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阳月手中的笔杆“啪嗒”一声滚到了桌上。
“你难道没有觉得……艾尔海森的那句话,那句【祝贺你,现在头脑依旧清晰】的实际意义是指……”
“‘反观自己,我现在的头脑已经无法做到清晰明确’了吗?”
“你不能总将现实中的语言文字当做小说文章看待。”
“起承转合、伏笔、反转,这些都是小说的技巧。”我端起白瓷茶杯啜饮,不以为意。
游园会已然顺利落幕。
芙宁娜自枫丹旅行而来,半途中被阳月劫走去附近闲逛了数日,成功避开了愚人众的埋伏。倒是芙卡洛斯,作为真正的水神暗中抵达智慧宫,略晚一步参加了神明的聚会。
兴许这会为未来带来更多的变数,但于此刻、现在的我们并无关联。
“最近的感情线不够顺利,难道询问我、就有灵感源泉了?”这也是阳月找上门的原因之一。
虽然是采购今日食材时,巧合的偶遇。
嗯,这个借口可信度不高。
阳月趴在桌上,斜睨我一眼,语气幽怨:
“但凡有新进展,我都不会这么困扰。”
“……”
我没有立刻回答,将杯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起身去厨房清洗食材。
“如果你不介意,一会艾尔海森上门……”吃午饭时,可以先行向他发问。
“再见。”阳月直起身,差点冲向窗口翻身逃跑。
“我可不是这么没眼色的家伙。”
我背对着清洗蔬果,听她的脚步声一路延伸至窗边,却迟迟没有发生最后一步关窗的声响,忍不住回头望去:
“怎么?还有其他的疑惑?”
“……”
阳月骑在低矮的窗框上,只差最后一脚便能离开,但这时候她却迟疑地……
直到等到我发问,才抬眼看我:“你为什么放过了那个至冬商人?”
“你明明可以向【我】寻求帮助,不只是索要情报,而是直接控制对方。或是更加彻底的解决掉他。”
“以你的实力,完全可以制造环境而不是顺应环境。”
“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外交困境,无论【博士】还是【富人】,甚至那个【至冬女皇】……又算得上什么呢?”
“受桎梏的所谓神明,不过只是世界运行法则里更大的一块石子。”
“而你,完全有能力碾碎那些石子。”
这并不是所谓的蛊惑之言,而是她纯粹的疑惑。
就好像,我看穿了她一直想询问的问题:
为什么从来不指使她来完成这次游园会的陷阱?
不是让她当那个诱饵,而是仅仅为了弥补她的这份不安、顺手给了一个任务(搜集情报)?
——甚至放任她为求自保,去找芙宁娜远游。
“无论我说多少次,你都会多疑地认为……”
“既然你我实为一人,弱势者就该服从上位者一方的命令。所以,每当事件发生、察觉端倪,你便会下意识地跑来找我,观察我是否会对你发号施令。”
“如果我对你发布了任务,你虽然会抱怨,却会更加安心。”
“这才是你亲近芙宁娜的原因吧?你认为……你和她的处境一致。”
“但你似乎忘记了,芙宁娜选择接任水神一职,在于她自身愿意帮助人类。这是她个人的意愿。”
“芙卡洛斯信任芙宁娜,不认为自己是上位者……”
“正好,我也信任着你,也不认为自己是上位者。”
“小说没有灵感没有关系。”我直接点明:“你不必为了讨好,而刻意去写感情线。”
“我既不会因感情线满足我的想法而高兴、特意予以你奖赏,也不会因为感情线卡壳而故意生事。”
“我只是一位读者,和你的其他读者别无二致。”
“有时候,你的这份直接才是最麻烦的。”完全无视了问题,只抓住提问者最想知道的核心予以解答。甚至语气平和的、委婉的、略显安抚的答复。
阳月嘟囔一句,抽出最后一只脚,关上了窗户。
脚步声彻底远去了。
·
案板上的蔬果被菜刀切成薄片,稍一摆盘便是一份精简的沙拉。
面条在沸水中起伏,热气氤氲,我夹着筷子搅动、以防粘锅,一边陷入思考:
确实很麻烦。已经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解构他人的问题、需求,过分的坚持着等价交换的原则,我却忘记了最重要的……
直到那天下午天臂池的对话,我才有所明悟。
那时,虽然很快就找到了艾尔海森的言论漏洞,但也不过是为了不服输、不被单方面压制一头的反驳。
我从他的思路出发,反而发现了最奇妙的一点:
为什么……我会认为感情一定要排除这些社会因素……
为什么我必须要坚持回馈等量的情感重量……否则绝不肯轻易认同自己的内心?
如果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这方面依旧要奏效,岂不是很可笑吗?
多一滴水、少一滴水,难道也要在这方面做出天平般平等的衡量?
我是否真如他说言,不过是习惯了孤身一人,不敢越过舒适圈,不敢接受亲密呢?
用最简单的,最早期的想法看待问题,用那时最纯粹的目光看待艾尔海森。
“我确实……不讨厌他……”不讨厌的地方很多。不喜欢的地方很少。用更加纯粹直白的言语形容、统计,便是……
“……我很……喜欢他。”这是实话。
但这究竟,是不是所谓的“爱”呢?
这个字词似乎一经吐露,便显得重量过轻,显得无关紧要。所以只能藏在内心深处。这大概是璃月人固有的习惯。
一只眼熟的手掌从视角盲区冒出,利索的关掉了灶火。
“什么喜欢?面条快煮烂了。”
我盯着手掌一时无言,听到头顶上传出的声音,抬眼向身旁这位……刚刚抵达厨房的艾尔海森。
“我是说,我很喜欢你。”
我开口直言,没有躲闪,也没有羞耻。
这是我基于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这已经是一个事实。
艾尔海森呼吸一滞,似乎能猜到他的想法:面条煮烂也无所谓了……
·
我惊奇的发现,无论安排多少事件去推动故事,所有的发展都只会在日常时出现。
因为只有那时候的放松与平和,思考的时间足够。
一想清楚就立刻直球了啊……
·
芙宁娜一人论还是二人论其实吵得火热?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反正都是一种视角的可能性。
就好像,白鸽和阳月,这两个角色和主角,难道还不能分辨出她们个体本身吗?
记忆、思考方式、对世界的看法,这些统合在一起,才算是【人】本身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0章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