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 第2章 可愿读书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第2章 可愿读书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2:39:53 来源:文学城

夜深人静,王氏盘腿坐在炕上,将陶家赔偿来的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自从上回请里正和村长主持公道,陶家到底是依言当晚就将偷收谢家的粮食还回来了。他家早打的收割现成庄稼的主意,偷割回去晒了没两天立刻就用石碾脱了粒,所以还粮的时候还的便是颗粒饱满的小麦和已经脱了麦粒的麦秆。

村里人看着陶家壮劳力全部出动还粮,笑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白白帮人家干了一场活,谢家今年可是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吃到新麦了。

然而陶家虽然把脸皮踩在脚底还了粮,但答应赔偿的十文钱却一拖再拖,只说要筹借却不给准话。王氏忍了三天便耐心耗尽,在村里扬言要再找一趟里正和村长,陶家这才怕了,黑着脸将十文钱赔了。

至此,两家的梁子算是结扎实了。

不过王氏并不在意这些,以前没梁子的时候他们娘儿俩也没沾过陶家的光,何况是现在。

出了气又得了钱,王氏只觉得以后的日子全是好奔头。

谢霁在旁边看他娘将几个铜板拨过来拨过去,没完没了,忍不住笑道:“娘,都数了多少遍了,再数也不会多变出一文的。”

王氏被调侃,脸一红,白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那陶家就是个铁公鸡,能掏出这些怕已是呕心呕肺,我还不是怕他们糊弄咱。”

谢韫道:“娘,没错,我也数了的,就是十文,一个铜板都不少。”

王氏这才放下心来,闺女读过书,识字算账都难不倒她,有她看过,肯定不会有问题。这才开了炕上的杏木箱子,珍之重之的将所有铜板都放进钱匣子里。

钱匣子五寸见方,上面的雕花红漆已经掉的斑斑驳驳,可见年代久远。匣子是上了锁的,因着里面存的银钱不止有王氏自己攒下的,还有谢韫最近写话本赚的,于是母女俩一人一把钥匙,共同保管。

王氏将钱匣子放回箱子原处。谢霁看着灯芯闪了闪,连忙再添了些灯油,又将油灯往谢韫跟前推了推,劝道:“姐,明日再写吧,这灯实在费眼睛。”

谢韫奋笔疾书的手一顿,微微吐出口气,道:“快写完了。”

王氏放了钱,就坐在一旁做起了针线。谢霁则帮她打扇,随口问道:“早上不是还说要歇到下个月再动笔,又在写什么?”

以往谢韫写完一个话本,总要歇个两三天养养精神的。

谢韫终于把最后几笔收了尾,放下笔才道:“不是话本。我回忆了下本朝的科举流程,趁着记忆还清晰就想记录下来。”

“科举?”谢霁听见这两个字,有些惊讶。

王氏也抬头瞅了过来。

本朝科举之风盛行,是以就算在极偏远的地方,百姓也都知道考科举能让人出人头地,但这事儿跟三代文盲的自家似乎没什么关系。

谢霁疑惑道:“为啥要写科举流程?也能卖钱?”

谢韫正色看向他,道:“阿霁,我想供你读书考科举,你可愿意?”

谢霁的耳边就像是炸开了一个大爆竹,炸的他晕头转向,脑袋乱成了浆糊,完全不能理解姐姐话里的意思。

他晕了很长时间,嘴唇也开合了很多次,才终于寻回了自己的声音,“我......我怎么能考科举呢?”

谢霁说着下意识看向王氏。后者也被谢韫这句话炸晕了,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

谢韫见他如此,道:“我且问你,你可是身有残疾?”

“自然没有。”

“可是下九流出身?”

“自然不是。”

“可是罪犯之子?”

“也不是!”

谢霁摇头。他的继父虽然很多年前确实是流放之人,可乾祐元年换新皇帝时已被大赦,他娘亲是继父被赦后才嫁与他的,自己自然不能算是罪犯之子。

“那你为何不能读书科举?”

为何不能?

谢霁脱口而出,“我都已经十三了,早就过了读书的年纪,爹爹在时,也从未想过要我读书。”

王氏这时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说道:“是啊,读书科举那是有钱人才干的事,咱平头百姓,本本分分的活着就行,何必去妄想那些有的没的?”

谢韫不认同的摇了摇头,目光从母子二人身上一一扫过,问道:“咱家能度过这次危机,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阿霁,你先说。”

谢霁不明白话题为何突然从读书科举变成了讨论家里这次危机,但姐姐能转移话题,他心里结结实实的松了一口气,急忙收敛思绪,道:“那陶家实在无耻可恶,幸而里正和村长心里向着咱家,不然这次可真是要被陶家欺负的没有活路了。”

谢韫听了这话,又问王氏,“阿娘认为呢?”

王氏到底比自家儿子多吃过几年的米,说道:“你可知道昨天你姐姐去请村长,送了他家一本《千字文》,我今日去请里正,也从你爹爹留下的书箱里挑了一副画。”

谢霁听的目瞪口呆,“这些......这些我怎么不知道?”

谢韫又问:“若这些事当时我让你去做,你可能成功请来里正和村长?”

谢霁虽然见识不多,但他也知道姐姐送礼的意思,就是用好处换取里正和村长对自家的偏向,可这事让他做......他真的能做的成吗?

还有那天当着里正和村长的面姐姐说的那些话,那些话都是他从未听过,也从未想到过的。陶家霸占了田产,他跟阿娘能想到的,除了哭诉就是上门叫骂。可之前闹了三场没有要回来的地姐姐只说了几句就要回来了。

谢霁越想头垂的越低,他不敢看姐姐,轻声道:“我......我不知道。”

谢韫不再问他,而是说起了自己的看法:“这次的事,确实是因为陶家奸诈。爹爹没了,他们就笃定我们孤儿寡母软弱可欺。田产本就是我们的,陶家颠倒黑白,两家闹了那么多天,里正和村长为什么不站出来替我们主持公道?就连平日关系不错的乡邻也不肯帮我们多说一句?”

“原因只有一个,还是因为我们孤儿寡母,无利可图。要是我们这次让陶家得逞,以后就谁都能来踩我们一脚。所以即使拼着性命不要,也不能退半步。”

“可不退也有不同的办法。比如我们本就占理,就算不送礼,直接找里正和村长主持公道,多半也能赢。”

谢霁疑惑:“那为何还要......”

“自然是为了万无一失。”谢韫看着他,将里面的门道说的细致极了,“争家产本就是一锤定音的事情,正所谓再而衰,三而竭,我们根本不了解里正和村长与陶家的关系,就算我们证据俱全,可万一陶家也许了他们好处呢?里正和村长就是昧了良心,判决不公,咱们真能一状告到县衙去?”

谢霁和王氏一想到县衙,同时打了个冷颤。

“所以这礼我们必须送,一是要万无一失,二是要永绝后患。只有借着这次的事情,让大家都知道,里正和村长是完全坚定的站在我们这边的,以后陶家之流才不敢再动歪心思。”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点王氏深有体会。听着谢韫的话,她抿紧了嘴唇,悄悄用衣襟沾了沾眼角的泪。

“好在事情终于解决了,还是姐姐想的周到。”谢霁松了一口气。

“这次是解决了,可下次呢?”谢韫再次问道,“下次若有比里正和村长地位还高的人看上了咱家的房子和田产,或者哪个地主老爷看上了你我,要强掳去做上门女婿或者小妾,我们该怎么办?”

“还有,再过两年你就到了服徭役的年纪了,咱们这里的徭役向来繁重,出去的人多是十死九伤,你若出事,我和阿娘又该怎么办?”

谢霁被问的心乱如麻,一时也想不到好主意,喃喃道:“我好好种地,攒些银钱,倒是可以以钱抵徭役......若再有人敢欺负我们,我......我和他拼命!绝不让人欺负了姐姐和阿娘。”

谢韫道:“阿霁啊,以前我也跟你是一样的想法,以为我们只要勤勤恳恳的劳作,本本分分就能把日子过好。可自从经历了爹爹身死,陶家夺地,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就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受欺负时有人能主持公道,而是要让别人再不敢来欺负我们。”

“不敢来欺负我们?”谢霁难以相信。

他可以努力变得强壮,让如陶家一般的乡邻不敢来欺。可乡邻之上还有富户,富户之上还有地主老爷,地主老爷之上也还有贵人、官府和衙役,这些生来就站在他们头上的人,如何做到让他们不敢欺负呢?

谢霁瞪大了眼睛,想到姐姐最开始的那句话——读书科举。

“所以姐姐才想让我读书?”

谢韫见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用意,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拿起炕桌上的一张纸稿指给他看。

“本朝科举制度,先乡试再会试,最后殿试一局定成败。但乡试之前先要考过童试,只有过了童试才是秀才。成为秀才才算是踏进了特权阶级,见官不跪、免除徭役、免交田赋......”

还能见官不跪、免除徭役?

母子俩同时听入了迷。

谢韫接着道:“不过要过童试也不简单,县试五场、府试三场,院试三场,一样要过五关斩六将。县试和府试考过只能叫童生,多的是人做了一辈子童生,难以踏进秀才的行列。”

“阿霁,若是你能考上秀才,咱们也能活的比许多人家风光。可读书是件辛苦事,需要极大的信念与毅力,你今晚好好的想一想,想清楚了明日再来告诉我,你愿不愿意读书。”

“阿姐,我知道了。”

谢霁心事重重的回了西屋。

今晚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可愿读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