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小时后,上午九点整】
晨光透过创元科技大厦A座38层的落地窗,将大会议室照得一片通明,却驱不散室内凝重的空气。
长桌主位上,甲方代表赵蕤笑容可掬,指尖无意识地轻点着光洁的桌面,仿佛在敲打着无声的算盘。他身旁的林笙,一身干练的职业装,目光低垂,专注于眼前的笔记本,只在苏瑾熙或沈月臻发言时,才偶尔抬眼,眼神复杂地快速掠过。
CEO周总坐在赵蕤右手边,神色沉稳,目光在投影幕布与自己的两位总监之间平稳移动,评估着每一处细节。CTO老严坐在其侧后方,负责补充技术细节。
苏瑾熙站在投影幕布前,白衬衫领口依旧随意地敞着,与这严肃的场合形成微妙的反差。他脸上是经过精心调试的、充满感染力的笑容,激光笔的红点在一页页设计精美、动效华丽的PPT上跳跃。
“综上所述,‘星火计划’V2.0不仅是一次版本迭代,更是我们切入社交支付蓝海的关键一步!”苏瑾熙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昂,如同最精密的产品路演,“‘好友代付’作为核心功能,将彻底颠覆传统的单向支付场景,创造全新的社交裂变可能……市场窗口期稍纵即逝,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用户心智!”
他语速很快,逻辑清晰,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描绘着商业前景,目光不时与赵蕤、周总交汇,试图捕捉他们脸上的每一丝赞许。然而,当他的视线不经意扫过桌对面时,总会撞上那道冰冷的屏障。
沈月臻坐在技术团队的最前方,依旧是那身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深色卫衣,无框眼镜反射着屏幕的蓝光,遮住了他眼底的所有情绪。他面前摊开着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技术符号和架构草图,对于苏瑾熙天花乱坠的讲述,他没有记录一个字,只是偶尔在听到某些关键词时,指尖的笔会微微一顿。
苏瑾熙的演讲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处结束,他微微鞠躬,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周总微微颔首,率先鼓起掌,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礼节性的掌声。
“非常精彩的阐述,”赵蕤笑眯眯地开口,目光转向技术侧,“那么,沈总监,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看,苏总监描绘的这幅蓝图,可行性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沈月臻身上。
他缓缓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水,精准地投向苏瑾熙。没有预兆,没有寒暄,冰冷的陈述如同系统日志般直接弹出:
“苏总监PPT第7页,提到的‘三万QPS峰值’,是基于何种业务模型和用户并发数据测算的?”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根据现有架构基准评估,要达到这个指标,需要额外40%的服务器资源和全新的缓存策略,相关的成本与实施周期,在汇报材料中并未体现。”
苏瑾熙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随即绽开一个更灿烂的、带着锋芒的弧度:“沈总监,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目标是用来指引方向的,不是用来束缚手脚的。资源问题,不正是需要技术团队去攻坚和保障的吗?”
沈月臻无视了他的反击,继续输出,如同运行着预设的检测程序:“第12页,‘好友代付’的产品逻辑存在多处边界模糊。代付失败的资金如何处理?风控规则是什么?反作弊策略是否同步设计?在需求如此不明确的情况下,任何排期都是空中楼阁。”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需要敏捷响应!难道要等沈总监把所有代码注释都写完,才允许我们接触用户吗?”苏瑾熙的反击带着惯有的嘲讽,他向前一步,手臂撑在桌面上,形成一个带有压迫感的姿态,“还是说,技术部已经失去了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不确定性,不等于无需规划。”沈月臻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像冰冷的代码,逻辑严密,无从反驳,“基于目前模糊的需求,我的初步评估是,至少需要十周。这已经考虑了苏总监强调的‘市场窗口期’。”
“十周?!”苏瑾熙几乎要气笑,他看向周总和赵蕤,“赵总,周总,十周之后,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我们所有的先发优势将荡然无存!”
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绷紧。两人隔着不到三米的距离,视线在空中激烈交锋,仿佛有无形的电流在噼啪作响。一个激情澎湃,描绘着无限可能;一个冷静如冰,剖析着潜在风险。截然不同的气质与逻辑,碰撞出近乎实质的火花。
——
坐在角落负责会议记录的实习生小姜,目光在苏瑾熙和沈月臻之间悄悄打了个转。她天生对人的情绪和关系有种直觉般的敏感。
眼前这情形,让她下意识地在记录本边缘空白处,用笔尖飞快地画下了一幅简笔场景:一道张扬的火焰与一块沉默的坚冰在空中对峙,中间是四溅的星火。
画完她自己都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地在旁边补了两个字母:S & S。
她心里琢磨着:真有意思。苏总平时也锋利,但只有对上沈总时,那种攻击性里才会带上一种……非要戳穿对方冷硬外壳不可的执着。而沈总呢,平时惜字如金的像台精密仪器,也只有被苏总逼到某个程度,才会罕见地动用“比喻”这种高级修辞。
这两人放在一起,就像两种截然不同的化学试剂相遇,瞬间就产生了剧烈反应。
她甚至忍不住借着调整电脑的角度,用摄像头悄悄定格了两人隔空对峙的画面——画面里,苏瑾熙的身体前倾,姿态张扬,而沈月臻稳坐如山,眼神锐利,构图竟有种诡异的平衡感。
——
周总将两人的交锋尽收眼底,在苏瑾熙情绪激昂地反驳后,他适时地开口,声音平稳地控住了场面:“瑾熙的市场判断很敏锐,月臻的技术风险评估也很必要。” 他转向赵蕤,语气沉稳,“赵总,您看,是不是可以先围绕核心需求,确定一个初步的框架?”
赵蕤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摆了摆手,目光在苏瑾熙和沈月臻之间来回扫视,带着一种审视珍宝般的玩味:“很好,很好。有碰撞,才有火花嘛。我这个人,最欣赏有锐气的年轻人。苏总监敢想敢拼,沈总监严谨务实,都是难得的人才。”
他顿了顿,手指在桌上轻轻一敲,做出了决断:“这个‘星火计划’,我看很有潜力。周总,可以立项。”
苏瑾熙心中一松,脸上刚浮现胜利的笑意。
赵蕤的话锋却微微一转:“不过,月臻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这样,一周之内,我要看到一份详细的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后,由沈总监据此给出最终的技术排期和资源清单。我希望在项目启动会上,能看到二位更……嗯,更高效的配合。”
周总沉稳地点点头:“赵总。我们会按这个方向尽快落实。” 他将任务清晰地下达,“瑾熙,牵头组织产品侧,输出细化文档。月臻,基于最终文档,给出权威的技术评估。”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结束。人群开始散去。
苏瑾熙整理着讲稿,抬眼便看见沈月臻正拿起他那杯几乎未动的、早已冰凉的浓缩咖啡,面无表情地从他身边走过。
“沈总监,”苏瑾熙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硝烟散尽后的余烬,“满意了?”
沈月臻脚步未停,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语,精准地砸进苏瑾熙的耳膜:
“数据不会说谎,时间会证明一切。”
苏瑾熙看着他挺直冷硬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磨了磨后槽牙,一股混合着获胜的疲惫和面对未知挑战的烦躁涌上心头。
——
小姜低头收拾着东西,恰好捕捉到了这短暂而精彩的尾声。她在心里默默给刚才那幅简笔画补上了一道从坚冰射向火焰的冷箭。
看来,这场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她对这个项目的兴趣,忽然变得无比浓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