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 第1章 乡下法庭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第1章 乡下法庭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2:39:53 来源:文学城

六月,正午的日头正是最毒的时候。村东头晒谷场上的柳树枝条软绵绵地拖在地上,似乎也是被毒日头晒得提不起精神。

晒谷场上柳树投下的大片阴影里,花白头发的老人正斜倚在蒲草编织的凉席上打盹儿,身旁三四岁的小孩儿正兴致高昂地用手里的野花吸引蝴蝶。

忽的,有行人路过,小孩儿抬头一看,笑着叫了一声:“村长爷爷。”

“哎,虎头。”村长和蔼可亲地朝小孩儿点了点头。

这动静惊醒了打盹儿的老人,一看是村长,连忙爬起来打招呼:“您这是哪儿去?”

“去谢先生家。”村长的话音里带着几分惆怅。

待人走了,小孩儿问道:“爷爷,村长爷爷是去谢先生家吃席吗?我也想去。”

听着孙儿天真不谙世事的问话,老人失笑,抬手摸了摸他的头,道:“傻孩子,这话可不兴在人前说。”

乡下吃席有两种意思,要么白事要么红事。谢先生是去年冬天去世的,当时全村人都去吊唁吃席,所以小孙儿记得清楚,以为村长这次也是去吃席。

可实际上,村长这次是去解决麻烦的。

谢先生走后,留下孤儿寡母本就活的艰难,再加上他那续弦王氏是再嫁之身,她先头丈夫走后,留下一个男嗣,婆家匆匆给娘儿俩分了三亩薄田就将人单分出去过活了。

几年前王氏嫁给谢先生做续弦时便是带着那三亩薄田进门的。

如今谢先生走了,前头婆家的两个叔伯本就不满意她同村再嫁,这下看她失了靠山,就动了抢回田产的念头。前几日,趁着月色,前头婆家竟一夜之间偷着抢割了王氏那三亩田里的麦子,运回自家谷场去了。

王氏上门去理论,两个叔伯叫嚣着她是再嫁之人,本就不能再耕种先夫家的田地,任这官司打到天边去,也是他们占理。

两家人已经五天里狠狠闹了三场,今日村长出面,看来是终于要有个结果了。

老人叹了口气,要真失了这三亩薄田,孤儿寡母的可就没有活路喽。

谢家东屋里,谢韫盘腿坐在炕上,正聚精会神的写着什么。虽只穿了素色葛布单衫,临炕的窗户也大开着,但鼻尖上的细汗还是不停的往出冒。

院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东屋的帘子被掀开,谢霁急步跨进来,气都没喘匀,就道:“姐,村长快到门口了。”

谢韫笔没停,问他,“娘呢?”

“娘.....娘还没回来。”少年脸上的着急之色又添了几分。

谢韫心里估摸了下时间,嘱咐他:“快回来了,你出去迎一迎,不管见着谁,都不必多做纠缠,一切按我先头说的办。”

谢霁沉默一瞬,点头走了。

谢韫再写两笔,一则七万字的短篇小说终于结尾。她这才收了笔,拿起纸张轻轻吹了两下,墨迹很快就干了。因着墨水廉价,她又为了节约资源,磨墨时多兑了水,纸上的墨迹便比寻常的更淡些,好在字是能够看清楚的。

等她小心的将炕桌上的一应笔墨纸砚都收进了炕边的杏木箱子里,上了锁,今日的来客终于进门了。

村长和里正几乎是同时进门的,里正由王氏陪着,后面隔几步跟着陶家两兄弟,谢霁远远的缀在最后面。

一行人的脸色都很严肃,不同的是,陶家两兄弟神色间颇有几分盛气凌人,王氏和谢霁母子俩则是愤愤不平里夹杂着几丝忐忑,毕竟待会儿的结果对自家才是至关重要。

谢韫姐弟俩搬了凳子放在阴凉处,又用碎茶沫子泡了茶,一行人分主次坐下,一个现代版的简易法庭便开庭了——里正和村长是判官,王氏是原告,陶家两兄弟是被告,除此之外,外面聚在门口看热闹旁听的,谢韫更希望他们是人民陪审员,待会儿能多给自家上几分同情分。

见里正喝了一口茶,王氏就开口了。说的还是之前已经说过无数遍的控诉,不过这次她按照谢韫教的,重点突出陶家两兄弟——这两个前小叔子、大伯子一声招呼不打,趁夜偷割自家麦子,断自家活路,分明就是早有预谋。

王氏说的含冤负屈、涕泪横流,谢韫适时总结:“不问自取就是盗,里正伯伯,村长伯伯,陶氏兄弟所为已不仅仅是普通的民事纠纷,而是犯罪。我大周律,盗窃者,重则罚五贯,处死刑,轻则杖二十,徒三年。还请二位帮忙上报官府,替我谢家讨回公道。”

“你放屁!”陶家兄弟脸色一变,顿时急了,站起来就狠狠地看向谢韫,“你个丫头片子再敢胡说八道,我就让你们这一家子见识见识老子的厉害。”

谢韫冷哼一声,并不惧怕,“大周律,无端谋杀人者,绞,未遂者,徒三年。”她说着,朝上首屈膝一拜,“陶氏兄弟今日威胁杀我全家,请里正和村长作证,若他日我家人发生意外,无论死伤,凶手必然就是陶家兄弟。”

“你个小娘们儿......”陶氏兄弟被越激越怒,先前还是言语攻击,这下再也忍不住了,脸上横肉被气的一颤一颤的,挽着袖子就想上去呼巴掌。

里正眼看着场面就要失控,急忙将手里的糙瓷茶杯摔在了地上,大喝一声:“住手!”

陶三郎总算还有些理智在,又对里正畏惧,赶紧拉住失控边缘的陶大郎。见里正满脸怒容,连忙辩白道:“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们陶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清水村,那三亩薄田世世代代都是我家耕种的,现在谢家杂碎想要霸占我家田产,我们就是拼上性命,也是不能答应的。”

“是啊。”陶大郎也道:“那三亩薄田当初之所以分给王氏,是看在她一个寡妇抚养我二弟遗孤的份上,可如今她不守妇道,同村再嫁,已经成了谢家妇,如何还能霸占着我陶家的田地耕种。”

里正跟村长对视一眼,先是各打五十大板:“你们两家同居一村,老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事总该和和气气商量着来,何至于闹到见官寻死的地步?”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谢韫听着面皮都没有动一下,陶家两兄弟也是敢怒不敢言。田地可是关乎一家生计的大事,连这事都能和气,那得是多么没有血性的人家。

陶三郎心里将这老家伙骂了千百遍,可面上一丝儿也不敢表现出来,只道:“若今日我们得不到公正的结果,我们兄弟二人明日就告到县衙去。”

这话的意思是,待会儿只要不把田地判给他们就是不公正了?里正眼睛微微眯了一眯,村长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若说刚才的发火有作秀的成分,那这会儿两位判官是真正有所不满了,对陶家的不懂事和不会说话不满。

谢韫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份不满,可惜的是陶家兄弟一无所觉,说完就一脸期待的看着上首两人。

眼见村长的茶杯见了底,谢韫对谢霁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提着茶壶上前重新满上,又因里正的茶杯摔了,他从屋里又拿出一只补上。

里正有了新茶杯,满意的点了点头。问王氏:“陶家兄弟说这三亩田地应当归还他们家,你如何说?”

王氏抹了一把眼泪,强忍着咒骂陶家兄弟的冲动,依旧按照谢韫教的话术陈述:“陶家二郎死后,寒冬腊月的,公婆一家只给了三亩薄田,就匆匆将我们分了出去,好不怜惜阿霁是他们的亲孙子。当时这三亩田是由里正和村长作证订了契的。”

里正和村长听着纷纷点头,不错,当时的田产转让手续就是他们给办的。

王氏接着道:“后来我带着阿霁再嫁到谢家,想将阿霁改姓谢时,也曾同公婆商量过。公婆半点磕巴不打,开口就要两贯钱,说就当是买断了我儿的姓。这是当时双方给钱的字据。”她说着,从袖里掏出一张字据,捧给了里正。

里正接过,和村长头挨头从头看到尾,村长道:“字据上写明,谢家给了钱,陶家拿了钱,两家便是钱货两讫,再无纠葛。上面还有你们两家的画押,陶大郎、陶三郎,这事你们不知道吗?”

陶家兄弟面色一白,一时竟想不到反驳之语。

门外旁听的村民此时却炸了。

“这事我听说过。两贯钱啊,当时陶家敢要,谢家竟然也就一口答应了。”

“是啊,谢家还是有些家底在的。”

“可不是,谢先生还在时,替人算账写信,怎么也攒下余粮了。”

“胡说,谢先生替人写信,十次里有八次是不要钱的,他可是个好人。”

“就是,谢先生是个好人。黑了心的是这陶家,竟然颠倒黑白霸占人家的田产,这是看人家没了男人好欺负呢。”

“可我们这些乡邻也不是眼瞎的。”

有人喊道:“里正,村长,我能作证,当时谢家确实给过陶家两贯钱,这田产就是谢家的。”

“我也能作证!”

“我也是......”

门外的旁听终于不负众望的变成了人民陪审员,给谢家投上了公正的一票。

陶三郎眼看着舆论一边倒,对自家十分不利,急中生智喊道:“给钱是不假,可那买的是三娃子改姓的事,跟田产没有关系。”

谢霁改姓前本姓陶,却没有正经名字,只因在陶家行三,从小就被陶家人“三娃子”喊起来的。

里正听着他这无耻的辩驳,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谢韫上前接道:“田契上从头到尾就是我娘的名字,我娘再嫁时,陶家不论亲情,只论钱。”

她直视陶家兄弟问道:“当时要钱的时候为什么不说田产?去年我爹爹去世的时候,为什么也不说田产?再者,你既认为这田是你家的,为何偷割之前不和我家商量,偷割之后我娘在村里四处寻摸盗贼,你家为何不出面说明?分明就是你们想不劳而获,嫌播种劳累,想等我家地里的粮食长成,再仗势白白收割。 ”

谢韫的怒骂和控诉得到了人民陪审员的一致认可,他们对着陶家的无耻嘴脸指指点点,只差进来呸到脸面上。

气氛烘托到这里,差不多就可以收尾了。

谢韫看向村长。村长轻咳一声,场面顿时静了下来。

他道:“谢家的田产归属明确,跟陶家没有关系。陶大郎、陶三郎,你们偷割谢家麦子,被发现后非但不悔改,还企图霸占人家的田产,行为恶劣,我限你明日之前将偷割的粮食还给谢家,否则我就按照村规将你一家逐出清水村。”

村长说完看向里正,里正微微点头,表示对这样的处置无异议。

逐人出村可是大处罚。这个时代,人们聚族而居,一旦被族群抛弃,后果不堪设想。可此时的陶家兄弟已经被气昏了头,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他们叫嚣道:“我要去县衙吿官。”

里正冷笑一声:“吿官,好啊,老夫就陪你去吿官,一则你盗窃他人收成,二则你企图霸占他人田产。届时,老夫便将你这些行为明明白白的禀给父母官知晓。”

村长附和道:“我也一同前去。”自古民怕见官,更怕上公堂,可放狠话谁不会?

要说还是陶三郎机灵,听见里正这么说,丝毫不留余地,打了个冷颤,立刻就冷静了下来。

知道这事再无转圜余地,他道:“村长、里正,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兄弟就是急糊涂了才胡说八道的。十里八村谁不知道你们是最公正的。今天这个结果我们认了,这就回去将粮食还回来。”

里正冷哼一声,“必须按照实际收成还,不能缺斤少两,以陈麦充新麦。还有,由于你们二人胡作非为,给谢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再罚你们赔给谢家十文钱。”

“十文?”陶大郎又要炸毛,被陶三郎一把拦下,点头哈腰道:“好,我们掏,这就回去筹借。”

兄弟二人灰败着脸色,猫着腰,在一众村民的指指点点中夹着尾巴跑了。

王氏得到了满意的处理结果,对里正和村长满腔的感激,谢了又谢还不算,还要留他们在家里招待饭食。

里正和村长纷纷表示还有事,饭就不吃了。

只是临出门时,里正停住了脚步,看着谢韫道:“你这个小姑娘不简单!”

村长也是看着她露出笑容。

谢韫福了一礼,道:“今日多亏二位伯伯主持公道,我们一家真是感激不尽。”

王氏也跟着道:“先夫临去时就说二位是最公正的,让我遇到旁人欺凌就请你们做主。”

无论是不是恭维,这话他们都愿意听,里正和村长同时将胸脯一挺,脸上显出自豪神色。

为显大公无私,饭食便更不能用了,两人均道:“不必再谢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在清水村,日后无人再敢欺你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乡下法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