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好食光 > 第10章 金玉煎角

汴京好食光 第10章 金玉煎角

作者:一碗泉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50 来源:文学城

装满东西的灶车沉甸甸,双轮辗过门槛处的斜板,震得整座小院都跟着颤。

关上院门,姜宝珠正欲推车,一双更小,却同样有力量的手抢先握住推柄。

“我与三姐姐同去。”姜宝琦道。

——不是疑问或祈使的语气,与她方才坚持独自撑摊时一般笃定。

姜宝珠注视着小妹亮荧荧的眼,心下微动。

习惯,或者说羁绊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上辈子当了二十余年自生自灭的野草,移入名为“家”的温室不过几日,便开始有了眷恋和依赖……

无声莞尔,姜宝珠也握上推车手柄:“琦姐儿跟着便好。我来推,这忒沉——”

话音未落,小姑娘便拂开她手:“灶车不沉。三姐姐若累倒在上面,才叫沉。”

“……”

小丫头,担心她累还嘴硬。

姜宝珠搭上车尾一起推,又笑:“琦姐儿,你舔舔嘴皮子——可尝到砒霜?”

姜宝琦眉梢动了动,竟秒懂这后世的梗。

“常与三姐姐在一处,我早百毒不侵了。”

“嘶,你这不是砒霜,是鸩毒啊……”

两姐妹你来我往地斗嘴,一边推拉着灶车往桥头去了。

戊时已到,夜市开市在即。

交完免行钱后,府衙官差给了姜宝珠一块青色小木牌,此刻她对着上面的数字,很快寻到对应摊位。

——好位置,又没那么好。

闻名后世的州桥夜市,她的位置正在桥边。

桥上好啊,行人来往必经之路。那漕船彩舫若瞧见可口的,靠岸来买上一份也是常事。

可这摊位又卡在桥面与桥拱的石墩处,弊端显而易见:面积小了些不说,还堆满了垃圾,厨余,油污,腌臜至极,根本没法落脚。

姜宝珠眉心蹙,蓦地忆起交卫生费时那官差交代的:摊主务必洁净街道,违者杖六十。

——罚得这般严,这摊位怎会污糟如此?

除非……有人故意为之。

姜宝珠不动声色地扫了圈桥上其余摊位:紧邻她的,是位卖汤羹的大婶,婶子旁边则是卖饮子的小哥;对面三个摊位除开一个卖杂货的,其余两户皆是卖索饼,馄饨等面食的——都算她对家。

姜宝珠没做声,放下推车转身走入街边的杂货铺。

再出来时,她手里多了一把扫帚,一个麻袋和装满水的木桶。扫帚和买袋是花十文钱买的,木桶则是向掌柜的借的。

走到摊位前,姜宝珠二话不说就是干。

后世她举目无亲全靠自己,练得肩能扛手能提,别说家务,装修和开荒都不在话下。

这点垃圾算个屁。

大扫帚三下五除二就将垃圾扫开,一桶泡了皂角的水泼上去,扫帚再用力扫一遍——地面很快干干净净。

那厢,姜宝琦已经默默将垃圾收进麻袋,噔噔跑去丢掉了。

等她回来,姐妹俩从灶车取水细细净了手,又一齐将车推至摊位。

“哗——”

带花边的大伞撑开,孔雀线刺绣的布幌挂起来,立时令人眼前一亮。

姜宝珠无视周围摊户意味各样的视线,笑盈盈开口:“郎君娘子瞧一瞧看一看哩,奴家手艺管饱又管好!”

——做生意嘛,竞争激烈,就甭谦虚了,她先自吹一波。

四面八方的视线即刻聚过来。

其实早在姜宝珠吆喝之前,周围便都注意到她了——摆摊做生意的女子不少,这般美貌的却不多见。

水灵灵的小娘子,理起污糟物来倒一派爽利,也是稀奇。

好奇者越来越多,且看这小娘子卖什么——东京城里什么都不稀奇,可来个“烧饼西施”,或者“豆腐貂蝉”,倒叫人喜闻乐见。

可她没烧饼也没豆腐,灶车下层拿出一盘子,盘中面食个个饱满似月牙。

有看客不屑“嗐”出一声——平平无奇煎角儿是也。

大肚平底锅已烧热,姜宝珠刷上一层油,将锅贴一个个放放进去。

锅贴煎定型后,她又拿出一只碗,向锅中一倾。

冷水热油的“滋啦”声刚一出,便被锅盖盖住了。

顷刻,姜宝珠掀开木盖,满意扬唇。

肉馅熟嫩透皮,汤水将将皓干,完美!

她一手端盘,另只手在锅中轻巧一铲,将出锅的锅贴倒扣于盘中。

有人惊异呼出一声。

这煎角儿竟连成一片,朝上的底部好似一面冰花,又如金丝织网。

“嚓——”

锅铲划过这丝网外壳,听声音便知有多焦香酥脆。

姜宝珠正欲开口介绍,便见有人徐步上前。

他头戴东坡巾,身着白色襕衫,须发整洁,气质儒雅,一看便知是有学识的体面人。

果不其然,小摊旁看热闹的两个少年人见到他立马收敛神色,还规规矩矩行了一礼:“先生。”

孙博士板着脸朝二人点点头——这俩猢狲念书时眼皮总粘一处,此刻倒是精神得紧!

转脸看到小摊上的食物,他又立马慈眉善目:“敢问小娘子,此物……形制倒似角儿,底面却如金丝络结,何故?”

姜宝珠浅福一礼,答道:“好教先生得知,此乃奴家一点拙技,名唤……”

她顿了下,给这冰花锅贴现取了个宋名:“名唤‘金玉煎角儿’!”

“以秘制汁水入热油,借水火之力,方得此网形。”

——说得玄乎,其实就是面粉加水调成面浆啦。

孙博士扬调“哦”出一声,胡须动了动:“那这金玉煎角儿,作价几何呐?”

姜宝珠道:“告先生,一碟五枚,只消十五文。”

孙博士不做犹豫:“使得!劳烦小娘子与我一碟。”

“好嘞!”

姜宝珠声落手起,锅铲“咔嚓”一下,将大盘中的锅贴不多不少切下五个——底部冰花网一点没碎。

她将五个锅贴放入琦姐儿递过来的小碟里,一手拿起装调料的竹筒:“奴家特调两种蘸汁,蒜醋芝麻油酸香爽口;茱萸甜辛露,乃茱萸油中添些许槐花蜜,辛甜适中——不知先生偏好甚么口味?”

孙博士赞许挑眉。这小娘子定是识文断字之人,不但谈吐有礼,小小蘸料也如此雅致讲究。

他笑:“不瞒小娘子,老夫嗜辛物——那茱萸露尽多淋些!”

说着,他眼眸忽转,目光一顿。

“这……也是煎角儿?怎形制不同,有何讲究?”

姜宝珠顺着人视线看了眼盘中未封口的鱼肉锅贴,答:“先生这一碟乃豚肉为馅,盘中煎角儿则是鲜鱼取肉为馅——”

她递上加过茱萸油的小碟,莞尔:“馅料不同,制法各异。滋味,价格亦不相同——这鱼肉的需二十文一碟。”

孙博士咂摸着接过小碟:“鲜鱼做脍做羹常见,包入煎角倒新奇……便再取一碟鱼肉馅的来!”

“是!”姜宝珠心头一喜,手上已开始热锅刷油,“先生趁热用豚肉的,鱼肉馅稍待便好。”

孙博士视线转回手上小碟,并不急于入口。

他先观其色:金丝网状分明,煎角儿莹润饱满,红色茱萸油点缀色彩,更添食欲。

再嗅其气:焦香,肉香,辛香扑鼻而来,层次分明,令人食指大动。

孙博士提筷挟起一枚煎角儿,背对油锅,面朝看客,慢动作般咬下第一口——

“咔嚓——”

酥脆底网被咬断的瞬间,肉馅爆汁迸入嘴中,鲜嫩肉香立时以千军万马之势霸占口腔。

孙博士眼底一亮,不由加快咀嚼速度。

围摊看热闹的眼都不眨地瞧着他吃,只等这老饕或赞或叹。

可他一字未发,喉头滚咽间只“嗯”出一声,接着挟起第二枚煎角儿。

随后便是第三枚,第四枚……一碟煎角儿顷刻入肚。

那笑盈盈的姜小娘子又适时递上一碟鱼肉馅的。

孙博士收回正要揩嘴的帕子,接过继续吃起来。

与初尝豚肉馅一样,他眼睛划过光亮。

——一亮又一亮。

这鱼肉不似豚馅口□□汁,却多两分嚼劲。鱼馅有着恰到好处的颗粒感,似有活鱼在齿间跳动,鲜美极了!

一口气吃掉三枚鱼肉煎角儿后,孙博士进食速度慢下来,更细腻地品味。

——唔,居然还加了韭菜!

他眉心微动,又请姜小娘子在碟沿滴下少许酸醋芝麻油。

蘸过蒜醋的煎角儿送入口中,孙博士猛地吸了口气。

这酸香蘸料将鱼肉鲜味更提一层,真乃绝配!

只是……

他垂头看着空荡荡的碟子。

没吃够……

孙博士放下空盘,意犹未尽地抖了抖胡须。

“妙哉,这煎角儿真当得起‘金玉’二字!外壳焦酥脆响,馅料鲜美多汁,尤是那鱼馅——十足十的真材实料,半点不欺人!”

他竟拱手向姜宝珠一揖,赞道:“小娘子不止手艺绝佳,心思灵巧,更难得有从厨者的良心与诚意!”

姜宝珠被夸得心头一热。

看吧,她对食物的尊重与热爱,是能被人感受到的……

她深深福了一礼:“先生乃识味知理的大贤,得您一句‘妙哉’,奴家这小摊也沾沾文气!”

孙博士笑意更深。这小娘子手艺妙,嘴也甜得好似蜜煎雕花。

手探进宽袖,他摸出钱来放在摊案上——一串红线串联的铜币,一串即一百文。

“这金玉煎角儿,劳请小娘子为我留一碟豚肉,一碟——不,两碟鱼肉的!明日此刻,我自会着人来取。”

姜宝珠客气道谢,又忽觉“着人来取”这话有些耳熟。

——哦,那位吃冷淘的郑参军,也说过这般话……

她不知道的是,这孙博士确实是因为郑参军,才有缘来她这小摊做开张食客的。

孙博士与郑参军幼时便是玩伴,一同读书,一同中举,一个入了开封府衙,一个进了国子监。而后二人居然娶了一对堂姐妹,同日完婚,硬生生从把兄弟变成真连襟儿。

婚后两家人同住一巷,郑参军家有三个比猴还皮的小子,孙博士膝下三个粉雕玉琢的闺女,两姓有结娃娃亲的打算,走动相当频繁。

这一日,两家娘子带着六个孩子,前呼后拥地逛庙会去了。孙博士攥着娘子赏的一贯钱,迫不及待约老友去酒楼——谁知上门就撞见那老朽在吃独食!

他自诩老饕,一眼便瞧出那碗冷淘不俗。可郑参军护儿子似地护着碗,不肯分食。

期期艾艾半晌后,他才松口:“罢!便与你两口尝个滋味。”

郑参军起身去取碗筷,回来就瞧见孙博士已然捧着冷淘吃起来——碗都空了一半!

孙口夺食讲究策略,郑参军抄起醋碟一股脑儿倒冷淘碗里,不喜酸食的孙博士立时吹胡子瞪眼。

“郑老弟出尔反尔好不厚道!说好与我两口——可还有一口没吃呢!”

郑参军冷哼一声:“四妹夫脸大如盆,巨口深渊,再来一口,怕连碗底都要吞喽!”

“……”

孙博士拂袖而去,两人不欢而散。直至二更天躺到榻上,他怨气才消些。

可那冷淘的滋味却愈发难忘,勾得人阖不上眼。

辗转反侧间,孙博士又忆起郑参军护着碗时嚷道:“姜秀才捎话,说他家三娘今日夜市出摊,你尽去买吧!我不似你,总藏私房钱……”

揩嘴的帕子揣回袖口,孙博士又想起什么,回头对小摊道:“那茱萸蘸料小娘子莫忘了,务必同煎角儿一齐捎来。”

“先生放心。”

孙博士手抚肚腹踱下桥,脑中已浮现明日情景:他笑眯眯地将金玉煎角儿淋满茱萸油,那不食辛物的郑参军只能干瞪眼……

气煞那老朽,嘿!

……

“当啷——”

看着琦姐儿将两串铜钱掷入陶罐,姜宝珠浑身一振。

啊,这美妙的,金钱入账的声音!

这铜串击罐的动静好似打开一道看不见的闸门,围观人群潮水般涌向姜记食摊。

“劳小娘子,豚肉鱼肉馅料的各与学生一碟!”

方才同孙博士打招呼的两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异口同声道。

国子监谁人不知孙博士贪吃——哦不,喜好美食。

偏他还是个讲究挑剔的,得老饕赞者,寥寥无几。

思及此,二人更加热切地看着煎角儿下锅。

——先生严选,准没错!

珠珠开张大吉[撒花]

我也上榜啦~本周随榜隔日更,v后日更努力加更,饱饱们点下收藏助力我快快入v哦[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金玉煎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