,也堵住了高奶奶后续可能的话头。高奶奶脸上有些讪讪的,干笑两声:“那咋好意思,老是吃你家的……”又坐了一会儿,便讪讪地回去了。

汪红霞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公公一眼。李静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对爷爷投去敬佩的目光。爷爷却已重新阖上眼,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哼起了不成调的豫剧梆子,仿佛刚才只是随口说了句家常。

几天后,邮递员送来了一封来自深圳的信。高奶奶不识字,颠颠地拿来让李静念。信是高军写的,字迹潦草,语气烦躁。说厂里最近效益不好,加班少了,工资也发得不及时,一起干活的老乡跟组长吵了架,可能干不下去了,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

高奶奶听着,眼圈就红了,攥着信纸一角,喃喃道:“这可咋整……在外头受这罪……”

李静念完信,看着高奶奶佝偻担忧的背影,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清晰起来——高军哥的困境,或许不仅仅是高家的烦恼,也可能是一个契机。一个让两家的关系从单纯的邻里互助,走向更紧密联系的契机。当然,这需要时机,也需要高军哥自己愿意回头。

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十一月下,天寒,人心暖。

母亲的算盘在心里越打越响,父亲的关注如影随形。爷爷用他的智慧,守住了家的边界。

高家的愁云,是压力,也可能暗藏转机。流言如风,吹不垮扎根渐深的希望。

下一步,需让这小生意更稳,更有吸引力。或许,该试着将‘坳里香’的名号,悄悄叫响?”

合上日记本,她听见隔壁传来高奶奶隐隐的啜泣和高爷沉重的叹息。一墙之隔,悲喜并不相通,但她相信,只要自家的火种足够明亮,终有一天,能照亮更多渴望温暖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