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羹尧史同】夫君每天都在作死怎么救 > 第7章 表哥,危!

景宜一连串大胆又含蓄的举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眼底激起层层涟漪。他习惯于她的端庄温顺,偶尔的撒娇也已领略,但如此直白的亲密诉求与行动,还是第一次。那双总是洞察一切的锐利眼眸,此刻深深地看着她,里面翻涌着惊讶、审视,以及一丝被取悦的、幽暗的火光。

他没有立刻顺从,也没有推开她,只是任由她牵引着,直到膝弯触到床沿。他反手握住她勾着他腰带的手,掌心滚烫,声音比平时沙哑低沉:“……今日这般主动?” 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危险的探究。

景宜知道此刻不能退缩,仰起泛红的脸,眸光如水地望着他,重复道:“……想哥哥了。”

他凝视她片刻,仿佛在确认她话中的真意与背后的意图。最终,他喉结滚动了一下,手上稍一用力,便将景宜带入怀中,顺势压入锦被之间。“如你所愿。” 他低沉的声音响在她耳畔,带着不容置疑的占有意味。

后续的一切,便由他主导。他比往常更添了几分急躁与霸道,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彻底确认她的归属与臣服,回应那句“想你”所带来的、连他自己或许都未曾清晰察觉的悸动。在他强势的索取与掌控下,景宜只能攀附着他,如同浮木,在情潮中载沉载浮……

风停雨歇后,他并未立刻起身,依旧将景宜圈在怀中,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她汗湿的脊背。她伏在他胸前,听着他尚未平复的心跳,觉得时机或许到了,便用带着些许沙哑与慵懒的嗓音,极轻地说道:“夫君近日辛苦了……妾身只盼夫君一切顺遂,莫要过于劳心费力,伤了根基……”

她的话语混在事后的温存里,带着纯粹的关切,不涉具体政务,更像是一种妻子对丈夫的心疼。

他抚着她后背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如常。他沉默了片刻,才淡淡道:“心中有数。” 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但至少没有不悦。

景宜知道,他能听进这份不着痕迹的关切,已是难得。今夜,她用亲密换来了片刻的温存与一句或许无用的劝慰,前路依旧迷茫,但至少,他们之间的联结,似乎又深了一层。

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川西北边关突然传来紧急军情: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部似有异动,骚扰边境,局势骤然紧张。年羹尧立刻进入了彻夜不眠、坐镇指挥的状态,巡抚衙门灯火通明,信使往来不绝。他几乎常住衙署,即便回府,也满身肃杀之气,与景宜说不上几句话。

景宜心中忧虑,却不敢打扰,只能尽力保证府中井井有条,让他无后顾之忧。同时,她也更加留意京中消息,父亲的信中透露出朝廷对西北局势的关注,以及……对年羹尧是否能妥善处理此事的审视。

这日,年羹尧竟在午间突然回府,面色沉凝如水。他径直来到景宜的房间,屏退左右。

“景宜,”他开门见山,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局势有变,罗卜藏丹津恐非小打小闹。我已上奏朝廷,请求增兵,并陈明利害。但朝廷决议需时,边关不等人。”

景宜心下一沉:“夫君的意思是?”

“我需即刻前往松潘卫坐镇。”他盯着她,目光锐利如鹰隼,“此去风险难料,巡抚印信与成都防务,我已做安排。你留在府中,紧闭门户,非我亲笔手书或持我特定信物者,任何人传令皆不可轻信,包括……”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包括来自京城的某些指令,明白吗?”

他的话让景宜心惊肉跳。这已不仅仅是边患,更涉及到了朝廷内部可能的倾轧!他将如此重要的后方托付于她,是极大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压力。

“妾身明白。”景宜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迎上他的目光,“夫君放心前去,景宜必守好家门,等你回来。”

他深深看她一眼,那目光复杂,有关切,有托付,更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他抬手,似乎想碰触她的脸颊,最终却只是重重按了按她的肩膀:“好。保重。”

说罢,他毅然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决绝,很快消失在院门外。

景宜知道,真正的风雨,来了。她不再只是一个巡抚夫人,更是他年羹尧在后方必须稳固的基石。她能做到的,或许比想象的更多。

年羹尧离去后,景宜立刻行动起来。

她以主母身份雷厉风行地整顿后宅,借由“大人离府,需更加谨慎”的名义,重新核验所有仆役身份背景,将几个背景模糊、可能与外界联系过密的人调离了核心岗位。府中规矩更加森严,门户守卫增加一倍,口令每日一换。

并且给父亲纳兰性德去了一封密信,用的是一条极为隐秘的渠道。信中并未直接打探朝局,只深切表达了对边关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年羹尧独自承担重任的心疼,并委婉询问父亲,作为家人,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支持他、保全自身。她知道,以父亲的智慧,必能领会她的深意,并给予最恰当的指引。

最后她以“应对边关可能出现的流民”为借口,动用自己部分嫁妆银钱,通过几家不同的商号,悄悄采购了一批粮食、药材和布匹,储存在府中隐蔽的库房。此事她做得极为小心,未惊动任何人。

就在景宜全力稳固后方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她的表兄、自幼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傅昭,因其在工部的专长,被临时借调至四川,协助督办某项水利工程,预计要停留一段不短的时间。他抵达成都后,立刻便给景宜送来了书信和一盒她幼时喜爱的京城点心。

信中,傅昭言辞亲切,回忆了少时在纳兰府一同读书嬉戏的时光,表达了多年未见的思念,并关切地询问她在蜀地是否安好,希望能尽快与她见面。

握着这封带着熟悉笔迹和关怀的信,景宜心中泛起复杂的波澜。傅昭哥哥……那个记忆中永远温和带笑、会耐心陪她放风筝、为她寻来新奇玩意的少年郎,如今也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官员。他的到来,在这紧张的时刻,像一缕熟悉的春风,带来些许慰藉,但也让她意识到,她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这层关系。

她知道年羹尧的性子,他若知晓她与一位并非血亲的“青梅竹马”过往甚密,即便如今只是表兄妹,也绝非好事。但于情于理,她都无法拒绝傅昭的拜访。

景宜斟酌良久,提笔回信,语气亲切而得体,欢迎他来蜀,并告知他巡抚大人目前正于边关公干,若他得闲,可于三日后过府一叙。

信送出后,她开始思忖如何安排这次会面,才能既全了礼节,又不落人口实,更不让远在边关的年羹尧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她思忖再三,最终决定将见面地点定在年羹尧平日处理机要文书、极少让外人踏入的静思阁。此处清净,人迹罕至,不易惹闲话,更重要的是,在此地会见外客,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坦荡——她无意隐瞒,且将此视为一件可放在“明面”上、但需在可控范围内处理的事务。

三日后,傅昭如约而至。他被管家引至静思阁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也意识到了此地非同寻常。

景宜已端坐阁中主位,身着端庄的常服,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见他进来,她起身,脸上带着得体而不过分热络的微笑:“傅昭表哥,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傅昭看着景宜,目光中有片刻的恍惚,随即化为温润的笑意:“景宜妹妹。”他依礼问候,姿态翩翩,依旧是记忆中那个清雅如玉的公子,只是眉宇间添了几分官场历练出的沉稳,“贸然来访,打扰妹妹了。”

“表哥客气了。听闻表哥奉旨入川督办水利,一路辛苦。夫君恰巧公干在外,未能亲迎,还望表哥见谅。”景宜示意他坐下,侍女奉上清茶后,她便挥手让她们退至阁外远处候着。

静思阁内一时只剩下他们二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墨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傅昭打量了一下四周简练而透着威压的陈设,目光最后落回景宜身上,带着真诚的关切:“妹妹在此地……一切可好?蜀道艰难,气候饮食可还习惯?年大人他……”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待你可好?”

景宜捧着茶盏,指尖微暖,迎上他关切的目光,心中微暖,却也更清醒。“劳表哥挂念,一切都好。夫君他……政务繁忙,待我亦是极好。”她语气平稳,带着为人妻的笃定,巧妙地将他过于私人的关心引导向更安全的方向,“表哥此次公务可还顺利?听闻都江堰工程宏大,表哥能参与其中,必能大展所长。”

傅昭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刻领会了景宜划下的界限。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从善如流地接过了水利工程的话题,与她交谈起来。他学识渊博,谈吐风趣,讲述沿途见闻和工程趣事,气氛渐渐缓和。

然而,交谈中,他偶尔流露出的、对景宜过往喜好的熟悉,以及那句不经意间滑出的“记得你小时候最怕冷,京城冬日落雪,你总围着暖炉不肯出门”,依旧像投入静湖的微小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一圈浅浅的、带着怀念意味的涟漪。

景宜知道,不能再久留了。

宝宝们,鼓励一下我吧,我会认真看的[抱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表哥,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