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系统说我是非标准人类 > 第6章 桥的另一头

系统说我是非标准人类 第6章 桥的另一头

作者:兮兮明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2 01:14:14 来源:文学城

清晨的广播没有变,还是那段切成相同长度的语句,像细雨,把人的注意力冲刷得很干净。

共居舱的灯按程序升亮,空气过滤器低声转着,像一台耐心又不知疲倦的心脏。

岚舟醒来,坐起,先看床头的一杯温水。杯壁的水痕比昨天更浅一点,像谁用指腹抹过。母亲正在餐桌前收拾早餐,动作一如既往的克制、均匀。

“今天去哪里?”岚舟问。

“语言协调课。”母亲说。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你可以不去。”

“我陪你。”岚舟说。

母亲看她一眼,点点头。那一下很轻,像把一个默认的决定落在桌面上。

********* *********

通往“家庭引导中心”的通道里,灯带贴着地面延伸,颜色是浅蓝。经过思想反应引导站时,全息墙换了新词条:“复述”“共桥”“延迟”。示例句整齐地排列着,像被擦亮的金属片。

“复述,让误差变小。”

“我们愿意搭一座桥。”

“延迟,是一种稳妥。”

站前有人排队朗读。每读一句,积分条往上跳一点,像一根温吞却稳固的温度计。岚舟没有停,她对积分快与慢都没有兴趣。母亲的脚步也没有停。她们穿过人群,像两滴不太显眼的水。

第二节课在一间更小的教室里,墙上挂着摄像头,镜头外圈有一圈薄薄的蓝光。引导师依旧是橙子-J。他的笑容有一种被设计过的温和,连停顿都像经过训练。

“今天做‘不同意的安全表达’。”橙子-J说,“请跟我一起读:我理解你的观点,但我更倾向于……”

他把句子拆成几节,带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教室上方的收音条都记录下频率,随后把它们叠加、修剪,直到接近同一条线。

“很好。”橙子-J朝全班点头,“不同意也要站在同一个桥面上,这样不会有人掉下去。”

“谁会掉下去?”后排有人小声问。声音不大,却像一粒砂硌在耳里。

橙子-J笑了笑,没有回答。他在屏幕上划出一条细白的线:“接下来,练‘不反驳的反驳’,以目标为主,缩小偏差,不做价值判断。”

母亲跟着读,声音稳定。她的嘴唇一开一合,像把每一个字都推到同样的距离,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岚舟看着她,突然意识到母亲这种稳定并不只是在配合课程,它像是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的某种训练,深入了肌肉的记忆。

下课铃响起时,橙子-J把投影一收,笑着说:“走之前,每人领一份‘家庭支持脚本’,回去练习。”

他把纸一叠一叠发下去。白纸上密密的短句,像一座小型桥梁的施工图。母亲接过,放进文件袋。她没有立刻看。

出教室时,走廊尽头的短屏闪了一下。系统推送:“秘书候选库预评报名通道开启。具备跨类语言适配优势者,今日可前往二层稳定评估室完成预筛。”字体很小,颜色几乎贴着墙的灰,仿佛这个公告的目标人群是特定的是预设的。

岚舟停了一瞬。她没回头看母亲。母亲也没有发出声音。

“去看看?”母亲轻声问。

“你不是还有第四节课?”

“可以缺一次。”母亲说,“去看看更大的房间。”她说房间时,语气极轻,像是在给一个孩子指一个有窗的方向,又像是在把一块无形的地板铺到前面。

********* *********

二层稳定评估室并不大。里面只有七把椅子,围着一张低矮的圆桌。天花板很低,四角嵌着暗色收音孔。墙面上没有任何装饰,只在靠门一侧嵌着一行字:“无声的偏差也属于偏差。”

评估的流程很快。先是几组常规题:共振词链、复述稳定、情境选择。每答完一题,桌面中央便升起一根细细的光柱,光柱的高度代表“安全度”。光柱的影子很淡,落在她手背上,像在测量一个人手的温度。

“共振词链:秩序。”评估员说。

有人答“稳定”。

“归属。”

有人答“群体”。

“孤独。”

轮到她。手指轻轻一紧,上一章的画面翻回脑海,她几乎能听见沉默仓里那个女孩的声音。她把气息压下去,在一秒之内说:“桥梁。”

光柱上升了一小格。评估员点点头,嘴角动了一下,不是微笑,是在做一个细微的记号。

“情境选择。”评估员把屏幕在她面前转过来,三段话,要她选“最安全”的。在“我不同意但我愿意尝试”和“我暂缓表达以免影响目标”之间,她选了前者。光柱在她没抬眼的时候又升了一小格。

“复述稳定。”评估员读一段话,让她复述。那段话说的是:“我们要在通用语言里完成不同任务,不要偏离标准。”她复述了一遍,故意把其中一个形容词换成近义词,声音平稳。光柱停了两秒,又升上一点点。

“最后一步。”评估员把桌面调暗了些,“解释一个不推荐使用的词,并把它转化为推荐表达。”

屏幕上浮出一个词:“自由”。

她垂下眼睛,听见自己的心跳有一瞬的紊乱。她知道多少种安全的办法:把“自由”换成“选择范围内的自我”,把“想做的事”改成“目标内的自洽”。她知道系统喜欢哪一类转化。她也知道“自由”这个词,从来不是给他们用的。

她说:“在允许的结构里,保留个人的细小差别。”

评估员看她。光柱没有立刻上升。过了一秒,它动了一下,升上去极细微的一格,几乎像没有动。

“通过。”评估员低声说。他把她的编号和结果输入终端,屏幕上跳出一句固定话术:“恭喜,你具备跨类语言适配优势,可进入秘书候选库预备名单。”

“谢谢。”她说。

“下午三点,预备面谈。”评估员补充,“请勿迟到。”

她点头,起身。站起来的一瞬,膝弯里像被拧了一下,不是疼,是一种冷。她把手插进衣兜,把指尖扣在指引册的边缘上,指甲压着纸,留下一道看不见的痕。

********* *********

她没有回共居舱。距离面谈还有两个小时,她在低区服务环绕了一圈。服务环的走廊不宽,天花板压得低,偶尔能听见管道深处的风声像慢慢吸气。走廊角落立着一台旧式饮水机,按钮被按得发亮,水有一点金属味。她喝了一小杯,放回塑料杯,杯底在台面留下一个浅浅的圆圈。她盯了那圆圈几秒钟,像在看时间从圆心向外扩。

经过一个转角,她看见贺晗坐在通风口旁。她还是那样,眼睛半眯着,像在晒一片看不见的阳。她的脚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箱面上贴了一枚旧标签,标签的墨色被岁月泡得有点灰。

“你要走?”岚舟停下。

“我要搬走了。”贺晗说,“配对通过,去附属系统试住。”

“恭喜?”岚舟说,声音很轻。

“恭喜。”贺晗跟着说,语气里没有喜,“也可能是恭喜,谁知道。”

贺晗用手背摸了一下通风口吹出来的风,像在试探一条看不见的河的水温。“你今天走路有风。”她说,“不是喜,是一种决心。去哪儿?”

“预备面谈。”岚舟说。

“秘书?”贺晗笑了一下,“桥上走的人。”

“桥那头是什么?”

“看你站在哪一层。”贺晗说,“有的人看见水,有的人看见雾,有的人什么也不看,只看见对岸的人在朝他挥手。”

“你呢?”

“我不看。”贺晗说,“我闭眼走。我知道桥是他们搭的,石头也是他们挑的。”

她把行李箱的拉链往上拉了一点,“你去吧。记住,翻译不是自由,翻译是把别人的话说得像你自己。”

“像我自己?”

“像你以为的自己。”她说。她笑了笑,又像没笑,“去吧,别迟到。”

********* *********

预备面谈在协调秘书司的一间小会议室里。门很厚,表面没有把手,靠近就会自己开。室内有三把椅子,一张窄桌。桌上没有纸,也没有水,只有一块薄薄的平板,像一面小镜子。

坐在对面的两个人都没有名字牌。左边的人把两手交叠放在桌上,手背有一条很浅的疤,像被纸边划过。右边的人一直看着平板,偶尔抬头。她们都笑,但笑并不落在脸上。

“你是 X-Null-0798。”左边的人说,“岚舟。”

“是。”

“你为什么来?”

“系统开放了报名通道。”

“这不是理由。”右边的人说,“人人都能来,只有一部分留下。你为什么要留下?”

“因为我想看一看更大的房间。”她说。她用了母亲的词。

“看?”左边的人重复了一遍,“看完呢?”

“翻译。”她说,“把两边的语言搭在一个桥面上。”

“你怎么保证不让自己的语言掉下去?”右边的人问。

“我不保证。”她说。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右边的人把平板推给她,“看这个。”

平板上出现一段静音视频。五个不同徽章的人坐在一张长桌旁,嘴唇在动,手在动,表情冷却,像被风吹过的水面。视频没有声音,只有微不可察的字幕流动:一致性、风险、定义、边界、更新。她看完一遍,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又知道她必须说出一些他们想听的东西。

“你看到了什么?”左边的人问。

“看到了对齐。”她说,“还有对齐失败。”

“失败在哪里?”

“每个人都在反复解释同一个词。”她说,“每个人解释得都很标准,标准之间的缝太窄,话就被卡住了。”

“你会怎么做?”

“把词换掉。”她说,“换一组不那么容易卡的。”

“比如?”

“把‘一致性’换成‘容忍度内的稳定’。”她说,“把‘自由’换成‘目标内的自洽’。”

“你承认自由?”右边的人问。

“我承认存在‘自由’这个词。”她说。

左边的人笑了一下,把平板抽回。“最后一个问题:你会说不吗?

“会。”

“什么时候?”

“当桥断的时候。”她说。

两个人沉默了几秒。右边的人在平板上写了什么,抬头:“你通过了。你将进入‘协调秘书预备名单’,等待下一步分配。你现在可以离开。记住一个规则:在桥上走的时候,不要低头看水。”

岚舟起身。“谢谢。”

她推门出去。门在身后合上,像把一个小小的决议轻轻扣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