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尽,年关的气氛日益浓厚,而比年节更让京城上下瞩目的,无疑是正月里即将举行的太子大婚。这将是新年后第一桩,也是最隆重的一桩皇家喜事。
徐府 这几日门庭若市,徐念初虽性子沉稳,但面对人生大事,也难免有些紧张。好在,她的手帕交们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秦语媞丢下家里那个变着法儿找存在感的王爷,沈谙辞从将军府溜出来,连远在江南的柳眠莺也提前赶回了京城,三位姐妹几乎日日泡在徐府,帮着徐念初核对嫁妆单子、挑选首饰花样、参详婚礼流程。
暖阁里,炭火烧得暖融融的,桌上铺满了各色锦缎、珠宝图样。柳眠莺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核算着开支,精打细算的模样让众人叹服。沈谙辞则对一柄玉如意的成色品头论足,颇有几分鉴赏家的架势。秦语媞则陪着徐念初,细细检查着绣娘们赶制出来的嫁衣,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祝福与不舍。
“念初姐姐穿上这身,定是这世上最美的新娘子。”秦语媞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她与苏婉晴的婚礼,都掺杂了太多无奈与算计,远不如眼前这般纯粹待嫁的喜悦。
徐念初握住她的手,温柔一笑:“傻丫头,我们姐妹四人,总归是要各奔前程的。日后虽不能像如今这般日日相聚,但心总是在一处的。”她目光扫过另外两人,“谙辞,眠莺,你们也是一样,无论将来身在何方,莫要忘了我们今日的情分。”
沈谙辞豪爽地一拍胸脯:“那是自然!谁要是欺负你们,我第一个不答应!”
柳眠莺也放下算盘,娇俏一笑:“念初姐姐放心,咱们的生意……哦不,咱们的情谊,天长地久!”
笑声在暖阁中回荡,却也掩不住那一丝即将离别的淡淡愁绪。她们都知道,太子大婚之后,徐念初入住东宫,再想如现在这般肆意说笑,怕是难了。
东宫更是忙得人仰马翻。太子赵景宸虽一贯沉稳,但大婚事宜千头万绪,他也需亲自过问许多细节。从宫殿布置到宴席安排,从礼仪程序到宾客名单,每一项都需合乎储君身份,不能有丝毫差错。他偶尔在忙碌间隙抬头,想到那个沉静聪慧的女子即将成为他的太子妃,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奇异的安定感,连日的疲惫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怡亲王府 内,赵景逸最近安分了不少。一是因为年关和太子大婚在即,他也不敢太过胡闹,二是他发现,只要他不去招惹秦语媞,她似乎也懒得用那些“温柔手段”对付他,甚至偶尔出门与姐妹聚会,还会给他带回来一些东宫或是徐府特有的精致点心,虽然依旧没什么好脸色,但总比逼他喝苦药、抄书强。怡亲王殿下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王妃心情好,他的日子就好过。因此,对于秦语媞频繁外出,他虽心里还是有点酸溜溜的,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阻拦了,顶多在她晚归时,用幽怨的眼神控诉一番。
睿王府 则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苏婉晴作为弟媳,也需要协助操办太子婚礼的一些内务,她做得一丝不苟,让人挑不出错处。赵景明对她也是客气体贴,在人前给足了她睿王妃的体面。只是回到府中,两人依旧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仿佛两条平行线,交集仅限于必要的礼仪。苏婉晴有时会望着窗外忙碌准备喜庆装饰的下人发呆,想着那个远在北疆的身影,心中一片寂寥。
皇宫大内,处处张灯结彩,喜庆的氛围甚至冲淡了冬日的严寒。皇帝看着眼前这一切,尤其是想到即将成婚的太子,心中对先皇后的思念更浓。他特意下旨,太子大婚当日,特许三品以上大臣携带妻眷入宫观礼,共享喜悦。这道旨意,让这场婚礼的规模变得更加空前。
所有人都在这场盛宴的预备席上,怀着不同的心情等待着正月的到来。已成婚的,婚姻生活酸甜苦辣各有滋味。待嫁的,心中充满憧憬与忐忑。而更多的目光,则聚焦于东宫,等待着未来帝国女主人的正式登场。
空气中弥漫着喜庆,也潜藏着各种微妙的情愫与期待。一场汇聚了所有关键人物的盛大婚礼,即将成为搅动京城格局的又一个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