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65章 第 65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65章 第 65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1 16:45:20 来源:文学城

此屋高而空旷,帘幕重重。自羽昆懂事之后,每次走入这间房屋总产生一种莫名之感。领她进来的那名女子退了出去,屋内其余侍从也已退下。

屋内很安静,羽昆朝东边床榻边走去,床榻之上,她的母亲,羌族大母,母昆正闭目养神。

“阿姆,”她轻声唤道。

阿姆没有应声,她继续往前走,靠近床边时,阿姆睁开眼,头转向她这边。阿姆四十多岁,双目已经凹陷,但是眼神依然明亮,直入人心。她要起身,羽昆忙上前一步扶起了阿姆。

阿姆盘腿坐正,握住了羽昆的手。阿姆手掌绵瘦,总有湿润之感。“什么时候回来的?”阿姆问。

羽昆道前两日就到了,“今日入的城。”

“这一路,你好不好?”阿姆又问。羽昆道都还好,虽然劳累些,但身体无大碍。

“我身体也都还好,”阿姆道,“你坐下来,把这一路的情况说一说。”

羽昆便挨着母亲坐下,将她在大桐山中将近两月余所见所闻一一说出。阿姆双眼半闭,好似睡着,但是羽昆知道这是阿姆听人讲长篇话的惯常姿态。

“回来路上,我嘱咐犀城守一定要留意大桐山情形,接到村邑来报,需立即报上来。”羽昆道。

“你担心什么?”阿姆问。

“大桐山下,为沃野良田。我族虽拓荒至彼处,但仍显人单势孤。大桐山中的黑甲人数虽然不多,但若突然转向山下,彼处族人将很难抵挡。”她将那句该派人去大桐山一脉驻守的话咽入了口中。

母昆没有说话,忽然笑了笑,向羽昆道:“你回来前十余日,姜寨使者刚刚返回。”

“为何事而来?”

“请我们在境内寻找开辟玉矿,若能找到玉矿,他们愿收购矿石。”

如今姜寨所用玉石大部从大河对岸北方族群手里获得。北方族群游牧为生,不擅耕种和手工制器,故姜寨以谷物,布匹,陶器等为交换。

姜寨如今上下以玉为尊,人人皆以配玉为美,且姜寨近年来又极重祭祀与厚葬,所需玉石之量颇大。北方族群也因此胃口大开,大肆提高要价,姜寨只得转而向河南各族寻求采购。

“我境内之玉石?”羌地并无崇玉之风尚,只是近年来姜寨尚玉之风弥漫,才开始有小规模制玉作坊。“寻找矿脉,非大人力不可得,耗民甚重。阿姆,您同意了?”

母昆当然还没有同意。羽昆又想到一点,问道:“姜寨所产,我族内皆可产。之前他们以玉制品换我们的稻米,如今若想从我购进玉石,又打算以何物来交换?”

母昆正要开口,忽然侍从进来通报:“大公主到。”

说话间,屋外已传来脚步声,接着门口红衣人影一闪,羌族的大公主,羽昆的姐姐,玉昆,踏步进来。羽昆站起,玉昆向阿姆行了一礼,羽昆向姐姐行了一礼。

玉昆道:“我听人通报,说妹妹回来了,就过来看看。”说着玉昆走到阿姆床前坐下,羽昆也随之坐在了姐姐对面。

如今母女三人坐在一起,便能看出三人相貌的肖似来。

姐妹俩都坐下后,阿姆道:“你将大桐山的情况和你姐姐再说一遍。”羽昆便将刚才所言一一再说了一次。玉昆听完,皱着眉头道:“如此看来,姜寨一边询问我们是否愿意开辟玉矿,一边已自行行动了?”

羽昆摇头:“恐怕姜寨在大桐山所开采寻找的,并非玉石。”她将季所言情形一一道出,“若据尼能季所言,姜寨所运走的石头,皆漆黑隐杂黄色,则其绝非玉石。”

玉昆道:“尼能一个蕞尔小族,能识得什么玉石?”

羽昆看了姐姐一眼,没有说话。

“我说得不对?”玉昆问。

“阿姐,尼能再是一个蕞尔小族,石头和玉石总是分得清楚的。”羽昆道。

玉昆一笑。

“重点不在此,不要争论这种问题。”母亲开口道。

姐妹俩默然。过一时,玉昆问道:“你看清大桐山中,确是姜寨黑甲?”

羽昆点头:“姜环的大哥姜珺是姜寨王城内侍卫长。之前我在他家见过两回他身着黑甲。服饰与我在大桐山中所见一致,只是衣领和镶边纹饰不同。”

玉昆向母亲道:“阿姆,若真是黑甲,则姜寨此举大不妥。大桐山一脉为两族分界之山,之前已有约定,两族皆不得在彼地开垦驻扎,姜寨这是私自改变情势。”

母昆微闭着眼睛,没有说话。玉昆想想又道:“只是,此事若大张旗鼓去质问姜寨,又恐他们不认。如今我们所得证据,仅有那两个村人,别无它证。若想让王城承认,恐怕非得要抓他们一个现行了。”

大桐山以南,便是平坦沃野,羌人近年来已逐渐向北开垦。若由姜寨黑甲占据大桐山,则目前羌人费力开垦之地朝不保夕,无险可守。

母昆闭目沉思,过一时,向羽昆道:“你去向司徒复命,把大桐山中情况向三公说一说。”

羽昆应了。

“此事我们该有回应,只是如何回应,这件事情你与冢宰商议,然后做个章程出来。”母昆向大女儿道。

玉昆答应了,又问:“姜寨所言开辟玉矿之事,母亲打算答应吗?”

母昆一笑,道:“玉石,不过身外之物,如何能与吃得进肚子的粮食相比?”

母亲这是不打算同意了。

此时羽昆终于开口道:“母亲,阿姐,你们认为姜人进入大桐山中真是为了玉石?”

母亲没有说话。

玉昆温言问道:“你在大桐山中,可亲眼见过他们所开采之石?”

羽昆摇了摇头。

“那个尼能季,可有带出一块来?”

羽昆还是摇头。

“既如此,便把那些猜测先放下吧,等我们真抓到了大桐山中的黑甲或找到了石场再说。”

也只得如此,羽昆撇了撇嘴。

母亲有些疲累,姐妹俩见此告辞退出。

当晚,羽昆在自己院内和弟弟子昆一起吃过晚饭。刚送走子昆,母亲身边一个侍从过来请她过去母亲院落一趟。羽昆不知何意,随侍从过去了。

母亲院内四角燃着四个大火盆,堂内中央,也燃着一个火盆。红红的火光照映在墙壁,窗户,屋顶和半空之上,皆成一片融融之色。

母亲坐在大堂之上,旁边是姐姐玉昆。羽昆向母亲行礼,又向姐姐行礼。母昆朝女儿招手,羽昆于是在母亲身前坐下。

母亲微笑看着她,问她吃过晚饭没有。羽昆道吃过了,和子昆一起吃的。母亲伸手摸了摸羽昆的头发和脸,道:“出去一趟,晒得越来越黑了。”

羽昆对此浑不在意。

母昆一笑,也不在这个话题上打转,向羽昆道:“过段时间,你往姜寨王城去一趟吧。”

羽昆有些惊讶,她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姐姐。

“姜环之事,你该当面慰问二长老。”母亲接着道。

羽昆沉默。玉昆其实并不太放心让羽昆再去姜寨一趟,可是母亲坚持。此时见妹妹不说话,她也不愿多劝。

“不愿去吗?可是担心姜寨纠缠?”母亲问。

羽昆慢慢道:“按理,是应该过去一趟。我也不担心他们纠缠什么,只是……”

不知为何,她心里对姜寨,对姜寨王城,就是有些不喜。

母昆自然知道羽昆一贯的毛病,微微叹息一声,道:“这是我的不对了。你小时候,我不该对你说他们那些事。”

说罢她又正色道:“可是,羽儿,我一直和你们说,凡事不该只以自己喜好为上。既然论理该去,那便放下喜恶,踏踏实实地去。”

“阿姆,我知道的。”羽昆道。

玉昆道:“阿姆,姜环之事,二长老只怕会不依不饶。如今他们还不知道羽昆现身之事,要不再等段时间,等二长老悲痛之心平复之后再过去?”

母昆摇头道:“自去年他们在伏牛山出事,到如今已将近一年了。且,”她忽然一笑,看向大女:“你以为,他们真不知道羽昆现身之事?”

这句话让玉昆神色一凛,随即一股轻微的不自在感悄然而生。

母昆拍了拍她的手,道:“别多想。这是应有之事。当时你们成婚,姜寨送了那么多随从,匠人过来,这其中个把人有问题再正常不过了。无可避免。当初我既已同意,如今也不会拿这个说事。”

玉昆的神色并没有因此松缓,她提着一口气道:“母亲,我私下去清查一遍吧。”

母昆摇了摇头:她这个大女,小时脾气即直,爱憎分明,从不爱将人往幽暗阴□□去想。她和姜瑜成婚已有四五年了。若是旁人在她提点之后还说这句话,未免有些刻意作伪。但是她知道她这个女儿,确实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姜寨人会有问题。这是她的天性。

“不要贸然动手。若要查,也藉个好由头,仔细排查清楚,一次薅个干净。”

玉昆沉沉应了。

“你今天在吕良现身,想来最迟明日,这个消息便会传回姜寨,所以再躲藏也无用。”母亲道。羽昆表示自己知道了。

“此次去王城,也正好再查验下你所说的大桐山之事。若是玉石,从山中运出的石头势必要运到王城进行加工。到底是不是玉石,亲眼瞧瞧便清楚了。”母亲又道。

姐妹俩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母亲让羽昆去王城的根本原因。

羽昆眼睛一亮。玉昆问:“母亲,您也认为大桐山之事有异?”

母亲道:“大桐山位置重要……”她没有说是与不是,如她对羽昆所言,吕良城台之人,从不得以喜好来行事。她身为一族之长,也从不以自己盲目地相信或不相信来判断一件事情。

羽昆道:“阿姆,那我明日便起程。”

母昆露出一个笑来,她伸手摸了摸二女的脸,道:“不急。你这次为姜环之事过去,说到底还是家事,该由家中大人带你去,明日我先问问你小姨母,再带上子昆一同去。”

母女三人又说笑一阵,玉昆眼见母亲贴身侍从示意天色已晚,便和妹妹一起辞别了母亲。

姐妹两从母亲院中走出,向羽昆所居院落而去。两名侍从在前方提着黑色深陶火盆。火盆从腹中间以上,钻有梅花小孔,边沿对称钻有四孔,以黑麻系之,上挑以木杆。火盆底部燃着柴火,火光从腹部孔径之内露出。

玉昆送羽昆来到院落门口,羽昆请姐姐进去坐坐再走,玉昆摇头。侍从们已退至十几步之外,院内燃着的火盆将火光送到了院落门口。

玉昆道:“当初你们出事之后,姜寨人过来,不依不饶,一副姜环之死必系人为之状。你这次过去,要多加小心。”

火光之下,姐姐担忧的神色显得很温柔。

羽昆笑道:“阿姐,放心。再怎么说,我也是羌族大母二女,不说姜环之死与我无关,就是真有什么干系,他们又能拿我如何?”

玉昆不赞同道:“明面上她们是不能拿你怎么样,我担心的却是他们私下使坏。那二长老在儿女之事上,颇有些昏聩…..”

羽昆一时沉默,良久道:“阿姐,我知道你的担忧。可我躺在那小邑里两个多月时,已经想明白一件事情:我不能这么一直躲避下去,这件事总得要面对,我不能因为一个姜环就一直龟缩不出。至于二长老到底会如何,倒在这之后了。”

夏初的夜晚,云淡风轻。

玉昆一声长叹,道:“你进去吧。我走了。”

姐姐这一声叹息,倒叫羽昆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拉住姐姐的手,道:“阿姐,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玉昆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把妹妹往院落内推了推,然后转身离开。羽昆看着那点点火光消失在黑夜之中,久久未动。

玉昆到达城台下自家院落时,院子四角已经燃起了火盆。堂上,一个身穿白袍男子正端坐其上。她刚踏入院门,这男子已经看过来。玉昆看见这一幕,微微一笑。这是她的丈夫,姜瑜。

姜瑜有一副好相貌,又喜穿白衣,总是清洁俊雅。

玉昆坐下,姜瑜倒了一碗水递给她,玉昆接过,一饮而尽。“怎么如此晚才回?”姜瑜问。玉昆道:“母亲让羽昆去一趟王城吊慰二长老。为了这件事,拉拉杂杂讲了半天。”

“羽昆不肯去?”姜瑜问。

“她如何肯去?可是母亲说,当初两人说定了婚姻,如今姜环死在山中,于情于理,都该去见见二长老,以告慰她的失子之痛。”

姜瑜点头,道:“那你的意思呢?”

玉昆将身体往旁边歪了歪,舒了口气,才道:“我?按我的意思,我自是不想羽昆去王城。姜环人死在山中,羽昆却完整回来了。换做是我,心里也膈应。羽昆去了,若是有人气不顺,钻了牛角尖,趁人不注意对羽昆下个黑手,然后一推干净,那个时候该怎么办?我听说,那姜环的哥哥,叫姜珺的,是你们王城侍卫长,若想做个什么,趁手得很。君子不立危墙。何必去自找这些危险?母亲却坚持让她去,说不过去便是失礼,就算二长老真迁怒于羽昆,羽昆便受着。真是何其…..”她想说何其迂腐,但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

“母亲说得很是,羽昆该过去姜寨一趟,见见姜环他家人。”姜瑜道。

“我知道,于礼,羽昆是该过去一趟。”玉昆说得烦躁起来,“可这不是担心她过去出什么事吗?!”

“你这担心就很不必。一则,姜环之事本属天灾,岂非人力可控?二则,就算二长老心气不顺,大母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何况就我所知,姜环家里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正说着,一旁的侍从来报称两个孩子都已睡下了。玉昆问了问孩子睡前的情形,便让侍从下去了。

姜瑜接着道:“再有,这件事情若发生在庶民身上,去或不去,不过干系一二人。可羽昆是公室之子,所遵循的礼节在此,如何能不去?”

玉昆没有说话。姜瑜笑道:“你啊,其实母亲所说的,你何尝不明白?只是担心妹妹,怎么也过不了这个坎。”

玉昆长叹一声:“每逢这种时候,我便私心想着,要能让她行个庶民之礼就好了。这公室之礼,重得让人几乎扛不起。”

姜瑜看着玉昆,一双眼睛里都是理解的温和。他也是家中长兄,对玉昆这种长姐心态感同身受,可是他仍道:“扛不起,也得扛。生为公室子,若不扛起公室之礼,则百姓黎民必将连庶民之礼也无法遵循。若一颓到底,可知庶民与蝼蚁无异耳。”

玉昆听他说完,忽然莞尔一笑,正身坐起,双手合握,一揖到底,长声道:“多谢夫子教导!”

姜瑜正襟危坐,双手握住玉昆之手,深情道:“爱妻,尔任重,而道远啊。”

“任重道远,夫子可愿与吾同行?”

“自然。万死不辞!”

两人双手交握,四目殷殷相对,忽然同时撑不住,一起笑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