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67章 第 67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67章 第 67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3 17:49:05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一早,左礼官便来到客馆来请。羽昆三人携四名子弟一同随礼官上明台。

明台除栏杆,台阶以白石相砌之外,地上亦以整块青石铺就。明台之人,最喜便是身配玉器,矜持行于这石地之上,行动间发出玉石相撞之声,清脆悦耳。

从南门大道底端拾阶而上,大门一路洞开,直通正殿。每座院门两旁,皆分立男女四人。左礼官领着羽昆一行一路穿门过院,终于又至一处高台之下,此即为姜寨大母主持理事之正殿。

站在台下,左礼官开始唱礼。高台之上礼官接过左礼官唱礼向殿内报了一遍,左礼官便领羽昆他们拾阶而上,升入殿中。

明台正殿空间极大。一入殿中,不需言语,一种庄重肃穆之感便扑面而来,令人不得不端正颜色。殿内除木柱外并未设隔断,进深极深,殿中未免有些幽深之感。前后墙壁皆置大窗,光线从窗□□入。光线所照射之处,光明灿烂;光线不及之处,则幽幽暗暗。

幽深与光明相混,融合出一种奇特的氛围。这氛围无法言说,而凡入这殿中之人也无心去分辨。他们的目光,被正南而坐的姜寨大母紧紧抓住。

姜寨大母母珌,正南而坐,她的身后两侧俱是大窗,光线从她身后四射而出,仿佛由她周身所发散而出。光芒之耀眼,让人不敢直视。

殿内两侧立有黑甲两排,隐在暗影之中。黑甲之前,为各部属官,列座一排。属官之前,为长老和三公之位。殿内庄严寂静,左礼官微曲身体,趋步向前,拱手行大礼,报羌族使者已带到。

正方台阶之上,姜寨大母看着姨斛和羽昆她们入殿。母珌年近五十,宽额厚颌,鼻梁挺直,面目可称得上慈祥。将人带到后,左礼官躬身退到角落末位坐下。

姨斛率羽昆子昆向大母行礼,并奉上礼物。大母微笑示意,以表示她接到了姨斛等人的行礼。斛又携羽昆子昆向在座四位长老行礼,四位长老除二长老外皆回以礼。大母又令侍从送姨斛入座。

入座后,大母先问过姨斛这一路过来情形,又问起母昆。姨斛道母昆身体还好,只是精神偶尔有些不足。姨斛这句话引起了大母的一声喟叹,道:“说来我与母昆还是在极年轻的时候见过一面,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此后竟再没见过面。如今我也有了这个毛病,不过我们如今都已是抱孙儿的人了,有些小毛病也属正常。”

姨斛含笑听她说完,道:“此次我过来,临行前,姐姐让我一定代她向您致以问候。姐姐说:她虽居于吕良城中,却也知道如今姜寨在您的治理之下,物丰人稠,昌德教化,风俗远扬。她深感敬佩。”

此言一出,大母笑道:“母昆过誉了。若说有功劳,也绝非我一人之功。各位长老朝乾夕惕,无一日松懈,才有了如今这小小局面。”

首座大长老笑道:“大母过谦了。正有大母宵衣旰食之表率在前,才有我等见贤思齐,勠力追随在后,若我等有任何可称功劳之处,皆出大母勤德之源。我等不敢居功。”

几个长老纷纷附和,殿内一时热闹,只有二长老依然淡漠。

大母略抬了抬手,笑道:“各位老姐姐,都快别说了。再说下去,该让姨斛以为我们日日坐在这殿上,镇日里别无它事,只是如此互相吹捧了。”

话音刚落,就传出一片笑声。姨斛笑道:“大母与诸位长老如此和谐,倒让我等一窥姜寨繁荣祥和之源。”

大母微微笑着,目光扫过二长老,略顿了顿,转向羽昆道:“去年,你和姜环在伏牛山中出事的消息传来,我真是伤心悲痛之至。消息传回来后,我和几位长老是怎么都不肯相信。送你们走的时候,还高高兴兴,健健康康的,怎地眨眼人就没了?这次你能平安再次回来,真是天神保佑。只是可怜姜环,年纪轻轻,怎么就殒命在山中了?”

听大母提起姜环,殿上的热闹气氛仿佛被北风扫过,瞬间落针可闻。众人都不说话,只是看着羽昆。子昆也侧头不着痕迹的看了二姐一眼。

姨斛道:“谁说不是呢?当初接到消息,道他们将从王城回来成婚,姐姐高兴了好几日。对我说:我这个魔星小女,如今可算愿定性了。哪知左等右等也不见他们回来,心下惊疑不定。接着便从使者处得到了出事的消息。不瞒你们说,当时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姐姐就倒下了。醒来后精神从此不振,哀伤不已。哪知上天保佑,羽昆竟然从山中走了出来,当时接到消息,全家上下惊喜不已。

羽昆从郑城养好了身体回来时,姐姐抱着她,涕泪直下,闻者莫不伤心。后来姐姐说,人同此心,情同此理。都是养孩子,一遭出事,痛彻心扉。二长老之痛,只怕更甚十倍,故而让我领着羽昆前来,一为告慰二长老的失子之痛;二来,也让这个孩子将当时的情况说明,让二长老知晓姜环的最终情形,也算聊表一点心意。”

堂上在座,大多都儿孙满堂,姨斛这番话,说得人皆吁叹。养子九十九,常怀百岁忧。失子之痛,岂非常人可想?二长老虽神色仍然冷淡,但眼角明显红了。

姨斛向羽昆道:“羽儿,你把当时情况向大母和二长老说明清楚。”

羽昆应了一声是。起身先向大母作了一揖,又向二长老长揖到底,才道:“大母,二长老,此次我来,正是要说明此事。说明之前,我想先向二长老致歉:姜环没有从山中平安出来,终究有我的一份责任。”说罢,她再次向二长老作深揖。

二长老没有任何反应,她看着前方的虚无处,视若无睹,充耳不闻。殿上没有人说话。殿上,细小灰尘在光线中飞舞。大母看着眼前情形,面上仍是惯常的微笑表情。

羽昆随即直起身,面上平静。她向二长老道:“二长老心中恼怒于我,羽昆自知有失责之处,故不敢辩解。但于当时山中之事,我觉得有必要将事情经过说出来。非为我自辩,而意在让大母,二长老,各位长老知晓当时情形究竟如何。”

羽昆便详细将当初他们出发前如何讨论要走哪一条道,如何确定穿伏牛山,路上如何遇大雨,如何入尼能村落中修整,何日进山,何日在山中遇大雨,如何躲避,山洞如何垮塌,他们如何慌不择路逃脱等等一一述说。

“当夜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山中树木即高且密,水流又大,只觉各处都有大水,随时可被冲走。我和姜环两个心中惊慌,又辨不出东南西北,只能一心想着往高处走。大雨整整下了一夜,我们两个就在山中慌乱逃了一夜。到了天明时分云散雨收,才停了下来。停下来后,发现随从们都不见了,只有一个叫做邙迟的跟了上来。

后来我们四处辨认方向,却发现一夜奔逃,竟不知到了何处。只能试着回忆来路往回走。山中草高林密,一时日头高升,变得又热又闷。我们陆陆续续走了一天,却怎么也找不到路,至此终于彻底迷路。”

说到此,羽昆深吸一口气,她又想起了当时的绝望心情。二长老并不看羽昆,但她通红的眼眶和紧闭的嘴唇,显示她未漏过羽昆的任何言语。

“当时山洞突然垮塌,慌忙逃命时什么也没来得及带。换洗衣物,食物,什么都没有。在山中找了两日路,不见来路,也不知道下面该怎么走。后来我们就找了一处近水的山洞暂时歇下。日日里便吃些山果,喝些野水。住了两日,便想着沿着那水流往下走,或许可以出山。我们便一日一日的随水流往下走。偏偏那段时日,山中雨水频发,一下雨,不仅不能走路,甚至连路上原本清晰的水流也模糊了。下一次雨,必得等候两三日,等水流清晰了才能继续往下走。

然而这时姜环又生了病。先只是时常肚痛,后来又怕冷,再后来后背上竟生了廯疾。山中又热又闷,我们都没有换洗衣物,又日日走在水边,住在山洞里,由此生了此病。我看他难受,且那廯有越发蔓延的情形,便让邙迟把他身上上衣脱了,洗干净给姜环做替换用。我们四处搜寻草药,太阳出来又让他裸身晒太阳,可即便如此,”羽昆心里难受,一时没办法接着说下去。殿上众人已知晓了结果,可此时听来,仍然面露不忍之意。

羽昆吸了口气,接着道:“即便如此,他背上的廯疾仍然没有控制住。从背上,向四肢,脖颈蔓延,后来竟长至前胸。他说这廯奇痒无比,怎么也忍不住,不得不去挠。一挠,身上就皮开肉绽,到处血痕密布。看他如此,我们便找了一个山洞暂时住着,日日的拉他去晒太阳抹草药,可是毫无效果。我束手无策,只能看他日夜呻吟痛苦,十来二十日后,他终于扛不住,在一天夜里死去了……”虽然极力掩饰,但是羽昆眼中仍然不可控制的落下一行泪来。

二长老脸色苍白,不待听到最后,双眼中已泪水滚滚,一滴滴直落到她的身上。这些痛苦的泪水被她身上的衣物吸干,仿佛又回到了她身体内。

殿上隐约传来啜泣声,羽昆抹去了眼泪,勉强提声继续道:“姜环死了,我和那邙迟便掘了坑,将他掩埋了。埋完了姜环,邙迟道自己主人已经死了,他也无脸再继续存活,便要寻死。我劝他要好好活着,可是第二天早上起身没发现他,后来在一个水塘里找到了他……他将自己淹死了……我便他把拖到姜环墓旁边,也把他埋了。

埋了他们两个,我在他们的墓旁边坐了三天。想着干脆也就这么在这山里陪着姜环就算了……可后来,我想起了我母亲。她年纪大了,我若就这么死在山中,她该怎么办?我又想,姜环死去了,他母亲家人却不知道,毕竟生养一场,无论如何不能让姜环的消息就这么断了。

既然我还活着,那么便要好好活着走出山里,将这消息告诉二长老。因此一个人在山中,沿着水流往下走,又走了月余才走出了伏牛山。走出来之后,不知究竟是何方,后来好不容易见着户人家,见了这人家,我便病倒了,一病就病了大半年,等病好了,才慢慢找到回族的路,我才算真正脱了身。”

羽昆讲完,殿上人久久没有动静。灰尘在光线里飞舞,暴烈的阳光将人的眼泪吸干,只在皮肤上留下紧皱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