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食滋味 > 第11章 浇汁豆腐

汴京食滋味 第11章 浇汁豆腐

作者:炽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6:48 来源:文学城

因夜里要上新品浇汁豆腐,江知味打了个盹,午后又去了趟油铺,买了一大桶菜籽油。家里的葱蒜、芫荽、孜然和茱萸也不够了,便都到街上小摊补给了一番。

浇汁豆腐要做得好吃,要领在那汤汁上。这里头有一味很重要的调料——十三香粉,在后世能买现成的,倒不需要她花太多心思。

但如今身在北宋,江知味为了那十三味香料,带着租来的驴子,跑了许多家药铺子,还是差了其中的好几味。

当她将要悻悻而归,拿家里现有的五香粉做平替时,那李家药铺的掌柜给她指了条路:“小娘子不妨去大巷口那边看看。那儿新开了一家兴隆堂,里头专卖各类香料无数,说不定能凑齐娘子讨的这药方。”

江知味千恩万谢,急匆匆地往兴隆堂赶。

说起这兴隆堂,江知味似乎有点印象。

她曾在野史中了解到,后世用的十三香就发源于北宋时期。那位兴隆堂的掌柜姓王,据说还是从朝廷出来,弃官从商的那种。

这事甭说是在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宋朝,就算是在后世,辞了铁饭碗深入商海创业,也是挺令人唏嘘的。

到兴隆堂时,店里空荡荡的没个招待的人。江知味嚎了两嗓子,才把打着哈欠的店家从帘子后头嚎出来。

那店家睡得头发蓬乱,面上还压着草席的褶,显然没想到这个尴尬的时间点,还会有客人登门。

江知味赶时间,开门见山道:“掌柜的,你这儿可有十三香卖?”

那掌柜的一听就来了精神,上上下下将她打量了一通,忙道:“有的,有的。娘子随我来。”

江知味随着他往帘子后头走。之后便见他从一个塞满了布条的木桶里,单独挖上来一个陶罐。盖子一掀开,迎面而来一股浓郁的八角肉桂香。

就是这个了。

再看上头插着的价签。一罐十三香二百文,着实不便宜。但浇汁豆腐里十三香的用量不多,看在这么一大罐能用许久的份上,江知味并没有讨价还价,果断地掏了钱。

她记得野史上写着,十三香日后会进入宫廷,成为达官贵人的食用香料。这就意味着,后头的十三香指定要涨价。现在这个价钱,已经算是相当低廉的了。

这般想着,江知味动了囤货的心思:“掌柜的,你这铺子里还有多少十三香?”

掌柜的又是眼前一亮:“回娘子的话,铺子里的十三香卖得不好,因此只做了这么一桶,一桶里有二十罐。您买去了一罐,还余下十九罐。”

“可还能多做些?”

“能是能。”掌柜的略一迟疑,“就是需要的时间长些,做上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毕竟方子里许多药材要到邻县去采买,您要是能等,我就还能做上两桶来。”

两桶就是四十罐,加上余下的这些,得花去十贯多钱。江知味手头上确没这么多钱,但对于十三香的投资,她认为势在必行。

半个月后一切都未成定数。只要她凑够了这十贯钱,之后等待她的,就只有稳赚不赔。

她没再犹豫,与掌柜的约定:“那就按你方才说的,这些我都要了。半个月后我来取货,只是这个定钱……”

“不用,不用。我瞧娘子面善,信得过您。到时您来店里,一并付了余下的银钱便是。”

江知味本还想替自己辩驳一番,没想到事情竟出乎意料地顺利。连这种不立契、不付定钱的买卖都敢做,这掌柜的倒是大胆。

想了想,许是这店家到底刚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没什么做营生的经验,给她赶上了好时候。她便恭敬不如从命,笑眯眯地捧着那罐十三香,同他话别了。

“王掌柜,半个月后见。”

王掌柜喜上眉梢,等送走了江知味,打算回去继续打盹时,才猛地反应过来:“我什么时候同她说过我姓王了。嘿,难道我在这汴京城的名气,已经如此之大了么。”

越想他越是高兴,连带着整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算了,不睡了,抓紧找人进货去吧。

*

日头渐斜,江家的灶房里,江知味正如火如荼地准备今晚上要用到的浇汁。

锅里倒油,下入蒜末煸炒出香味。再依次放入茱萸粉、孜然粉以及少许十三香,压小火持续炒香。

待锅中的调料都搅拌均匀,冒起均匀的小泡后下入热水。再添酱油、黄豆酱、少许盐和白糖,等再次煮开后,补上一碗豌豆淀粉水,持续搅拌,小火收汁。

做好的浇汁鲜香浓稠,江知味将其从锅中盛出,都装在了保温桶里。

据凌花说,这保温桶是先前她和江大在赵太丞家住院的时候,她特意买的。

那会子天还不大热,两人刚落水,都还昏迷着。为了能给他俩喂上一口热粥,凌花就带着这个桶两头跑。

本以为今后便闲置了,没想到还能派上用场。

但说起这保温桶,江知味又有点佩服起古人的智慧了。

它的最外层是由竹子编制而成的,里头能放陶甑或者其他身窄体长的器皿。这种天气,在夹层里塞上稻草、布条一类用以保温隔热的东西,保温个两个时辰都不成问题。

再就是豆腐的制备了。

浇汁豆腐和铁板豆腐不同,为了炸出金黄酥脆的焦皮,需得用上水分低一些的老豆腐。

在她回来之前,凌花已经给豆腐点完卤,都压在院子里的木桌上。

盖着的纱布一揭开,嫩豆腐雪白细腻,如妙龄少女的肌肤一般。老豆腐则如半老佳人,上面雕刻的浅显纹路,带着一股历经风霜之感。

江知味把豆腐挪到平头车上,抬头一看,天都快黑了。

匆忙地抓了一把鸡头米垫肚,她搬了一口自家灶台上的铁锅上车。又将豆腐、浇汁,还有放茱萸粉、孜然粉、铁板豆腐酱以及葱花、芫荽的瓶瓶罐罐,都装到了车上。

吭哧吭哧地来到横桥子桥头时,宽婶正站在摊子旁发愣。她手边扶着一块木板,上面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江知味同她招呼了一声。宽婶立马回过神来,上来搭了把手,帮江知味把车子固定好了。

她面上的神情依旧有些拘谨:“江娘子,你说的木头牌子,我已经准备好了。笔墨我也都带来了,你瞧瞧。”

江知味点头应好,接过笔,蹲在泥地上,在木板上写了一列大字:凡购江记大份豆腐者,购买宽婶家饮子可惠一文。

一旁还写明了豆腐和饮子的标价。

铁板豆腐:小份两文,大份三文。

浇汁豆腐:小份三文,大份五文。

豆儿水两文、浆水两文、甘草水三文、薄荷水三文……

另附上了一行小字:最终解释权归江记小食摊所有。

之后将这块板子,靠在了小吃车的前头显眼处。

一旁等着吃铁板豆腐的食客探过头,打量了一番木板上写的:“浇汁豆腐?”

江知味指了指放在铁板边上的大铁锅:“不错,是江记小食摊的新品哦。浇汁豆腐用的是经过油炸的老豆腐,再淋上我们家的秘制酱汁,吃起来又香又脆,客人可要来上一份?”

那人瞬间两眼放光:“来,一份不够。我还要给我的同僚捎去呢。”

说着递来了一个食盒:“江娘子,要两大份浇汁豆腐,两大份铁板豆腐,都是一份要辣,一份不要。”

“好,客官稍等。您是第一位,这起锅烧油还需要点时间。”江知味嘴上说着话,手里却忙个没停,“您若是想喝饮子,就带着我家豆腐去宽婶那儿。像您这样买了四份豆腐的,可以买四杯优惠一文钱的饮子哦。”

“那岂不是花两杯浆水的钱,就能买上平日里的四杯了?”

江知味颔首一笑:“正是。”

两人正说着,宽婶也如前日里约定好的那般,在摊子上吆喝开了:“宽婶家饮子和江记小食组团优惠咯。凡购买江记大份豆腐者,凭豆腐可享饮子一文优惠。买一份,减一杯,买两杯,减两杯,多买多减咯——”

气氛顿时被嘹亮的吆喝声吵热了。队伍后头排着的食客蠢蠢欲动,纷纷探头往饮子摊上看。

宽婶鲜少被人这般注视,顿时心跳如擂鼓。

但她谨记那日后来江知味说的:“咱们这叫商战,既是打仗,就得把号子喊得又响又亮。我在那木板上写的,只能让那些识字的人晓得饮子摊的优惠,那些不识字的就只能听个响。那就得靠宽婶您,自个儿把那些人吸引过去。”

她定了定神,又一声接一声地吆喝起来。

与此同时,江知味这头也展现了她的三头六臂。左手边是铁板,右手边是才方烧热的油锅。

她一面将酱料匀匀地刷在铁板豆腐上,一面从夹层中抽出一大板预先切成小四方块的老豆腐,投入油锅之中。

锅里滋啦冒起油泡,里头的豆腐块很快被炸得面面金黄。

她操起竹笊篱,将最先一批下锅的豆腐捞出控油,之后盛到碗中,撒上芫荽和茱萸碎,浇了一勺滚热的汤汁上去。

那排在队伍最前头的食客,被阵阵油炸的香气冲得险些说不出话来。被江知味唤了两声后,才如梦初醒一般从怀里摸出铜板,十分虔诚地递了过去。

作为拎着头一份浇汁豆腐的人,他收获了无数艳羡的目光。带着食盒,刚来到宽婶摊子前要了四碗浆水,顿时被食盒里溢出的香味勾得走不动道了。

“这油炸之物还是得现炸现吃才香嘞。要不然我先吃上一份浇汁豆腐,然后再把余下的那些给觅之送去。反正这厮吃什么都只为填饱肚子,不在乎多等个一时半刻。”

刘廉只用一句话便说服了自己,满脸笑意地将食盒搁置在宽婶的小桌上。

他揭开食盒盖子,将里头盛了浇汁豆腐的木碗端出来,十分贪婪地吮吸了一口散发出的浓香。而后如饿狼扑食般举着筷子,一头扎到了碗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浇汁豆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