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七点,天刚蒙蒙亮,黎野就被闹钟吵醒了。她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迷迷糊糊地洗漱、换衣服,套上一件深色的工装外套和舒适的运动鞋——毕竟接下来的一天,少不了要在片场各个角落跑来跑去,舒服才是第一位。简单啃了个面包,她背起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面塞着场记本、笔、充电宝,还有昨晚没写完的剧本打印稿,匆匆赶往市郊的影视基地。
片场早已热闹起来。灯光组在调试设备,光束在空旷的场地里来回扫射;摄影组忙着固定机位,三脚架的金属支架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道具组的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摆放民国时期的桌椅摆件,力求还原剧本里的场景。黎野一到,就被副导演抓了个正着,手里一叠厚厚的资料被强行塞了过来:“黎野,这是谢砚辞今天的拍摄日程和台词本,赶紧熟悉!等会儿她来了,你跟在她身边,随时记录拍摄状态和台词完成情况,千万别出岔子!”
“好嘞,导演您放心!”黎野连忙点头如捣蒜,双手紧紧抱住资料,心里却暗自叫苦。跟在谢砚辞身边?那个被她昨天在咖啡馆吐槽了半天的“谢阎王”?这简直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她找了个角落,快速翻阅起资料。谢砚辞今天要拍的是一场情感冲突激烈的对手戏,台词量大,情绪起伏也极大,从隐忍的克制到崩溃的爆发,跨度惊人。黎野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佩服——这样复杂的角色,也只有谢砚辞这样的影后才能驾驭吧。可一想到前辈们绘声绘色描述的“恐怖事迹”,她又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收回思绪,专注地在台词本上做标记。
就在这时,片场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黎野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是谢砚辞。
她今天穿了一身墨绿色的绸缎旗袍,勾勒出玲珑有致的身段,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摇曳,自带一种温婉却疏离的气质。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了完整的脸庞——细腻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尤其是那双浅瞳,此刻正平静地扫过片场,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只是那份与生俱来的清冷感,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让周围的空气仿佛都降温了几分,工作人员们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导演连忙迎上去,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谢老师,您来了!一路辛苦了,快休息一下,我们再过十分钟就开始拍摄。”
“不用,直接开始吧。”谢砚辞微微颔首,声音清冷悦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黎野站在人群后面,远远地看着她,心里忍不住感叹:“不愧是影后,这气场真不是盖的。”可一想到昨天自己对着正主吐槽的那些话,她又莫名地有些心虚,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手里的场记单。
拍摄很快开始了。
谢砚辞一走到镜头前,整个人的状态瞬间切换。刚才那份疏离的清冷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角色的隐忍与绝望。她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一个眼神的低垂,一个指尖的微微颤抖,就将角色内心积压的痛苦诠释得淋漓尽致,连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淡淡的哀伤。
黎野跟在副导演身边,手里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镜头编号、时长、演员表现,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遗漏。她一边记,一边忍不住被谢砚辞的演技吸引。明明前一秒还是那个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影后,下一秒就能完全代入角色,仿佛她天生就是为镜头而生的。
“卡!完美!”导演兴奋地喊了一声,“谢老师,您这演技真是绝了!休息十分钟,我们拍下一场!”
谢砚辞点点头,从林薇手里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又恢复了之前的清冷模样。她走到休息区的椅子上坐下,林薇连忙递上毯子和补妆盒,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黎野趁着休息时间,赶紧整理刚才的场记单,一边整理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不愧是‘谢阎王’,连休息都这么有压迫感,刚才拍摄的时候,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她不高兴。”
她正低着头嘀咕,突然听到林薇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那位场记小姐,麻烦你过来一下,谢老师找你。”
黎野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抬起头,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难以置信:“我?”
林薇点点头:“对,就是你。”
周围工作人员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黎野的心跳瞬间加速,脑子里一片空白。完了完了,难道是她刚才记录场记单出错了?还是她哪里做得不好,被这位影后盯上了?她忐忑不安地放下手里的东西,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工装外套,磨磨蹭蹭地朝着休息区走去,手心都冒出了汗。
“谢……谢老师,您找我?”黎野站在谢砚辞面前,微微低着头,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连头都不敢抬。
谢砚辞正闭着眼睛,让化妆师给她补妆,听到她的声音,缓缓睁开眼,浅瞳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昨天的剧本,写得怎么样了?”
“啊?”黎野彻底懵了,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茫然地看着谢砚辞,“什么剧本?”
谢砚辞看着她懵懂的样子,嘴角的弧度又明显了几分——这细微的变化,让旁边的林薇惊掉了下巴,心里直呼“活久见”,谢老师居然会笑?
“昨天下午,咖啡馆,你电脑上写的剧本。”谢砚辞的声音依旧清冷,却比刚才柔和了一些。
黎野的大脑像是被惊雷劈中,瞬间一片空白。
昨天下午的咖啡馆?那个气场强大的陌生女人?
她猛地抬起头,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谢砚辞。那张脸,那双眼睛,虽然昨天只看到了眼睛和下颌线,但那种独特的气质和眼神,分明就是同一个人!
“您……您是昨天那个……”黎野惊得说话都结巴了,脸上瞬间涨得通红,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根,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难怪她觉得昨天那个人的气场那么强,原来是谢砚辞!而她昨天居然还傻乎乎地对着正主吐槽,说她是“谢阎王”,难伺候,脾气差……
黎野只觉得头皮发麻,手脚都开始发软,心里把自己骂了千百遍:黎野啊黎野,你这是什么运气!吐槽谁不好,偏偏吐槽到正主面前,这下好了,彻底凉了!
谢砚辞看着她变幻莫测的表情,从茫然到震惊,再到极致的尴尬,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一些,却没有点破,只是淡淡地说道:“嗯。所以,剧本有没有往后写?”
黎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又摇头,语无伦次地说:“写……写了一点,但是还没写完,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
“哦?”谢砚辞挑了挑眉,“我昨天看的那段,结尾有些仓促,人物的情感转折不够自然,还有几个细节处理得不够细腻。”
她一边说,一边示意化妆师暂停补妆,目光落在黎野脸上,语气依旧清冷,却带着一种专业的认真:“比如女主角说出那句‘我习惯了孤独’的时候,她的眼神里应该带着一丝不甘和渴望,而不是单纯的麻木。还有她遇见‘光’的那个场景,不需要太多华丽的铺垫,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汇,反而更有张力。”
黎野愣愣地听着,脸上的尴尬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讶和敬佩。她没有想到,谢砚辞居然还记得昨天剧本里的内容,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她昨晚纠结了很久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的地方。
“您……您说得太对了!”黎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之前的紧张和忐忑消失得无影无踪,语气里充满了兴奋,“我昨天写完那段就觉得不对劲,但是一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听您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太谢谢您了,谢老师!”
她顿了顿,想起昨天的吐槽,又赶紧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那个……谢老师,昨天在咖啡馆,我……我不是故意说您坏话的,我就是……就是听前辈们那么说,心里有点焦虑,所以才……”
“无妨。”谢砚辞打断她的话,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喜怒,“传闻而已,我不在意。”
黎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瞬间落了地,却又莫名地有些失落。也是,像谢砚辞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在意她一个小场记的吐槽呢?
“如果后续还想让我看,就来找我。”谢砚辞重新闭上眼睛,示意化妆师继续补妆,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清冷,仿佛刚才那段关于剧本的讨论只是一场短暂的插曲。
黎野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既有被影后指点的惊喜,又有几分莫名的悸动。她看着谢砚辞安静补妆的侧脸,阳光透过遮阳棚的缝隙落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竟冲淡了几分平日里的疏离感。
“好……好的,谢谢谢老师!”黎野连忙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转身准备离开。
刚走了两步,她又想起自己刚才在心里对谢砚辞的抱怨,脸颊瞬间又热了起来,恨不得狠狠掐自己一把。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还好谢砚辞没有计较,不然她今天怕是要直接卷铺盖走人了。
回到自己的位置,黎野坐立不安,手里的场记单怎么也看不进去。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刚才和谢砚辞的对话,还有昨天在咖啡馆里的相遇。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给自己的剧本提出宝贵意见的陌生女人,竟然就是传说中高冷严苛的谢砚辞。
更让她意外的是,谢砚辞并没有像传闻中那样难以相处。虽然语气依旧冰冷,态度也算不上热情,但她不仅没有计较自己的“冒犯”,还主动指点了剧本的问题,甚至愿意继续看她后续的创作。
“黎野,发什么呆呢?下一场准备开始了,赶紧把道具组的清单核对一下!”副导演的声音突然传来,打断了黎野的思绪。
“来了来了!”黎野连忙应着,抓起场记本和清单,快步朝着道具组跑去。刚才的尴尬和悸动被忙碌的工作暂时压了下去,她又恢复了那个在片场里来回奔波、一丝不苟的“牛马场记”模样。
接下来的拍摄依旧紧张而有序。谢砚辞的状态始终在线,每一个镜头都精准地诠释出角色的情感,几乎很少NG,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暗自佩服。黎野跟在各个部门之间,一会儿核对镜头编号,一会儿传递拍摄指令,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偶尔会忍不住抬起头,看向镜头前的谢砚辞。那个时候的她,仿佛完全褪去了所有的清冷和疏离,变成了另一个人。无论是角色的欢喜、悲伤,还是隐忍、绝望,都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在她所塑造的世界里。
黎野突然想起自己剧本里的女主角,那个内心压抑、渴望温暖的角色。她觉得,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剧本能被拍成电影,谢砚辞一定是饰演女主角的不二人选。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黎野强行压了下去——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场记,而谢砚辞是万众瞩目的影后,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中午吃饭的时候,剧组统一发放盒饭。黎野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快速扒拉着碗里的饭菜,心里却一直在想着剧本的事。谢砚辞指出的那些问题,像一盏明灯,让她之前混乱的思路瞬间清晰了许多。她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趁着吃饭的间隙,赶紧把想到的修改思路记录下来,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着。
“还在想剧本?”一个清冷的声音突然在身边响起。
黎野吓了一跳,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地上。她抬起头,看到谢砚辞端着盒饭,不知何时站在了她的身边,身后跟着她助理。
“谢……谢老师!”黎野连忙站起身,有些拘谨地说道。
谢砚辞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的手机屏幕上,淡淡地问:“有思路了?”
“嗯,刚才听您一说,突然就想通了!”黎野用力点头,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觉得可以在女主角说出‘习惯孤独’之前,加一段她回忆童年的片段,通过一些细节,比如她小时候独自待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抱着玩偶发呆的场景,来体现她内心的不甘和渴望,这样情感转折就会自然很多。”
她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打开话匣子,把自己想到的修改方案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完全忘了眼前的人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影后,语气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热情和期待。
谢砚辞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只是偶尔微微点头。阳光落在她的脸上,柔和了她的轮廓,那双浅瞳里似乎也染上了一丝暖意。她很少会耐心听别人讲剧本构思,尤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但面对黎野眼里纯粹的热爱,她竟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可以。”等黎野说完,谢砚辞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肯定,“童年片段的加入,能让人物更立体。记住,情感的表达不需要刻意煽情,细节往往更有力量。”
“我记住了!谢谢您,谢老师!”黎野的心里一阵狂喜,连忙点头,像是得到了老师肯定的学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谢砚辞看着她明媚的笑容,嘴角似乎也微微动了一下,只是快得让人无法捕捉。她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走到不远处的桌子旁坐下,和助理一起吃饭。
黎野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低头看着手机里的备忘录,手指轻轻摩挲着屏幕上的文字,心里充满了动力。或许,她的导演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下午的拍摄依旧顺利。临近傍晚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气温也降了下来。黎野穿着单薄的工装外套,在片场里跑来跑去,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她正蹲在地上整理场记单,突然感觉一件带着暖意的外套披在了自己的肩上。黎野愣了一下,抬头一看,只见谢砚辞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一把黑色的雨伞,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旗袍外搭。
“谢老师?”黎野惊讶地看着她,下意识地想把外套还给她,“不用不用,我不冷,您快穿上,别着凉了!”
“给你披你就披着。”谢砚辞按住她的手,语气不容拒绝。
说完,她转身走向自己的休息区,林薇连忙撑着伞跟了上去。
黎野抱着身上的外套,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像是某种清冷的花香,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烟火气。外套上还残留着谢砚辞的体温,温暖得让她忍不住收紧了手臂。
她看着谢砚辞的背影,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软软的。这个在外人眼里高冷疏离、不近人情的影后,竟然会在这样的细节处默默关心她。
或许,传闻终究只是传闻。
傍晚六点,当天的拍摄终于结束了。工作人员们纷纷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片场。黎野整理好所有的场记单,送到副导演办公室,然后才拿起自己的帆布包,披着谢砚辞的外套,慢慢走出片场。
雨已经停了,空气里带着雨后的清新。黎野走到片场门口,看到谢砚辞的车正停在路边,助理正在开车门。
她犹豫了一下,快步走了过去,对着准备上车的谢砚辞说道:“谢老师,您的外套,谢谢您!”
谢砚辞回过头,目光落在她身上,淡淡地说:“不用急着还,明天带来就行。”
“好。”黎野点点头,心里却有些不舍地抱着外套,“今天……真的谢谢您,不仅指点我的剧本,还……”
“不用谢。”谢砚辞打断她的话,语气依旧清冷,却没有之前的疏离,“剧本写好后,带来给我看。”
“嗯!我一定会尽快写好的!”黎野用力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谢砚辞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钻进了车里。车门关上的瞬间,黎野似乎看到她的嘴角又勾起了一抹极淡的笑意。
车子缓缓驶离,黎野站在原地,抱着怀里的外套,看着车子消失在夜色中,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她低头闻了闻外套上的清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黎野,一定要加油!不能辜负谢老师的期待,总有一天,要让她看到你执导的电影!
回到出租屋,黎野把谢砚辞的外套小心翼翼地挂在衣架上,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投入到剧本的修改中。窗外的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映在她专注的脸上。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那些曾经困扰她的问题,此刻都迎刃而解。她仿佛找到了灵感的源泉,笔下的文字流畅而细腻,将女主角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黎野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满意地笑了笑。她已经把谢砚辞指出的问题都修改好了,并且往下写了新的章节。
她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黎野的心里满是期待。明天,她不仅要把外套还给谢砚辞,还要把修改后的剧本带给她看。
不知道,谢砚辞会喜欢吗?
黎野的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好一会儿,才带着这份忐忑与憧憬,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她看到自己的剧本被拍成了电影,谢砚辞站在她身边,对着她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属于谢砚辞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