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半盏茶 > 第5章 第五章 还政武周(上)

半盏茶 第5章 第五章 还政武周(上)

作者:壹壶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5:17:27 来源:文学城

夜色沉如墨染,公主府深处一间密室门窗紧闭,唯留数盏铜雀灯烛摇曳不定,将围坐在紫檀木长案旁的七张面孔勾勒得晦暗不明。太平公主已褪去日间示于人前的悲戚之色,眸光沉静如水,缓缓掠过眼前众人——窦怀贞、岑羲、崔湜、薛璟、沈知白、苏晏如、无尘子。这七人,皆是她在朝在野最核心的股肱,此刻齐聚在这方寸之间共谋帝国前程。

她指尖轻抚越窑青瓷茶盏温润的釉面,并未急于垂询。在座谋臣皆已洞悉时局利害,很快便将未来的几条道路清晰剖陈。

窦怀贞与岑羲、沈知白率先表明立场。三人皆认为,十王宅之变已扫清最大障碍,当趁政事堂尽在掌握之机,迅速拥立一位年幼宗室,由太平公主以镇国长公主之名垂帘听政。对于李旦、李隆基一系的残余势力,可施以分化、拉拢、边缘化乃至铁血清洗之策。此路径古有周公辅成王,近有北魏冯太后临朝称制,名分上可安抚朝野,堪称风险最低的稳妥之选。

苏晏如静听完毕,年轻的面庞上锐气难掩。他起身一揖,指出摄政终是“代行皇权”,史上如霍光、长孙无忌等辅政重臣,虽权倾一时,却难逃功高震主、身死族诛的宿命。故而,他力主太平公主应凭借高宗天皇大帝与则天大圣皇后唯一嫡女的身份,直接正位为帝。此策虽看似激进,实则是欲在维护李唐法统的框架内,为公主谋取最根本的名分,透着年轻士子对重建“明君贤臣”秩序的终极理想。

轮到薛璟与崔湜时,二人抱拳而立,声如金石交击,所谋截然不同。他们直言,成败关键不在朝堂议论,而在刀兵之利。右羽林军右厢与宫禁宿卫既已牢牢掌控,无论公主选择摄政还是登基,皆有强权为基石。二人之虑,全然聚焦于武力的绝对巩固。

三策并陈,或求名正言顺,或图根本大计,或恃强权保障,虽侧重不同,其思维却仍未跳出李唐旧制的窠臼。

密室烛火不安地跃动,映照着太平公主沉静无波的面容。她聆听着这些看似周全的谋划,眼底深处却有一簇幽微而炽烈的火焰悄然燃起。待最后一人语毕,她方平静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之力:

"尔等所谋,皆是良策。然,皆非根本之策。"

太平公主目光掠过每张面容,略作沉默,方清晰吐露四字:

"武周当兴。"

话音甫落,一室俱寂。这四字不啻惊雷,炸响在众人心头,神色为之剧变。沈知白持礼之手僵在半空;苏晏如倒吸凉气,身形微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薛璟猛然握拳,骨节作响;窦怀贞手中茶盏微倾,清茶溅出尚不自知;岑羲面色骤白,扶案的手指微微颤抖;崔湜下意识后退半步,撞上身后屏风方才惊醒。唯无尘子惊诧之下,眼底反掠过一丝了然。

"公主!"窦怀贞率先反应,语气急切,"此事万万不可!李唐正朔百年,天下归心。若骤然复辟武周,恐引四海哗变!我等已权倾朝野,何苦行此险招,徒负篡逆恶名?"

岑羲随即附和:"窦相所言极是。'女主临朝'已非易事,若再言'革唐命',恐令潜在盟友离心。届时面对举国反对,大势去矣!"

苏晏如目光扫过岑、窦二人,转而望向太平,年轻的面庞因激动和困惑而微微泛红,语气急切:

"殿下!臣方才所奏,请殿下承高宗之绪,继李唐大统,正是名正言顺之根本大计!殿下乃李唐嫡血,登基继位虽违常例,然有则天皇帝旧事可循。若弃此堂堂正道,反去复辟已亡之武周,形同篡逆,岂非自毁长城?"

此问直指枢机矛盾,密室空气仿佛凝固。

"晏如此问,方触及根本。"太平公主声音平静,带着洞察历史的深邃,“诸卿只见我身为李唐嫡脉,却未见这'嫡脉'二字,于孤实为枷锁。"

她稍作停顿,让此言沉入众人心底,方续道:"正因与隆基同出李唐嫡脉,故在此法统下,我永为'公主'、'姑母',纵使权倾朝野,名分上永是李家臣子!李唐法统讲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礼记》云'妇人从人',何曾为女子留下承嗣之阶?"

“母后当年革唐立周,正因不破李唐名号,纵掌天下亦名不正言不顺!今日我若困于李唐二字,纵使登顶,亦不过是李家的公主、新君的臣子!北魏冯太后尚能以‘皇帝嫡母’之名临朝称制,其权柄根植于宗法母权。而孤以‘公主’之身摄政,一非帝母,二无血胤,在新朝法统中如同无根浮萍。一旦新帝长成,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便是注定之局!”

“孤,绝不容许!”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众人豁然开朗,顿悟太平深意:不破李唐旧法统,其权永筑沙丘之上。

无尘子适时上前,手中拂尘轻摆,声如古磬,在死寂的密室中荡开一圈涟漪:

“无量天尊!殿下之言,正是暗合天机。昔年则天大圣皇帝革唐立周,便是天命流转之始。今‘凤鸣于庭’之谶再现,李唐气数已尽,武周法统重光,此正谓‘破而后立,方为天道’!”

太平公主环视众人,目光灼灼:“真人所言极是。非是孤欲弃李唐,而是李唐法统之下,从无女子立足之巅。唯承母后基业,重举武周旗帜,破旧立新,方能开创属于你我之盛世!”

她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沉下,如同寒铁坠地,却字字千钧:

“诸卿今日助我,若困于李唐法统,他日功成,尔等不过是助李氏亲王夺位的功臣;唯有共立新朝,你我方为开国元勋,功业与国同休!"

她略作停顿,让这番话的重量彻底碾过每个人的心神,随即昂首挺立,声调恢弘,带着君临天下的决绝:

“故,孤——承武周之天命,以唯一嫡脉之身,复辟大周,即皇帝位!”

话音落下,密室肃然。空气仿佛凝固。尽管无尘子已先做铺垫,但这石破天惊的宣言仍让众人面色剧变,连最沉着的将领也惊得屏住了呼吸。

就在这片混杂着惊骇与茫然的死寂中,苏晏如的指节不易察觉地一颤,仿佛被一道无声的雷霆击中。心中某种沉寂多年的东西轰然洞开。此等洞穿历史宿命的决断,绝非寻常权谋之士所能为。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毕生所探寻的“非常之功”,或许真能找到寄托之所。

至此,密谋的核心豁然开朗,众人的意志归于一处。

"善。"太平公主决然道,"明日始,孤当'卧病'。窦怀贞、岑羲,尔等在朝堂引导群臣领悟'李唐气数已尽'之象;苏晏如、沈知白,掌控舆论,广布'凤鸣于庭'与武周当兴之谶;薛璟,稳军心,尤重念母后旧恩者;无尘子,备好最终谶言。孤要这'天火示警,凤凰于飞',成武周法统顺天应人之铁证!"

"谨遵殿下钧旨!"众人齐声应诺,眼中映照共同野心与决断。

注:

1、右羽林将军(薛璟):先天政变(713年)的关键角色 ,李隆基正是通过亲信 陈玄礼 (时任右羽林将军)掌控右羽林军,并与左羽林军配合,一举肃清太平公主势力。太平公主曾试图安插亲信(如常元楷)执掌羽林军,但李隆基抢先布局,最终通过右羽林军实现翻盘。

2、右卫大将军(崔湜):是宫禁宿卫的核心将领,统辖府兵、负责京城防卫,但其权力受制度制约,需与北衙禁军及其他十六卫协同运作 。

3、右羽林将军是皇权内围的“守门人”,其军权虽管辖范围有限,但处于宫廷斗争漩涡中心,一步可定鼎乾坤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还政武周(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