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好食光 > 第18章 养小鸭崽

汴京好食光 第18章 养小鸭崽

作者:一碗泉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50 来源:文学城

可行?

可太行了!

姜宝珠满口应下,脑中算盘打得啪啪直响:

一锅鸭血索粉羹利润七百多文,一个月若送去镖局六锅——

能赚四五贯钱呢!

这比摆摊一碗一碗卖方便不少,重要的还拓展了客源:往后和镖队混熟了,有机会搭卖点煎角儿或是旁的什么,更有的赚!

煎角儿生意如今已稳定下来,若加上这鸭血索粉羹“外卖”,她一个月想来能入账二三十贯。

——姜宝珠仿佛看到属于自家的小院和食肆,已经在不远处嘿呀哈呀地挥手了……

头回外送便敲定在中秋当天,好叫风尘仆仆的镖队一回来就能喝上热羹。

镖头付了一贯定钱,抱着汤锅走远了。

姜宝珠瞟了眼沉默的郑婶子:“婶子,你平日可忙?”

不等人回答,她又立刻道:“若得空,帮我一同做这送去镖队的鸭血羹,如何?我与婶子帮工钱!”

郑婶子愣住:“这……怎好意思呢?”

“婶子莫见外。”姜宝珠冲她熟稔一笑,“那镖头说的你也听到了,他们来去不定,这羹随叫随送,要的还多,我和琦姐儿恐忙不过来,婶子若来可是帮大忙呢!”

“左右一月只熬两回羹,绝不耽误你生意!”

郑婶子目光动了动:“一两回……这鸭血羹平日不做了?”

姜宝珠摇摇头:“婶子方才说的是,我合该趁热打铁卖好煎角儿。这羹平日便不卖了。”

她刚才就想好了,这鸭血索粉羹在摊上卖不动,果断撤下——反正镖队那边赚的已足够。

小摊是她目前最宝贵的平台,必须再上个能打的新品。

方才那话虽有意卖郑婶子个好,却也是真需要帮手——每回要做三大锅啊!

听到她平时不卖羹了,郑婶子捻酸的不快一扫而光,又喜笑颜开了:“成,三娘既大方与我赚,有钱不赚是蠢材!”

忽而想到什么,她赶快正色道:“你放心,我只在外间打下手——你那独家秘方,我绝不觊觎!”

姜宝珠噗笑出来:“我信得过婶子!”

两人说定每回帮工钱三百文。郑婶子是个实心眼的,得了人好处,便不吝于哐哐往外拿。

一会儿荐她家两个好大儿跑腿送羹:“那俩夯货旁的不会,力气倒有的是。”

一会儿又说她和鱼虾行有交情:“下回随婶子去买,包你每斤净省十文!”

两人正交头接耳交换市价情报时,桥下有人突然嚎出一嗓子:“二哥儿——”

姜宝珠循声望过去,只见一朵大紫芍药——哦,是簪紫芍药的大孔雀快步上桥来。

——不正是晌午与方婶子拌嘴的富哥儿吗!

富哥儿径直冲姜宝珠而来,一手还在空中点点点:“可算叫我寻到了——”

姜宝珠顿感不妙,又摸不着头脑。

她一安安分分赚钱,老老实实花钱的守法百姓,几时得罪过这等人物?

富哥儿气势汹汹近了,悬空的手顿住,竟规规矩矩叉手一礼:“敢问小娘子,城门镖队抢食那鸭血羹可是你熬的?”

抢食?

姜宝珠怔了下,点头:“不错。”

“果然叫我寻到了!”他仰头又长叹一遍,鬓边的芍药都在洋洋得意,“娘子这羹藏得当真深,我寻得好生辛苦!”

听人细细道来,姜宝珠才知原委:富哥儿姓杜,食不厌精老饕一枚,晌午在巷口嗅着她熬的鸭羹,瞬间香迷糊了。

循味找过去,不想误打误撞吃上隔壁方婶子的卤货。

“如何,润兔?”杜琮扭头问身后的厮儿,“爷这鼻子何曾出过错?分明是那泼婶子冤我!”

“……”

润兔耸拉着脑袋一动不动,似是要将青石桥盯出个窟窿来。

低声些吧我的哥儿!

此等糗事何必说得这般敞亮呢……

杜琮却说得愈发声响:“……方才忽而又闻见了,我跟过去一瞧,嚯——那伙镖师吃得正酣畅!”

“锅早见底了,大勺还刮得直响。三五人抢最后一碗羹,没抢到的恨不得挥枪!”

“见我上前打听,呵,差点连我一起打……最后还是那镖头告诉我,说这羹是打娘子这儿买的,就在桥头。”

姜宝珠听得好笑,又有些说不上来的感动——她不久前才为鸭血羹卖不动而沮丧,转眼镖头便下了长单。

更有人“寻羹千百度”,可见自己手艺确实不差嘛。

“得衙内赏识,奴家在此——”

杜琮摆摆手打断她:“小娘子,我实在好奇你这鸭羹里放了什么料,香气层层叠叠不说,何以还有一缕辛香?”

姜宝珠眉心动了动——好灵的鼻子,连她烹辣油的味道都闻到了!

她莞尔:“衙内果然行家,那辛香并非熬羹,乃我用滚热的鸭油烹调茱萸等几味调料而得。”

杜琮恍然扬眉,兴致更昂:“好巧思,辛香鸭油佐鸭羹,风味相生!如此——”

他往桥墩上一坐,长手一伸:“请娘子速速为我来碗鸭血羹——要多添那辛香鸭油!”

“……”

姜宝珠哭笑不得:“这……对不住衙内了。”

不等她解释,一旁的郑婶子早忍不住笑开:“早卖光啦!”

“连羹带锅都与那镖头端走了!”

-

又跑空一回,杜衙内要闹了。

姜宝珠立马保证中秋当日熬羹时一定将头汤奉上,且捎送一碟招牌煎角儿后,杜衙内才勉强应下,带上小厮儿悻悻离开。

又等了一会儿,镖头打发人送来空锅,姜宝珠才带着哈欠连天的琦姐儿回家。这是她们做生意以来收摊最迟的一日。

坐在梳妆台前将粉丝羹和煎角儿的成本利润又细细算了一遍,姜宝珠才满意地吹灯睡下。

睡得晚,起床便比往日迟了些。

迷迷瞪瞪走出厢房,姜宝珠眨眨眼,困意顺时消散。

院中有人在哭。

轻手轻脚走过去,她瞧见阿娘正坐在堂屋掩面低泣。琦姐儿靠在她身旁,也是一脸愁容。

余光瞥见姐姐,她又轻声安慰了娘亲两句,拎起水壶走出堂屋。

“琦姐儿,这是怎了?”姜宝珠问。

“大哥哥来信了。”姜宝琦回答道,“说他入了漕帮,已随运船出海了。”

姜宝珠一惊:“甚么?!”

她哥哥离家后南下去了扬州,家里得知后心便放下一半——虽说姜家祖父母和琦姐儿生父早不在,到底是故土,不算举目无亲。

他在一家武行落下脚,来信说做学徒不得闲,想回家探亲不容易。

姜宝珠又问妹妹:“你回信时可提及爹爹被冤污免了职,我大病不起之事?”

这哥哥是个嘴硬心软的,虽说和爹还在置气,可若得知家中遭变故,他绝不会置之不顾。

“我信中写了。”姜宝琦道,“可今早这封家书来看,大哥哥应该是还未收到回信,便随漕船走了……”

姜宝珠在心里长叹一声。

都说什么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如今看来这一点不浪漫——这书信遥遥的世道,不知造就了多少阴差阳错……

“三姐姐,这如何是好啊?”姜宝琦苦着小脸问道——不知从几时起,她愈发仰赖这个姐姐拿主意了,“早起见了信阿娘便一直在哭,爹爹甚么都没说,愁眉不展地出门了……”

姜宝珠默然晌久,摇头:“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漕船货运四通八达,大哥一上船,便如潮中滴水,音讯全无。

只愿他平安无虞,另有一番际遇罢……

院门从外头打开,来人拎着两只满满当当的菜篮进来。

两个女孩都迎上去:“爹爹怎买这许多东西?”

姜宝珠接过篮子翻了翻,眉梢微动。

家中节省得紧,这还是近来头一回买外食,都是果子蜜饯,酥饼麻团之类的。

——全是她们阿娘喜欢的。

姜明远没回答女儿,径直朝堂屋唤:“娘子,你快来瞧——”

付惜音出来,只见自家官人神秘兮兮地张开衣袖。

袖中窸窣微动,随后探出两只黄澄澄,毛茸茸的小脑袋。

“呀——”母女三人同时惊喜出声,“是鸭雏!”

姜明远这般反应很是满意,笑呵呵道:“一婆子就在巷口叫卖,说是家鸭孵的。如今珠儿做起鸭羹生意,咱自养自卖,岂不便宜?”

姜宝珠撇撇嘴没说话——分明是买来哄阿娘的,偏拿她当托辞。

阿娘很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大到猫儿狗儿,小到兔子鸡崽。成亲二十余载,姜老爹什么都肯依娘子,偏偏不让带毛的进家门——嫌鸡鸭污糟,怕猫狗搞破坏。

那日种地,付惜音没忍住又憧憬起来:菜园有了,何不再抓几只鸡崽鸭雏来养?

菜根喂鸡,粪便做肥,再合宜不过!

姜明远连连摆手——他宁可每日去郊外捡肥,也绝不要鸡鸭满院乱飞。

如今看来,呵呵,这鸡鸭乱飞,也远不及娘子眼泪纷飞让人心慌啊……

付惜音拿来吃剩的菜叶喂小鸭崽,喂着喂着又忧心起来:“天渐凉,立冬后不会冻着它们吧?”

姜宝珠摇头:“不会。”

它们有羽绒服啊。

看阿娘嘴角噙笑一脸慈爱,姜宝珠直觉这俩鸭子怕是养到老也上不了灶台喽——再说了,两只能熬几回羹啊。

姜宝珠不介意给两只鸭鸭养老送终,可要说养宠物的话,她还是想养只猫或者狗。

上辈子独居十几年,养猫狗的念头冒出来多少次,就被硬生生摁下去多少次。她工作忙,出差是常事,生活很不规律,情绪还总容易焦虑——如此飘摇伶仃的人生,如何能对另一条生命负责呢?

如今……

姜宝珠扭头看一旁喂鸭崽的阿娘和小妹,又看墙边正垒砖做鸭窝的老爹,最后打量已然发出嫩芽,绿意盎然的菜地。

如今,她再也不是无父无母的“野人”了。

唤做“家”的地方稳稳托住她,她也愿意慢慢敞开心肠和手臂,试着托住或者拥抱旁的什么……

思及此,姜宝珠磨蹭到墙边,试探性地扯了扯老爹衣角:“爹爹……女儿想聘只狸奴回来,如何?”

谁有猫?跟你们拼了[愤怒]

不对,我有小狗啊,才不是没有小狗的野人[熊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养小鸭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