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成为女帝只是修仙的第一步 > 第45章 葡萄

成为女帝只是修仙的第一步 第45章 葡萄

作者:飞翔的33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0 18:15:49 来源:文学城

琳帝二年的夏日,西都的日头已带上了几分灼人的威力。

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工部将作监下属新辟的“珍植苑”内的气氛。

与城西那烟气缭绕、专注于“造纸”的院落不同,此处更显静谧,一排排新搭建的藤架下,沙壤被精心翻整过,保持着适宜的湿度。

去年的西瓜已经大面积种植,而且今年已经开始全大西售卖,不再仅限于仙酿一种形式,但是出口到别的国家甚少,但是已经威名远播。

新收服的原炎国地区人民尤为喜爱,离国也进口了不少,甚至江南都偶有几个,千金难求,为大西的财政压力减轻了不少。

但是这些不够,大西的昼夜温差,可不仅仅只能种植西瓜。

数名从归顺的炎国老农中选拔出的园艺好手,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批形态略显独特、根系被湿麻布仔细包裹的藤蔓幼苗,栽种到挖好的土坑中。

这些藤蔓枝条虬结有力,芽孢饱满,与西域常见的土种葡萄相比,其叶脉形态和芽点分布隐隐透出不同。

这正是林琳通过系统耗费银两,主要是连升两级,银两充足,大手一挥,林琳兑换了【葡萄种子(高存活率紫提)】。

并且它所育出的幼苗,特性为适应性极强,果实口感极佳,唯结果周期较长。

负责此事的是一位名叫孙老蔫的炎国老农,年约六旬,脸上沟壑纵横,一双手却异常稳健。他原是炎国京畿有名的果园把式,因战乱归顺,被甄别后选拔至此。

此刻,他一边亲自示范栽种,一边对身旁记录的年轻吏员絮叨着:

“大人请看,此苗……根系旺,芽孢活,是好苗相。但瞧这枝节间距、芽苞形态,与咱们本地常见的野葡萄或那酸涩的土种,颇有些不同,似是……似是经过精心选育的良种?”

孙老蔫语气带着些许不确定的兴奋,他摆弄了一辈子果树,对植物的细微差异极为敏感。“陛下让咱们试种此物,定有深意。”

年轻吏员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栽种日期、株距、行距、底肥种类与用量、浇水量。

这是陛下亲自下达的旨意,要求详细记录这批“新选育佳果”的试种过程,观察其水土适应性。

林琳在数名侍卫和工部尚书赵衡的陪同下,悄然来到珍植苑。

她并未惊动忙碌的农人,只是站在藤架尽头,默默观察着。

看到孙老蔫那熟练而专注的动作,以及吏员一丝不苟的记录,她微微颔首。

赵衡低声道:“陛下,按您吩咐,已在沙洲、伊州两地择选水汽尚可、日照充足的皇庄,同步开始栽种此苗。孙老蔫等人,皆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当可尽心。”

“很好。”林琳目光扫过那一排排新栽的幼苗,“告诉孙老蔫他们,不必急于求成。此物非一年生作物,需耐心培育。重点是观察记录:发芽、抽枝、越冬、来年长势、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果实品质如何。有任何异常,无论好坏,皆需详实上报。”

她特意强调“果实品质”,心中所想,自然是其糖度、酸度是否适宜酿造,但这层用意,眼下无人能知。

“臣明白。”赵衡应道,随即又略显迟疑,“只是……陛下,朝中近日有几位御史言官,听闻工部耗费钱粮于此类‘新异果树’,颇有微词,认为西域本就瓜果繁多,何必再费心力于此等结果缓慢之木?有臣子奏请陛下应更专注于粟麦等根本农桑。”

林琳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并未动怒:“新异果树?耗费心力?”她转向赵衡,“赵爱卿,你如何看?”

赵衡沉吟片刻,谨慎答道:“臣以为,陛下既命试种,必有道理。或因此果口感殊异,可为宫廷增添时新贡品?且西域诸国,亦有以珍奇果品作为贵重礼品的惯例。只是……眼下见效慢,难免引人非议。”

林琳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回复那些御史,朕命人试种此物,非为猎奇。一则为验证新育良种于我国土之适应性,乃农桑选育之拓展,若成功,可惠及百姓园圃;”

“二则,优良果品,本身便是财富。即便主要供于宫廷,亦可赏赐功臣,彰显恩荣,好过一味耗费金银珠玉。此乃‘丰富内廷用度,以显国朝富足’,非是不务正业。让他们把心思多放在劝课农桑、监察吏治上,莫要整日盯着朕的园子。”

赵衡心领神会:“臣遵旨,定将陛下之意转达清楚。”他知道,陛下这是用“内廷用度”和“彰显富足”堵住了那些言官的嘴。

毕竟,皇帝为自己的宫廷寻找点新奇果品,谁也挑不出太大毛病,更何况还扯上了农业选育和彰显国威的大旗。

离开珍植苑,林琳并未回宫,而是转道去了将作监另一处相对独立、戒备同样森严的工坊。这里炉火温度更高,工匠们正在与琉璃打交道。

不同于珍植苑的生机勃勃,此处充满了炙热与烟尘气。

几名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烫伤疤痕的老匠人,正围着一座小型窑炉,紧张地观察着炉火颜色。

旁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些颜色晦暗、气泡众多或是形状扭曲的琉璃残次品,但也有一两件略显浑浊、却已初具碗碟形状的琉璃器。

“陛下,”负责此处的匠作少监连忙迎上来禀报,“依陛下指点,尝试以石英砂、石灰石、纯碱为主料,控制火候,剔除杂质……近来已能烧制出较为成型的器皿,只是这透明度、纯净度,仍远不及西边大食国商人带来的上等琉璃器,气泡也多。”

林琳拿起一件半成品,对着光看了看,内部确实有不少气泡,色泽也不够通透。

她知道,琉璃制作工艺复杂,尤其是高透明度的琉璃,需要精确的原料配比、高温控制和去泡技术,绝非一蹴而就。

“能成型已是进步。”她放下琉璃件,“继续试验,记录不同配比、不同温度下的成品差异。尤其是这气泡,想想办法,如何能让其在烧制过程中排出或减少。不必心急,循序渐进。”

她心中清楚,琉璃若能成功制作,其意义远不止于“夜光杯”。

透明度高的琉璃,可用于制作窗户,改善采光;可制作透镜,用于观测(虽然目前还没有望远镜的概念,但可用于放大细小文字或物品);甚至将来可能用于某些科学仪器。

这同样是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所需物料,可尽力供给。若有技艺精湛的大食或波斯工匠流落至此,可设法招募,许以重利,学习其法。”林琳补充道。她知道,闭门造车不如借鉴成熟经验。

夕阳西下,林琳返回宫中。珍植苑内,葡萄幼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寄托着林琳对未来琼浆玉液的隐秘期待;琉璃工坊内,炉火依旧通红,工匠们仍在为那一抹纯净的微光而反复试验。

朝堂上的些许非议,并未动摇她的决心。在她看来,农业的良种选育与手工业的精进,同样是强国之基,只不过其成效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和积累。

而她,有足够的耐心,为这个王朝的未来,播下更多希望的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