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1998:此心安处 > 第11章 第 11 章

重回1998:此心安处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水中天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29 来源:文学城

秋收的尘埃落定,李家院子里的喧嚣渐渐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饱含着收获慰藉的、暖烘烘的忙碌。金黄的玉米棒子整齐地码放在仓房檐下,像一堵厚厚的墙,散发着阳光和粮食的暖香。红艳艳的辣椒串挂在廊前,为这朴素的农家小院添上一抹亮色。

晚饭后的时光,是一天中最松弛的时刻。李修胜蹲在门槛上,就着最后的天光,仔细地擦拭着那些刚用过的农具,每一件都被他摩挲得锃亮。汪红霞在灶间收拾着碗筷,锅碗碰撞声里夹杂着她对明日出摊的盘算,声音里透着轻快。

李静搬了小马扎,放在爷爷常坐的屋檐下。爷爷李铁柱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外套,慢悠悠地踱过来坐下,手里拿着他那根光溜溜的枣木拐杖,轻轻点着地,像是在打拍子。

“爷,喝口水,刚烧开的。”李静把一碗温热的白开水递到爷爷手里。

爷爷接过来,吹了吹气,呷了一口,满足地咂咂嘴。“静妮儿,今儿个书上,又学啥新鲜事了?”他眯着眼,脸上纵横的皱纹舒展开,像秋日晒干的枣子。

“学了地理,讲咱中国地大物博哩!”李静挨着他坐下,捡着有趣的说,“书上说,南方种水稻,一年能收两三季呢!”

“哦?”爷爷饶有兴致地转过头,“那敢情好!不像咱这地,一季麦子一季玉米,就得紧忙活。”他用拐杖虚点着院里的玉米堆,“不过,咱这玉米也好,瓷实,顶饿!以前在部队上,要有这么一仓粮食,那得多硬气!”

他的语气里没有苦涩,只有一种经历过匮乏后,对眼前丰足最朴素的赞美。

“爸,您又念叨您那队伍哩?”汪红霞端着针线筐走出来,笑着接话,“明天我去镇上,给您称半斤猪头肉回来,您就着玉米饼子吃,香得很!”

爷爷呵呵笑起来,摆摆手:“别乱花钱!留着给行光娶媳妇!我呀,有这玉米粥、辣豆豉,就美得很!” 他话是这么说,眼里却闪着期待的光。

李行光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进来,带着一身凉气:“爷,妈!我明天早点去出摊,把咱家新做的那个西瓜皮酱菜也带上,保准好卖!”

“中!多带点!”爷爷居然主动搭腔,还用拐杖给他比划,“摆显眼的地方,让人一眼就瞅见!就跟我们以前打仗占高地一样,位置很重要!”

李行光被爷爷这突如其来的“战术指导”逗乐了,嘿嘿直笑:“得令!保证完成任务!”

爷爷满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目光落在李修胜刚擦好的锄头上:“修胜啊,这锄头刃口有点钝了,明儿个我得了空,帮你磨磨。别小看这磨刀,手艺活,磨好了,下地省一半力气!”

李修胜抬起头,看着父亲,闷闷地“嗯”了一声,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灯光昏黄,将一家人的影子拉长,投在斑驳的土墙上。空气里弥漫着玉米的甜香、辣椒的辛烈,还有家的暖意。爷爷不再是那个沉湎于沉重过去的沉默老者,他变成了这个家积极的一份子,用他特有的方式参与着,关心着,甚至出谋划策着。

李静看着爷爷眼中闪烁的、带着点老小孩般狡黠和自豪的光芒,心里软成一片。她看到他把旧军装外套打理得干干净净,领口那枚早已褪色的勋章,被他用布细细擦拭过,别得端端正正。那不是对痛苦的铭记,而是对荣耀的守护,和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爷,”李静凑近些,小声说,“等咱家生意再稳当点,让我爸买个收音机,您天天能听戏,听新闻!”

爷爷眼睛一亮,随即又故意板起脸:“那东西,费电!不过……要是真买了,我就听听咱河南的豫剧,《朝阳沟》就中!”

大家都笑了起来。屋檐下,充满了琐碎而真实的生机。父亲的沉稳,母亲的干练,哥哥的朝气,还有爷爷焕发出的新生机,共同编织着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

李静知道,爷爷正和他们一起,脚步蹒跚却坚定地,走向那个更好的明天。那枚旧勋章,在温暖的灯光下,似乎也焕发出了新的、柔和的光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