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围龙深处:梅州客家三百年 > 第17章 《翠竹林间语,糯粄齿间甜:蕉岭藏在绿意里的温润》

蕉岭的晨雾,像是从竹海深处悄悄漫出来的,带着竹子特有的清冽气息,一层叠着一层,把连绵的竹林罩进一片朦胧的白纱里。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天际还未完全苏醒,竹海就已经腾起这层薄薄的雾霭,竹梢在雾中若隐若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像极了水墨画里用淡墨勾勒出的线条,灵动而悠远。山民们背着竹篓,踏着晨露钻进竹林,指尖轻轻掠过带着露水的竹叶,“沙沙”的轻响惊起了叶间栖息的山雀,它们扑棱棱展开翅膀,飞进更深的绿意里,只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在林间回荡。竹节上的晨露,顺着青碧的竹身缓缓滚落,“滴答”一声砸在腐叶铺就的地面上,洇出一个个小小的湿痕,那痕迹随着雾气慢慢晕开,混着竹香的清冽,在整个竹林里弥漫开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沁人心脾的绿香海洋。

镇上的米缸刚被“吱呀”一声掀开盖子,陈阿婆就舀出一瓢新碾的糯米,糯米颗粒饱满,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被她倒进石臼里。她拿起沉重的木槌,“咚咚咚”地捶打着糯米,那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糯米在木槌的力道下渐渐变得黏软,原本分散的颗粒慢慢融合在一起,泛着愈发温润的光泽。阿婆捶打一会儿,就时不时往臼里撒点清水,糯米团便愈发柔韧,像有了生命般在石臼里翻滚。捶打的声响在巷子里远远回荡,惊得趴在墙头打盹的黑猫猛地竖起了耳朵,尾巴在青砖上轻轻扫过,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节奏伴奏。旁边的竹筛里,花生碎、芝麻、红糖堆成了小山,那是做酿粄的馅料,甜香混着糯米的清香,在晨光里慢慢漾开,钻进每一个早起行人的鼻尖。

老街的青石板缝里,长满了翠绿的青苔,被一夜的晨露浸得滑腻,踩上去得格外小心。竹器铺的老板早早开了门,正坐在门口剖着新竹,锋利的刀具在他手中灵活游走,薄如蝉翼的竹篾在他指尖翻飞,很快就编出了一个竹篮的雏形,纹路细密而均匀。“这楠竹的篾,韧性好得很,韧得能经住三年风吹雨打,都不会脆裂。”他边编边跟站在一旁的顾客搭话,指尖轻轻划过竹篾的边缘,留下淡淡的竹青色痕迹。墙角堆着不少待卖的竹席、竹筐,竹制品特有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像被岁月细细浸过的纸张,透着一股沉静的质感。

午后的阳光变得温和起来,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在地上洒下无数铜钱大小的光斑,随着风轻轻晃动,像一群跳跃的精灵。山民们扛着砍好的毛竹往山下走,粗壮的竹身压弯了肩头,留下深深的勒痕,可竹梢却依然倔强地向上翘着,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竹林深处的小溪“潺潺”地流着,溪水清澈见底,能清楚地看见水底圆润的鹅卵石,几只石蛙蹲在石头上,“呱呱”地叫着,声音被茂密的竹叶过滤得软软的,少了几分聒噪,多了几分清幽。有几个孩童在溪边挖笋,手里的小锄头“笃笃”地敲着地面,试探着寻找冬笋的踪迹。忽然,一个孩子挖到了一株肥嫩的冬笋,他兴奋地举起来,笋尖上的泥土落在衣襟上,像沾了一把春天的碎星,闪着质朴的光。

陈阿婆的酿粄已经上了蒸笼。她把柔韧的糯米团捏成圆圆的饼状,中间包进香甜的馅料,然后用指尖在边缘捏出细密的花纹,像给酿粄镶了一圈精致的蕾丝,既好看又讨喜。蒸笼里的热气“呼呼”地往外冒,把竹制的盖子都熏得发亮,酿粄的甜香混着竹蒸笼特有的清香,从厨房飘到巷口,引得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不住地往阿婆家门口瞅,鼻尖嗅着香气,脚步都挪不动了。“再等一刻钟,保准让你们尝热乎的,急不得哟。”阿婆隔着门笑着喊,厨房里木甑烧水的“咕嘟”声应和着,像在认真地数着时辰,一分一秒都不差。

傍晚的竹海被夕阳染成了金绿色,每一片竹叶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在风中轻轻摇曳。竹影在地上拉得老长,像无数根琴弦,风一吹,仿佛就能奏响清幽的乐章。山民们坐在晒谷场的竹凳上歇脚,烟袋锅里的火星时明时灭,映着他们被岁月刻满痕迹的脸庞。他们聊着家常,话题总离不开竹子和酿粄:“李家的竹,长得直溜,砍下来能做扁担,结实得很,五年都压不弯。”“陈家阿婆的酿粄,放了点橙皮,甜里带点酸,吃着解腻,味道绝了。”话语里的热气混着淡淡的竹香,被晚风吹进竹林,惊得竹枝轻轻晃动,落下几片枯黄的叶子,像给地面添了几页写满故事的信纸。

镇上的食摊支起了竹桌竹凳,刚出锅的酿粄被摆成圆圆的一碟,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诱人的甜香。有人拿起一个咬开,里面的馅料“噗”地涌出,甜香在舌尖瞬间炸开,满口都是糯米的软糯和馅料的醇厚。食客们捧着粗瓷碗,喝着用竹根泡的茶,茶汤清冽爽口,带着淡淡的竹腥气,刚好中和了酿粄的甜腻,让人越吃越想吃。卖竹制玩具的小贩走过,手里的竹蜻蜓转得飞快,“嗡嗡”声引得一群孩童追着跑,竹影在他们身上晃来晃去,像在跳一支轻快的舞,充满了童真与欢乐。

夜幕降临时,竹海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竹虫在叶间“唧唧”鸣唱,声音轻柔而有节奏,像一支舒缓的夜曲,安抚着这片土地进入梦乡。陈阿婆收拾好石臼,把木槌靠在墙边,木槌映着油灯昏黄的光,像个沉默的伙伴,静静地陪伴着她。窗外的月光穿过竹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忽明忽暗。远处的竹浪在夜风中轻轻起伏,像大地均匀的呼吸,沉稳而安宁。

蕉岭的日子,就藏在竹海的碧浪里,那碧浪里有山民的勤劳与自然的馈赠;裹在酿粄的甜香中,那甜香里有生活的甜蜜与手艺的温度;刻在竹器的纹路间,那纹路里有岁月的流转与匠心的坚守。每一片竹叶都带着山的清幽,每一口酿粄都含着生活的软糯,不张扬,却像陈年的竹器般,透着经得住时光摩挲的温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