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小厨娘 > 第5章 豆腐鱼汤

长安小厨娘 第5章 豆腐鱼汤

作者:梦游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9 19:31:43 来源:文学城

杀鱼是个细致活。

鲫鱼最好在清水中暂置一段时间,吐尽泥沙、排净鱼屎,这样才能保证鱼肉的纯净。

趁着鱼吐泥这段时间,崔时钰将待会儿要用到的工具拾掇出来:菜刀、砧板、一条干净的布巾,还有一只粗瓷小碗。

砧板布巾和碗没什么好说的,唐朝的菜刀却很有些讲究,刀身较宽,刀刃略钝,形状接近长方形,有点像现代的西瓜刀。

这种宽刃菜刀虽然没那么锋利,敲起鱼来倒很趁手。

崔时钰抄起菜刀,调转刀背,对着鱼头精准一击,鲫鱼登时便晕了过去。三下连击过后,三尾活蹦乱跳的鲫鱼轮流在她手下瞬间安静。

紧接着,崔时钰翻转菜刀,将刀刃对准鱼身。这宽刃菜刀肯定没有专业的刮鳞刀好用,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工具,只能凑合了。

她从鱼尾向鱼头方向刮去鱼鳞,角度精准,力道均匀,鱼鳞簌簌而落,鱼身的皮肉却没有损伤分毫。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若是郭大郎瞧见这一幕,定会被她专业的手法惊到。

处理完鱼鳞便是开膛破肚,崔时钰动作大胆又小心地用刀沿着鱼腹中线划开,鱼腹里面饱满的鱼内脏完整地露了出来。

鱼身自然不必多说,这鱼内脏也是个好东西,得留着。

崔时钰将鱼胆和其他不可食用部分取出,挑去鱼鳃,又在鱼身两侧靠近鱼头处各切一刀,轻轻拍打鱼身,一条完整的腥线就抽了出来——这条白色腥线一经去除,鱼腥味能大大减少。

一条鲫鱼便收拾好了。

其他两条鲫鱼也是相同的处理方式,只不过在处理剩下两条鲫鱼的时候,崔时钰惊喜地发现这两条鱼居然有鱼籽!

对于现在的她和妹妹们来说,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她美滋滋将这几块还挂着血线的黄色鱼籽和刚才取出来的鱼泡、鱼肠、鱼肝等内脏一同放进小碗当中,准备一会儿做个烧鱼杂吃。

炖好的鱼杂配上大米饭,再浇上几勺浓郁的汤汁……那味道,肯定香。

就在崔时钰犯馋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声响,扭头一看,是捡完干树叶的阿锦回来了。

如今最需要柴火的冬季虽然已经过去,干木柴没那么原先紧俏,但也要卖到将近二十文一斤。

干树叶算是柴火的平替,姐妹三人当然是能省则省,经常轮流出去捡树叶,几乎是每日的必做活动。

崔时钰让二妹把干树叶放在柴火堆旁边,正要招呼她过来看刚才鱼肚子里剖出来的鱼籽,然后就瞧见阿锦正直勾勾盯着自己。

崔时钰一阵疑惑,而后反应过来,垂眸看向自己的双手。

上辈子她杀过的鱼几乎有上千条,早已练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基本不会在身上脸上溅到散落的鱼鳞或鱼血,但手上却是难以避免。而且这时候人们虽然会使用“手爪囊”,即手套,但主要用于保暖和防护,并不在烹饪过程中使用。

所以,她的双手现在沾满了淋漓鱼血,手背和手指上还溅上了刚才刮鱼时飞出来的鱼鳞。

想来这副模样着实很有几分冲击力。

崔时钰心中有些打鼓:别又把孩子吓着了。

正要起身清理一下案发现场,就听阿锦说:“阿姊,我来帮你。”说着去井边打了半桶水,提起木桶就要往崔时钰手上倒。

“阿锦等等。”崔时钰拦住妹妹,笑道,“我先把鱼洗了,不然还要占一次手。”

崔时锦动作一顿,点点头,而后目不转睛地瞧着阿姊用清水将鱼身里外冲洗几遍,直到鱼身上不再有一丝黑膜和血迹。

——原来鱼就是这样处理的。

她很少见阿姊做这种事,有种习得新知识的感觉。

而崔时钰瞧着二妹的反应不像害怕,更多是探究与好奇,也放下心来,与阿锦说起了这几条鱼的来历,边说边拿起一小块皂角轻轻掰开。

皂角内里淡黄色的果肉露出,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飘散开来,带着些许苦涩的气息。

这便是古代的清洁用品了。

崔时钰将皂角沾水轻轻揉搓,果肉渐渐化开,在掌心浮起一层细密的泡沫,不像现代肥皂那样丰富,却带着一种天然的温润感。

她慢慢搓洗双手,泡沫逐渐变得浑浊,清水一冲,手上的鱼腥味消失不见,只留下淡淡的皂角清香。

这时候的清洁用品主要有皂角和澡豆两种,皂角便宜易得,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备之物。

澡豆则更为稀有,制作时需要将猪胰子洗净研磨成糊,再与豆粉、香料、中草药混合,制成粉末或丸状。配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崔家当然没有这种东西。

崔时钰把皂角放回原处,又打了桶水给刚捡完树叶的妹妹洗手,看着阿锦灰扑扑的小手重新变得白嫩洁净,这才轻轻拍拍妹妹的后背:“好了,阿锦,去找阿宁玩吧。”

她做菜的时候不习惯有人在场,更享受一个人完成每道工序的秩序感——当然,是在菜量不大的前提下。

崔时锦闻言沉默片刻,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乖巧点头,听姐姐的话去找妹妹了。

没过多久,屋里就传来两个小女孩的欢声笑语,崔时钰笑了笑,正要把方才杀鱼留下来的内脏和鱼鳞丢进污桶,一偏头突然瞥见院子里那棵杏树。

这棵杏树已经有年头了,树皮粗糙,枝干虬结盘错,向四面八方伸展,投下斑驳的影子。

眼下还没到农历二月,杏树还光秃秃的,枝头却已鼓起了一个个裹着褐色外衣的小小芽苞,想来再过些时日,等天气再暖和些,这些芽苞就会裂开,吐出嫩绿的新叶在风中摇摆。

在崔娘子的记忆中,这棵杏树结出来的杏子味道还算可口,但数量十分稀少,果子模样也不甚美观。整个结果期过去,崔家姐妹三人也就只能吃上十几颗美味又歪瓜裂枣的果子。

崔时钰虽然在烹饪一道有些天份,对于种地却是个门外汉,不知怎样对这棵杏树进行改善。

但无论如何,施些肥总不会出错。

这样想着,她在杏树根旁徒手挖了个小坑,把鱼内脏和鱼鳞埋了进去。

——但愿这棵杏树能吃得好些,结出更多香甜的杏子。

给杏树加餐完毕,崔时钰又去洗了手,这才拎着三条鲫鱼、一碗鱼杂走进庖厨。

那日煮完红糖鸡蛋她便将庖厨收拾了一通,按照自己上辈子的烹饪习惯进行了些许改动,在灶王爷像旁钉上几根木钉,将竹编的笊篱、木勺和木铲一一挂上去,这样案板上的位置便空了出来,做菜时更方便了。

靠窗的条案上放着陶罐,里面装着刚放进去不久的调味料;地上的陶瓮盛着米面和豆子,都用木板盖得严严实实。

庖厨虽小,但被崔时钰收拾得利落,尽管不像她上辈子使用的现代厨房那样科技便利,却别有一番温馨之感。

她将鱼和鱼杂放在案板上,起锅烧水。

这一小锅沸水不是为鲫鱼烧的,而是为了豆腐——依然是王五娘赠与她的。

“使不得使不得!”见崔时钰要拿钱袋子,王五娘连连摆手,动作麻利地包起一块方方正正的豆腐。

连吃着人好几次豆腐,崔时钰心中实在过意不去,这次执意要付钱,王五娘自是不肯,一把按住她的手:“这点豆腐算得了什么?阿钰,你千万别跟我客气,当初你阿爹也没少抓鱼给我们一家子吃!”说着便不由分说将包好的豆腐塞进崔时钰怀里。

王五娘的豆腐在坊间是出了名的好,用料讲究,把好黄豆放在石磨细细地磨,点卤火候也拿捏得恰到好处,做出的豆腐细腻如脂,豆香四溢。

不过再好的豆腐也难免会带有一些豆腥味,焯水可以去除这种异味,让豆腐口感更加清爽,变得更适合熬汤,且能保持形状,不会轻易散开,也更容易吸收鱼汤的味道。

但焯水时间过长会让豆腐变得紧实,失去软嫩的口感,因此不能在水中煮得太久,是以只等豆腐在沸水中上浮下沉几个来回,崔时钰便将它们捞上来,放在一旁备用。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熬鱼汤。

将锅烧热,加入适量蔓菁子油——即后世的菜籽油,估摸着油温差不多了,崔时钰将斜切划刀的鲫鱼滑入锅中,只听滋啦一声,油脂的香气很快溢满整间庖厨。

她一边用木铲轻轻翻动鱼身防止糊锅,一边思索:这口铁锅还是太小了,要是换成她上辈子常用的那口锅,就能一次性煎好几条鲫鱼了……

要赚钱买大铁锅!

煎好的鱼皮变得酥脆,微微卷曲,显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崔时钰从水缸里舀起几瓢清水顺着锅边注入,又将提前备好的葱姜撒进去。

汤汁翻滚着,渐渐浓郁。

等到大火将鱼汤烧开,崔时钰才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汤中,抽出几根木柴将灶火调小,任由汤汁咕嘟咕嘟地煨着。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揭开锅盖,浓郁的鱼香混着豆腐清香扑面而来。

锅里的鲫鱼豆腐汤已经炖得浓稠,乳白色的汤汁如同牛乳一般,没有一丝杂质,鲫鱼肉质鲜嫩细腻,吸饱了汤汁的豆腐微微胀大,看起来格外诱人。

崔时钰最后将一小把切得细碎的绿葱花撒了进去。

晨光透过窄窗洒进来,照得汤面金光点点,乳白的鱼汤、嫩滑的豆腐、翠绿的葱花,共同汇聚在一锅之中,色香俱全。

崔时钰用勺子轻轻搅动了一下锅里的汤,看着乳白色的汤汁翻滚,眉眼都舒展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