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城奇女子传 > 第9章 所思

汴京城奇女子传 第9章 所思

作者:朱夏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1:54:03 来源:文学城

一行人回到金楼,远远看见阿秀和护院婆子聊天。几个婆子坐在杌子上吃饭,阿秀用荷叶包着馒头分给众人。脚边矮脚凳子上放着一大竹篮,底下用荷叶垫着,里面垒成宝塔似的馒头。

“阿秀,自家做的馒头?圆滚滚的,好可爱 。”小小弯腰看竹篮里的馒头。一个个馒头上头用红花汁子点了一个红点,像小孩面团团的脸上点的眉心痣。

阿秀笑眯了眼睛,“是呀。也带给姑娘和院里大姐的,一会送过去。”

众人纷纷谢她的好意。

“以为你今夜不回来。刚才还和小小说,我锁了屋子,搬去和她睡。”宋彤低头看矮桌上她们吃的饭菜。又肥又厚的红烧酱肘,煎得两面金黄的鱼,烤得冒油的羊腰子,果蔬凑成六样菜,还有一坛子美酒,吃得比寻常人家除夕夜吃得好。不知道这桌菜是她们自己花钱买的还是李妈妈开恩。

“要回来。”一婆子心直口快道:“除夕夜守夜能多挣点。”

“可不是。”许是喝了酒,阿秀比往常伶俐直爽,“三个孩子小猫崽子似的在家乱跳。我看他们闹腾心烦意乱的,还不如回来呢。”

“三个孩子是要多挣钱留给他们呀。”

众婆子七嘴八舌聊起孩子,脸上洋溢着吃完肥肉后油腻幸福的笑容。屋檐下朱红大灯笼,照得她们毛茸茸的,像穿久起毛的袖边,久经岁月却能让人感觉平和宁静。宋彤看着她们,蓦然想起方才路过一家小店,里面亮着灯,窗户照得暖黄。听见里头碗筷碰撞声,孩子欢闹声夹杂一两句大人的训斥。除夕夜繁华的京城,一户小人家平凡的快乐,可望不可及。

灯灭了。玉钩子放下,散下一袭百蝶蓝绢帐。月光透过窗棂,洒下银辉于牙床,照得绢帐透亮,帐子上的蝴蝶振翅欲飞。

宋彤睡不着,望着帐子顶发呆。李妈妈这人面上客套和气,实际利欲熏心,收小龙团,和小小要苏绣绸缎。她眼界高,一般东西瞧不上。自己有什么好东西送给她的?之前送过一幅自己画的画,画收了也说了几句好话。今年过年没送东西,就给甩脸子给她瞧。这才第一年,以后还不知道怎么着。王妈妈倒是没心眼子。原本她是恨透了王妈妈。但是有一次李妈妈抱怨颜料费钱,宋彤听了,去花园摘花,自己提炼颜料。王妈妈看到,特地问她自己院子里的凤仙花能不能用,能用一齐摘去吧。自此,宋彤倒觉得王妈妈或许没有那么不堪入目,因此暗中留意。

有时候,她看到王妈妈训小丫头还是老样子,上藤条抽打,开口仍是:“想当年我们在师傅手底下吃了多少苦?拼死命地学,师傅也不搭理,不肯教真本事。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辛辛苦苦教,你们还学不会!要死。”说完又抽一鞭。抽得小丫头两眼泛泪花。王妈妈见了,戳着小丫头脸骂道:“还哭呢!会哭不会学有什么用?”宋彤看见,开玩笑似的说:“妈妈别动气,和小丫头们好好说。”王妈妈道:“不行啊!不打不成才。想当年谁不是这样过来的。自古以来,梨园伶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徒弟学艺受师傅的苦,到了自己做师傅也是照搬,让徒弟受苦。宋彤不由想:如果她有孩子,绝不希望孩子步她后尘。思来想去,每日直到半夜沉沉睡去。

就这样整个人萎靡了几日,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宋彤重新算计以后的出路。

翌日,她打来匣子里的折扇。扇面上的桂花枝叶繁茂婀娜,左边有一小处空白。

“宋彤雅赠。”落笔时,宋彤心里想着王甫的名字。受不了无望的前途,急于攀附伸出的手,就算这只手没能带她逃离深坑,但试一下也好。不管怎么说,她要为自己的以后多留一条路。

提完字,宋彤昂着脖颈活动筋骨,忽地瞥见窗户上贴着年年有余的剪纸—两条喜庆的大红鲤鱼头尾相接,围绕着中央盛开的莲花。大红的窗花映在莹白的绢纱窗上,格外醒目。

“阿秀。阿秀。”宋彤出门叫她。阿秀在门外扫着石阶上的积雪。大竹笤帚刮着,把一层层雪全挤兑到石阶下枯草地里。

“阿秀。你剪的窗花?”

“是呀。”

“手好巧啊。”

阿秀纯朴地笑了,弯下腰哼哧哼哧地扫着雪,嘴里说:“待会要铺毡子,不能滑倒人。”

雪停了。朗日风清,山坡上数株红梅迎风绽放,幽香迷人。宋彤一路玩赏,有心挑几枝错落有致的梅花回去插瓶。红梅花丛里,倏然传来几声男女嬉笑,宋彤不由愣住。

二男一女踅到跟前,皆是华袂逶迤,丽服飏菁。走在前头的赵敏求道:“上次的小龙团喝了没?怎么样?”粟娘道:“没舍得喝呢。”见宋彤在此处,迎上前笑道:“啊呀。彤娘也在呢。方才和衙内提及你呢。”她指着那位男子面生,宋彤不认识;是个清癯高瘦,眉清目秀的贵公子。赵敏求介绍姓名,才知这位衙内和赵敏求同是太学生,官宦子弟,姓赵名明诚。

宋彤遂行万福致敬。赵明诚拱手回礼道:“先前见姑娘画的狙公赋芧图野气可爱,去横桥子店内询问终不得见。今日有幸听粟娘姑娘提起,才知画画之人原来是金楼的姑娘。实在幸会。”

赵敏求笑道:“我说明诚兄,你絮絮叨叨,文绉绉说一大堆,赶紧图穷匕见吧。彤娘子,我这兄弟有些痴病,专爱收集金石字画。自从见到你在李四果子铺裹贴上画的画,人躺在榻上专瞧着画看。栗子没吃一个,全入了我肚,油纸买回来不少。不知可否赏光画一幅画相赠?”

赵明诚连连摆手,言辞恳切道:“岂敢另求其他。只求那副图粉本。不知可否?”说完又作一揖,拘谨的样子活像游玩被夫子抓包的学生。

这些求画的个个有痴病。宋彤暗自觉得好笑,面不露色道:“画在我院落自乐园,过了山坡便是。请衙内稍等,我速速取了来。”

赵敏求道:“自乐园。好名字。‘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既如此。我们一同去逛逛。”

宋彤心中不满,心道:“大过年,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屋子凭什么让你们去逛。”转念一想,与名士交往这自抬身价的好机会可谓良机难觅。于是利益压过尊严,宋彤引路带众人至厅房。

宋彤屋内收拾得堂宇宽静,中央厅堂靠墙摆了一泥金束腰方桌,两边圈椅。墙中挂着宋彤仿欧阳询楷书“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中间挂画乃是翰林图画院韩若拙相赠平冈春草图。屋内不乏珍器古董,陈设质朴雅致并不一味繁缛华丽。

赵明诚与赵敏求二人负手而立欣赏对联。赵明诚感叹:“结构严谨,法度森严。寻常人学欧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彤娘姑娘仿欧阳询书,已臻化境。”赵敏求沉吟半晌,呵呵笑道:“往日你们总说王甫字写得好,这回可被人比下去了。”赵明诚笑而不语。

阿秀搴帘奉茶,几人入座。宋彤已经取了折扇和粉本递与二人。赵敏求打来折扇观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觑看宋彤:“原来彤娘子姓宋。”

宋彤明知他笑得居心叵测,假装不解其意,问道:“姓宋怎么了?”

粟娘讥诮道:“难道就许你姓赵,不许别人姓宋?”说罢,捂着嘴咯咯笑起来。粟娘的声音娇滴滴的,像耳边的翡翠绿,吹皱一池春水的绿;一滴一滴的媚。很舒服的嗓音。

赵敏求连忙开脱:“不敢。只是现下才正月初尚未开考,彤娘子画扇完工有点早了。”赵明诚不解其意,赵敏求将王甫这一节事说出。

赵明诚道:“将明是我们太学生中的俊彦,进士出身对他而言不是问题。”说罢向宋彤、粟娘二位道:“都说官妓伶人中颇有风仪蕴籍的人。如今见了二位,我才知道此言不虚。”

粟娘笑道:“我们算什么风仪蕴籍,不过学些雕虫小技。尊夫人才华旷古无俦,所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传唱京城。我们虽在教坊不通文墨,也知晓尊夫人的名号。”

至此,宋彤才知赵明诚的妻子便是名满京城的大才女李清照。赵敏求瞧见宋彤恍然大悟的样子,指着赵明诚笑道:“明诚,你的名气不如令正哦。”几人嬉笑一番,陆续辞别散去。

话说二人拜访后,赵明诚派人送来澄心堂纸做回礼。恰逢送韩若拙的画也已画好派人送去,另有牡丹卷草砑花笺做回礼。宋彤特意送给李妈妈,窥视其态度。李妈妈得到礼物,见到宋彤又狗颠的姑娘长,姑娘短。之前置之不理的姿态一去不返。见风使舵,捧高踩低有些人做起来令人耻笑,有些人做的滴水不漏。李妈妈属于后一种,表露出微小的恶意,让人隐约不适又令人不好意思开口,说出来倒显得自己小心眼子。

春节过后便是元宵佳节,诸军呈百戏,教坊伶人少不得排练戏目歌舞。谁知皇太妃病笃。陛下孝仁,罢上元灯节。皇太妃朱氏即陛下兄长哲宗皇帝的生母,二月薨,举国服国丧,天下士庶禁乐与婚嫁。

不得筵宴音乐,宋彤等人整日闲暇无事。李妈妈倒是不许她们闲着,功课安排一日比一日繁琐。有时候得空,四人出去逛市集。

从朱雀门至龙津桥一带,搭着彩棚的小摊子无数,贩卖水果,点心,首饰,字画,鲜花草木,飞禽猫犬等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

宋彤等人不买光是看看热闹,心里也觉得有趣。行至龙津桥末有一竹席搭的棚子,支的竹竿上挂着幌子写着“看命”二字。一群人聚集在摊子周围,叽叽喳喳谈论面相和星座。

粟娘觉得好玩,指着摊子道:“好多人在那算命。不知道算得准不准?我们也去算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