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 第18章 第 18 章

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枕月听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54:59 来源:文学城

“此处虽处城西,但向阳朝东,当为东坡。就算要取号,也应该是东坡居士吧。”苏过不禁反对道。

苏轼想到自己喜欢的诗人白居易也是在东坡耕种的,便觉得这个称号更好,“也对,那以后就是东坡居士了。”

苏过在心里擦了一把冷汗,好险,差点把苏东坡蝴蝶成苏西坡了。

从辣椒开始挂果,老苏便三天两头跑来看辣椒红了没有。

终于,在他的殷殷期盼下,辣椒变成了鲜艳的红色,一大片红艳艳,十分喜庆。

老苏也仿佛过年一般,喜气洋洋的让人赶快收下来,催苏过安排做菜。

本来苏过还想争辩下,辣椒晒干后更香也方便留种来着。

见他如此期待,算了,也不差这一点。

一边做菜,一边安排钟叔等人帮忙将收下来的辣椒晒干。

等干辣椒存储完毕,他们的沸春居-黄州分店就要开张啦。

老苏终于过上了期待已久的日子。

除了早膳要清淡不能重口外,每次正餐都是各种辛辣菜色。

辣椒炒肉,剁椒鱼头,水煮肉片,水煮鱼,麻婆豆腐,辣子鸡。

每天都不同,每个菜都吃了还想吃。

辣椒的辣度比茱萸高出许多,即使身为蜀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习惯的。

但辣椒就是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就算辣的泪涕横流,还是忍不住想继续。

老苏大概是天生更能吃辣那种人,很是全情投入,吃的不亦乐乎。

进入夏日,辣椒很快晒好,王氏他们的店铺也准备开张了。

两家店是一起开张的,一家叫沸春居-养生馆,一家叫沸春居-钵钵鸡。

一看店名就知道是同一个老板,但这样两个店一起开张,自己抢自己客流的行为,许多路人十分不解。

但有好奇的人仔细看过两家菜色后,倒一下明白了用意。

一家店里不知道加了什么调料,香气十分霸道,整条街都闻得到香味。价格也十分便宜,荤菜素菜都串在一根根竹签上面,一串也不贵,可以按锅买也可以按串购买,还有个什么辣度,可以选微辣、中辣和重辣。

许多人都好奇买了一串自己喜欢的蔬菜尝尝,然后就被辣椒迷住了。

店里售卖的版本苏过其实经过了改良,香味大于辣味,还对辣度进行了分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苏家人一样嗜辣。

大部分人都是选的微辣和中辣,但也不乏有胆子大的,一上来就选了重辣,结果吃了后是眼泪鼻涕一起下来,好不狼狈。

店里小二连忙送上凉茶,但是此人喝完一大碗压下辣劲后竟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进到店里点了一份重辣锅底搭配更多菜色,一边擦汗一边吃的不亦乐乎。

见有人尝试,剩下观望的人也立马加入品尝队伍,基本都是吃完一串后就进店点了大份。

钵钵鸡这边不久就排起长队,也有等不及的,直接买了现成的串串打包带走。

比起这边的热闹,养生馆就要显得冷清一些。

毕竟没有新奇调料的噱头,而且黄州很多人家自己家里就会做药膳,并不觉得养生锅有什么稀奇。

但也不乏老饕和懂行的人,看到菜单后就知道这家店不一般,进去一品尝,更发现味道一绝。

药材香味和食材味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喝完汤再吃掉食材后,还可以点蔬菜肉类继续下到锅里烫着吃,店家准备的蘸料更是惊喜。有酸香开胃的,也有辛辣鲜香的,按个人口味选取,等吃完后,一个个都觉得超级满足。

于是口口相传,客流倒一日多过一日。

见识到大家对辣椒的喜爱,苏过忙不迭安排辣椒的继续轮种,现有的那一亩三分地肯定是不够的,还得让王氏将更多的地种上辣椒,有可能还要买新的田地,毕竟之前的大多都已经租出去了。

等黄州辣椒产量和客流稳定后,多出来的种子,还可以送到汴京那边也种植一些,然后更新菜单,想必汴京人民也是无法拒绝香辣火锅的。

苏过提出一堆要求后,剩下大多事宜都是王朝云与王氏在安排。

两人一下子忙碌起来,老苏感知十分明显,深觉自己被忽视了。

于是更加沉浸美食,店里人多自然不好去挤,但食谱都是现成的,在家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更加惬意。

辩才法师深谙养生之道,并不嗜辣,向来只偏好清淡养生。

倒是了元与他兴趣相投,一起品尝美食无数。

如此这般不过半月,老苏便乐极生悲。

无他,痔疾复发了。

老苏与痔疾的斗争史也是一段血泪史。

据说两者相伴二十多年一直到老,给别人写的信中经常提及,“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某近以痔疾,发歇不定”,“某一向苦痔疾”,可见是真的十分痛苦。

老苏也真是奇人一个,长个痔疮都趣事不断。

光记载下来的治疗方法都有许多,先是药物治疗,之后又开始研究病理,自创戒断疗法,断酒、断肉、断盐酢酱菜,每日主食就一斤白水面。

还折腾出了一种“胡麻茯苓面”,将黑芝麻去皮九蒸九晒,茯苓去皮加蜜制成,吃起来味道还不错,对痔疮也挺有效果。这个方子还流传后世,挺多人采用来着。

可惜老苏始终管不住嘴,一有好转就继续放纵饮食,于是一直在养病与复发中循环。可以说是十分顽固。

这病是当年去密州时落下的,不时反复,本来也不算大碍,理论上现在还属于初期阶段,但奈何老苏最近无辣不欢,每天重油重辣又各种肉食,一下子便严重了起来,起初还强忍不发,直到痛的走路不便,需要卧床静养。

这会儿他还没研究出各种绝招,但家里有现成的名医,辩才法师立马就给他进行了诊治。

给出的方案也是清淡饮食,老苏听到顿觉大失所望。

还好苏过很有孝心,见老苏备受打击,忙请教了辩才法师哪些食材有助于恢复,给亲爹做了许多清淡却不寡淡的菜肴与药膳,很好的抚慰了他的心灵。

当然,辣椒是肯定短期不能再吃了。

老苏心生郁闷,于是又给众多好友写去许多信件,痛陈自己的可怜处境。

苏过看的一脸黑线,这病很光荣么,大E人竟恐怖如斯。

别的友人收到信件不知如何,离得近的陈季常倒是不久后就携夫人前来探病。

王氏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不见苏轼,陈季常还以为是病情尚未好转,特地到内室探望。

却见苏轼并无大碍,也没有卧病在床,只是一个人安静待在房间看书。

陈季常捉弄心起,打招呼后掏出随身酒瓶喝了一口,还将酒瓶在苏轼面前晃了一圈,企图引起对方的酒瘾。

却没想到,平日里十分好酒的苏轼竟然闻风不动,只用一种别样的眼神看着他。

陈季常正惊奇,就听见苏过叫他,“陈伯伯,快过来吃麻辣小龙虾啦。”

黄州这边小龙虾十分常见,但苏过做的肯定好吃,陈季常正准备叫上苏轼一同前去,却见苏过又探头进来,“爹,你的药膳也熬好了,是过来一起吃还是给你端过来?”

苏轼轻哼了一声,起身跟了过去。

苏过准备了好几大盆小龙虾,各种口味,共同点就是油亮鲜香,而且大部分都是麻辣居多。

黄州水资源丰富,盛产小龙虾,各个个头饱满,肉质紧实。

苏过也是看到钟婶偶然买回来才知道竟然还有这等资源。

小龙虾壳硬,但还算有肉,常有渔人捕捞上来当作普通水产售卖,价格十分便宜。

毕竟各家小孩随便捞一捞也是能捉到几只打牙祭的,而且远不如鱼类肉多,卖不上什么价。

但对辣椒在手的苏过而言,小龙虾可谓来的刚刚好。

大夏天,麻辣小龙虾是王道呀。

立马让钟婶去收了许多新鲜小龙虾,苏家已经吃了好几日了,仍然意犹未尽。

待陈季常落座,大家便开动起来,剥壳吃肉十分熟练。

陈季常还没有吃过这种壳都没有剥的小龙虾,但香味实在吸引人,便学着苏过他们的样子,将龙虾剥开,虾肉蘸上汤汁再放嘴里。

简直太好吃啦!

苏过之前送过他一些辣椒种子,近来陆续已经结果。

因此陈季常他们也是吃过辣椒做的菜色的。

但跟着食谱做哪有苏过做的香,而且在麻辣小龙虾这种王牌美食面前,别的菜都是弟弟了。

难怪苏轼沉迷美食,连痔疾都复发了。

陈季常一只接一只吃的过瘾,待消灭掉一盆,面前虾壳堆成小山,才想起来找好友分享。

却见好友面前十分干净,并没有参与到剥虾的队伍中来,而是抱着一碗茯苓梗米粥在慢慢喝。

见他终于舍得看过来,正用一种很熟悉的眼神看着他。

正待问好友,旁边苏过已经开口解释,“我爹还在修养,不能碰辛辣酒肉,陈伯伯咱们自己吃就可以啦。”

陈季常一下子想起为什么觉得老苏眼神熟悉了。

刚刚他用酒逗好友的时候,可不就是这种眼神么。

原来已经被折磨惯了,才会这么平静无波。

可是,既然吃不到,干嘛还要来这边吃,闻着香味折磨自己呢,自己单开一桌躲房间里不是更好么?

老苏:就算吃不到,也要闻闻香味。

......

这是何苦呢。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白居易《东坡种花》

“......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缘此断荤血盐酪,日食淡面一斤而已......”

——苏轼《与王庠五首之一(绍圣二年七月作于惠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