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小厨娘 > 第6章 三姐妹花

长安小厨娘 第6章 三姐妹花

作者:梦游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1 19:42:10 来源:文学城

三条鲫鱼熬出来的鱼汤,一个碗都盛不下,崔时钰又翻箱倒柜翻出一只白瓷碗,这才勉强盛下一大锅鲜鱼汤。

鱼汤多,三个人约莫喝不完,崔时钰想好了,晚上的暮食就用剩下的鱼汤做锅索饼——也就是面条。

唐朝的吃食名称和后世大不相同,主食方面尤为突出:

“胡饼”是现代的烧饼;“汤饼”即水煮面食,种类丰富,根据制作方式和配料的不同,可分为“索饼”“水溲饼”“馎饦”,索饼是面条,水溲饼是用较稀的面团制成的面片,馎饦是形状像猫耳朵的面片汤;不管有馅无馅,蒸制面食都称作“蒸饼”,而后再向下细分……

已经穿越好几天了,崔时钰仍然担心一不留神就会说错。

她一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各种面食的称谓,一边处理鱼杂。

鱼肠、鱼泡、鱼籽、鱼肝一一从碗里取出分别清洗,鱼肠要用盐细细搓洗,鱼泡要破开洗净,鱼籽和鱼肝则要小心地用筷子摘去血丝。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铁锅已经烧热。

崔时钰舀半勺菜籽油入锅,放葱段、姜片爆香,又加了一勺前几日从集市上买来的茱萸辣酱。

此时辣椒还未引入大唐,食茱萸便是唐人们获取辣味的重要来源。

这是种肖似花椒的红色小果,带有浓烈的辛香气味以及淡淡的柑橘香,做出来的辣酱味道相对温和,没有后世辣椒酱那种强烈的刺激辣味,是唐朝人家家户户的常用调味品。

崔时钰买的时候闻了闻,食材本身特有的自然味道钻进鼻腔,很合她的口味。

美中不足的是,正因茱萸辣酱以茱萸的自然辛香为主,缺少传统辣椒酱中花椒、八角、茴香等香料的风味,味道相对单一。

崔时钰琢磨着,有机会一定要亲手熬锅辣椒酱。

她上辈子做的辣椒酱鼎鼎有名,每天单独来购买辣椒酱的人就数不胜数,据顾客说,光就着这辣椒酱就能吃好几碗米饭。

——这都是上辈子的辉煌了,现在还是专心做鱼杂吧。

经过清洗,原本带着腥味的黏腻鱼变得干净清爽、柔软光滑,甫一下锅便发出油滋滋的声响,在木铲翻动间渐渐染上酱色,辣香混着鱼鲜在热汽中氤氲。

鱼杂量小熟得快,估摸着差不多了,崔时钰把刚才熬鱼汤时没用完的葱花撒进去,起锅装盘。

鱼杂入盘,酱褐色的汤汁顺着半透明的胶质鱼泡缓缓流下,在盘底汇成一汪诱人的酱色,旁边的鱼籽、鱼肝、鱼肠也都色泽饱满,油亮诱人,鲜香四溢。

盛出三碗满到冒尖的糙米饭,正中央摆上两大碗鱼汤,再配一碟酱色浓郁的烧鱼杂——今日的午食便成了。

崔时钰边洗手边喊:“阿锦,阿宁,过来吃饭啦。”

话音刚落,一大一小两个小姑娘便撩开帘子冲了进来,速度之快,简直让崔时钰怀疑她俩一直在门外看着。

阿宁踮着脚尖,小手扒着桌沿,圆溜溜的眼睛盯着汤碗,鼻子一抽一抽地嗅着香气,“阿姊,好香啊!”

她从没闻过这么香的味道!

熬鱼汤与烧鱼杂地香味不同,但都浓郁异常,两种香味和而不同地汇成一股,一个劲儿往她鼻子里钻。

崔时宁晕晕乎乎的,感觉自己都要被香迷糊了。

到底是比妹妹大了几岁,崔时锦看起来淡定许多,只安静地坐在食案旁边,双手规规矩矩放在膝上,活像个小大人一样,眼睛却一眨不眨盯着面前的饭食。

记忆中,阿姊几乎从未这样大动干戈地下过厨,没想到竟做得这样好。

她看着面前乳白色的鱼汤,咽了咽口水说:“阿姊这鱼汤熬得真好看,像天上的云。”

旁人形容鱼汤洁白,总会先联想到牛乳,阿锦第一反应却是天上的云。崔时钰明白,这是妹妹没喝过牛乳的缘故,所以才一时没想起来。

她心头微酸,拿起木勺,在两个妹妹碗中盛了满满的鱼汤,“喜欢就多喝,今日阿姊特意多熬了些,就怕你们不敞开肚子吃呢。”

“谢谢阿姊!”阿宁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喝了一口,一口下去又连喝好几口,直喝得啧啧有声。

“你慢些吃。”阿锦忍不住出声提醒妹妹,结果转头自己也被那鲜美的鱼汤惊得微微睁大了眼睛。

鱼汤浓稠适中,一口下去,热乎乎的一汪鲜汁便顺滑地流到胃里。

不知不觉汤碗见底,崔时锦起身又舀了一勺,方才只盛了汤,这次特意带上了几块鱼肉和豆腐。

雪白细嫩的鱼肉鲜甜嫩滑,还保持着刚入锅时的形状,却又几乎入口即化,还很有鲜香的滋味。

豆腐则吸饱了鱼汤的鲜美,带着豆子特有的清香,咬下去时汤汁还在口中迸溅。

崔时锦一口饭一口汤,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两碗米饭,还喝了三碗鱼汤,自个也有点震惊:

……她什么时候饭量这么大了?

她这边专注鱼汤,妹妹已经向烧鱼杂发起进攻。

大约小孩子都喜欢一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阿宁对这些模样一般,但味道鲜美的鱼杂爱不释口。

颗颗饱满的鱼籽金黄透亮,外皮微焦,内里又是另一番细腻绵软的口感,吃起来咸香浓郁;鱼泡吸足了酱汁,软糯中带着弹性,轻轻一咬,鲜香的汁水四溢;鱼肝细腻滑嫩,浸透了鱼杂的精华,咸鲜中带着一丝微微的辣……

每一口都满足极了。

崔时宁最喜欢吃鱼籽,一颗颗金黄饱满的鱼籽咬下去满口生香,第二喜欢软糯弹牙的鱼泡,鱼肝和鱼肠她拍不出顺序,但同样也是好吃的。

都好吃!

“好好吃啊,阿姊真厉害!”阿宁嘴里塞得鼓鼓的,还不忘夸赞自家阿姊。

崔时钰抿嘴一笑,夹起一块鱼籽放进妹妹碗里,“这个有营养,阿宁多吃些。”

眼见盘里鱼籽还剩下最后一块,崔时钰夹起来放进阿锦碗中,却见她一直闷头扒饭,一言不发。

她这才注意到,这孩子从方才喝完鱼汤便没说过话了。

这是怎么了,被鱼刺卡到了?

崔时钰吓了一跳,连忙询问妹妹原因。

过了半晌,崔时锦缓缓抬头,却是露出了一张还挂着眼泪的清俊小脸。

见她哭了,崔时钰马上把筷子扔置一旁,坐到妹妹身边轻轻拍她后背:“可是被鱼刺卡到喉咙了?别怕别怕,阿姊带你去养病坊把鱼刺取出来。”

“养病坊”是这时候的医馆名称,不知取个鱼刺要花多少银钱,除了钱袋子,崔时钰还准备带上两块嫁妆麻布,以防万一。

她正要去取,突然感到有一只柔软小手轻轻拉住了她的衣袖。

崔时钰扭头,见阿锦抹着眼泪说:“阿姊,我没有被鱼刺卡到。”

听到这句话,崔时钰暂时放下心来——不管怎样,不是鱼刺的事就行。

那孩子为啥哭了?

她重新坐到阿锦身边,柔声询问:“那我们阿锦是为了什么哭呀?”

“对啊二姊,你为什么哭了。”崔时宁嘴里叼着一块没吃完的鱼肉,用一只手给姐姐擦眼泪,含糊不清地问,“是因为阿姊做饭太好吃了吗?”

听了这句话,崔时锦终于破涕为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自打爹娘去世之后,阿姊便成了她们一家人的主心骨,崔时锦打心眼里信任阿姊、依赖阿姊,如果阿姊有朝一日也不在了,那她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就在几天前,她最担心的事发生了:阿姊离开了她们。

虽然阿姊被人救了上来,但崔时锦一直忧心阿姊的心中症结还未完全消除,就怕某天她还会想不开,再冲动做了傻事。

是以这几天她对待阿姊的态度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胡乱说话,生怕自己的哪句无心之言再次戳痛阿姊的心。

直到现在,吃到这一桌子热乎乎的美味饭菜,崔时锦悬了好几天的心终于落地了。

阿姊是真的回来了,再也不会离开她和妹妹了。

千般思绪不可言说,崔时锦红着眼圈摇了摇头,“对,就是因为阿姊做饭太好吃了。”

虽然孩子应该没完全把自己的心中想法说出来,但听她说自己没被鱼刺卡住,又喝鱼汤喝得小脸红润,想来应该没什么大事,只不过……

这两大盆鱼汤、一盘鱼杂怎么都吃完了?那可是整整三条鲫鱼啊!

得,看来晚上的鱼汤面条是没法吃了,又得啃还没吃完的胡饼了。

*

长安城官道上,一辆牛车吱呀吱呀地碾过泥泞,车里挤着两个个圆滚滚的身影,正是田二郎和妻子殷氏。

殷氏掀开车帘,嫌弃地皱了皱眉头,“这路可真难走,你那几个外甥女住的地方,怕不是比这路还要破。”

田二郎缩了缩脖子,没敢接话。

他向来惧内,这会儿正小心翼翼地护着怀里的一包点心,生怕颠簸中掉了渣。

“你那大外甥女落了水,身子骨肯定要落下病根,长久不了。”殷氏突然压低声音,“她爹娘留下的那些嫁妆.....”

田二郎慌忙打断:“别说了,快到了。”

牛车在一处破旧的铺子前停下。

眼前的旧铺墙皮剥落,门前石阶长满了青苔,不知多久没打理过了。

殷氏一下车便皱起眉头,提着裙摆,生怕沾上一点灰尘,忍不住道:“连个像样的门房都没有!”

下一秒,她抱怨的声音突然一顿,抽了抽鼻子。

“什么味儿这么香?”

喜欢的宝宝可不可以点亮收藏星星,这对我很重要,谢谢[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三姐妹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