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成为女帝只是修仙的第一步 > 第44章 暗卫江南行

成为女帝只是修仙的第一步 第44章 暗卫江南行

作者:飞翔的33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0 18:15:49 来源:文学城

琳帝二年的春末夏初,江南水乡已是绿意葱茏,烟雨迷蒙。

与西都的干燥凛冽截然不同,这里的空气湿润而粘稠,运河如织,舟楫往来,沿河而建的粉墙黛瓦掩映在垂柳之间,一派繁华富庶景象。

然而,在这片温婉秀丽的土地上,暗流往往潜藏于桨声灯影之下。

安门镇,地处江南腹地,虽非通衢大邑,却因水陆交汇,商贸颇盛,镇中豪强势力盘根错节。这一日,镇口迎来一位风尘仆仆的行商。

此人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面容普通,肤色微黑,眼神温润中透着几分精明,身着半旧不新的葛布长衫,牵着一头驮着杂货的健骡,正是大西暗卫“竹”字号头目,竹影。

他精于易容、通晓各地方言,此番奉命南下,任务艰巨而隐秘——关注大儒姜段安危,相机行事。

竹影并未急于寻找姜段,而是先在镇上最大的茶馆“听雨楼”落脚。

茶馆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也是消息最为灵通之所。

他选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要了一壶普通的龙井,看似悠闲品茗,实则耳听八方。

不过半日工夫,他便从茶客们零碎的闲聊、伙计的抱怨乃至过往商旅的感叹中,拼凑出了安门镇的大致格局与当前暗涌的核心。

安门镇及周边数村,田地肥美,桑麻遍野,尤以出产优质蚕丝闻名。

镇中势力,以陈、赵、李三姓豪强为首。

其中陈家势大,族长陈望田,不仅田产最多,更把持着镇上的丝市、粮行,与县衙官吏往来密切,可谓地头蛇。

姜段月前游历至此,见此地度量衡极为混乱,仅“亩”之大,便有“官亩”、“乡亩”、“丝亩”等四五种说法,大小相差近倍;“斗”、“秤”更是五花八门,百姓交易、田亩计税,常受盘剥,纠纷不断。

姜段心怀仁念,欲在此推行统一的度量衡,以“官亩”、“官斗”为准,重定田契,公平赋税。

此举本意是惠民善政,却触动了陈氏等豪强的根本利益——他们正是靠着混乱的度量,大斗进、小斗出,虚报田亩,隐漏税赋,才得以聚敛巨额财富。

姜段的主张,无异于断其财路,掘其根基。

“那姜先生,学问是好的,就是太不识时务了。”

邻桌一个看似账房先生模样的人低声对同伴感慨,“陈老爷家的‘丝亩’,一亩能当官亩一亩半算租子,他非要按官亩量,这不是要陈老爷的命吗?”

“听说前几日姜先生召集乡民讲解度量统一之利,陈老爷派人去‘请’他赴宴,姜先生推辞不去,怕是已惹恼了陈家。”另一人接口道,语气中带着担忧。

“何止是惹恼?”先前那人压得更低声音,“我有个亲戚在陈府帮佣,听说……府里近日来了几个生面孔,身手矫健,不像善类。后厨还备了些……不常见的药材。”

竹影心中凛然。豪强已动杀心,且准备用下作手段。

姜段虽有随行弟子和少数支持他的乡绅,但面对有备而来、掌控地方武力的地头蛇,正面冲突绝无胜算。

接下来的两日,竹影以售卖针线杂货、收购土产为名,走街串巷,更深入地探查。

他刻意接近一些对陈家不满的小商户和佃户,从他们口中得知了更多细节:陈望田已暗中串联赵、李两家,许以利益,共同对抗姜段;

他们计划以“调和”为名,再邀姜段赴宴,若再不从,便强行“请”去,届时在宴席上动手;

镇上的保正、团练教头,皆是陈氏心腹;县衙那边,陈望田也早已打点妥当,即便出事,也会被压下去。

竹影还特意绕到姜段暂居的镇东头清静小院外观察。只见院门紧闭,偶有青年学子(应是姜段弟子)进出,神色警惕。

院墙外,却有不明身份的青壮汉子三两徘徊,目光闪烁,显然是陈家派来的眼线。整个安门镇,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正缓缓收紧。

是夜,竹影在租住的简陋客栈房间内,就着油灯,默默推演。

强行救人?

他虽带了数名好手潜伏在镇外接应,但姜段所在小院已被监视,镇口要道必有陈家爪牙,一旦动武,必然惊动全镇团练,即便能杀出重围,也难逃沿途追捕,风险极大,且势必暴露大西背景,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目光落在油灯跳跃的火苗上,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制造混乱,火中取栗。陈家欲用火掩盖罪行?那便让这把火,烧得更大、更出其不意!

他仔细回想着白天的观察:陈家的丝库、粮仓位置?镇中房屋多为木结构,巷道狭窄,一旦起火,极易蔓延。镇民对陈家的真实态度?多数人敢怒不敢言,但积怨已深。

其他豪强与陈家的关系?赵、李两家虽与陈家联手,但并非铁板一块,尤其李家,近年被陈家挤压得厉害,心存怨怼。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竹影脑中成形:利用陈家准备动手的宴会当夜,抢先在其要害处(如丝库)纵火!火势一起,必然全镇大乱,救火的人流会冲散陈家的部署,制造极大的混乱。

同时,可以设法将纵火的嫌疑引向与陈家素有嫌隙的势力(比如李家),加剧豪强内斗。

趁乱,他带领手下潜入小院,迅速救出姜段,从预先勘察好的、临近河道的偏僻小路撤离,利用水路摆脱追踪。

“风险在于火势的控制,以及撤离路线的安全。”竹影沉吟,“必须精准计算时间,确保火起时,姜段尚未被转移或加害。撤离路线需再三确认,准备船只接应。”

他铺开一张简陋的安门镇草图,借着微光,标记出关键地点:姜段住所、陈府、丝库、粮仓、李家宅院、河道码头、预设撤离路线……

窗外,江南的夜雨渐渐沥沥落下,敲打着瓦檐。竹影吹熄油灯,融入黑暗之中。

一场关乎生死、智慧与勇气的暗战,在这座看似平静的江南小镇,悄然拉开了序幕。

他深知,此行目的并非剿灭豪强,而是救人。

唯有借力打力,利用本地矛盾制造脱身之机,方有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