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京往事 > 第27章 第 27 章

北京往事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纯白阴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1:16 来源:文学城

杨树和朱青把夏停送到门口,等网约车开走,朱青深吸一口气,《三十难立》暂时做不成了,但有卫视采销部副主任从题材、方向和宏观架构上给予指导,她和编剧操作《不惑之年》,就有数多了。

剧本创作,一个重要元素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在现行的大环境下,《三十难立》就此搁浅,杨树为它叫屈。朱青却已有打算,她会把创意和大纲授权给编剧写成小说出版,她来当出版编辑。

影视剧直观,辐射面也广泛,审查机制比出版物严苛,目前把《三十难立》打造成通俗的影视剧暂有难度,但它作为文学作品,具备人文关怀,也不乏批判和反思,出版风险相对小一些。

图书市场已式微,一部作品销量达到两三万册,就已算畅销,跟影视剧不可同日而语。但哪怕让一小部分人看到书,使其中一些人有所警醒,杨树觉得善莫大焉。

回到咖啡座,编剧们夸杨树帮了大忙,第一女主角是喜剧人格是个建设性意见,得敬她一杯。

杨树说:“发现没有,越是贱嗖嗖浑身喜感的小人物,观众就越爱看。”

编剧笑道:“斗智斗勇的梗,大家百看不厌。”

戏剧说起来是在写冲突,但真正能让人一直记住的,往往不是多复杂的情节,而是人物,中年女滑头的人设立住了,这戏才有成功的可能。朱青感叹:“主角狡猾地活着,观众是爱看。”

两个编剧对《三十难立》有感情,但她们也都明白,文艺作品最重要的是传播,改成40岁,才能最大限度保住想探讨和展示的观点,成功地传递给大众。杨树让两人别郁闷,等做完《不惑之年》,就把《三十难立》写成长篇小说,她的前助手谢纵施在一家出版大社,他会很愿意出版。

目前市面上的都市女性剧趋于唯美化,女主角服饰高端,从不面临真实惨淡的危机,大步迈向显而易见的成功,但精彩的戏剧里,主角总在狼奔豕突,见招拆招,夏停发来一条微信:“要勇于表达人物的狼狈时刻。”

朱青建了剧本工作群,把杨树也加进去。晚上,杨树看到编剧们给第一女主角找好了职业身份:公关人士。每天都忙于给各大公司扑火,对各路人马装孙子,职场要诀一个字:忍。

丁盼兮说:“可别把中年女滑头写得太油滑了,不然要被观众骂死。”

杨树说:“所以这戏难写,这个度很难把握。”

秦朗问:“现在生活剧好看的少,言情、奇幻和罪案剧火爆,是不是因为好写点?”

杨树说写得好的作品都不好写,哪个题材想写得好,都很费劲。现实题材分外难写,就在于它不像言情、奇幻等幻想类作品,靠想象力就能企及,创作者得是很入世的人,才可能对生活有洞见。

丁盼兮说:“我陪我妈看,边看边骂,有的还烂尾了,伤感情。”

杨树笑咯咯,有人看,有人骂,都是好事,怕就怕没人看。但出乎她意料,《不惑之年》进展很不顺利。

两个编剧尝试了两版梗概,写出来的东西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她们提出退出项目。以朱青之见,编剧们有写好故事的能力,但《不惑之年》是她们经验和阅历之外的生活,虽然能用技巧去弥补,但想写得举重若轻,力不从心。

搞创作最残酷的一点是,努力之外,天分才是决定性因素,努力也许能让你交出不错的东西,但是惊艳的东西,靠的是天分,编剧们悲哀地看到自身能力的天花板。朱青和她们长谈过,但她们更愿意把《三十难立》的小说写出来,那是她们能力范围内能驾驭得好的故事。

小编剧也得吃饭,穷而弥坚是很难做到的,朱青所能做到的是尽力去挖掘和培养小编剧,不亏待她们。一人被朱青推荐去写公司的都市情感剧,另一人写小说《三十难立》为主,朱青找大老板申请给编剧创作小说的经费,大老板批了十万块。

风险大归大,但大老板仍想伺机而动,也许有一天市场条件成熟,《三十难立》这类女性群像剧反而成了安全题材。

朱青寻找新的编剧,但现实题材是戏剧最难写的一种,每个观众都见识过生活,写得不像没人看,写得像需要对生活有足够的观察,下笔还得冷眼热心,能写好的人不多,喜剧又更难些,放眼望去,当今世上的喜剧大师数都数得过来。杨树想到舒纹剪辑的年代剧编剧方雯。

有痛感的故事要笑着讲,方雯在年代剧里做得很好,杨树找公司的发行问到她的联系方式,但方雯在做一部悬疑推理剧,接不了新项目。

杨树跟夏停见完面那天,向《瓷缘》总编剧李峻汇报过情况,上班后,她把编剧做的两版《不惑之年》故事梗概发给李峻,她能感受到有问题,但具体哪里不对,她说不出来。

两版梗概加起来才一万多字,李峻看完找杨树聊了聊,他说创作者的基本功和编剧技术很扎实,但观念和视野需要拓展。

编剧们合格地呈现了一个可读性很强的故事,也输出了价值观,但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一定会体现创作者对于人和事有独特的观察,在这个关键点上,编剧们是有不足的。李峻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编剧不敢写人物的**,没有这个前提,人物就立不起来。

生活无常,**旺盛,人在其间挣扎,向上或放弃,这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这些道理杨树都懂,她仔细一回想,编剧在梗概里确实下意识不去触线,以至于角色气质和叙事情境都太“使劲”了,而且劲儿的方向还不对,拧巴了。但《三十难立》的遭遇摆在那里,编剧害怕过不了审,思想上有点被束缚。

编剧的顾虑,李峻哪能不知?以他近年担任总策划的项目经历来看,审查规定是不少,但定得模糊,有些自己心里都打鼓的台词和桥段,都很顺利过了,完全料想不到的,反而被打回来删减整改。

李峻让杨树转告编剧,既然条款规定难以捉摸,不如不去研究,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表达到位,功夫在诗外的事情,都交给资方。资方也搞不定的话,你表达尽兴了,该拿的剧本费也拿了,没有太大损失。

杨树直言不讳:“可她们不是您这样的地位。她们是小编剧,写作过程中,被各种人指挥着,没法尽兴表达。她们的话语权要靠一部部作品积累起来,稿费也跟播出作品的数量和成绩息息相关,她们很希望自己写的剧本拍出来,播出来。”

李峻哈哈一笑,一个戏有一个戏的命,能不能走到拍摄的时候,拍的过程出不出岔子,拍完了能不能顺利卖给平台,播出时能不能播到最后一集,火不火,这都不是编剧能决定的。

李峻自己写得最满意的一个戏,前后写了7年多,各方都嫌风险大,迟迟找不到投资,好容易有人投钱,拍到一大半,老板进去了,对口的平台采购部也因受贿被查,所有人的心血都泡了汤。

有的小演员指望靠它攒点资历,只能认了。李峻说自己算是幸运,但也时常告诫自己放平心态,不抱更多期待。影视业是群策群力,身为编剧,做好自己这一环节,是惟一的本分,他说:“想得太多,思想就轻盈不了,飞不起来。但是不能飞,就去不了更远的地方。”

若不是李峻还有会议要开,杨树真想和他继续聊下去。她不是编剧,但从事文化工作以来,撰写了不少文字,李峻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创作者不能先行自我阉割。

生活中,随波逐流是人生常态,也是很多普通人的个人选择,但戏剧人物的抗争意识才是精气神,是主角之所以是“主”角的原因所在,杨树想到舒纹剪辑的那部年代剧,深深叹气,反派形象都被上头嫌不正面,必须整改,正面主角哪敢出格?

明堂影业大老板请到两个中年女编剧操刀《不惑之年》,两人是固定搭档,合作多年,写过几部大热电视剧,央视和一线卫视黄金档都上过,收视很高,口碑尚可,是业内知名编剧。这几年,两人写得少了,像李峻一样,当总策划为主。

名编剧的工作室在顺义,朱青和助手小五带上好茶和甜品前去拜访。在这之前,朱青把《不惑之年》的精神内核和主角性格设定等资料都发给两人,但见面寒暄,名编剧让她重新讲一遍。

朱青仔细讲了,在这过程中,她听出名编剧对项目极陌生,像没看过她发的资料。果然,名编剧喝着咖啡,全面否了项目构思,女主角四十岁的人了,还活得左支右绌,处处遭受狼狈事,这个人设太不真实。

小五傻眼了:“不真实?”

名编剧甲说也不能说特别不真实,生活里这种人也有,要么不努力,要么有性格缺陷。名编剧乙说,四十岁的人,入社会少说十几二十年,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稳定,会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可能滑头滑脑,女人那样不优雅不体面。

朱青直接说:“不好意思,我们这戏和两位老师的创作理念存在分歧。”

名编剧都惊住了,小五悄悄踩了朱青一脚,她在青芽图书就是朱青助手,每每有场面弄僵,小五都得冲上前找补:“我们朱老师没想过双方对同一个人物认知会有这么大差异,想听听您二位的设定,两位老师不要介意。”

名编剧甲乙一致认为女主角得是中产以上,家庭、子女和职场的问题必然都有,但不论是把重心放在哪方面,都比较俗,在同类产品都能见到,因此她们想探讨高级层面的问题。

小五一脸谦虚状,不时在记事簿上记几笔,拿给朱青看。在几行文字之间,她藏了几个小字:“为钱总想想。交给我。你去烧茶。”

名编剧甲说:“比方说,女主角是外企财务总监,工作游刃有余,衣食无忧,但她始终放不下年少时的艺术梦想,业余学画至今。因为天分高,接连获得几个有点分量的奖。如果你是她,你是继续做枯燥但收入高的工作,还是听从内心召唤,不忘初心?”

名编剧乙眼里放光:“对对对,选择物质还是精神,是全人类都在探索的问题,我们最后让她走上真正的艺术之路,这叫华丽转身!”

朱青平时表情就少,此刻更没反应,名编剧乙示意她吃甜品,轻言细语问:“是不是觉得太深刻了?但四十岁的都市女人不再有生存压力,她们一定会去思索精神层面的东西。”

名编剧甲手指扣桌,思索了一下:“你想要加点狗血的也行,女主丈夫是大公司总裁,当年和女主是大学情侣,人人艳羡,但一路走来,爱情变成亲情。丈夫气质身材都挺好,是人中之龙,手下小姑娘很倾慕他。小姑娘像女主年轻时的模样,丈夫渐渐有点心猿意马,但只是精神出轨,女主发现了,不相信啊,痛苦啊这些情绪都有,你看,这里边很多话题可以写,还能让观众有共鸣。”

名编剧乙说:“这个设定我喜欢!这样让我们女主面临另一个难题,是放手成全,还是拯救婚姻?”

名编剧甲头一扬:“她可是个潇洒大方的女人,破碎的就不要,当然是一别两宽。”

名编剧乙笑孜孜:“故事最后给女主一个开放式光明结局,在异国画展上,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长久在女主作品面前驻足,女主正接受记者采访,无意中望过来,两人目光交汇。”

名编剧甲是个短发女人,像爷们似的拍拍搭档的肩:“我一说,你脑子里就有画面了。我觉得结局特别扣题,不惑之年,就该从容不迫,万事随心。”

小五急忙捧场夸两位编剧老师给出的角度让人耳目一新,她想都想不到,回去一定好好消化。名编剧甲注视着朱青:“你们钱总很看重这个戏,他说卫视也有兴趣,我们也感觉值得一写,但我们十几年前就不免费写东西了,需要我们先出个梗概的话,就先谈合同吧。”

朱青压根就不想合作,但原则问题得表态:“让人付出劳动,就得先预付费用,这个是自然的。”

小五说:“我们听说两位老师自己有合同范本,可以给我们看看吗?”

名编剧甲把合同发到朱青微信上,朱青仔细看条款,一般编剧只能签甲方提供的标准合同,但这两人编剧名作傍身,强势得多。

小五看完了问:“不知道两位老师现在的稿费标准是多少?”

名编剧乙说:“15个。”

“个”是影视业对“万元”的称呼,即为15万一集,小五语带歉意:“我们的预算差得远,两位老师,真的很抱歉。”

名编剧甲一怔:“你们钱总既然找我们写,应该知道我们的稿费标准吧?”

“我们钱总很尊重编剧老师,但这个项目是台里授权给我独立操作,按项目责任制来算,所以预算比较紧。”小五张嘴说瞎话,满以为她们不会再问,但名编剧甲说,“我们对这个戏比较感兴趣,肯定自己动手写,不带学生。”

小五露出抱歉的神色:“可我们预算的确太少了,说出来会辱没两位编剧老师,希望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名编剧乙皱起眉:“既然预算少,那你们跑来,不是浪费我们时间吗?我们手头有两个项目都等着提修改意见。”

朱青承受着对方的不满,一句话都没辩驳,小五一迭声地说着不好意思,跟她一起离开编剧工作室。

朱青向大老板汇报:“她俩在云端太久了,不能体恤民情了。”

公司承接了一部重大题材的年代剧,大老板在片场督战,回复道:“那就再找吧。”

当名编剧说出“四十岁还没成功是咎由自取”,朱青就在心里放弃她们了。出生在高塔,又一直处于高位的人,她们对社会的体察度,不会比上了十天班的基层公务员了解得更多。

小五帮朱青把骂名揽上身,对方只会嫌这两人不懂规矩,但公司层面没得罪她们。若是朱青自己找的编剧,就会直截了当指出双方创作理念不合,无法合作,但大老板很信任她,她不能不听小五的劝。

会面之前,朱青查过名编剧的履历,甲的父亲是著名导演,乙的父母是戏剧学院的教授,两人在英国留学时相识相交,当了二十几年的搭档。

这两位海归编剧有若干名作,是平台购剧的重要参考之一。丁盼兮很疑惑:“我看过几部,都特别假大空,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杨树说以国内崇尚名气的现状,有代表作能吃一辈子,那些小编剧未必需要这两人指导,但挂上这两人的头衔,搭班底找演员也容易点。

秦朗说:“她俩过得好,就以为全世界40岁女人不成功是不努力,建议她们不做策划时,去熟人公司上上班,拓展一下生活范围,别到处当老师开剧本会。”

自己所见即是世界的人太多了,杨树在青芽图书工作时,每当有谁诉诉苦,李伊梦总会跳出来问真的假的,她认识的人怎么没这样云云。但偏偏是这样的人,占据了不错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