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刃绾红妆 > 第13章 锋芒初现

霜刃绾红妆 第13章 锋芒初现

作者:末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5:42:27 来源:文学城

王后宫苑的梅宴仍在继续,暖阁内笑语喧阗,酒香混合着冷梅的幽香,氤氲出一种看似无比和谐融洽的氛围。薛时绾周旋于众贵妇之间,应对得体,笑容温婉,仿佛完全沉浸在这片赞誉与祥和之中。

然而,王后方才那瞬间微蹙的眉头,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薛时绾敏锐的神经。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王后的神情,见她很快又恢复了雍容的笑意,与身旁的老王妃闲话家常,似乎并无异样。

但薛时绾心中的疑虑并未消散。她借着敬酒的机会,莲步轻移,来到王后近前,柔声道:“母后今日气色极好,可是这梅花映衬的?臣妾瞧着,母后眉宇间似乎比往日更显舒朗。”她以关心为由,小心翼翼地试探。

王后闻言,抬眼看向她,笑了笑,抬手轻轻抚了抚额角:“人逢喜事精神爽罢了。见到慈恩会如此成功,你们又这般懂事,本宫心里高兴。”她的话语听不出任何破绽,但薛时绾却捕捉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未来得及完全掩饰的一丝凝重。

“能见母后开怀,是臣妾等的福分。”薛时绾垂下眼睫,恭敬道,心中却愈发肯定,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王后不愿在此时此地透露。

宴席至半,贵妇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赏梅说话。薛时绾被几位年轻活泼的贵女围着,听她们兴奋地讲述着施粥那日的见闻和感悟。

“娘娘,您不知道,那日回去后,我母亲都说我仿佛懂事了些!”一位侍郎千金叽叽喳喳地说着。

“是啊,往日只觉得锦衣玉食是理所应当,如今才知民生多艰……”

“只可惜殿下不在京中,不然看到如今局面,不知该多欣慰呢。”

提到太子,薛时绾脸上适时地露出一抹思念与担忧,轻声道:“殿下心系灾民,亲赴河朔,那里灾情更重,想必更是辛劳。只愿一切顺利,殿下早日平安归来。”

她这话引得众女纷纷附和,表达对太子的关切和祝福。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淡紫色宫装、气质沉静的少女轻声开口:“太子殿下仁德爱民,自有上天庇佑。倒是裴大人,听闻近日为了统筹各路赈灾物资调配、核查各地账目,几乎是宿在户部值房,人都清减了许多,这几天都因病告假在家休养了,他才是真真辛苦。”

薛时绾心念一动,看向这位少女,认出她是都察院一位左副都御史的千金,姓沈。这位沈御史似乎以刚正不阿著称,与各方势力都保持着距离。

另一位贵女好奇地问:“沈姐姐怎么知道裴大人如此辛劳?”

沈小姐微微红了脸,低声道:“家父前日因公务去户部,恰巧遇见……回来便感慨了几句,说裴大人事务繁巨,却依旧一丝不苟,实乃百官楷模。”她这话解释得合情合理,但薛时绾却注意到她提及裴景琰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极其细微的倾慕之光。

少女怀春,本是常事。但对象是那个冷硬如冰的裴景琰?薛时绾觉得有些意外,却又似乎在意料之中。裴景琰位高权重,年轻英俊,虽气质冷冽,但对某些女子而言,或许更具吸引力。

她面上不动声色,顺着话头感叹道:“裴大人确是国之栋梁,殿下也常倚重他。只望诸位大人都能保重身体才好。”她巧妙地将话题从裴景琰个人身上移开,重新引回对朝臣整体的关怀上。

然而,沈小姐的话,结合之前张夫人的说辞,让薛时绾更加确信,裴景琰近期定然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某个重要事务上,以至于连旁人都能明显看出他的“辛劳”。是慈恩会的后续核查?还是另有要事在欲盖弥彰?

宴会持续到申时方散。薛时绾恭送王后先行,又与众贵妇一一话别,约定日后常来常往,方才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登上回东宫的轿辇。

一回到毓庆宫,屏退左右,只留阿月一人时,薛时绾脸上的温婉笑容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静。

“阿月,”她低声吩咐,“两件事。第一,想办法探听一下,今日母后收到的那份奏报,大致是关于何事?不必强求内容,只需知道来自哪个衙门,或是关于哪方面的事务即可,务必小心,绝不能让人察觉。”

“第二,”她沉吟片刻,“仔细查一查那位都察院沈御史家的小姐,她似乎对裴景琰……颇为关注。看看她近日有无异常举动,或者沈家与裴景琰之间,是否有我们不知道的关联。”

“是,公主。”阿月神色一凛,立刻应下。她跟随薛时绾日久,深知公主绝不会无的放矢。

山雨欲来风满楼。她必须更快地成长,更谨慎地布局,才能在这即将到来的风雨中,守住自己,也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些许根基。

薛时绾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那股不安感越来越浓。季玄明不在京中,她仿佛失去了最直接的屏障和保护伞。王后的态度暧昧不明,裴景琰的行动神秘莫测,这邺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那位或许同样身处漩涡中心的裴景琰裴大人,他又在谋划着什么呢?他真的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吗?他的“告假”是否与慈恩会有关?还是……与她自己有关?薛时绾有一种预感,他们之间的交锋,或许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的户部值房内,确是灯火通明。

裴景琰端坐在堆积如山的文牍之后,俊朗的面容在烛火映照下更显冷硬,眼下有着淡淡的青影,但他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快速浏览着手中的一份份文书。这些不仅仅是慈恩会的物资调拨记录,更有从各地快马加鞭送来的、关于此次雪灾涉及的所有粮草、银钱、工役调动的卷宗。

他的指尖停留在一份来自河朔郡的紧急公文上,上面有太子季玄明的批示和印鉴。内容是请求加快第二批救灾粮草的拨付,并提及郡内部分官员办事不力,已着手查处云云。

裴景琰的目光在“着手查处”四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眸色深沉。太子亲临地方,查处几个办事不力的官员,树立威信,是常规操作。但他的副手,却悄无声息地送来另一份密报,提及太子查处的那几名官员,似乎都与京中某位显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那位显贵,恰好在慈恩会中捐赠数额巨大,名声极好。

是巧合?还是太子妃在幕后指点,借着太子的手,在清理异己,或是为她自己将来铺路?

他又拿起另一份档案,是慈恩会初期,薛时绾提议并经手的那批“特供”给几个“官府力量暂时难以周全”的村落的厚棉衣和粮食的最终发放记录。记录做得天衣无缝,接收的村里正都按了手印,表示如数收到,感激涕零。

但他的手下在最基层暗访时,却听到一些不太一样的风声。有村民隐约嘀咕,发放的东西似乎比登记在册的要少一些,品相也略差,但谁也不敢多说,毕竟能拿到一些已是恩典。

是经手的小吏贪墨?还是……这批物资从一开始,就有一部分被挪作了他用?用于收买人心?或是填补了其他窟窿?

裴景琰闭上眼,揉了揉眉心。调查薛时绾背景的人还没有回音,陵阳那边似乎封锁得很严密。而眼前的这些蛛丝马迹,看似零散,却都隐隐约约地指向那个看似柔弱温顺的太子妃。

她太聪明,太懂得如何利用规则和人心来达到目的。这种聪明,放在后宫争宠上或许无伤大雅,但若涉及前朝政务、国家财赋,便不能不让人警惕。

“大人。”心腹属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

属官悄步进入,低声禀报:“大人,我们的人发现,东宫那边,太子妃的心腹侍女阿月,今日似乎在暗中打听王后娘娘宫中之事,还有……都察院沈御史家的情况。”

裴景琰猛地睁开眼,眸中寒光一闪。

她察觉到了?是因为王后今日的异常,还是……她也在调查自己?甚至注意到了沈家那条微不足道的线?

这位太子妃的敏锐和反应速度,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知道了。”裴景琰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继续盯紧东宫的一切动向,尤其是物资账目和人员往来。另外,对沈家那边的监视,撤掉。”

“撤掉?”属官一愣。

“嗯。”裴景琰淡淡道,“既然对方已经注意到了,再盯着就是打草惊蛇。换个方式,从沈御史在都察院的公务往来入手查。”

“是!”属官心领神会,立刻退下。

值房内重归寂静。裴景琰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丝缝隙,凛冽的寒风瞬间涌入,吹散了一室的沉闷。

他看着窗外漆黑冰冷的夜空,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极冷极淡的弧度。

薛时绾,你越是想隐藏,露出的破绽就越多。这场游戏,越来越有趣了。

只是,不知道当太子归来,发现他深爱的、纯洁善良的太子妃,背后可能藏着如此多的心思和算计时,会作何感想?

裴景琰眼底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晦暗光芒。他忽然有些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