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谁还没吃饭 > 第2章 皇榜招名厨

汴京谁还没吃饭 第2章 皇榜招名厨

作者:西鸽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33:14 来源:文学城

“不打紧,这做的是明日打算卖的新食,大娘只管安心吃,就作是帮我试味了。”

薛荔嘴甜,支摊以来待人亦和善,大娘听她如是讲,便也不再推辞,报赧一笑,低头吹了吹包子的热气。

乳白的水汽缓缓散去,可浓郁的肉香却一个劲儿地钻入鼻间,叫人未食,肚中便已生出几分馋意。

馉饳大娘忍着烫意咬下一口,只觉这包子的外皮轻而易举便裂开,面皮酥软,同花瓣似的在齿间迭现绽放,裹在其中的馅料随即淌出诱人滋味——豕肉的脂膏经柴火融化,渗入面皮,口感丰润却不肥腻。豉汁的咸香与笋丁的清脆交织,又添几分香蕈的醇香,她舌尖一转,竟尝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鲜美。

薛荔微微侧身,双眸圆睁紧瞅大娘神情,却见大娘忽而睁大了眼,亦瞅着自己。

该不会,是难吃得将人毒哑了罢?!

薛荔心底一惊,又一凉,眉梢耷拉下来,暗暗可怜自己竟两辈子都与美食无缘。

这可不同上次被人故意找茬般有得商量了,这回她大抵是真要去大宋牢狱里蹲上数载了。

她哭丧着脸垂下头,而大娘却方从怔忡中回神,似是不敢相信这小小一个面点竟能如此好吃,嘴里还含着一口热馅,却又忍不住随即咬下另一口。

这回不再是小心翼翼,而是大快朵颐。热乎乎的馅料烫得她吸气连连,可她却只顾着一口又一口。

“小娘子瞧着年纪轻轻......没曾想,厨艺竟如此精湛!”大娘鼓着一侧腮帮,一边咀嚼,一边模糊又赞叹地说着。

薛荔猛然抬头,喜出望外:“大娘是觉着好吃?”

“自然是好吃了。”大娘瞧了她一眼,似是在笑她的不自信,“酥而不散,香而不齁,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未吃过这般独特的面点。不过......你这不是寻常馒头罢,此物唤作何名?”

对了,名还未取呢,总不能仍唤作破酥包罢。

薛荔顿了一顿,脑袋转得飞快,无几脱口而出:“此物唤作‘云酥包’!”

“云酥包?”

“对,就叫此名。”薛荔盈盈笑着,“?酥皮薄甚云雾,可不就得唤作云酥包么?”

“此名甚好,此名甚好!”

二人正谈论着云酥包的滋味,薛荔却无意瞧见,街头张榜处人头攒动。

恰巧大娘的馉饳摊上来了食客,见她好奇地往那边瞅,便热心答了句:“你想知那皇榜?其实无他,只不过官家要为宁武侯选厨。”

选厨?薛荔纳闷。

早听过皇帝选妃嫔,选才子,选名医,却不料,还有选厨子这一说?

大娘好似薛荔肚中的蛔虫,边为食客端上新鲜煮好的鹌鹑馉饳儿,边问话:“宁武侯府是何等气派阔绰,怎还需官家为其操心厨子的事?”

那食客答:“莫非你还不知?宁武侯领兵出征北汉,遭军中叛贼投靠敌国,泄露军情,重伤而归。且听闻新伤又引出旧疴,侯爷眼下的体况可谓是不容乐观啊。”

“竟病得这般重?”大娘震惊之余且惋惜,一转身,见薛荔睁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甚是天真不知所云之态,不由得在心底发恼。

现如今的小子后生,怎连本朝俊雄命在旦夕之事都不放心上?

大娘痛心疾首:“宁武侯自束发时随父出征,弱冠之年便勇冠三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为大宋戎马关山,实乃忠将!此刻他性命攸关,你这孩子怎地漠不关心?”

薛荔初来乍到,哪来得及打听当今朝堂上的重臣有何许人?当下见大娘一副恨铁不成钢模样盯着自己,生怕被擿发成敌国细作,只得连忙回:“宁武侯英勇万分,出了这等事,我自是为国损将而痛心了……可就凭小女子这厨艺,也揭不了那皇榜不是?”

大娘被她这一反问问住了,哽了半晌,本欲讲“你做云酥包那水平就很令人咂舌哇”云云。可方木桌边的那食客却点头和道:“侯爷乃乌衣门第,于饮食上自然口味刁钻。张黄榜前,便有汴京名厨去侯府试菜了,无一例外,皆落选而归。小娘子若有烹龙炮凤之能,想来也早不在兴国寺前支摊了不是?”

薛荔连连点头。

馉饳大娘望着她,如鲠在喉。

-

西山日薄之时,薛荔收了馒头摊,推着她的小摊车,听着车底钱匣中哗啦啦的铜钱响,悠哉游哉地逛回了家。

早市里的粥铺、汤饼摊等铺子多在五更初,天不亮时便开门,辰时左右收摊。薛荔开张开得晚些,收摊收得更晚。

本想着,要不干脆熬到夜市再赚一笔,可转念一想,今夜要将云酥包的馅料备好,明日清晨又要早起来蒸包子,还是早些打道回府,颐养精气神才好。

临街炒栗铺里飘出旋炒栗子的焦糖香,薛荔肚中的馋虫渐渐被勾醒,正缓下步履,两眸生光地朝那铺面望去,冷不丁斜刺里冲出个举糖画的垂髫小儿,险些撞翻她的摊车。

薛荔吓了一跳,回过神时,那小儿的爹娘已急步追上来赔礼。

小儿的父亲生得一副文人书生样,为自家哥儿的莽撞行为深表歉意,拱手躬身,连连朝她道了好几番歉,容色郑重到连她都觉自己要折寿。

“我倒无妨,你家童儿无事便好。”

那小儿的娘也朝薛荔抱愧一笑,转而忙追着仍在嬉闹的儿道:“大奴莫跑,仔细汗透小衣。”

一家三口匆匆离去,薛荔望着他们温馨的背影,心中便为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原主感到几分惋惜。

原主本是一户等闲人家的女儿,父亲经营着家中祖传药铺,且备科考,母亲凭一手好厨艺开了家小食肆,三口之家过得和和美美。但天公不作美,其父满心求取功名,科考多年皆不中,药铺也因经营不善破产。其母因家业凋零,整日愁颜不展,终忧悒成疾,撒手人寰。

原主与父亲二人相依为命,然而祸不单行。某日深夜,其父思妻醉酒,行路不稳,一头磕在河边大石上,一命呜呼。

父母皆故,原主自是悲恸欲绝,一时怫郁,这才有了薛荔穿越而来时,从荒芜庭院的水井中狼狈爬上来的一幕。

实是可怜可惜,好生生的一位小娘子,不但继承了母亲的厨艺天赋,还因与父亲接触医学而精通各类食材与草药的搭配,就这般想不开投井自亡,舍下了芳华韶龄与满身本领,怎叫薛荔不痛心欷歔?

不过,既然自己借了这薛小娘子的身躯重获新生,那便一定替她重振家业,以告慰薛氏一家三口的在天之灵!

东山再起第一步!

——脱贫致富!

薛小娘子家中本虽不穷,但为其父科考、其母寻医问药,早已花费不少赀财,再加上爹娘先后离世,宋朝人又多选烧钱的土葬,减去杂七杂八的消费后,眼下她手中的余钱仅有十五贯。

薛荔早盘算过了,这几日她的馒头摊生意不错。

羊肉馒头售价十文一个,笋肉的八文,糖馅的六文、素馅则是四文,依照宋朝三成至五成的餐饮行业利润率标准,也还处于合理范畴。一天卖出的馒头少也得有二百个,减去原料还有摊位税费等开销,光是靠卖馒头,她一日便可赚得五百文,更不用说,今后她还欲在兴国寺附件盘个小铺面,多卖些药膳、糕点类的吃食。

只是,当下便立即租间铺子还有些不现实。

毕竟兴国寺乃汴京城繁华之地,一月租金就要八贯钱,她还是先靠小摊车撑段时日,攒下些本钱再说罢。

薛家祖上吃苦,家财累积较丰,且素重亲情,因此祖传的药铺并未设在宅邸前院,而是特意在外另租铺面经营,以免打扰家中清净。

薛宅是一座二进四合院,青砖围墙深深围合,主屋端坐北方,厢房分列东西。院中松柏苍翠,梅花傲寒,既可入药,又可观赏。后院另设两间窄房,一间堆放各色药材,可惜薛父逝去后无人打理,大多霉坏;另一间则置满锅碗瓢盆,薛母病重后,鲜少有人挪动,器皿上已留下一层厚厚的腌臜尘灰。

薛荔将摊车推进庭院中停好,双手叉着腰,仰头松了松脖颈,就这么一小会儿,冷不防瞧见对面屋顶上的花瓦。瓦当上模印着“安、寿、吉、利”之类的吉祥字,边缘一圈还刻上了细腻的花纹。她见了,心底不禁慨叹,若无父亲落榜、母亲病重二事,想来这位薛小娘子的生活也该是美好而宽裕的啊。

趁着天色尚未全暗,薛荔利落地取上工具,开始着手改造她的小摊车。

毕竟明日她要售卖的可是全汴京首家“云酥包”。身为摊主,她自得好好打广告。

云酥包,贵就贵在一“酥”字。

若是能有现成样品摆至蒸笼边参考,让食客们瞧见那层层薄如蝉翼的酥皮,及鲜美多汁的馅料,自然能诱得他们馋涎欲垂。可惜眼下条件有限,蒸好的云酥包稍凉便易碎,实在不宜久放。

思索片刻,薛荔灵机一动,取来竹纸、毛笔与颜料,落笔如飞。

寥寥几笔间,三只云酥包便跃然纸上——最上方是只完整的白胖包子,用毛笔沾白土浆挥成一笔白雾,恰似方蒸笼中端出,热气腾腾;中间与下方则是两只对半撕开的包子,酥皮迭现,金黄流油的酱肉馅与绛红馥郁的豆沙馅似乎快要流出来。

光是瞧着简笔画,便已叫人直咽口水。

薛荔抹了把汗珠,将画裱好,挂在遮阳布幔上。站远了些看,仍觉着差了些意蕴。

既是广告,怎能无广告语?

她又取来一块木牌,毛笔饱蘸朱砂,行如流水般落下六个大字——

宋朝不同时期,羊肉价格波动还挺大的,英宗时期低至30-40文/斤,南宋时也有飙升至900文/斤的(但这属极端高价的案例),本文取羊肉40文每斤为物价基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皇榜招名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