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迫和竹马师兄绑成破案cp后 > 第95章 侍卫王五

被迫和竹马师兄绑成破案cp后 第95章 侍卫王五

作者:温浸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3:24:49 来源:文学城

一切矛头皆指向住在城西安平巷的百姓。

一想到这几年来他们就没安生过,现下又害得太守被关押起来,杨涌决定到安平巷看一眼,看看能不能找出带头挑事的人。

他要把此事的原委弄个清清楚楚。

此时,布衣老者推了推自家孙子,“小谷,待会你跟着你杨叔一块过去。那边不太安生,两个人去还能有个照应。”

杨涌也不推辞,让管家给自己和那名叫小谷的青年男子拾掇一番后,便动身去了安平巷。

安平巷是后来建的。

当年,大量流民涌进了水城,他们饿得面黄肌瘦,小儿与老者饿得大都只剩下了一把骨头。更有甚至,饿极了直接当街抢食。

同时书信一封,让人快马加鞭呈递到皇城。

朝廷收到书信后,便加急派人往了水城运送粮食。

谁知在半道上,粮食便被北上的流民洗劫一空。

因了水城地处偏僻,从北凤城到了水城一来一回至少一个月,等赈灾粮运到了水城,那群流民恐饿死了。

王茂竹当机立断,开仓赈粮,并着手向其他州县借粮。

可直到了水城粮仓里的粮都吃得差不多了,其他州县也不愿意借粮给王茂竹。

恰巧那时,杨涌找上他,想要同他谈笔生意。

与此同时,上面来信说让他三个月内上贡五千两。

一边是等不及吃饭的大量流民,一边是上面要的大量银两。

两边都要顾。

最后王茂竹铤而走险,决定在了水城重新建民窑。

他需要足够多的银两,所以他答应了杨涌的合作。

他将手头上烧好的青瓷盏交与杨涌,由他去踏一踏与周边各国的商道。

两个月后,杨涌果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赚到了他们约定的一千两。

那时,民窑已经建成。

同时,他用府上的银钱从粮商那购买了粮食,再加上朝廷运来的赈灾粮,流民度过了此次粮荒。

后来,他雇佣了那群流民,教他们烧瓷。

再后来,在他们共同努力下,他们在了水城的西面建了安平巷。

至此,那批流民便在安平巷安了家。

可始终有人心有不甘,他们觉得自己在了水城安了家,找到了活计,那么也该有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可了水城地处偏壤,又多山石地,整体是人多地少的局面。

他们认为王茂竹虽然嘴上说着他们也是了水城的一民,可实际上从心底就瞧不起他们,教他们做的瓷器都是最简单的,什么青瓷盏,什么青瓷瓶从来不交给他们烧制。

安平巷民怨四起。

还未等王茂竹了解清楚,有人竟胆大地与城外匪徒勾结,绑架了一富户家的小儿,张口就要五千两白银,还要求将了水城一半的土地分与他们种植。

王茂竹二话不说,掏出家底,带着府兵来到与匪徒约定的地方。

最后是王茂竹以身涉险,救下了富户小儿。

那伙匪徒,除了后来加入的了水城百姓外,在带着银两逃亡的路上,被府兵埋伏射杀,未留活口。

至于那些参加绑架的百姓,皆被王茂竹逐出了了水城。

此后,王茂竹从安平巷挑出了几个烧瓷好手,渐渐把烧瓷手艺传给他们。

至此,百姓才意识到王茂竹的用意。

烧瓷并非一项轻快活计,而烧出一只好的青瓷盏更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与打磨。

非常人不能入门。

此后,安平巷的百姓脚踏实地,开始好好过起自己的日子来。

之后的几年里,安平巷的百姓发自内心地融入了了水城,成为了水城真正的一员。

谁知,朝廷派人下来的一个月前。

安平巷出了事。

那夜,安平巷的小夏顶着滂沱大雨,一脸焦急地敲着太守府的大门。

而王茂竹应好友之约,去了城外寒烟寺,还未归来。

小夏本在民窑当值,谁知安平巷里的几个烧瓷老匠非要开窑烧瓷,还说是太守授意的。

小夏心有疑惑,却还是让他们进去了。

可没多会儿,大雨倾瓢而下。

紧接着,有无数道银色闪电划过天际,划破了茫茫雨幕。

而后,一阵雷声轰鸣,伴随着一阵轰隆声,小夏顿时醒了过来。

等他提着灯笼,起身检查窑洞时,窑洞已然坍塌,雨水不断冲刷着破碎的砖瓦,又隐隐混着血水,肆意流淌着。

小夏双腿一软,灯笼瞬时摔落在地。

紧接着他拔腿朝太守府跑去。

府里管家见状,连忙叫上衙差去救人。

同时派人到寒烟寺通知太守王茂竹。

等王茂竹赶到时,衙差们从破碎的砖瓦下抬出了几具被砸的面目全非的尸体。

经过判断,正是那几名烧瓷老匠的。

入夜时,王茂竹曾经嘱托过他们,当夜有大雨,不宜烧瓷。

可安平巷竟有人见过王茂竹身边的侍卫到这几户老匠的家里,说是奉了太守的命,前来告知他们有一批青瓷盏急需烧制出来。

故而他们冒着大雨开窑烧瓷。

这才有了这场悲剧。

可等王茂竹派人去提那名侍卫问话时,那名传话侍卫早已不知所踪。

虽有好友作证,可那几名受害者的家人始终认为是王茂竹害死了他们。

同时他们还在城内大肆宣扬王茂竹是个枉顾人命的黑心太守。

这时,城外来了个书生,书生听到王茂竹的“罪行”,为此愤愤不平。

于是他收集了相关证据,并让那几名死者的家人按了血手印。

他则带着血手印去皇城告御状。

对王茂竹来说,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

书生张素还未踏出了水城,便被阳生抓进了大牢。

严刑逼供一番后,张素这才愿意交出那方写有王茂竹“罪行”的麻布。

却没想到,派去的十几个人竟被一个柔弱书生耍得团团转,还让他逃了。

杨涌从安平巷的一个老者口中,终于得知事件的始末。

整个案子荒唐中带着多处漏洞。

明明王茂竹已经当众承诺会查明真相,还死者公道,是谁又教唆他们说了那些话?

这背后一定有人推波助澜。

案子的突破口就在那个传话的侍卫,不管想尽什么办法,哪怕大海里捞针,他也要把人给找出来。

但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他必须要找帮手。

这时,跟着杨涌的小谷提了一个人。

那人最近在江湖上声名大噪,是个一等一的断案好手,传闻还说是当年断狱神捕的嫡传弟子。

没错,小谷提到的人便是叶泽兰。

而叶泽兰本人此时正在了水城。

前几日,叶泽兰等人在羊关峰勘察地形,几人爬到山腰上后,遇见一只白狐,白狐一路引着他们钻进了一座山洞。

山洞之下,叶泽兰同方五手发现了大量尸骨,还有一具顺着溪流恰巧飘到他们跟前的尸体。

翌日,叶泽兰找到周边各州县官府,询问失踪人口情况。

最后汇总出来的结果,让叶泽兰他们感到毛骨悚然,这几年来,以西州城为中心,辐射到的各州县都有人口失踪的情况,每年几乎报案十多起,最后能找回来的寥寥无几。

但因他们在崖底发现的尸骨大都化成白骨,几乎无法辨别身份,所以他们只能把线索放到那具较为完好的新鲜尸体上。

各州县很快张贴了寻人布告,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有人曾在西州城的聚宝楼看见此人。

叶泽兰最终从聚宝楼掌柜口中得知,男子叫王五,来自了水城,身上带着一大笔银钱,在聚宝楼里输了大半后,愤愤离开了,后来就不知去向。

按照聚宝楼掌柜提供的线索,叶泽兰和方五手快马加鞭来到了水城,直奔太守府。

谁知,二人刚进了水城,就听到太守王茂竹被关押的消息。

二人觉得与其盲目打探王五此人,倒还不如先去太守府,看看有没有王五的户籍册,这样效率更高。

这边,叶泽兰和方五手前脚赶到太守府。

富绅杨涌他们后脚也到了太守府。

而另一边,一位胖胖妇人搀着一位老人也到了太守府,是为报案而来。

真真是凑了巧。

他们找的人是同一个人,也就是王五。

一盏茶后,三方聚于杨府厅堂。

他们从胖胖妇人那得知,就在一个多月前,王茂竹身边的阳先生曾找到王五。

没几日,王五给了妇人一笔钱,说是太守让他出趟远门去办事,拜托她帮忙照顾年迈的祖母。

王五离开时并未说明归期,也未交代具体是去办什么公事,只是给了老人留了一笔不少的银钱,让老人家不必为他担心。

由此推断,很有可能是阳生假借王茂竹之口,让他传话给那几名老匠,让冒雨开窑,目的就是为了闹出人命,再栽赃给王茂竹。

阳生必然给了王五一大笔银子,而王五怕自己被灭口,便寻了机会到外地躲些日子。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王五到了西州城,却不知什么原因被人杀害,抛尸崖底。

有可能是阳生派人灭口的,也有可能跟白骨案的幕后者有关。

不管是哪种情况,阳生此人怀有异心,他潜伏在王茂竹身边或有其他目的。

说不定王太守被关押一案也跟他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