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 第3章 我愿读书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第3章 我愿读书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2:39:53 来源:文学城

谢韫同样也睡不着,但又不敢频繁翻身吵到帘子那边的王氏。

王氏并不是她的亲娘。

多年前谢韫随父亲谢安流放到怀阳县配所,开始时开山修路、伐木筑城,吃尽了苦头。后来施工队缺个能写会算的笔吏,谢安因着读过书的优势得了这个差事,父女俩的生活才算有了改善。

再后来就是三年前新皇大赦天下,父女俩才得以恢复自由身,定居清水村。

谢安定居清水村后,很快就娶了同村寡居多年的王大花做续弦,本以为就要苦尽甘来,奈何好日子才过了不到三年,他就油尽灯枯撒手人寰了。失了至亲的谢韫也因没能熬过冬日风寒跟她爹爹前后脚走了。再睁开眼睛,这具身体的芯子已换成了来自现代的自己。

她在现代世界是正儿八经的汉语言文学硕士,穿越前因备战毕业答辩,正没日没夜的跟着导师做科举制度的溯源研究,谁知半夜一头扎进论文里,再清醒时世界都换了一个。

她凭借原主残留的记忆得知,这个朝代国号叫“周”,不存在于现代已知的历史中。

经历了穿越之初的恐慌后,她渐渐适应了原主的生活轨迹。本来穿越前就是个普通人,穿越后也依旧是个普通老百姓,接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就行了。

至于小说里常见的穿越金手指,大概就是她现代的专业知识了。原主本就识字,她穿越来后两人的记忆似乎进行了某种融合修正。她不用再费力气就能看懂这个世界的文字,于是写几本话本子,赚几个铜板补贴家用也能过的有滋有味。

可她忘了自己穿越的是个封建朝代,这里阶级分明,一样的人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上层的士大夫们高高在上,底层的百姓永远难以翻身做自己的主人。

正如她跟谢霁所说,真正给她敲响警钟的是陶家人。她开始意识到,作为最底层,他们头上有很多大山,富户、地主老爷、官府、衙役、高门世家......要想搬开这些大山,真正活的轻松自在,思来想去唯有钱、权二字。

权是科举,钱是生财之道。

自古以来钱权不分家,没有钱做支撑,科举之谈就是虚妄之言,同样的,没有士大夫的身份保驾护航,挣再多的钱财你也保不住。

谢韫又轻轻翻了个身,嫌热得慌,将薄被往旁边推了推。赚钱的事自己能想办法搞定,读书科举之事却非谢霁不能。

帘子那边传来了王氏翻身的动静,紧接着是她刻意压低的声音,“快睡吧。霁儿这孩子我知道,性子虽有些沉闷孤僻,可也是个有志气的,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谢韫蓦得心里一暖,“哎”了一声,闭上了眼睛。

虽然莫名穿越是件倒霉事,可自从来到这里,继母待她如亲女,继弟也是全心维护孺慕,又算不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呢?

次日一早,谢韫哈欠连天的从屋里出来,对面谢霁所住的西屋也在这时打开了门。

十三岁的少年虽略显疲态,眸子却亮的惊人。

他走到谢韫面前站定,立誓般大声道:“姐,我想好了,我要读书,我要考科举!”

谢韫并没有立刻因这意料之中的回答而欣喜,而是面带严肃的问他:“当真想好了?”

少年重重点头:“想好了。”

谢韫道:“历来读书讲究的是天资聪颖,可在我看来,恒心比天赋更重要。阿霁,我知道你有诸般顾虑,可你要记住,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任何事情,只要你有恒心,能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总有水滴石穿的一天。”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谢霁喃喃重复着姐姐的这句话,突然,仿佛开悟了一般,灵台一片清明,昨晚那些让他难以入睡的惧怕似乎全都不见了。

“阿姐,我记下了。”

“你们姐弟俩还不过来吃早饭?”王氏喊道:“天大的事也等吃了饭再说。”

谢霁激荡的心绪被他娘的喊声拉回了现实。

早在他们站在院中说话的功夫,王氏就已喂完了鸡,又去厨房将早饭端到了院里。

姐弟二人在饭桌前落座,一人一碗小米粥。

王氏吃饭跟她干活一样,雷厉风行,几口下去手里的粥碗就见了底。她放下空碗,对谢霁道:“你们刚才的话娘都听到了,多的娘也不会说,只是有一条,从今往后一定要听你姐姐的教诲,她从小跟着你父亲读书,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她肯真心教你,这是你的造化。”

“娘,我记下了。”谢霁郑重点头。

谢韫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又道:“既然阿霁已经下定决心要读书,那我就说说以后的安排。”

一听说到正事,母子二人瞬间正襟危坐,目光全都投向她。

谢韫道:“我仔细打听过了,咱们马岭镇总共有两座私塾,一座是兴和庄的赵童生坐馆,每年束脩只要一贯,但教学质量一般,常年也只教些《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开蒙课目。”

“另一座则是镇上的李秀才坐馆,每年束脩四贯......”

王氏和谢霁齐齐倒抽一口冷气。

谢韫话不停:“李秀才教学严苛,对四书五经这些科举之书也颇有研究。他教出来的学生,多半会下场应试,就算不下场,也能在县城寻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譬如商铺账房、书坊校勘亦或是以抄书为业的佣书人。”

谢霁道:“可一年四贯这也太多了。阿娘得攒多少鸡蛋,我得捡多少柴禾,阿姐你又要写多少话本子。”

谢韫点头:“四贯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以咱们家目前的财力确实还读不起。可既然咱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下场应试,李秀才的书塾就是唯一的选择。”赵童生那里,家长送孩子去,多半只是想学些识字算账的本领,并没有大的志向。

“所以,我决定先在家里给你开蒙一年,一年后束脩攒够了,你也有了些许的基础,到时再送你入私塾。”

之所以让谢霁在家提前打基础,除了银钱不凑手,还有两点顾虑。

一则谢韫是怕他贸贸然进去,产生自卑心理。

怀阳县属于下县,与周边其他县城相比,历来文风较弱。可即使这样,但凡是打定注意要读书的,也都是从六七岁就进入私塾开蒙,再不济也是**岁,像谢霁这样长到十几岁才半路开蒙的,几乎没有。

二则,按这个时代正常的教学进度,一个小童从开蒙到下场应试,少说也得先学上七八年,一本《千字文》就一年打底。按照这个进度,到时候谢霁都二十多了,儿子都要有了,还考什么试?

谢韫决定打破常规,走题海战术的路子,学重点、背考点,竭尽全力压缩他前期打基础的时间。

这样一来,等他进入书塾,再跟着夫子学个一两年,童试的前两场——县试和府试这样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考试应当是毫无压力。

谢霁如今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但又止不住的担忧,“姐,毕竟是四贯呢,那么多的钱,一年的时间咱家真能攒的出来?”

王氏也忧心忡忡,家里这些进项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要攒够四贯,单靠那三亩薄田吗?恐怕不太可能。

相较于他们的担心,谢韫却是颇有些成竹在胸,“挣钱的事我自有法子,不过这法子还需要阿霁帮忙,从今以后你书读的越好我钱就赚的越多。”

谢霁虽然不懂姐姐卖的什么关子,但还是郑重应道:“阿姐放心,我定会好好读书。”

王氏也道:“我也会好好种地喂鸡。”

谢韫莞尔,也接道:“那我就负责好好赚钱,还有教你读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我愿读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