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羹尧史同】夫君每天都在作死怎么救 > 第6章 难得的温柔

年羹尧离蓉巡视,府中似乎安静了许多,却也仿佛有暗流在不易察觉的角落涌动。景宜谨记他的叮嘱,闭门谢客,只专心打理内务,约束下人。

这日午后,她正在核对采买清单,年姝锦从京中寄来的信到了。信中除了诉说王府生活的苦闷与对哥哥的思念,还隐约提到,京中似乎有关于年羹尧在四川“操切行事、不恤下情”的流言,虽未成气候,但让她有些不安。她恳请景宜若有机会,劝劝哥哥稍敛锋芒。

景宜握着信笺,心下沉吟。姝锦在京中都能听到风声,可见并非空穴来风。年羹尧能力超群,但性格确实强势,急于在任上做出成绩,手段难免凌厉。她深知劝诫他并非易事,他自有主张,最不喜旁人干涉政务。

然而,作为妻子,她无法对他的处境完全视而不见。

几日后,年羹尧风尘仆仆地归来。他面色沉肃,似乎巡视途中遇到了棘手之事。晚膳时,他沉默寡言,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一丝戾气。

景宜为他布菜,轻声问道:“夫君此行可还顺利?”

他哼了一声:“积弊甚多,非猛药不能治。”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景宜斟酌着用语,将年姝锦信中所提流言之事,以担忧的口吻,委婉地转述给他:“……姝锦妹妹在京中听闻些闲言碎语,心中不安,故来信提及。夫君为国操劳,也需留意……人言可畏。”

他执筷的手顿住,抬眼看她,目光如电:“人言?”他冷笑一声,“景宜,你可知蜀中吏治**至何等地步?水利失修,民生凋敝!若因惧怕几句人言便畏首畏尾,何以报皇恩,何以对黎民?”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雷霆般的威势,让景宜心头一颤。她知道,她的劝诫,或许适得其反了。

他放下筷子,盯着她,语气缓了缓,却依旧带着压力:“后宫不得干政,内宅亦如是。做好你分内之事,外界风雨,自有我一力承担。莫要听风便是雨,自乱阵脚。”

景宜低下头:“是妾身多言了。”

他看她片刻,似乎意识到语气过于冷硬,终是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眉心:“罢了。你也是关心则乱。”他顿了顿,“日后,此类消息,告知我即可,不必劝谏。”

这是他的底线。景宜清晰地感知到,在政务这片领域,他壁垒分明,不容任何人,包括她,越雷池半步。

是夜,他依旧拥她入眠,手臂却比往常更用力了些,仿佛在确认什么,又仿佛在汲取某种力量。她知道,前路的风雨,或许比她想象的更为猛烈。而她能做的,或许唯有如他所说,稳住内宅,成为他疲惫归来时,一个不至于增添烦扰的、安静的依靠。

自上次劝谏未果后,景宜更加谨言慎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内宅、适应成都生活之中。她学习当地方言,了解风俗,甚至尝试烹饪一些川菜以调节他的口味。年羹尧依旧忙碌,但或许是因为她的安分与体贴,归府用晚膳的次数渐渐多了些,虽席间依旧沉默的时候多,但气氛不再像之前那般凝滞。

这日,他回来得比平日早,天色尚未全黑。景宜正指挥着小丫鬟们在庭院中移植几株新得的川西海棠。见他进来,她忙迎上前。

他目光扫过那几株海棠,未置可否,只道:“这种海棠不易成活,费这些功夫作甚。”

景宜温声答道:“听闻此花耐寒,花期又长,若真能成活,往后夫君在院中理事,也能多些生气。”

他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径直去了书房。

晚膳时,他忽然提起:“过几日是此地花朝节,城外青羊宫有庙会,还算热闹。你若想去,可让管家安排护卫,带你去走走。”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提及让景宜外出走动,而非一味地将她拘在内宅。她心中微动,抬眼看他。他神色如常,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景宜知道,这或许是一个缓和关系、了解此地民情的机会,但也需考虑他的立场和可能的闲话。

她放下银箸,起身绕到他身侧,趁着侍女们布菜完毕暂退的间隙,轻轻伏在他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廓,她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带着娇怯与依赖的嗓音,低柔道:“哥哥……陪景宜一起,好不好……”

她感觉到他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他侧过头,深邃的眸子看向她,距离极近,她能清晰地看到他眼中映出的、她带着红晕的脸颊,以及那眸底一闪而过的、被这突如其来的亲昵撩动的波澜。他习惯于她的端庄温顺,这般带着小女儿情态的私语央求,似乎在他意料之外。

他沉默了片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就在景宜以为他会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时,他却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胡闹。”语气里听不出多少责备,反而像是一种无奈的纵容。

他重新坐正,执起筷子,仿佛无事发生,过了几息,才似随意般道:“后日午后,我或许能抽空一个时辰。”

这便是应允了!景宜心中涌起一阵混合着惊讶与雀跃的暖流,连忙退回座位,垂首低应:“谢谢哥哥。”

他不再多言,但用餐的姿态似乎比方才松弛了些许。

后日午后,年羹尧果然依言回府。他换下官服,着一身靛青常服,更显身姿挺拔。他没有多带随从,只点了两名精干亲兵远远跟着。

马车行至青羊宫附近便无法再前进,他们下车步行。花朝节的庙会果然热闹非凡,人流如织,各式摊贩叫卖着花果、女红、小吃,还有杂耍百戏,喧嚣扑面而来。景宜久居深宅,难得见到如此鲜活的市井气息,眼中不由流露出新奇与欢欣。

年羹尧走在她身侧,他气场冷峻,周围拥挤的人群似乎会自动为他让开些许空间。他并不看那些热闹,目光更多是警惕地扫视四周,偶尔落在她带着笑意的侧脸上。

“跟紧我。”他低声嘱咐,手臂虚扶在她身后,是一种保护的姿态。

景宜点头,小心地捏住他的一片袖角。他察觉了,没有拒绝,任由她牵着。

他们在一个卖绒花的摊子前停下,景宜拿起一朵精致的海棠绒花看了看。摊主是个机灵的大娘,见状连忙笑道:“这位老爷,给夫人买一朵吧,您看夫人戴着多好看!”

年羹尧的目光落在景宜手中的绒花上,又看向她期待的眼神,并未多言,只对摊主微一颔首。亲兵立刻上前付了钱。

景宜将绒花簪在鬓边,抬头对他嫣然一笑:“好看吗?”

他深邃的眼底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抓不住,只“嗯”了一声。

这时,天空飘起细细的雨丝。人群开始骚动。年羹尧眉头微蹙,立刻解下自己的披风罩在景宜头上:“下雨了,回去。”

语气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只逛了不到半个时辰,但景宜已知足。

回去的马车上,她发梢还沾着湿气,鬓边的绒花却完好无损。他坐在她对面,闭目养神,忽然开口:“日后若想出来,多带些人,不可如此次般随意。”

“是。”景宜轻声应道,知道这已是他的底线。今日这短暂的同行,像阴霾天里漏下的一缕阳光,珍贵而短暂。

平静的日子过了月余。这日,景宜收到纳兰府的家书,除了父母关怀,父亲在信末隐晦提及,京中关于年羹尧“专擅”“操切”的议论似乎有所增多,虽陛下目前仍信任有加,但提醒她作为妻子,需时常劝诫夫君“谦抑自持,以保万全”。与此同时,年姝锦也从王府寄来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雍亲王似乎也对年羹尧在四川的某些做法“略有微词”,让她在府中更加小心翼翼。

两封信让景宜刚放松不久的心再次沉重起来。她知道父亲的担忧和姝锦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年羹尧的能力毋庸置疑,他整顿吏治、兴修水利,确实卓有成效,但他行事过于强硬,手段激烈,得罪的人绝非少数。长此以往,恐非善兆。

夜晚,年羹尧归来时,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完成某项棘手事务后的锐利与快意。他心情似乎不错。

景宜侍奉他更衣时,思忖再三,觉得不能直接转述父亲和姝锦信中的担忧,那只会激起他的逆反。或许,可以用更委婉的方式……

烛光摇曳,映得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少了几分白日里的冷峻。她见他眉宇间虽带疲惫,却神色尚可,便鼓起勇气,趁为他解下外袍的间隙,轻轻掂脚,在他微凉的唇上印下一个短暂而羞涩的吻。

他显然猝不及防,身体微微一僵,深邃的眸中掠过一丝愕然。

景宜迅速退开半步,脸颊绯红,垂着眼睫,用那独属于他们之间、带着依赖与亲昵的称呼软语道:“哥哥……” 声音轻糯,仿佛带着钩子,“近日公务繁忙,我……很想你。” 说罢,她纤白的手指轻轻勾住他腰间的玉带,带着不容拒绝又怯生生的力道,将他缓缓引向床榻方向。

太执拗了,狂臣萌芽初显[问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难得的温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