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好食光 > 第6章 韭菜盒子

汴京好食光 第6章 韭菜盒子

作者:一碗泉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50 来源:文学城

“笃——卯正二刻,天色阴晦!”

打更声渐远,姜宝珠放下梳妆的手,左右打量铜照子里的自己,满意点头。

也是能梳出像样的发髻了。

这罗髻最方便日常,很适合她这种懒人——头发扎成麻花辫,盘在脑后即可。

打开妆奁,姜宝珠捡出两朵绢花装点在髻上,又从底层取出一支发簪。

银簪尾部镶嵌几粒小珍珠,是原身喜欢的素雅样式,也是这妆台中最值钱的首饰。

对不住了。姜宝珠在心里跟原身道歉。

来日赚到银子,我一定将这珠簪原样赎回来。

柴房里洗漱完毕,东厢的两间卧房还在沉睡。

姜宝珠轻手轻脚走出院门,长舒一口气。

幸亏没把那刨根问底的吵醒。昨儿个夜市回家的路上,姜宝琦一直就那套“祖母托梦”的说法旁敲侧击,显然是不信。

别看这妹子不爱说话,却是个极内秀早慧的,宛如一个心智冷静的成年人,托生在小姑娘身体里……

姜宝珠也怀疑过这小丫头跟自己是同类,可任她“奇变偶不变”,“宫廷玉液酒”的试探,姜宝琦最终只淡淡瞥她一眼:

“三姐姐,你饿了便去吃,乏了便去睡。”

——有病便去治……

行过甜水巷,往昨日夜市反方向走,过了桥,便是一条商业街。

时辰还早,好些店铺都没开门。

药铺,香铺,果子行,金银铺,铁器铺……有了!

站定在“薛记当铺”的牌匾下,姜宝珠从袖中抽出一方丝帕。

“三妹妹?”

她停下动作,扭头瞧见一人高马大的少年。

他穿无袖背搭,两条古铜色胳膊结实健硕,一看便是凭力气吃饭的。

是那住姜家隔壁的吴家大郎。

姜宝珠抿笑:“吴大哥。”

吴大郎铜黑的脸上笑出两排白牙,迎步上前:“你,你身子可好些了?”

“已大好了。”姜宝珠话间刻意避嫌,“多谢方婶子挂心。”

这吴大郎与姜青舟自小便是玩伴,和原身走得也很近,论起来么,确实当得上一句“两小无猜”。

随着原身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这“无猜”就变了味。

如今一瞧见她,吴大郎说话就结巴;她掩唇一笑,他更是看得眼都转不开,一张脸如烧起来的炭一般……

“嗐,我昨日——我娘昨日原要去探你,谁知赶上那癫媒婆上门,幸而你……”吴大郎手挠后脑,声音越来越低,“未许了那老鳏夫……”

“……”

姜宝珠假装没听见,只岔开话:“吴大哥可是要往铁铺去?”

吴大郎是铁匠,他爹的爹的爹也都是铁匠,家传手艺足够过硬,“吴记铁铺”在汴京城颇有些名气。因此,虽说家中的四个男人一顿饭便能吃空半袋米,吴家日子倒也宽裕。

“是,我爹接了城南路员外家的急活儿,这几日都住在铺中赶工呢。”回头瞧见当铺招牌,吴大郎又面露诧异,“三妹妹,你这是要……”

他二话不说便解下腰间钱袋,递上去时结结巴巴:“你,你若需银钱,尽管拿去——”

姜宝珠侧身半步,语气淡淡:“吴大哥会错意了。我来早了,净等这果子行开市呢。”

吴大郎拿钱袋的手悻悻收回:“是我唐突了……”

姜宝珠睫羽轻颤,忽而想到什么——钱断不能要,但欠个人情,未尝不可。

她轻声开口:“我……确有一事相求吴大哥。”

“你说!”吴大郎眼睛一亮,疾步上前。

意识到失态,他又抓着脑袋往后退:“你大哥离家时曾嘱咐我照应你……和琦妹妹。你们若有难处,莫要见外。”

“如此,先谢过吴大哥!”姜宝珠福了福身,继续道,“我想寻你家铁铺对面那葛木匠,打制一副放炉灶的推车。”

“可是……那摆摊的灶车?”吴大郎示意街边卖笋肉包的小摊,心头同时一震:姜伯父丢了衙门职务,竟要去摆摊了吗?!

姜家已困顿如此么……

“正是。”

姜宝珠又做了详细描述:她要的推车不求上等木料,也无需雕花刻纹,只要大方结实,防水防油,轻便好推即可。

最要紧的是快,最好这两日便能完工。

吴大郎思索片刻,点头应下来:“这好办,我曾见那葛老伯做过双轮灶车,保不齐他铺子里有现成的。你也莫忧心造价,没几个钱。再说了,有我在……”

姜宝珠没接那暧昧话头,施施然福身与人道谢。

吴家大郎也呲着白牙红着黑脸与她道别。

见人走远,姜宝珠才重新抽出帕子系在耳上遮住半面,抬脚迈入当铺。

虽说让她别操心钱的事,她也不可能真指着他人出钱……

再出来时,手里多了沉甸甸二两银子,姜宝珠步伐都踏实许多。

果然,钱这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二两银子二贯钱,听着不少,实则根本不够花——她要置办的东西很多,何况家里下月的房租还没着落呢。

这么一想,姜宝珠便把荷包捂紧了些。回家路上,她只花十文钱买了一小袋连麸面和一把韭菜。

看见刚开门的鱼虾行,姜宝珠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进去……

她这一趟花了近一个时辰,再推开院门时,家里人已经都起来了。

姜宝琦停下手里的扫帚,眼里是不动声色的打量与探究。

姜明远与付惜音也停下话头。夫妇俩刚还在商讨如何削减饭食花销,由奢入俭难,他们两口子的厨艺都上不得灶台,被惯坏的舌头,还总牵挂外头的美食……

见女儿提着面袋回来,两人又一下有了底气——若有昨日那冷淘,外面的饭食也没多稀罕!

“珠姐儿怎起得这般早?”付惜音问道,一边接过女儿手里东西,“可是还想下灶?”

不等人回答,姜明远抢先道:“珠儿今日莫下灶了,烟熏火燎,没得再引你不适——”

“爹爹,我早无碍了。”姜宝珠笑道,“胡郎中不也说了,我不能总卧床。下灶正好活络筋骨!”

见她脚下生风,兴致高昂,夫妇俩也没再阻拦,默默跟进灶房。

姜宝珠先将郑参军下午要吃的冷淘面汁调好,再将配菜切丝。

正要和面时,她娘开口了:“我来罢。昨日你和面时我仔细瞧过了,你放心,阿娘做得!”

女儿忽通厨艺,付惜音也不想将她日日困于灶间——这娇养长大的女儿自己情愿,为娘的也舍不得啊……

姜宝珠将面盆递给阿娘。她自是放心娘的,正如昨日阿娘和小妹全然信她下灶一样。

重新取出一个木盆倒入面粉,姜宝珠开始给自家人做饭。与之前**蛋灌饼一样,这次依旧需要半烫面:先缓缓加入开水将面粉搅和成絮,再加冷水和面。

面团慢慢揉透揉光滑后,姜宝珠继续准备馅料。

她阿娘接手冷淘后,爹爹与小妹也纷纷加入帮厨。

姜明远将择好洗净的韭菜递与女儿:“珠儿可是要做韭饼?”

姜宝珠点头:“不错。”

姜明远咂了咂嘴唇:“金梁桥上那王婆子韭饼,每逢出摊便排长队,卖得比旁人还要贵两文……”

姜宝珠没接话。她要做的这韭菜盒子,与宋朝的韭饼其实不太一样。

昨日,她阿娘翻箱倒柜寻酵母,连带翻出不少东西:有花椒粉,也有绿豆淀粉制成的干粉条,再加上剩下的几枚鸡蛋,做韭菜盒子正好。

姜宝珠先将鸡蛋加盐打散,下锅炒碎盛出。

泡软的绿豆粉条下水煮熟,切碎。

随后便是韭菜的处理了,这一步很重要:韭菜做馅很容易出水,面饼从而软塌,破皮。想要不出水,洗好的韭菜首先要沥干。

沥干擦净水的韭菜切碎,姜宝珠又加两勺油进去搅匀——韭菜切口被油封住,直到馅料包完,都不会出汁水了。

处理好的韭菜馅与鸡蛋碎,粉条碎拌在一起,再加盐,酱油,花椒粉,芝麻油。

姜宝珠还特意加了点沙糖——除了调味,沙糖的甜还能压制韭菜辛辣,吃完也不会觉得烧心。

“面醒妥了。”做完冷淘的付惜音上前,打量刚拌好的馅料,“阿娘与你一同包制韭饼?”

姜宝珠应“好”,又轻呼出一声:“险些忘了——”

她拿过灶台上的小小纸包,正是方才从鱼虾行买的。

牛皮纸打开来,包着一把黄红油亮的姜虾米。

姜宝珠将虾米加到馅料里,筷子稍一搅和,这一点咸香海味,便将蛋香韭香彻底激发开来,直往人鼻腔立钻。

姜明远嗅了嗅,啧出一声:“珠儿这韭馅调得……比王婆子那加羊脂的还要香!”

姜宝珠莞尔一笑:“还比羊脂便宜多哩!”

唉,鱼啊虾啊他们现今是吃不起了。

不过没关系,只要肯用心,一饭一食照样能有滋有味。

这日子也是。

喷香的馅料放到一旁,姜宝珠拿起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再揪成一个个面剂子。

付惜音抢在女儿前面拿起擀面杖,将剂子擀成圆圆面皮。

姜宝珠舀起两勺韭菜馅,放在面皮上。

韭菜盒子很好包,面皮对折成半圆,再捏紧封口即可。只一点:面饼里的气一定要在封口时都排出来,否则下锅煎时,口会破开的。

“噫——”付惜音看着女儿手里包好的韭菜盒子,惊喜出声,“珠姐儿这韭饼做得,与雕花果子一般好看哩!”

姜宝珠包韭菜盒子时指尖按压翻飞,封口便叠出均匀漂亮的花边来。除了好看,这样包的韭菜盒子也更严实,不会露馅。

姜宝珠是个不经夸的,听阿娘吹自己,她立马换了个花样,将盒子包出裙褶花样的封口来。

付惜音看着手痒痒,也放下面杖和女儿一起包起来。

娘俩忙活个不停,其他人也没偷懒。姜老爹已经起锅下油,自告奋勇煎盒子。

姜宝琦一直守在灶旁,随时调整火候大小。

待油烧热,姜明远依次拿起四个包好的韭菜盒子,小心翼翼放入油锅。

小火慢煎,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姜宝珠道:“爹爹将韭饼翻个面罢,再加盖,略闷片刻。”

“得令!”

煎定型的韭菜盒子很好翻面,姜老爹放下锅铲,又听话地拿木盖扣住锅。

这盒子皮薄馅厚,出了水蒸气,才能将内馅全部蒸透。

不多时,韭菜的油香便钻出锅盖,一路飘到灶房外。

“起锅喽!”姜宝珠提醒道,手上包盒子的动作未停,“爹娘先吃罢,这韭饼凉了便软塌。”

姜明远早就食指大动,倒是克制住了。锅铲盛出一个盒子放入木盘,他先递给蹲在灶旁的小女儿。

“琦儿先尝尝。”

刚出锅的韭菜盒子表皮酥脆,泛着金黄油光。小姑娘咽了咽口水,难得没跟长辈推让便接过盘子。

“咔嚓”一口咬下去,油汤和香气都淌出来。

姜宝琦被烫得舌头一缩,愣是没松口:“好……好香!”

她这一声好似冲锋的号角,其余三人纷纷拿盘提筷。

一锅四个韭菜盒子,正好每人分得一个。

吹了吹冒热气的饼皮,姜宝珠缓缓咬下一小口。

唔,还不错嘛!

韭菜辛香,粉条筋道,鸡蛋松软,虾米咸鲜,口感和味道都相当丰富。

姜宝珠偏爱面食,不论包子饺子,各类浇头的面条,亦或春饼卷菜,她都喜欢——一口将主食与菜肉同时纳入嘴中,味蕾和肠胃都有种踏实的饱足感……

吃过几口,姜宝珠抬眼打量过于安静的家人。

与昨日吃冷淘时的盛赞不一样,家里人这会儿只捧着盘子埋头苦吃,一声不吭——真碰上喜欢吃的,谁还顾得上说话啊!

直到盘里一粒韭碎都不剩,几人放下筷子,重新忙活起来:擀面皮的擀面皮,煎盒子的煎盒子。

看这急冲冲的架势,下一锅韭菜盒子怕都不用盘子盛,从锅中出来就进嘴里……

付惜音边捏盒子花边边问女儿:“珠姐儿,你是如何想到添索粉碎的?比那王婆加羊脂——”

“那王婆便是加羊头肉,也比不上咱珠儿这一手!”姜明远抢过话道,说着他又咂了咂唇,回味无穷。

“爹爹活了四十余载,今日才知这韭菜竟如此美味!我看,不如咱家院头也种些韭菜——”

他大手一挥指前院:“都说‘春韭贵过油,秋韭胜过肉’——咱珠儿这韭饼,呵,不论春秋,总胜八珍!”

姜宝珠“噗嗤”笑出来。

怪就怪这科举考的是诗赋策论之类,若考佳肴品鉴,写美食测评,她爹怕早就连中三元了吧……

眼眸动了动,姜宝珠笑眯眯开口:“爹爹,女儿这韭饼,不比那金梁桥王婆的差吧?”

“自然!”姜明远挺胸道,“我珠儿更胜一筹!”

等的便是这句话。

“那——”姜宝珠放下擀面杖,“我也去夜市摆摊试试,如何?”

说下计价相关,宋代的金银铜钱换算随物价一直在变,本文统一使用:一贯钱=一千文铜钱=一两银子

大家做韭菜盒子一般会包啥?除了粉条虾皮鸡蛋,我还喜欢加点老豆腐碎,馅就是要加的多才好吃!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恨不得把整个家都包进去[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韭菜盒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