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妍,你的信!”
邹雪叼着雪糕棍,拎着珍珠的手提包快步走来,雪糕纸在指尖绕了半圈,还带着点融化的甜腻水汽。
墨妍立刻放下沾着颜料的画笔,指腹蹭过画布边缘的留白。
伸手接信时,目光先落在了信封上 ——“苏蒙” 两个字,笔迹像他高中时在草稿纸上写解题步骤的模样。
“是他!” 心被烫了一下似的,连呼吸都轻了半拍,她小心翼翼地把信按进背包内侧的小口袋,生怕折了边角。
“这信在门卫室躺好久啦,” 邹雪舔了舔嘴角的雪糕渍,眼睛弯成月牙,
“我刚才在校门口买雪糕,门卫大叔说有封没人领的信,我一看收件人是你,赶紧给你捎回来。我的笑笑同学,是不是该好好谢我呀?” 她晃了晃墨妍的胳膊,发梢扫过墨妍的手背,活像只讨赏的小猫咪。
“我的小公主,要怎么谢你都成。” 墨妍笑着拉住她雪白的手,指尖能触到她手腕上细细的银手链。
“你画画也太厉害了吧!才两个月,所有老师都给你 A ,” 邹雪忽然撅起嘴,凑得更近了些,香甜的雪糕味混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扑进墨妍鼻腔,“我爸听说你跟我一宿舍,天天催我跟你学,说我油画进步慢,肯定是底子没打好。所以嘛 —— 以后你得多帮我补补,好不好?”
墨妍故意板起脸:“好啊,不过你得少逛街、少琢磨新裙子,我画画的时候你都来陪我,保准你进步快。”
“别啊!” 邹雪立刻往后缩,连连摆手,“我可没法像你那样,一画就是一整天,连周末都闷在宿舍里,会憋坏的!”
“那我可没信心教你了。” 墨妍忍着笑。
邹雪咬了咬唇,终于妥协:“好吧好吧,我试试!周末除外,平时我肯定跟着你!”
夜深了,宿舍里只剩下舍友们均匀的呼吸声。
墨妍悄悄从背包里摸出那封信,台灯拧到最暗的档,橘色的光刚好裹住信封。她指尖捏着封口,拆得极慢,像是在拆一份藏了许久的期待 —— 思绪忽然飘回高考后的暑假。
苏蒙是她的同班同学,跟她一样从山里考出来,只是大学去了不同的城市。他理科好得惊人,高中时总帮她补数理化,讲题时会把草稿纸推到她面前,指尖点着公式说 “这里要绕个弯”,阳光落在他睫毛上,晃得她心跳都乱了。他比她大一岁,20 岁生日前一天收到录取通知书,家里特意办了 “双喜宴”—— 山里人很少这么热闹,都是因为他给家族争了光。
那天宴上,他请了一桌要好的同学,8 个男生,4 个女生。傍晚大家一起去山顶看日落,回去时他悄悄塞给她一张纸条,让她回家再看。她没忍住,半路就掏出来看 —— 是约她第二天清晨去山顶看日出。那时候她攥着纸条,手心都出了汗,又惊又喜,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起了床。父亲以为她去山里找菌子,只叮嘱了句 “小心点”。到了山顶,晨雾还没散,她远远就看见苏蒙的身影,浸在灰蓝色的雾里,却仍能看出肩背的挺拔。山里的日头烈,把他的皮肤晒成了深褐色,倒比城里男生的苍白多了几分踏实。她那时候紧张得攥着衣角,他却很自然地招呼她坐下,跟她聊未来想读的专业,聊高中刷题到凌晨的日子,聊山里春天漫山的映山红,还聊到她母亲去世时的事,语气里满是小心翼翼的关心。
太阳慢慢爬上山头,金光照在他们身上时,他忽然回头说:“我到学校就给你写信,等我买了手机,就给你打电话。咱们大学也别断了联系。” 她当时用力点头,心里像种了颗小种子,悄悄发了芽 —— 他只约了她一个女生看日出,她总觉得,他对自己也是不一样的。
信纸在指尖展开,苏蒙的字迹跃然纸上:
“墨妍(笑笑)同学:
一想起你的笑,我就想起那天山顶的日出,风里都带着草木的香,特别怀念。
我入校已经一周了,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经适应了新学校,开始画你喜欢的画了?
其实我刚来的时候挺难受的,大城市跟山里差太多了。他们聊的话题我插不上嘴,连电脑都不会用,有时候会被人偷偷议论,说我是‘山里来的’。那时候我就特别想你,不知道你会不会遇到跟我一样的事?
不过还好,我给刚子和陀螺也写了信,咱们互相鼓励,总能熬过去的。咱们不是比他们差,只是以前没机会接触这些而已。你以后可是要当画家的人,我对你有十足的信心,别气馁啊!
对了,我刚买了手机,号码是 ******,记得常联系。盼复!
苏蒙”
墨妍把信纸贴在胸口,心里暖暖的。没有什么深情的话,可他记得答应过写信,记得她喜欢画画,这就够了。
她立刻找出信纸和笔,飞快地回信,又把他的手机号工工整整抄在日记本里。
比起打电话,她更喜欢用文字慢慢说心事,更何况,他们还没说破那层关系,主动打电话总觉得不好意思。
往后的日子,墨妍每天都绕到门卫室,扒着窗口问有没有她的信。
“上次那封信耽误了两个月,他肯定等急了。” 她总在心里自责。
一周后,她终于拿到了回信。信封比上次薄了点,她拆信时,指尖都在抖:
“墨妍同学:
收到你的信真开心,我等了一个多月,还以为你没收到呢。知道你之前遇到了些困难,最后都解决了,我也替你高兴。
这两个多月我好多了,慢慢学会了用电脑,还跟同学一起做了个小项目,他们现在都愿意跟我玩了 —— 有个女生总说佩服我,经常给我带早饭,约我去看电影,对了,她家就在你学校那个城市。
看到你也交了好朋友,我挺放心的。以后咱们别写信了吧,太慢了,电话更方便。等你买了手机,给我发短信就好。
希望你一切都好。
苏蒙”
信纸轻轻飘在桌上。墨妍看着 “有个女生” 那几个字,指尖捏着信纸边角,慢慢蜷出几道褶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了一下 —— 信比上次短了,他还说以后别写信了,甚至提了别的女生。她那么敏感,一下子就慌了,可又不肯相信自己的预感。
这次,她没有写回信。
“等等他吧,” 她把信纸叠好,压在枕头底下,“如果他真的记挂我,不会因为我没回信就不联系的。” 这个念头有点冒险,可她攥紧手心,不想先低头。
也是那天,墨妍忽然觉得,该买部手机了。就算不跟苏蒙联系,也能跟家里打电话 —— 她之前买的电话卡快用完了。
她在三个手机卖场转了又转,指尖反复摩挲着玻璃柜里的样机,最后咬着牙指了那部标价 699 元的 —— 屏幕不算大,机身有些厚重,却是她能承受的最高价格。这可是她一个多月的生活费,付完钱后,手里的零钱只剩下不到一千块。她捏着手机盒,心里又心疼又踏实:“得找份兼职,把生活费补回来。”
晚风拂过她的头发,她握着手机,忽然有点期待,又有点慌 —— 不知道拨通那个号码时,会是怎样的光景。
找兼职的半个月里,校门口的门面店跑了个遍,却总遇不上合适的 —— 要么营业时间和课程冲突,要么报酬太低,好不容易有个时间、报酬都勉强合适的,店又远得要倒两趟公交。
最让她不甘心的是,这些工作全用不上她的专业,握着画笔的手,总不能天天去拧饮料瓶盖、理货架吧?眼看着钱包一天天瘪下去,再找不到活计,连下个月的伙食费都要见底了,墨妍咬咬牙,暗下决心:这周无论如何先找份工作凑活,总不能坐吃山空。
心烦意乱间,她不知不觉走到了学校附近的小公园。午后的阳光柔柔和和,她坐在喷泉边的长椅上,指尖触到微凉的风,心里的焦躁渐渐散了。
抬眼望去,夕阳正把金红色的光洒在公园里:穿碎花裙的阿姨蹲在草坪上喂鸽子,白鸽扑棱着翅膀落在她手边;穿运动服的男生骑着自行车慢悠悠逛着,车铃叮铃响;扎羊角辫的小孩追着泡泡跑,笑声脆生生的;健身区的老爷爷握着太极剑,动作慢悠悠的,剑穗在风里轻轻晃。这幅暖融融的画面落在眼里,墨妍忽然一拍大腿:“我怎么早没想到!”
她猛地站起身,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光:自己能画画啊!来公园给人画肖像,既能灵活安排时间不耽误功课,又能靠专业赚外快,这不就是最适合她的活计吗?越想越觉得可行,墨妍拎起包,脚步轻快地往学校赶,连风都好像变得甜了。
周末一大早,墨妍就背着画板出了门。左手拎着沉甸甸的画材袋,里面装着铅笔、橡皮、素描纸,还有她提前做好的三明治和保温杯;右手提着个折叠小板凳 —— 这是她前几天特意去夜市淘的,挑了最轻便的款,花了八块钱,当时还心疼了好一会儿。清晨的阳光落在她瘦小的肩膀上,却让她透出一股初来大城市时的韧劲,脚步踩得又稳又有力。
到了公园,墨妍很快相中了一块 “风水宝地”:一棵老香樟树的树荫浓密,刚好能遮住阳光,树下绕着一圈粉白的蔷薇,风吹过就飘来淡淡的香。更妙的是,这里正对着广场中央,还是三条小路的交叉口,往来的人一眼就能看见她。她满意地把折叠凳打开,刚坐下,又想起学校还有幅素描作业没画完,便先把画架支起来,拿出作业纸,低头认真画起来。
笔尖在纸上沙沙响,不知不觉间,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起初只是有人好奇地停下脚步,凑过来看;后来见她画得细致,线条又流畅,便忍不住小声夸赞;再到后来,一圈人把她围得满满当当,连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
墨妍画完最后一笔,抬头时吓了一跳,手里的铅笔都差点掉了:“呀,怎么这么多人!”
“小姑娘,你是哪个学校的呀?画得可真好!” 人群里,一位穿米色外套的阿姨笑着开口,声音温和。
墨妍连忙把作业纸挪了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阿姨,我是旁边艺术学院的,这是学校的作业呢。”
“难怪这么专业!” 阿姨凑过来多看了两眼,又问,“你平时都画些什么呀?画不画肖像?我一直想找个靠谱的人给我画张像,之前找的人画的,总觉得差点意思。”
提到肖像,墨妍眼里多了几分自信,连忙点头:“画的!我最擅长人物素描了,老家的亲戚朋友,我几乎都给他们画过。”
“那太好了!能不能也给我画一张?” 阿姨眼里满是期待。
“没问题!” 墨妍立刻应下来,刚要让阿姨坐,却突然想起自己只带了一个小板凳 —— 光顾着自己用,忘了给客人准备了。她脸一红,连忙把画架往高处调了调,把小板凳递到阿姨手里:“阿姨您坐,我站着画就行!”
围观的人见她要站着画,都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有人担心她站久了不稳,有人好奇她站着能不能画好。墨妍深吸一口气,握着铅笔的手却稳得很,先仔细观察了阿姨的神态 —— 阿姨眼角有淡淡的细纹,笑起来时嘴角会往上扬,眼神温和又亲切。她笔尖一动,先勾勒出阿姨的轮廓,再一点点细化眉眼、嘴角的线条,连阿姨外套上的纹路都画得清晰。
1个小时过去,墨妍放下铅笔,把画纸递到阿姨手里:“阿姨,画好了,您看看有没有要改的地方?比如颜色或者配景,我都能调整。”
阿姨接过画纸,眼睛一下子亮了。纸上不仅画了她的半身像,旁边还添了几笔小插图 —— 一朵小小的蔷薇,还有一行娟秀的小字:“秋日公园小记”。她反复看了好几遍,连连点头,声音都有些激动:“好!太好了!不用改!之前别人给我画,都只画个半身像或者头像,你这不仅画得像,还加了插图和字,这字一看就是练过的,多秀气!真是比之前的好多了!”
旁边的人也凑过来看,看完后都忍不住夸赞:“站着画都能画这么好,还这么有创意,这哪是普通的肖像,简直像件艺术品!”“是啊,这线条多流畅,把阿姨的神态都画出来了,太厉害了!”
墨妍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围着夸赞,心里像揣了块糖,甜丝丝的,脸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们学校比我画得好的人还有很多,我就是多练了几次。”
“小姑娘太谦虚了!” 阿姨笑着拿起画,突然问道,“这画多少钱?我要了!”
墨妍愣了一下,连忙说:“不用钱的阿姨,您是我第一个客人,这画送您!”
“那可不行!” 阿姨立刻摆手,“你来这儿画画,肯定是想赚点零花钱,再说你画得这么好,我怎么能白拿?你说个数,阿姨肯定给!”
墨妍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今天刚过来,不太清楚行情,要不就和别人一样吧?”
“我之前找人画,都是给15块钱。” 阿姨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20块钱递过去,“你这画得比他们好,还用心,阿姨给你20块,就当支持你了!”
“不用不用,15块就够了!” 墨妍连忙把多出的5块推回去,“大家都一样的价格,您给多了,我反而不好意思了。”
推让了好几回,阿姨终于拗不过她,收下了那5块钱。墨妍捏着手里的15块钱,指尖都有些发烫 —— 这是她靠自己的本事赚到的第一笔钱,虽然不多,心里却满得快要装不下了。“开门大吉!” 她偷偷在心里欢呼,嘴角忍不住往上扬,连两个浅浅的酒窝都透着开心。
刚送走阿姨,又有三个人围了上来,纷纷说要画肖像。墨妍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中午太阳升得老高,才终于把这三个人的画都画完。
她揉了揉发酸的腰,坐在树荫下,数了数上午赚的钱 —— 一共60块。
她从画材袋里拿出三明治和保温杯,坐在草地上慢慢吃着。
风里飘来蔷薇的香味,她忽然想起当初背着画板来上学:第一次离开家时的忐忑;找不到兼职时的焦虑;还有爸爸 —— 妈妈走后,爸爸一个人扛起了家,每天忙不完的活,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
想着想着,眼泪就砸在三明治上。她赶紧擦干眼泪,咬了一大口三明治 —— 现在好了,她终于能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了,以后一定能让爸爸过上好日子。
下午的太阳有点晒,公园里的人少了很多。墨妍靠在香樟树上,一边整理画材,一边等客人,直到傍晚太阳快落山,才又迎来三个客人。等她收完最后一幅画,天已经擦黑了。
收拾好画板往学校走,路上忍不住把今天赚的钱又拿出来数了数 —— 一共105块!她忍不住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回到宿舍时,舍友们正在看书。
墨妍拎着一大袋零食,还没走到座位上,烤肠、羊肉串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宿舍。
“哇!是我最爱的烤肠!” 余娜第一个跳起来,凑到袋子边。
“还有炸年糕和臭豆腐!” 雨婷也放下书,眼睛亮晶晶的,
“墨妍,你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发财啦?”
墨妍把袋子和钱放在桌子上:“我今天赚的!以后我能靠画画赚钱啦!你们平时总请我吃好吃的,我之前没能力,现在终于能回馈你们了。可惜邹雪周末回家了,等她回来,我送她个小包包,她肯定喜欢!”
“靠画画赚钱?” 余娜凑过来,拿起一张钱看了看,“什么活这么好?还日结,带我一个呗!”
“我也要去!” 雨婷连忙附和,
“我们也会画画,虽然没你画得好,但肯定能帮上忙!”
“没问题!” 墨妍笑着点头,
“下周末你们跟我去公园,咱们一起给人画肖像,一张15块钱,赚的钱咱们自己留着!”
转眼又到了周末,天刚亮,墨妍就催着余娜和雨婷出发了。
“快点快点,去晚了好位置就被占了!我观察过,上午和傍晚的人最多,想多赚点就得赶早!”
“知道啦!” 雨婷拎着画材袋,满头大汗,“这袋子也太重了,你平时一个人拎这么多东西,不累吗?”
“就是,我得歇会儿!” 余娜说着,就把折叠凳打开,一屁股坐了上去,
“喘口气再走!”
墨妍看着她们俩,无奈地笑了:“之前觉得还好,没想到你们觉得这么重。”
到了公园,她们在老香樟树下分了三个位置,一边画着学校的作业 “揽客”,一边等客人上门。
上次墨妍来画画的事,不少人都记着,看到今天来了三个姑娘,都好奇地围过来。三个人里,墨妍的画风最细腻,总能精准抓住客人的神态,还会加些小创意;余娜擅长画夸张的 Q 版肖像,很受小朋友喜欢;雨婷则偏爱写实风格,画出来的肖像格外逼真。
到了中午,三人坐在树荫下数钱。余娜赚了30块,雨婷赚了45块,墨妍赚了60块。“墨妍,你也太厉害了吧!是我的两倍!” 余娜捧着自己的30块,有点羡慕。
“没事,下午还有机会呢!” 墨妍拍了拍她的肩膀,“咱们慢慢来,以后会越赚越多的。”
“就是,娜娜,总比在宿舍躺着强吧?” 雨婷也笑着安慰,“我今天赚的钱,够我买两本画册了!”
午后的阳光有点烈,三人坐在草地上,分享着各自带的零食,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
余娜吐槽刚才有个小朋友总动,画得她手忙脚乱;雨婷说有个老奶奶非要让她把头发画得黑一点,说这样显年轻;墨妍则想起上午有个叔叔,还买了瓶水给她。
“现在没人,不如我们互相画肖像吧?” 墨妍突然提议。
“好啊好啊!” 雨婷立刻响应,“还没人给我画过肖像呢!”
三人围坐在一起,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嘴里还不停点评着:“余娜你画的我怎么脸这么圆啊!”
“雨婷你把墨妍的酒窝画得太大啦!”
“墨妍你怎么把我画得这么瘦,我要是真这么瘦就好啦!” 笑声在树荫下散开,格外热闹。
墨妍看着眼前的画面,心里暖暖的 —— 靠自己的本事赚钱,还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快乐,这样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